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1500000007

第7章 如何安住在折腾中(3)

四祖在他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里提到的:“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是名第一忏悔。”端坐念实相就是“无生忏”。用禅定的方法观实相,是最直截了当、最究竟的忏悔法门。实相是什么?实相无相,无相之相名为实相。妄想也好,业障也好,都是因缘所生法,都是虚妄不实的。归根结底,一切诸法都是缘起性空,了不可得。只要能够在一切诸法上,排除名言、分别,以正智去观察,直接领悟真如的境界,那就是实相。真如是什么呢?真如就是一切诸法的本来面目。“真者不虚,如者不变。”一切诸法的实相本来如此,不可改变,不可改变的就是实相,能改变的就是名言、分别,名言、分别的背后就是诸法实相。能够观察诸法的实相,本身就是最好的忏悔,所以说是“第一忏悔”。实际上忏悔没有第一,也没有第二。所谓“第一”,是说这是最究竟、最根本的忏悔。所以不管是念佛、持咒、观想、数息参话头乃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行三昧,也就是进入了禅定观空状态,那就是最高明的忏悔方法。比如三祖僧璨在见二祖的时候得了很严重的风疾(类似现在的麻风病)。他请求二祖帮他忏悔,把病治好。二祖就问他:“将病来”。把你的病拿过来,最后三祖观到空性回答:“觅病了不可得”。观到了真空,实现了彻底的忏悔。

初学者事理交替不能偏废,上根则理事圆融,事忏不碍观空,理忏也不妨礼佛诵经念咒经行等。但是理忏需要真正的观空,我们现在的凡夫业障比较大,不能光依赖理忏。事忏也是很重要的手段。

我们看了很多佛菩萨和祖师大德教我们的方法。有事的,有理的。事的——直接按照他们给我们编制的仪规去做;理的——就是让我们勤修禅定观空,从而达到忏悔的目的。

七.忏悔中的障碍

我们忏悔的时候有很多的障碍,比如碍于面子就是最大的一个。对忏悔的力量半信半疑,想忏悔的时候又突然发生急迫的事情等等。它是因为当一个人发心要修行,了脱生死的时候,累生累劫的冤亲债主,唯恐以后要不到债,或者是有的对我们有贪爱、有执著,希望生生世世都能看见我们,这些人他们也会在当我们想解脱时来障碍我们。冤亲债主的障碍大,亲属贪爱的障碍小,所以当我们修行的时候,一定要常常在佛菩萨面前忏悔,忏悔往昔的无量罪业,并且将一切修行所得的福德、功德,回向所有冤亲债主。希望他们都能够和我们一样,得到见性和解脱。

八.功德及回向

经中云:“然诸福中,忏悔为最,除大障故,生大善故。”忏悔业障能使我们顺利完成修行的事业,减少修行路上的坎坷,最终成佛做祖。忏悔业障有这么多的好处,有这么多的功德和福报。那么我们不但要自己努力去忏悔,同时劝请和帮助他人忏悔。并且要把这些功德和福报回向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及一切有情。发勇猛心,深信因果,相信种善因,必结善果,种恶因,必有恶果。只有相信因果的人,才可能放弃世间的享乐,而付出无比的毅力,断一切恶业,刻苦地去修行。所以在求明心见性之前,一定要忏悔业障,深信因果。勇猛精进地忏悔自己的业障。

正确忏悔免新业

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我们业障有多重,而且知道只有用忏悔的方式来面对。所以,我们常常使用忏悔业障的方式来消除业障,希望通过忏悔,把自己的业障消除。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直接向当事人表示道歉,或者请当事人吃饭等;有的人在佛前求忏悔;有的人诵经、拜佛求忏悔;有的人到寺院做佛事求忏悔;有的人……

这些都是好事,说明大家知道做错了事情要求忏悔,要去弥补损失,要无怨地用善法去面对。那么,这里面有一个常常被大家忽略的事情,就是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忏悔?是不是把自己昨天或者今天所犯的过失,向当事人、向佛菩萨、向好朋友再说一遍,求他们原谅自己,饶恕自己的罪过,这个做法对不对?

一定要注意,这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呢?因为,你把那些造过的罪业又想了一遍,又造了一次。不是要忏悔吗?怎么又造一次了呢?应该知道,这个时候,你的身体没有造,口造了;身没有造,意造了。许多人天天忏悔,不但罪业没有忏了,罪业每忏一次增加一次,每忏一次又增加一次,这个罪业越来越深!

