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同学大学阶段就办了信用卡,花钱大手大脚,钱不够就透支,还不了就借债,或者让父母买单。绝大部分大学生是靠父母的生活费过活,不具备自己养活自己的条件。等一上班,父母切掉他们的经济来源,很多同学就会发现,一切都靠自己,离开便宜的大学食堂,交昂贵的住宿费,加上各种应酬和开销,一个月的工资远远不够用。
为了将来更好地适应职场,建议大学生提前养成一点理财的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财商培养。
国外有人专门做过调查,买彩票意外中大奖的人,大部分后来陷入混乱的生活。这说明,对巨额财富没有准备的人,不具备管理突然来临的巨大财富的财商。在没有能力掌控巨大财富时获得大量的财富,很容易成为金钱的奴隶。
所谓理财,不是让大家去投资,不是教大家如何赚钱。特别提醒大学生,不要相信所谓的投资发财的项目,很多传销项目在校园里到处招摇撞骗。理财的本质是培养对金钱的态度,合理分配自己的金钱。
请记住:作为一个穷学生,最需要的不是投资增值,而是在遇到风险时拥有足够的现金。穷人理财的办法是“不折腾”,喜欢折腾的人,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
大三那年,传销很流行,我曾被同学拉去听了一场传销讲座,因为冲动买了500元保健品。我没敢马上告诉父母自己的投资,而是问做医生的爸爸能不能把这个保健品卖给医院的病人,结果被老爸臭骂一顿。没有父母推荐,我哪里有能力把保健品卖掉?让我继续忽悠同学,我下不了手。最后的代价是整整一个月,每天的午餐和晚餐是两个馒头。这件事情给我教训很大,吃一个月的馒头终生难忘啊。但从此我也明白了社会上的很多广告、宣传,对学生是不靠谱的,一个人要赚钱,先得有能力,在没有能力时,就想发财,是一种妄念。
当时传销骗子多,但一般就是开开大会,不会把学生骗到外地搞封闭洗脑,顶多骗一个月生活费;现在传销分子,不把你全部的钱骗光不收手,吃过亏的同学很多。
大学生缺钱,可以优先考虑勤工俭学,提升自我能力,将来到了社会工作,可以更快改善自己的经济环境。任何时候,请记住,大学生的首要目标是学习各种能力。
既然投资赚钱不是大学生的任务,大学生学理财,最需要学习的是如何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
老实学会记账,这是培养财商的第一步。不清楚自己的钱是怎么花的,绝对理不好财。
记账的过程就是让大家知道自己的钱是如何分配和消费的,是否合理,进而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开销。
很多人说有钱未必幸福,没钱肯定不幸福。这话的意思是增加财富只能增加我们的安全感,或者增加我们的能力(假如你认为金钱也是一种资源,它绝对能增倍你的能力),但不能带来幸福感。
假如大家不把安全感和幸福感混淆,很多苦恼会少一点,物质上的攀比少一点。当然,如果连安全感都没有,你很难找到幸福感。
有的同学关心的不是理财,而是经济学,这方面我可以推荐你们直接啃一啃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至于我的经济学观点受谁的影响最大呢?剧透一下,是哈耶克,新奥地利学派的大师。有兴趣大家可以多了解了解关于经济学的不同学派的观点。
实操训练
记录你一周的生活费开销
你一周的钱是怎样花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做好每天的开销记录。
每周对照你的预算和实际开销,如果发现有超支,请调整一周的消费预算,实现每个月的开销平衡。
另外,建议设置必须红线,有些开支不能压缩过度,比如伙食费;有些不能花销过度,比如娱乐费。有了记账的习惯,理财表会帮你慢慢建立健康花费习惯,而好的消费习惯会让你受益终身。
建议大家试试“随手记”这个APP,可以帮助你理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