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800000023

第23章 浪漫与悲凉——蒋纬国夫人石静宜和邱爱伦(3)

知道妻子爱热闹,蒋纬国便经常带着石静宜出席各种舞会,石静宜在那样热闹的环境中很容易找到满足感。然而在一次舞会结束回到家后,石静宜突然感到小腹坠胀,疼痛难忍,下身出了很多血。这个场景石静宜太熟悉了,她居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小产了!

当初不能有孩子的时候,不得已做了些残忍的事情,而今夫妇俩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生孩子的时候,没想到第一胎就小产了,石静宜很是自责,一会儿怪自己糊涂,连怀孕了都不知道,一会儿又怨自己贪玩儿,肯定是跳舞跳多了运动过度导致小产的。看着憔悴的妻子,蒋纬国掩藏起内心的遗憾,不断地安慰妻子说:“没关系,我们还会有孩子的……”

可是,这个没关系却成为了有关系。

此后,石静宜几次怀孕,几次都无法保住胎儿,总是不到三个月便习惯性流产,虽然奔走问诊了很多医院,但都没有什么好的对策,上天像是要惩罚这对夫妇一样,就是不肯赐给他们一个爱的结晶。

彼时恰逢内战,蒋介石调兵遣将,蒋纬国也由陆军转到装甲兵部队,随着部队东征西走,很少有时间陪伴在妻子身边,石静宜只能独自承受悲伤的心情和虚弱的身体,不可谓不辛苦。

考虑到妻子的安全,蒋纬国建议石静宜搬到重庆居住,这样离父亲这个靠山也近一些。到了重庆后,石静宜和蒋介石夫妇朝夕相处,倒也培养出了感情,尤其是和宋美龄感情不错。

首先,宋美龄很欣赏英语流利的石静宜,她觉得石静宜不似一般的大小姐,娇生惯养,一味只会撒娇赌气,这个儿媳妇不但知识丰富,且孝顺有加,婆媳俩很是谈得来。

其次,在蒋介石的两个儿子中,宋美龄更偏爱感情外露的蒋纬国,鉴于爱屋及乌的心理,她当然也很喜欢石静宜。

懂事的石静宜不但和宋美龄相处得好,和蒋纬国的养母姚冶诚的关系也不错。她时常抽时间去探望姚冶诚,和这位姚阿母一起说说话,做做饭。在姚冶诚面前,她绝口不提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生活,只是转述一下蒋纬国写给她的信中提到养母姚冶诚的内容,当然,有时候即使蒋纬国没有来信,她也会用善意的谎言去安慰时刻为儿子提心吊胆的姚阿母的。

宋美龄这边也不是不知道石静宜常常出入姚冶诚的住处,但石静宜回到家从不会表现出来,只字不提姚冶诚。

这是石静宜聪明的地方,也是蒋介石夫妇更加欣赏她的地方。

国民党退守台湾之后,石家也举家迁往台湾,蒋纬国带着石静宜把家安在了广州街武昌新村,与阎锡山做了邻居。然后将养母姚冶诚安排住在了桃园,与石凤翔一家为邻,方便照顾。周末时,蒋纬国夫妇一同回家,既看望了石家的长辈,也看望了姚冶诚,非常方便。

本以为日子平静如水,只要再添几个孩子,这个家就圆满了,谁知道一场晴天霹雳正等待着他们。

1952年初,石静宜发现自己又怀孕了,细细数起来,这已经是第九次受孕,而此时的石静宜已经34岁了,属于高龄产妇。对于这个孩子的到来,石静宜简直是又高兴又恐惧,高兴自不必说,恐惧也不过是担心又是空欢喜一场,而她的年岁在这里放着,还有多大的可能性再生孩子呢?