为什么会这样呢?看过我的日记《本源自性天真佛》的人一定会记得上面所说的五种心,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是由这五种心在起作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包括忏悔的时候)“集起心”也在作用,如果我们把罪业再想一遍,等于在“集起心”上加深一次造作。

我们修行就是要把坏的造作从“集起心”上去掉,让好的造作深深地刻入“集起心”上面去。从而让我们养成“好的习气”,一遇到任何事情就是“好的习气”现前。所以,上面的忏悔方式是不对的,如果这样忏悔下去,只能是“坏习气”越来越深,这不是事与愿违了吗?所以不能这样忏悔。

那要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忏悔呢?应该知道忏悔有事忏和理忏之分,这在我的以前写的《如何忏悔业障》里面有详细的说明,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有兴趣的人自己去找来看吧!

业识茫然应知返

参禅用功是佛教教导我们觉悟的一种方式。就是要我们时时刻刻能够保持觉醒的状态。参禅能够更加进一步训练我们在各种三昧之中任意自由出入,期望在这些三昧的出入过程中,忽然体证诸佛菩萨、历代祖师的境界。是佛陀教诲我们一切向内追求的一种用功方式。

这种用功方式不仅在禅堂里可以这样用(其实,应该说在禅堂里用功的方式,是祖师们总结出来的一种比较容易或者说是条件比较好的用功方式),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可以这样用。但是,最后都要把这些用功方式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所以,佛陀的原意就是在生活中去应用,在生活中去觉醒。

因为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心很粗,对于我们的业识就不容易回光返照。当然一些粗的业识或者叫严重的错误,比如犯了五根本大戒,我们是会发觉的。但是这样我们的代价就付大了。我们修行就是要减少这些付出的代价,在我们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杜绝它。

所以,我们要念念回光返照,要时时刻刻觉醒起来。把我们的心念守好,不让它放逸。实在做不到的时候,就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所谓的功夫或者是一句佛号,或者是一个咒语,或者……很多很多有八万四千种法门。我们就是要用这些法门或者叫功夫来收摄我们的心。

粗的业识尚且如此难以发现和收摄,何况要管理我们的微细的业识,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这些微细的业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粗心中,是很难被发觉的。所以,祖师给我们一个方便法门,让我们进禅堂安静下来用功;让我们在安静的环境里面去发现、去觉悟。

因为,在这样安静的环境里面,我们平常发现不了的业识就会突显出来。我们才得以认识到我们的问题,然后再慢慢地克服或者叫觉悟。这在自己以前的日记中有很多的描述。比如说我们的呼吸,在平时是感觉不到的,而到了禅堂安静地坐下来后,就会感觉到我们自己的呼吸很粗重。

再比如,秒钟的声响。我们平时是感觉不到的,而当我们安静地坐在禅堂的座位上后,我们会发现,秒钟的声音是如此的响亮。其它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情况,这些情况的特点就是要我们在安静之后才得以发现,平时因为心比较粗,是发现不了的。

如此等等很多微细的问题,我们平时感觉不到。甚至在我们做功夫的时候也不例外。比如我们用功的方式比较复杂,我们的心又比较粗的时候,往往我们一边做功夫一边打妄想,更加可怕的是自己还不知道。这在我以前的日记中说过很多的。比如《用功方式简单好》等等日记,有对这样的问题进行的讨论。

因为我就常常这样,一边用功一边打妄想。在与很多人交流用功问题的时候,大家也常常说到这样的情况。可见,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是个别人身上出现的问题,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只能靠我们的意志力去解决,要靠我们花更多的代价去解决。

翻开祖师的语录,也有很多讲这些问题的。什么守一不移、制心一处、如猫扑鼠、如梗在喉等等等等有很多要我们用到自己的意志力,把心力集中到功夫上的方法。大家各自找个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应用,去克服自己的毛病,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就是了。

同时,祖师为了让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毛病,还给我们建立了禅堂,让我们在禅堂里禅修,以便对治我们的毛病。从硬件到软件都给我们创造了最好的条件,让我们在这些细微的业识茫然出现的时候能够回光返照。慢慢的在我们功夫成熟以后,让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念念回光返照。

佛教,就是锻炼我们的觉的能力,要我们保持觉的能力不要迷失。有所谓“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之说,或者叫做“识得莫为怨”之说。只要我们能够发现问题,我们就能够对治,最怕的是我们连有问题都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正是存在着问题而不知道的。

我们修行的方式就是先在禅堂里用功,希望将来功夫成熟能够应用到生活中去。然后在生活中不断地磨练自己、觉悟自己,最后达到与诸佛菩萨、历代祖师一样的境界。让我们不管是在粗心状态还是细心状态下,都能把握自己,让自己时时刻刻处于觉醒的状态。

