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不如不见,这是临崖亭西北角林子边缘发出的一声叹息,叹地轻柔,却伤足人心。一袭镜花罗烟色长裙,清秀的双肩披着透额罗织锦,倚风而立,倒真如曲中女子般的婉转如柳。
诸葛暗眼角余光隐约瞧见了一个侧影,也心底暗叹一声人如其名,却依旧是凝神吹箫。
那如柳女子自是前来礼佛的柳妃,殊色丽质,人淡如柳,却无后宫女子该有的华贵。传言柳妃家势单薄,进宫之时以待罪之身分派浣衣局,本该是个无名宫人。但不知为何,轩武帝却爱极了她这份清雅,十年盛宠,即使她子女无所出,依旧不减半分荣宠。
如细细算来,柳妃已是二十七八的年华,也不知是否那一份恬淡心境可以驻颜,竟然使她没有丝毫衰老之象,容颜也如少女时一般秀雅。
淡淡地一挥手,止住了身后宫人的前行,柳妃侧头倾听。发髻上磨金五彩凤钗的凤嘴处垂下的一粒明珠,悠悠地荡在柳妃的眉间,一摇一晃竟如人鱼垂下的泪,哭尽了人间的相思。
萧声依旧哀怨婉转,但感情的宣泄却更加饱满,一唱一叹之间,大有春雨伤逝恨意。随后箫音渐渐低迷,音低而情迷,隐隐之间山林百鸟已纷纷停留临崖亭,和着萧声,齐齐哀鸣。
“请停箫音!”柳妃自林中缓缓走出,莲步轻移,清声婉转,道尽了江南风韵。“公子吹箫引凤,百鸟齐哀。若是再吹下去,怕是要天神共泣了!”
诸葛暗放下玉箫,躬身行礼道:“草民有罪,打扰娘娘清静了。”
娘娘?此时的洛七七半躲在诸葛暗身后,也是跟着诸葛暗行大礼,但一双眼却是骨碌碌地打量着这位宫里的娘娘,小声咕哝道:“好面熟啊,好像在哪里见到过?哪里呢怎么记不起来了?”
柳妃当然将洛七七灵活转动的眼睛看得分明,少女的活泼无忧倒是她不曾有过的,再看到洛七七的甜美笑容,心里便欢喜上几分。“箫音缭绕,偶遇听到倒是本宫的耳福。”
“免礼吧!”柳妃轻抬手,示意两人站立:“公子箫音精妙,不知从学于哪位大师?”
诸葛暗淡淡起身,回道:“草民只是家传技艺,不足以拜入大师门下。”
“那公子可愿入皇家梨园,皇上爱听《堤上柳》。”柳妃微微笑道。她唇角的雅致笑意就如春日里的柳枝,秀美而坚韧,让人难以拒绝。
诸葛暗惊讶而欣喜:“草民能入皇家梨园与众位大师切磋乐理,是莫大的荣幸!”他将惊喜表现地恰到好处,喜中而略带惊奇。
“甚好!”柳妃浅笑,清风吹拂起她烟色裙角,飘飘荡荡间她犹如清池中亭亭而立的初荷。“小孔子,去跟梨园的张总管道喜,说寻了一位吹箫天才!”
一名瘦小的宦官来到柳妃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