自从发现怀孕,石静宜就非常小心,几乎每天都在床上躺着,轻易不下床走动,在千万个担心中,她终于平安度过了头三个月,全家人都觉得,老天终于开眼了,这个孩子肯定能保住。

石静宜自己也很紧张,隔三岔五就去医院检查,得到的都是母子安好的说法,她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医生告诉她,预产期在农历九月中旬,而九月十五正好是蒋介石的生日,石静宜心中暗自打算着,要让蒋家双喜临门,公公生日时,也是孙子诞生日。为了这个心愿,石静宜要求医生帮她控制产期。

农历九月初,石静宜感到肚子有些隐隐作痛,她觉得生产之期快到了,于是赶到医院,要求医生给她打安胎针,避免提前生产。

一针下去,看来是起到了作用,石静宜的腹痛停止了,但两周之后,到了公公蒋介石生日的那天晚上,石静宜依然没有任何要生产的迹象,她便找来医生,要求其为她催生。

可是由于石静宜早年多次习惯性流产,而且之前还打过安胎针,医生这次不敢给她打这一催产针了。但倔强的石静宜却觉得,一定要完成这个双喜临门的心愿,于是再次催促医生给她打催产针。

谁知道针水刚刚推进去没多久,石静宜就觉得浑身不舒服,急忙去到中心诊所检查,二十分钟后,中心诊所下达了病危通知。

非常不巧的是,此时的蒋纬国身在美国公干,父亲石凤翔也不在家。随行的人只好辗转去找蒋经国签字。当蒋经国匆匆赶到中心诊所的时候,石静宜已经停止了呼吸,蒋经国遂要求赶紧抢救其腹中胎儿,谁知道那可怜的婴儿也早已在母亲腹中死去了。

得到消息的蒋纬国匆匆赶回台湾,但无奈路途遥远,长途跋涉一身疲惫出现在医院的蒋纬国,能够看见的只是爱妻冰凉的尸体和泡在福尔马林中那永远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

悲痛欲绝的蒋纬国抱着妻子久久不肯松手,他怎么也没想到,妻子会和她的亲姐姐一样死于难产,在他们共度的第九个春秋便撒手人寰。想当初,他们共同承担了那么多,冲破了那么多的阻碍才最终在一起,而现在,妻子说走就走了,竟连最后一面都等不及见……蒋纬国不舍地将妻子葬在了台北六张犁山,他在那里并排修了三座坟墓,一座安葬了石静宜,另外两座留给养母姚冶诚和他自己。站在妻子坟前,回想起共度的岁月,蒋纬国泪如雨下。

死因之谜

然而,对于石静宜的死因,坊间却诸多猜测,演绎得最轰轰烈烈的便是“谋杀”说了。

20世纪90年代,一名曾经就读于台中宜宁中学的学生出来披露,说亲眼看到了石静宜是被谋杀的。一句话,再度把我们拉回到了1952年农历九月的那天晚上。

这位知情者当时还是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学生,他们就读的宜宁中学原本是装甲兵子弟中学,校长是石静宜,而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蒋纬国来到台湾时用船一并带过来的,因此这些学生和蒋纬国的关系很亲近,放假时,他们喜欢从台中来到台北玩儿,晚上就留宿蒋纬国家中,蒋纬国夫妇对他们都很好。

那天晚上,他和几个同学照样在台北玩儿,到了晚上十一点才往蒋纬国家去,到了地方,发现蒋纬国家灯火通明,窗帘并未拉上,站在窗外的学生一眼就能看见屋内的情景。

只见几个彪形大汉驾着石静宜,往她嘴里灌着什么东西,挺着大肚子的石静宜拼命挣扎,但显然无济于事。几个孩子吓坏了,掉头就跑。在回到台中的几天后,他们便听闻了石静宜的死讯,而今想来,那几个大汉一定是给石静宜灌下了毒药。

传闻愈演愈烈,关于石静宜之死的疑点也越来越多。

首先是石静宜的主治大夫,据说那位主治大夫是台北非常有名的妇产科医师,经验丰富。这样一位接生过无数孩子、处理过无数难产事件的医师,又怎么可能看不出石静宜临产的状况呢?又怎么可能给石静宜打了安胎针,又打催产针呢?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那肯定是奉命行事,那又是奉了谁的命呢?