庞蕴居士有“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之说。如果能够这样,不光是能在挑水搬柴中大显神通;还能在是非纷扰中大作佛事,自利利他。这一切就要看我们是否能在业识茫然的时候能够知返了。

下面看看宋东京(今开封)褒亲佛海有瑞禅师的事迹,看看他是如何描述我们日用三昧而不觉的。

东京褒亲佛海有瑞禅师。姓陈氏兴化军仙游县人。幼异尘俗默坐终日。父母奇之舍令出家。依东京景德寺重全上人为师落发。受具。造黄龙南禅师法席。南公曰。汝为人事来为佛法来。师曰。为佛法来。南公曰。若为佛法来即今便分付。遂打一拂子。师曰。和尚也不得恼乱人。南公器之。然师终未彻。后依泐潭总禅师始悟玄奥。给侍久之众推上首。出世安州太平旌德。被诏住东京褒亲。哲宗皇帝五七入内。赐大觉师名。百日入内。又赐佛海禅师号。开堂问答罢。师曰问得亦好不问亦强。一问若不达翻成戏论法。问若有旨答亦随机。为什么宗乘道着千圣退步。宝杖敲时三乘失辙。盖为此事似秦镜当台千里邪心自怖。如镆邪在袖百亿魔军碎胆。直得大圣不说说迦叶绝闻闻。大底秖要诸人回光返本敛念收心。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体湛寂。妙用恒沙物我混同。有人便于此承当得。犹属抱桥柱澡洗及乎。舍之似万里望乡关。执之堕在魔王境界。唤作迷时人逐法悟后法随人。盖无私法要千古同规。一句同机唯人自鉴。到这里若会得。便见终始一如古今齐致。至此赵州庭柏清风长在。若不会得便见云门凳子天地悬殊。于是不得已便乃琉璃殿上日午打更。无景林间秋行春令。何也。妙体虽然无异妙用。盖有多门。是故释主能仁应迹迦维引悲沙界。神通妙力不可思议。盖为群生日用三昧而不觉。业识茫然而莫返。遂致前境纷纭本原错杂。繇是金仙久默斯要。于不二境作大佛事。入寂此土经纶三界。道洽大千化均百亿。言满法界捞笼群生。敷玄籍以晓果因。垂天真以育情性。无何机有大小乘分顿渐。故使资粮者。可以推微达着寻端见绪。然后为散乱者。诫之以定慧。耽诸乐者。示之以无常。乐小法者。导之以大方。计诸见者。谕之以无动。泥名相者。开不二门。此岂不以因言入道籍教明真。一心皎然万德咸着。良为于此。末后却曰。如标月指空拳谕实。噫如此兴慈大似有过无功。未如我金色头陀随身活计琉璃钵盂传来无底。任是千眼大士莫窥其状。达磨所有生涯大庾岭头掷下。设有万夫之勇提之不动。后来风幡事起卷簟义彰。佛手难藏驴脚自露。所以儿孙事不获已。曲顺人情放一线道。便有绍续门风联辉祖焰。佩无我印开不二门。致得向上金鸡米一粒遍济十方。真如厩内良驹独出踏杀群魔。所以人人尽道。摩竭令严承当者少。支那玄响应之者稀。大众若据如斯见识一何少哉。秖如知滋味识痛痒。聆至音决胜负。宁无一个半个。且道能如此者是什么人。良久曰。禅关已得裴公达。祖意宁无谢守评。下坐。又曰。有佛世界以一尘一毛而作佛事。令见一法者具足一切法。故权为架阁。有佛化内以忘言寂默为佛事。使学者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故。好与三下火抄。有佛土中以黄花翠竹而为佛事。令睹相者见色即空故。且付与弥勒。有佛宝刹以法空为坐而示佛事。使学人不着佛求故。勘破了勾下。有佛道场以四事供养而成佛事。使知足者断异念故。可与下载。有佛妙域以一切语言三昧作佛事。令随机入者不舍动静故。为渠装载。大众且道。于中还有优劣也无。良久曰。到者须知是作家。

玩游戏多造恶业

有人问打游戏是否造业的问题,这是肯定的。因为我们一切行为无不在造业,有的在造善业,当然有的是在恶业。玩游戏当然是在造业,造什么业要看玩的是什么游戏?如果是引人向善的游戏,那么是在造善业;如果是玩坏的游戏,自然是在造恶业了。

造善业将来就会积聚善果,造恶业将来就会积聚恶果,这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我们主要分析玩游戏是如何造业,如何形成自己的业障的。我们由这些无名、烦恼和贪、嗔、痴驱动,由意根(思想)的指导,应用身根或者是口去造业,然后就形成自己的业障。

