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家长非常喜欢讲两句不好的话:
1.你怎么就不理解我,我这是为你好。
2.我吃的盐比你走的路都多,你必须听我的。
我的看法是:
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地练习。剥夺小孩子选择的机会,就是剥夺他们这种能力成长的机会。而学会选择,会让人的一辈子少很多纠结。
在大学,应尽量为自己创造独立地选择的机会。你做了选择,就得自己承受选择的后果。每个人都需要从自己错误的选择中学习,每次的选择并非完美,但是不完美的选择才能让人学会承担。
人年轻的时候,为自己做的选择越多,经验越丰富,那么长大遇到困难时,做出明智选择的可能性越大。
听取有经验的过来人的建议很重要,但是坚持自己做选择的勇气更重要。这种勇气来自过去选择的经历,做的选择越多,就越知道如何做出选择。
关于选择的随想
1.假如平时缺乏做选择的经验,突然面临有压力的选择,人是很难保持镇定的。
2.即便能快速做出选择,但是发现走出第一步后,将面临更多未知的下一步,看得见方向却找不到出路的挫败感也会让人畏惧逃避。
3.能轻易做出来的选择,其实都不是真正考验人的选择。我们不能要求现实完美,总有一种风险要选择承担。
4.当想成为自己时,你受的第一个伤害是来自亲人不理解,第二个伤害来自你面对现实的无力感。
5.当一个人选择成长时,往往也是选择不被人理解。因为你要走你的路,不是他们认为你该选的路,但是人只会珍惜自己付出过的选择。
6.人生的失败是由很多选择累积的结果。一个看起来很重大的选择失误,其实和你当初做的很多小的选择有关。
7.与其把时间放在后悔无法改变的选择上,不如想一想,现在做什么是有利的,是对自己好,是对未来发展好。一年的时间,足够改变很多事情。
8.我从来不认为过去的选择就一无是处,有些选择是要过了很久,才会发现它的意义。
9.人害怕改变,是因为人害怕改变后面对未知的选择;人害怕改变,是因为人害怕改变中面对真实的自己。
10.一旦做出任何选择,就意味着你无法找借口逃避现实,必须要为任何一个选择付出百分百努力!
11.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会倾向选择那个暂时让人感觉到轻松的选项!当两个选择都让人痛苦时,大部分人的最佳选项就是:不做选择,假装在思考。
12.如果有一天,你选择平淡,我能理解,因为“做最好的自己”不等于“做最强的自己”。
13.我们的错觉往往是以为选对了某个方向风险就会小一点,但真相是,你选哪个方向,哪个方向就会成为风险最大的方向,除非你开始为它做准备。
14.生活往往会制造很多让你想不到的意外,但最重要的,你要一直在努力。只要坚持努力,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
15.如果你实在无法做出选择,反复纠结不能自拔,我的建议是扔一枚硬币,然后按指示行动,不过只能扔一次。
16.也许你最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方向。
最后感谢你选择了这本书,我知道自己的唠叨并不完美,但我真心希望,这本书可以让你行动起来。
有想法,请到微信“秋夜青语”来找我吐槽,这里有很多和你一样的大学生朋友们的故事。
如果你对本书有什么更好的改进建议,或者,每一节的训练题你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发邮件hainei@vip.qq.com和我交流,或者给我微博@秋叶语录发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