矛头即刻指向了长期与蒋纬国不和的蒋经国。那时的蒋经国是台湾头号情报人员,据悉他曾破获一个美国援助军用布匹掉包的贪污案,且美方有人指证石静宜参与其中。

蒋介石为此很是气愤,为了维护蒋家的尊严和脸面,蒋经国“假传圣旨”,将石静宜“赐死”了。

要说这蒋经国和蒋纬国不睦,已经是长久的事情了,蒋经国向来不愿承认蒋纬国属于蒋家人,当年修蒋家族谱的时候,他也数度想把蒋纬国踢出去,他知道父亲素来偏疼蒋纬国多一些,莫不是害怕蒋纬国家生下儿子,夺了大权?

可是,不管猜测如何,几十年后的人们已无法找到真凭实据,而善良的蒋纬国直到死也无法得知爱妻石静宜的死亡真相。看来一切的一切,只有等到他们在天堂会面的时候,才能有所解答了。

梅开二度

在蒋介石的两个儿子中,蒋经国性格持重相对内敛,蒋纬国性格活泼情感丰富,更习惯外向的表达。然而公务繁忙的他,在军中要维持统领的威严,在家中与蒋经国更是没有话题,原本夫人石静宜生性活泼好动正适合燃烧他的热情,而自打石静宜去世,他的生活顿时清苦了许多。

中年丧偶,膝下犹虚,甚至连事业都不顺。蒋纬国整个人就像被抽走了一半的生气一样,整日郁郁寡欢,渐渐沉默下来。

他的好友戴安国为他担心不已,只要有空便拉他外出参加社交活动。曾经最爱热闹的蒋纬国如今见到这觥筹交错的舞会,眼前浮现的只有爱妻石静宜美丽的身影,更加黯然神伤。

只有音乐能抚平心灵的伤口,给人最深的慰藉。于是,在公文之间、茶余饭后,蒋纬国开始听歌剧、参加音乐会。

他发现与音乐交流不需要言语,不用倾诉,因为它本身就是言语,就是倾诉。在时间和音乐的双重抚慰下,蒋纬国的伤痛终于慢慢地淡化成了心底的一道伤疤。也正是在音乐的引领下,蒋纬国循着命运的轨迹,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个真爱。

有缘千里来相会

邱爱伦出生于1936年,父亲丘秉敏曾经担任过中央信托局储运处副处长,母亲是一名美丽的德国女子,因此邱爱伦出生就注定和美丽结缘。

生逢乱世,这是邱爱伦所不能选择的命运。在她的记忆中,早期的童年生活也算得上幸福,父亲是广东人,对于吃食向来很挑剔,而母亲自幼长于德国,根本不会做中国菜,也分不清厨房中那琳琅满目的食材。因此,一家三口常常下馆子解决温饱问题,大鱼大肉倒是吃得很好。

渐渐地,这种平淡的幸福不见了,父母亲越来越多地争吵,每每这时,父亲摔门而去,母亲暴躁地在房中踱步,而小爱伦只能躲在自己的小屋中,胆战心惊地听着外面的动静,年少的她不懂父母为何要如仇人般大吵大闹,她只知道,自己很害怕,而且很不开心。

有一天,放学回家的小爱伦发现家里空荡荡的,父亲还没有下班回家,母亲也不见了。又饿又怕的爱伦哭了起来,她不断地喊着“妈妈”,却没有人回答她。

从那天起,母亲再也没有出现在她的面前,而父亲的脾气也变得很暴躁。每当小爱伦哭着要妈妈的时候,父亲都会打断她,恶狠狠地说:“你妈不要你了,跟着别人跑啦……”

在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心中,被母亲抛弃是多么悲痛和恐怖的事情,小爱伦怕父亲生气,变得越来越乖巧,越来越隐忍,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抱着妈妈曾经用过的枕头无声地哭泣。

总的说来,父亲还是非常疼爱邱爱伦的,起居饮食无一不关照有加,尽管又当爹又当娘非常辛苦,但父亲还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培养邱爱伦。只是年少时,见到别人拉着妈妈的手走在街上,而自己却孤孤单单的,还是给邱爱伦留下了心理阴影。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达·芬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芬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芬奇的故事》从达·芬奇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成为一名画家、科学家后的生活,以及他在艺术事业、科学事业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达-芬奇充满波折动荡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人令人惊异的博学多才,从他身上领略人间艺术中最接近上帝的灵感和智慧,体会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他为人类艺术事业、科学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Ting)(1936年1月27日-),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丁肇中》由冯蓓佳、冯成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人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
  • 中华女杰(古代卷)

