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1500000003

第3章 为什么要安住在折腾中(2)

就是能看得见的有限的东西里面,也常常是看得不够真实的。比如,每秒钟二十四帧的图画,就让我们看起来以为是真实的动作了,所谓电影。何况每秒钟振动十的九次方以上的微粒了。这些微粒的排列密度的不同,不但是把我们的视觉给骗了,甚至是把我们身体的触觉也给骗了,使得我们对物质的感觉有硬的、软的、滑的等等多种分别。

试想一下,我们如果是生活在具有望远镜、显微镜、聚光镜、透视镜等等佛教所说的“天眼”情况下,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身体的触觉,这四件对外界能够感触的器官也是一样,不但功能低劣,而且绝大部分是给了我们不真实的信息。

我们众生因为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把自己迷惑了,使得我们失去了像佛一样的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宿命通、五神足通、六漏尽通)的对外感知的本事。它把我们本来也具有的,像佛一样的感知能力给迷惑掉了。

所以,我常常比喻,我们凡夫的这些感觉,就像躺在手术台上被打了麻醉针的病患,失去了平时能够感知疼痛的能力一样。我们被贪、嗔、痴这个麻醉品,把我们对外界感知的能力给麻醉了。而佛则是时时刻刻处于觉悟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凡夫众生与佛对外界感知能力上的区别。

但是,佛陀告诉我们,不要害怕,只要我们去掉这些贪、嗔、痴,我们就能够一点一点地恢复我们本来具有的,像佛一样的对外界的感知能力。通过使用这些能力去为大众服务,达到圆满的程度,我们凡夫也就成佛了。所以,佛教的理念是一切众生皆能成佛。

佛教“业”字科学说

从字典上我们可以查到“业”这个字有很多的意义,在网络上我们也可以查到。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它还有下面这些意义:

古印度语称为羯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一者,造作;二者,行动;三者,做事。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印度,人们对业的解释为“做事情”。他们认为因为有欲,故有种种的欲向与欲望,我们的意念就有意志与方向,因为有欲向就会造业,有业故有果报。佛教用语中的“业”特别有“造作”之意。我们起心动念,对于外境与烦恼,起种种心去做种种行为。行为可分为身、口、意:即用身体去做,用口去讲或心里在想,这些都是行动,称为造作,也称为业。这样的一个造作过程,就会招来将来的果报,从果报来看它的原因,就有所谓业的因;从业的因到业的果报,就有所为的业力,即是说由业力与外缘配合形成果报,就是所谓的业力。具体分析如下:

1、业因:我们在造作时,所做的行为,以及所做的事,称为业因。然而真正的业因是烦恼,如果没有它,我们就不会造作,故烦恼才是造作(业)的真正之因。

2、业力:我们造作的行为会形成一股力量,将来使我们承受各种果报。比如说我们骂人一分钟,这一行为(业因)一分钟后就已消失,但他有力量存在着,到将来有因缘时,它就形成果报,此称为业力。业力本身没有控制者,没有主宰者,是行为本身形成的力量。比如说天下雨,大地自然被它淋湿,它有一股令草木旺盛的力量存在着;我们造作各种行为之后,自然会形成一股力量,将来我们就得要承受各种果报,此为自然界的现象。

3、业果:即是业报。我们过去造业,因缘成熟,就形成果报,称为业报。有了业因,就形成业力,但未必即有果报,因为业力形成果报,要依赖外在的因缘来引发。所谓因缘成熟,即是业力(一般人所说的业因)与众缘配合,而形成果报;如果没有众缘,就不可能形成果报。故经中常说:“若经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这是佛教中一个很著名的偈语,它的意思是:我们所做的行为(业因),形成了业力,它需要众缘来引发,才会形成果报。如果业因没有形成果报,它的势力可延续到千百劫之久,等到因缘会遇成熟时,我们必定还要承受那个果报。

再看一下业的分类:

1、以业的作用方式来分:

(1)身业:身体的行动是一种造作,故身体的行为就是身业。

(2)口业:用心驱使口讲话,是一种行为造作,故讲话是口业。

(3)意业:我们的思想,也是一种造作,故驱使心去思维事物,就是意业。身、口、意三业的真正造业的主因是意,也既是我们的心。故有身、口业,必然会有意业存在,有意业未必有身、口业。

2、以业的性质来分:

(1)善业: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事情,将来会形成好的果报。

(2)恶业: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事情,将来会形成恶的果报。

(3)无记业: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它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比如走路、挠痒,这其中无善亦无恶,那只是你身体痒,就很自然,很习惯地挠了一下,这就是无记业。有人说无记业没有果报,这是不正确的。大乘佛教认为,无记业是有果报的。比如说,在一起飞机意外失事的事件中,当时机师并没有生起杀害搭客之心,但是当一些搭客在命终时,可能生起嗔心,怪罪於机师,认为这是他的疏忽所致,将来那位机师就可能要受到果报。善恶是指我们的心起善或起恶心而言,但有时候并非完全如此。我们有时候会因为愚痴而起善心造恶业。比如说,有人病得很痛苦,你起善心杀了他,杀人是恶业,以后要受恶的果报,但你却以为帮他脱离苦海,解脱了。依佛教的因果业报来说,这只是使他要受的病苦,延迟到下一世罢了。所以善恶业有时候并不因为我们的心是善或恶,而是要以果报来决定才是最正确的!

3、以共业与不共业来分:

(1)共业:我们造一些业,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大家一起受果报,称为共业。比如我们共用佛堂来听闻佛法,同住在一所屋檐下等,此皆是我们的共业。

(2)不共业:我们造一些业,只影响个人的身心,个人受报,称为不共业。每个人的身心都是不共业所形成的果报,比如我们内心的思维,别人是不能和我们共同享用的。

通常共业中有不共业,比如同是一个国家的人却有不同的家庭,每个人享用自己的家庭物资,享受自己的家庭生活,这就是共业中的不共业。

4、以定业与不定业来分:

(1)定业:有些业的“果报”与“受报的时间”都已肯定,称为定业。比如杀人,果报是将来坠入地狱,称为报定;如果坠入地狱的时间也肯定,称为定业。如果坠入地狱的时间不肯定,称为不定业。在佛经中说,杀父母亲的业是逆罪,死后下一世必定坠入地狱,称为定业。

(2)不定业:有一些业的“果报”与“受报的时间”都不肯定,称为不定业。经常听说拜佛忏悔消业障,如果我们有深入经藏的话,就知道佛陀有三不能,其中一项就是“定业佛不能转”比如杀父杀母,定业不能转,今生死后必定坠入地狱,任有你怎样拜佛忏悔,都无法改变它的果报。但是不定业就不同,可以通过拜佛忏悔、修行来改变它。所以有许多人想靠忏悔来把一切的业消灭掉,这是不可能的。有些定业没办法转,一定要受报。那佛陀不是很差劲,没有能力吗?那也不能这样说,佛在世时有一位波斯匿王,他杀父篡位,后来忏悔皈依佛教,在他死后,坠入地狱,但是很快就脱离地狱之苦,这是因为他遇到佛陀,皈依三宝,求佛忏悔等种种善根因缘,使他的定业有如此的改变,但“坠入地狱”的这一定业一定是要受的。

5、以引业与满业来分:

(1)引业:我们造了某些业,可引今生死后到六道中的某一道出世,称为引业。

(2)满业:我们投生到某一道,必须要有一些业报,使这一生的业报完满,称为满业。我们今世做人,就是过去世造了投生到人道中做人的引业,但每个人的果报都不一样,所以除了引业之外,还有其他的业,这种种业与引业配合起来,才圆满我们这个人生,这些业报,称为满业。又比如我们造很大的善业,可升天,享受天上的果报;如果造了很大的恶业,也可使我们坠落到地狱中受苦,这就是引业,但坠入地狱的每个众生的业报有不同,此为满业。业的分类很多,现在只讲这些,它们之间都有关系,比如身口意三业,有分善恶与无记,就是说身业有善恶与无记,口业有善恶与无记,意业有善恶与无记。身业有共与不共业;口业有共与不共业;意业有共与不共业,它们之间都有关系。

从经典角度来看“业”字:

佛教使用的“业”是梵文(karman羯摩)的意译,今译为“行为”(英译act,action,performance,business)。“造业”也就是实施一定的行为,指有情之行为。此“业”之思想,原是印度独特的思想,在印度人中相当普及,并以之为招致轮回转生之一种动力。佛教沿用此语,谓以此“业”为因,能招感苦乐染净之果,而得众生与器界之报。若于迷界而言,由烦恼起业,由业招感苦果,现出迷界之依正二报。佛教认为一切万法无不基于因果之法,不仅众生之种种苦乐果报,其依报——世界之净秽等,亦悉由业所感。