我们知道我们的行为先是由思想(意根)的设计或者叫指导,然后由身体或者嘴巴去付诸行动,有些会胎死腹中没有行动。这是因为我们的思想(意根)力量不同,或者叫做自制力不同。思想(意根)力量强的念头往往就会容易带动行动,或者说是自制力差的人容易被思想(意根)带动去行动。

所以,念头的落实是根据思想(意根)力量强大与否和自制力强弱有关。思想(意根)力量强大并且自制力弱的人就容易付诸行动,思想(意根)力量弱的并且自制力强的人就不容易付诸行动。人们根据自己的这些情况决定是否使用身根或者是嘴巴造业。

实际上自制力强弱与个人的修行或者说是修养有关。一般来说有修行或者说是有修养的人自制力比较强。比如,有的时候因为自己的觉悟而产生自制力;有的时候因为慈悲喜舍而产生自制力;有的时候会因为受制于戒律等等因素而产生自制力;有的时候……

拿玩游戏来说吧,一般制造游戏的公司为了迎合人们贪、嗔、痴都会把游戏设计得比较“刺激”。我们或者会因为我们的无名贪心而去喜欢;或者会因为我们的无名嗔心而去喜欢;或者会因为我们的无名痴心(比如猎奇心等)而去喜欢;或者会因为我们的无名……

同类推荐
  •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作者史华兹教授为欧美中国研究界的一代宗师。他既渊博、敏锐又灵动,从不随波追逐任何成见和时髦,被学界誉为柏林式的“反潮流”人物。《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他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作者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对先秦的思想世界进行了分析性重建。
  • 近代思想的主潮

    近代思想的主潮

    本书分为精神生活的基本概念、知识问题、世界观问题、人类生活问题、根本问题五章,内容包括:主观与客观、唯心论与唯实论、法则、一元论与二元论、道德的问题、人格与性格等。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 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称为一家。
  • 荀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

    荀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

    《荀子》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集中记录了荀子的言论,对于研究荀子及先秦学术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该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老庄人生

    老庄人生

    本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实是同类书的样板。
热门推荐
  • 梦窗稿

    梦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爱,咫尺的距离

    爱,咫尺的距离

    人的一生会遇见很多,也会错过很多,但不是每一个错过都会随之忘记。每一个遇见都刻骨铭心。正真对的人,是永远不会错过的。“伊伊,虽然错过这么多次,但你终究还是属于我的。此生爱过你,亦被你爱过,足矣!”木晨抱着宋雪伊深情的说。“希望我们之间不要再有错过,或者过错。我不知道将来还会经历什么,但是我知道,我再也不要同你错过。”宋雪伊抬起水眸看着木晨坚定的道,因为她知道,等待她的并不是幸福,而是……这一次,她要做一个坚强的女朋友!
  • 陌上花开之花开不败

    陌上花开之花开不败

    这是一部有魔幻色彩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个胆小,懦弱的女生,但自从她来到一个娃娃店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这是小陌第一次创作,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甚荣幸)
  • 追忆九三之艺术篮球

    追忆九三之艺术篮球

    一个身逢双亲被害的华夏小子,被迫闯入美国,误打误撞开始学习篮球,却展露出了惊人的篮球天赋,带领他在美国的学校搅得NCAA天翻地覆,并成功的进入NBA,之至成功。本书本意在唤起那片尘封的记忆,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可以肆意谈球,可以随性品味篮球的魅力…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爱上你等于爱上幸运

    爱上你等于爱上幸运

    “我告诉你!你从此不再是我们程家的大小姐!”说着,程父就一巴掌打到程欣悦的脸上,"爸,为什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我一再原谅妹妹,你总是把妹妹捧在手心里,而我,好像就不是您亲生的一样,你从不在外人面前提起我,还居然跟别人说我是您的克星,你别以为我不知道!”程欣悦的脸上出现了一个红巴掌,眼神里全是痛心。“没错,我是讨厌你,还讨厌的不得了,你知道吗,你的妈死了,我高兴极了,我从来都不爱你妈,可是,你妈总是用地位来让我她在一起,她死了,我才能和我爱的人在一起还有,你妈是被你给害死的,还不是因为你,你妈难产,结果……哈哈哈,我高兴极了!”……
  • 学生人道主义的教育

    学生人道主义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命格八部

    命格八部

    他本是一代天骄,为解救被困的生死兄弟,转世拿回命格盘与荒芜神祖之血,捅破宇宙,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 末日重生之我的世界

    末日重生之我的世界

    末世十年后,因为背叛而死于末影龙的风宇,重生回到末世来临之前,获得无上体质,建立唯一的城市,看风宇如何报复仇人,重新立于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