    中华女杰(古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杨建、张侃侃编著的《中华女杰(古代卷)》选取了中国古代(远古至淸朝)20位女英雄(女豪杰),讲述她们的故事,宣扬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优秀品质和风范。《中华女杰(古代卷)》遴选人物有妇好、孟母、王昭君、蔡文姬、文成公主、佘赛花、梁红玉、秦良玉等。
热门推荐
  • 从火影开始的穿越生活

    从火影开始的穿越生活

    搜索时空之庭,重写了,别看这个了,我把毒点删减了,整理文字,看那本吧
  • 星尘之泪:破碎星尘

    星尘之泪:破碎星尘

    命运,总是在不经意中被改变,或许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亦或许,只是因为某个人。。。“叮。。。”急促的电铃声响起,一双惨白的手缓缓地拾起电话,电话中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末日要来了,无人。。。可以幸免。。。除非找到。。。神之子。。。”·······························
  • 神之魂曲

    神之魂曲

    神之梦中,谁为现实,谁为梦中之人,为神演奏一首魂曲,梦中之梦终会现实。
  • 初空念

    初空念

    主人公被青蛇咬伤之后开始了一段奇异的寻找路程,没有人知道他在找什么。不疼不痒的伤口上是用不能祛除的伤疤,主人公选择了一次遵循内心的出走,成年人的出走,高考之后的解脱。真实与非真实的狡诈,有情与无情的模糊难辨,爱情与人生的无可奈何。
  • 笑隐大欣禅师语录

    笑隐大欣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小妞进了媒体圈

    王小妞进了媒体圈

    王小妞,在她之前的二十几年里,生活简单质朴,贵不着也饿不死。毕业前夕,一次家庭会议,一位混迹大城市的远房表亲,一个媒体实习的工作机会,让她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圈。这个圈,牛鬼蛇神各色人等光怪陆离恍恍惚惚,她就像是一台摄录机,旁观着经历着媒体圈的各种“奇人异事”。
  • 大BOSS是老司机

    大BOSS是老司机

    一直以小混混出身,桀骜不驯的朵兰嫣。在一次夜店去卫生间而进错男厕所的路上,遇到了她这辈子认为最最最最帅的人!当她准备改邪归正的用一颗炽热的心去暖他的冷屁股的时候,他却说:“你是我见过这辈子心计最多的女人所以离我远点。”她却离开多年时,他才发现。原来他才是爱的最深的人。(朵兰嫣挠了挠她那耀眼的浅金色的鸡窝头,怒骂’谁打扰老子睡觉‘门口男人满脸笑容道’老婆,我来接你回家啊‘)
  • 普渌花开

    普渌花开

    心灵回归的呼唤没有开始,没有结束迷离的梦,千年的等待花瓣飘零,水中流淌着的木盒,那般精致,精美的雕花,古朴而优雅,从哪里来……漂流到哪里去……神秘的宇宙,神秘的岛屿,女孩抬头仰望,在这片浩瀚的星空里,哪里才是艾可里桑……手中木盒里承载的千年魔咒,究竟如何才能解开……天宫中梅花雨中起舞的粉纱女子又是谁……河岸边的白衣女子从何而来,又去了哪里……绯红的脸颊是懵懂的爱情吧,牵手,是温热的手心。梦幻并真实的……那么这些都是因为触碰了木盒里的魔咒吗?……
  • 与舍弟书十六通

    与舍弟书十六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亲仇情爱悲

    亲仇情爱悲

    古语讲得好,“冤冤相报何时了、亲仇情爱两难选”。而在古时候,却有数名美女和女子,宁愿选择替自己,死去的父母、亲人报仇,也不愿意与仇人家的公子,化仇恨为情妻。却又在一两个月后,或在四五日内,才发现心里早已,爱上了仇人之子。当她们要回去找她们的,一中情人的时候,他们却因她们的无情,早已离开了人世。知道此事情之后,的她们会做出整样的选择和决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