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是反对在媒体上宣传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你不能指望一群本应该就业的人去为别人创造就业机会。如果创业是大学生本人深思熟虑的意愿,又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知识,我自然不会反对。但是创业水深,不妨先去公司工作,扎实地积累经验和人脉再创业。毕竟人生的跑道往往不是比谁的起点在先,而是谁能坚持到最后。
即便是在崇尚创新的美国,创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我们国家,创业者必须面对一个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面对复杂的政商关系,没有十几年社会阅历,根本应付不来创业后的种种风险。
大学生创业的一个误区就是:一谈创业就直接从成立公司开始。很多人创业第一桶金并不是通过开公司赚到的。我认识的大部分朋友恰恰是在公司打工积累了一点经验、人脉和资本,然后和几个志同道合能力互补的朋友合作创业,很少是一毕业就去考虑创业的。
在某个领域想做出一番成绩或开创某种事业的人都是创业者。有一个说法很好,把这种人不叫创业者,叫起步者。
所以,创业者未必就是成立了公司的人、街头小摊贩、个体工商户、公司发起人、公司合伙人、职场默默积累奋斗者、慈善公益活动发起人,他们可以叫创业者,或者叫起步者。
大学生想知道自己有无创业能力,可以组织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参加一些创业竞赛项目,这些大赛不但影响力大,水平也很高。
当然,很多同学参加比赛的目的也是为求职增加砝码,谁还会真的傻到去创业?即便如此,我也鼓励你们去参加大赛,和全国的大学生朋友竞争,获得名次,收获友谊。既为学校争光,也体现了自己的能力,即使没有获得名次,这样的大赛经历也会让你学到很多东西。
比方说,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要写创业计划,这可以参考很多行业工作都需要用的商业计划书,写商业计划书可以帮助自己回答三个问题:
1.到底有没有市场?如果是大学生,还得回答为什么你了解这个市场?
2.自己有没有优势?如果是大学生,还得回答为什么项目适合没经验的你?
3.赚钱有没有模式?如果是大学生,还得回答为什么没有融资支持,你能撑下去?
这是商业计划书的核心。不管是大公司的商业计划,还是小团队的创业商业计划,能完整清晰有说服力地回答这三个问题,就是好商业计划。很多大学生创业计划是模仿企业做的商业计划,这些计划本来是有经验的团队或者有实力的公司做的,写商业创业计划要从模仿开始,但是简单模仿也可能导致另外一个问题,生搬硬套。
很多大学生创业计划一开始就定位错误,他们写的不是创业计划,而是融资计划。融资计划当然是商业计划的一种,但是创业计划并非一定要融资。在中国,凡是需要大量融资的项目,恐怕大学生初创团队都不太可能得到这种机会的,至少是创业有点眉目了,才有机会。一个好的项目应该自己有能够找到支撑公司前期发展的现金流。记住:你越成功,钱越找你。
关于创业计划有很多神话,比如一页纸创业计划赢得风投,比如五页PPT赢得投资,比如马云洗手间五分钟搞定孙正义。
我想先指出一点,大概没有人仅通过一份计划书来评估你的商业潜力。一个被认可的创业计划背后,投资人更多的是通过你现在的谈吐、过去的经历、别人的评价、团队的能力进行投票,而不仅仅是对这份商业计划潜力的投票。
想创业的同学,可以看看孙陶然写的《创业的36条军规》,了解一个中国创业人的实际感悟。
实操训练
写一份商业计划书
1.在网上百度关键词“商业计划书模板”找一些商业计划书看看。
2.构思一个商业方向,写一份商业计划书。
3.去秋叶老师微信回复“大学生创业”,可以看到我对大学生写商业计划书的一篇反思文章。
4.去秋叶老师微信回复“大赛”,可以看到我们收集的不同专业大学生可以参加的各种全国性大赛综述介绍的索引文章,你们老师都不一定知道得这么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