业之种别甚多,大别之,不出身业、语业、意业三种。此身语等业又可依表、无表之标准加以区分。能表示自心之善等以令他人知晓之业,称为表业;不能表示自心之业,称为无表业。依《俱舍论》卷十三所载,表业、无表业俱以色性为体,故身语二业各有之。意业非色,不能表示,故不称为表;无表故亦无无表。依此说,业总有五门,即身表业、语表业、身无表业、语无表业、意业。然若依《成实论》卷七所说,意业亦有无表。另外,《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载,大乘亦有人谓意有表、无表二种。又,《成实论》卷八分别作业、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谓业有此三种,其中非作非无作即是意业。

此外,诸经论中将业分别为思业、思已业二种。“思业”是所谓心所之思,即意业;“思已业”又称思所起业,谓思之所作,即身语二业。此中,说一切有部说身语二业系以色声为体,故思已业即为色业,然而经量部及大乘谓三业皆以思为体,故思惟思(即“审虑思”、“决定思”二思)为思业,作事思(即动发胜思)为思已业。

此外,又可约三性,而将业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三种。或约界之上下及感果之可爱、非可爱,分为福业、非福业、不动业。或约苦、乐、舍三受,分为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业三种;又,此三受业各有定、不定之异,故可再分为决定业、不定业二种;又,决定业中由于受报之时限不同,故可分为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三种,此三种与不定业合并为四业;又有将不定业分为时分不定异熟定、时分不定异熟不定二种,合并前三种决定业而称五业;又可将三种决定业各分“时分异熟定”与“时分异熟不定”二种,加上前述二种不定业,总计为八业。此外,又有多种分类法,文繁不具。

关于业之感果,亦有多说。综言之,断道之有漏业具有五果,即异熟果、等流果、离系果、士用果、增上果。断道之无漏业唯有四果,即除去异熟果。其余非断道之有漏善及不善业亦有四果,即除去离系果。其余非断道之无漏及无记业唯有三果,即除去异熟与离系二果。一一诸业准之可分别其果。

此外,业为感果之因,故称业因;牵引业之力,称为业力;业之作用,称为业用;系缚有情,令不自在,称为业缚、业系或业绳;其所感之果报,称为业果或业报。

从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来说“业”字:

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而且常常说:“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那么我们看看能带走的业是什么呢?简单来说,业就是我们的身、口、意造作的结果。所谓身业就是身体的行动是一种造作,所以身体的行为的结果就是身业。口业就是用心驱使口讲话,是一种行为造作,所以讲话的结果是口业。意业就是我们的思想,也是一种造作,所以驱使心去思维事物的结果,就是意业。身、口、意三业的真正造业的主因是意,也就是我们的心。所以有身业和口业的存在,必然会有意业存在,有意业未必有身、口业。

这样讲可能我们对业感觉还不是很了解,我们继续深入地研究这些身、口、意三种造作的结果。我们知道我们的价值观、成见、习惯等等精神方面的东西,甚至忍辱精神、意志力、信念乃至知识和智慧等等,都是我们日常的行为结果和延续。我们的日常行为实际上就是身、口、意的造作,这些造作的结果和延续产物就是业。这样我们就会知道业实际上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成见、习惯等等精神方面的东西,甚至忍辱精神、意志力、信念乃至知识和智慧等等。

这样理解我们就知道我们能带走的业是什么了。实际上,能带走的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成见、习惯等等精神方面的东西,甚至忍辱精神、意志力、信念乃至知识和智慧等等精神财富。事实上,这些精神财富不但是在这一期生命结束之后可以带走,而且在这一期生命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可以让我活得更加精彩。这些精神财富能让我们战胜困苦、创造财富、和谐自律、互惠互荣……是我们进步不可缺少的动力。这些精神财富不怕自然灾害、不怕战争、不怕疾病,甚至不怕死亡,因为这是生生世世跟随我们的东西。

那么如何得到这些精神财富呢?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因为我们的身、口、意是我们在生活、工作、学习等等方面使用的工具,我们在使用这些工具之后,就会产生一个结果和延续产物那就是业。所以,要想有一个好的业,就要有一个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继而养成好的习惯。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好的业来。

