鲁班是春秋时代鲁国人。他是木工的传承人和缔造者。人称鲁班是木工的鼻祖。就是这样一位名工巧匠,却无有徒弟,真让人有点质疑。说他没徒弟,后代的木工都称他是木工的祖师爷,说他有徒弟,从古代的文书里又找不到根据。这在名人篇里简直是个谜。今天我就把这个谜展示给世人。
鲁班从童年时就喜欢木工活。别的孩童在天真玩耍之时,而他却用草棍树枝摆弄家具,或是搭建房屋。爸爸妈妈时常感到奇怪。因家里不富裕,鲁班只念了三年书。就在家里帮爸爸干农活。到十八岁那年,爸爸把他送给一个木工坊做学徒。鲁班在学徒的几年里,起早贪黑,苦心钻研,所有师傅传教的活都能干的精通。有些没干过的活,就先画出图纸再干,后来木工坊不管是师傅还是徒工,有些活倒是请教他了。到了二十二岁,时至元宵节,木工坊的师傅来找鲁班的爸爸,一边喝着茶,一边说了一会闲话以后,和鲁班的爸爸说:“今年你的儿子就不要去了。”鲁班的爸爸说:“为啥不去了?是不是我儿子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了?”师傅说:“不是。是我教不了了。如果小儿再在我那干,就得叫小儿掌管木工坊里的一切事务。只因我那里势头小,这样怕屈了小儿。我想叫小儿另起炉台,也能为我争光。”鲁班见师傅如此说,跪在师傅面前,苦苦央求,师傅还是不同意。鲁班无可奈何,只得说:“既然如此,那我也只得从命了。不过,我不开木工坊,这也是对师傅的敬意了。如师傅哪一天用弟子,弟子就义无返顾的回到师傅身边。”一边说着一边跪了下去。师傅上前一把拉起弟子。说:“你是为师的好弟子,以后自己闯荡吧!”从此,鲁班开始了自己的闯荡生活。
鲁班在师傅的木工坊里干了四年,已有了点名气。离开了木工坊以后,东家请;西家请,活计不少。到第二年的元宵节后,一天清晨,忽然有一青年人,来到鲁班家,进屋双膝跪地,磕了一个头说:“师傅,吾想学木工手艺很久了,今天特来求师。望师傅开慈悲之心,收下弟子。”鲁班搀起此人。问道:“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此人又跪地扣头说:“我是魏国人姓汪名成。因连年的战乱,多次搬家,现在搬至鲁国,离此四十里。父亲年迈,无有生计,我愿追随师父混口饭吃。”鲁班说:“拜师学艺,是一件大事,你可要三思而行。”汪成再拜说:“我早已思想多日。学徒四年我一文不要。再说,师徒如父子呀!以后我就是您的儿子了。”鲁班被这个人的诚恳打动了心思,收下了这个徒弟。
鲁班收了这个徒弟如虎添翼,方圆百里,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纷纷来请他们师徒做木工活。有了徒弟,鲁班的劳动强度倍感轻松。从而有充分的时间研究画图和雕刻。这个汪成也是不负师意,刚学一年多,就不管是师傅在与不在,都能把活干好。鲁班对这个徒弟很满意,也就倾其所学,师徒二人其乐融融。
光阴似箭,汪成跟师傅干活转眼已是二年。在春节回家过年之时,有一邻村的财主前来求见。汪成以茶相待。这个财主说:“汪成呀!我想在后花园修盖一所亭子。等了鲁班二年,鲁班还是不答应。我看你也学得不错,能不能单独给我去做工?我加倍给你工钱。”汪成说:“不能呀,我的学徒时期未满,还有二年时间。”财主说:“你个傻小子!学会就行了,不一定非要干四年。再说,你到我那干,我那里的活计大约能干一年。这一年你能挣多少钱?每天三升米,一年就是十石米。能给家添车置马呀!”这时汪成的爸爸来了兴头。笑着说:“财主大哥,如果你那里真用人,就去你那干。反正一边干一边学。”这时的汪成已没了主意。过了元宵节,这个财主硬是把汪成拉去修盖亭子去了。
四个月以后,这个财主的花园经过众多能工巧匠的劳做,大部分已完工,剩下的都是木工活了。就在亭子上盖的时候,出了问题。亭子的上盖外边是转角,这个汪成以前只是看过,从来没做过。反复的思索;细细的钻研,做了一遍又一遍,木材用了不少,就是安装不了。这时才想起师傅。事不宜迟,第二天一早,吃了饭,去找师傅。跑了几十里,终于找到了师傅干活的地方。在山坡处远远地看见师傅在锯木头。不是师傅自己拉锯,而是锯的那头有一小人在帮锯。一开始,汪成以为师傅又收了徒弟,到了院外,隔着院墙偷偷的仔细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原来那头帮锯的是个木头人。此时汪成已把请教师傅的事抛在一边。心想,原来师父还有这么高超的手艺没教我。这回我偷着学。想到此时,没有进院,只在外面等。等到主人招呼鲁班喝水休息之时,偷偷的跳墙走到木头人跟前,拿起师傅的尺,左量右量,把尺寸都记下来。没去财主家,悄悄地回自己家里做木头人去了。
原来鲁班得知徒弟被自己推托的那个财主叫去修亭子去了,心里十分沮丧。十几天饭不吃,活不干。后来经父母和亲友相劝,心里才渐渐地平息下来。但是两个人干活已成习惯,如再回到先前的一个人干活,一时还不适应。于是,经反复琢磨,做了一个木头人。走路时木头人跟在后边有个伴,拉锯时他可以在那头帮一把。这可成了稀奇事。
再说这个汪成,回家以后,照着量来的尺寸,做了一个又一个,可是都不会动。连站都站不起来。这可愁坏了汪成。没办法,到了第五天,厚着脸皮来找师傅。到师傅跟前双膝一跪,不敢吱声。鲁班一看是汪成,并没有生气,问道:“你来这里可有甚事?”汪成扣头说道:“师傅,我想问您那木头人是怎么做的?我做了为什麽不会动?请师父赐教。”鲁班说:“做那木头人得仔细研究各部位的尺寸,相互配合,才能动。”汪成说:“我看了您做的木头人,各部位我都仔细量了,可做完,他就是不动。”鲁班说:“你都量了哪里?”汪成说:“胳膊、手、腿、腰、都量了,做时丝毫不差。”鲁班说:“光量这些还不够,还的量心。”汪成说:“我没量《良》心。”鲁班啊的一声!说:“你没良心,当然不会动。”这时汪成自知失言,站起身来,脸红红的一溜烟似得走了。从此,鲁班再没有见到这个人。汪成给那个财主盖的亭子,也没有上盖。据说,所有木工都不愿意干别人的剩活,那个亭子一直闲置了几十年。
鲁班后来虽然收了不少徒弟,但都有言在先,出徒之后不能称他为师傅。所以,鲁班虽然有名气,却没有弟子的名字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