基因与业定将来

同类推荐
  •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从特征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充满了激情、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的英雄),表现为伟大、理想、超越和神圣;西方的社会和教育表现为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追求“个体”自由的英雄),特点是平凡、现实、适应和世俗。在中国,道德义愤常常是正当的,比如劫富济贫;在西方,法制理性衡量一切,尽管“市场失效”会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比如,曾经的中国退休工人的工资比科学家高的现象,虽不合理却合乎人情;西方的科学家工资比工人高十倍,不合人情但是合理(合法)。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热门推荐
  • 霸易天尊

    霸易天尊

    练武修身!武之极,动天下;掌造化,夺天下;霸芳心,尊天下。
  • 器缘

    器缘

    亘古星河、熠熠星光,哪有那一缕袅袅炊烟划破空间镌刻在他心田的蚀骨温柔、相思。他疼入骨髓的女孩、捧在手心的挚爱!这无尽的寂寥、空洞他又怎舍得让她默默承受------什么天命的桎梏,分明就是最无情的枷锁;既是枷锁,那挣脱又有何妨!
  • 地狱情仇录

    地狱情仇录

    日商岛田渡边,投资中华热土。顺便寻亲人,兼把罪孽赎,罪孽深难赎,记忆耻辱柱。当年侵我中华,罪恶罄竹难书。砍头兼活埋,烧杀奸掠再剖腹。最是奇耻辱,掳作慰安(M)妇。身心彻底摧残,是人哪有忍睹?偏有日军士兵,迷恋受辱女。本是不共戴天,哪来儿女情诉?身陷人性沙漠,毒鸠亦成甘露。只因万千恶魔肆虐,难得一人良知略驻,恩怨情仇分明,恶海慈航普渡。战争将人变恶兽,人性何从复苏?漫漫半世纪,爱恨常悠悠。敌我两男女,情仇一世殊。前事君记否,后事可鉴无?
  • 逆天特工妃

    逆天特工妃

    王牌特工,君姝末。死因不明,莫名穿越?哇嘎嘎嘎嘎嘎,阎王爷我要掐死你,我是特工,不是杀手啊!我会防御,不会武功啊!不过,我桃花运不错啊!看看,那个呆萌的五皇子,腹黑的太子,邪魅的王爷,冰冷的师兄,还有那个温柔的表哥。也不知,谁是她的最终归宿。
  • 超能八班

    超能八班

    关于作者自己本身的奇幻故事,当然和作者的初中生活还是有这么点点关系。
  • 狐仙护身:我是狐狸精

    狐仙护身:我是狐狸精

    渣女一枚,在偶然得到狐仙的护身后,从此之后她便遇见一些怪异之事...
  • 雷霆战机之力挽狂澜

    雷霆战机之力挽狂澜

    地球能源枯竭,希望水晶的出现带来了希望,好景不长,尹配利因人制造出美特莱特发动战争。少年罗伊带领着雷霆战队冲出地球寻找援军,面临着星盟十二星座的重重关卡。偶然截获的未来科技震撼联邦,雷霆战队再次面临新的冒险。
  • 左明神鹤

    左明神鹤

    明封言誓死保护左家后裔,不料却惨遭杀害,最后左家唯一血脉被一只神鹤所救,到达明月仙境……开始了一系列事件,最终得到求学复仇复国的过程。主人公左明会有怎样的命运?会拥有怎样的爱恨情仇?怎样一步步走向巅峰!是什么导致国家被灭!他会怎样揭开所有的阴谋…还有父辈的秘密……
  • 造神的恶魔

    造神的恶魔

    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知道我是来干嘛的,没错我是来造神的,我是来拯救世界的。是的,作为一名造神者,我有两位让我都不得不警惕的强大副手,我的第一位副手从来都不是一位神,但他头角峥嵘,身披金鳞,自称龙神大人。而我的另一位副手,一个连我都不清楚来历的邪恶生物,他似乎忘记了自己的邪恶与可怕,逢人便自称萌神大人,不过愿冥神哈迪斯不去找他的麻烦吧。当然我还有几位红颜知己,除了为我战死的一位,让我终生悔恨,其余的人都被我造成了伟大的神。至于那个神神叨叨的老骗子,一个比我都神棍的人物,我不愿多说起他,他总是那么令人厌恶。那么最后,让我这个执行造神计划的人,来告诉你我的造神之路吧。
  • 李公案奇闻

    李公案奇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