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相面之术就连其叔父都自愧不如,相面虽小道,但正所谓大道三千旁门八百,条条皆可证道。袁天罡倾尽毕生心血的相面之术,除却不在六道之内的大能外,可谓是算无遗策。然,天地有伦常。天机可窥,泄者亦是后患无穷。
袁天罡情不自禁的一句高呼,泥丸之上仿佛凭空降下无数天雷,神魂都为之一怔。天人五衰,这种用来惩戒仙神的法则,仿佛约定好的一般,齐齐降临。
守在门外的魏征等臣,听到袁天罡的呼喊,虽未听清其所言,但顾忌圣上安危,闯了进来。
“天人五衰。”长孙无忌看到屋内景象,惊呼而出。房玄龄等一众大臣更是纷纷后退,御林军左右中郎将反应则是快的多。一个闪身站在李世民和杨妃面前,手中朴刀散发出淡淡荧光,遥指袁天罡。
“天地有正气,浩然泯众生。”
随行而来的国子监祭酒眼光一凝,口中轻诵圣贤之言。
遭受天人五衰折磨的袁天罡只觉得身体一松,一股清凉之气萦绕周遭。原本止不住的污秽之物,此刻也是不再涌现。口鼻之中,脚底精窍无端恶风,也是略显轻微。
“众爱卿助国子监祭酒一臂之力,救下袁卿。”李世民护住杨妃,手中一道明黄之光笼罩在袁天罡身上。
“臣等遵旨。”魏征等一众大臣闻言也不再留手,一个个朝堂三品大员,气运非凡,绯红官袍上升腾起一幅幅浩然之气。官居上品,当世大儒也。
文臣浩然正气只能压制住天人五衰,左右御林军中郎将眼见圣上无碍,一身蓬勃血气蜂拥而出,同样笼罩在袁天罡身上。
只见,原本苍老了数十载的袁天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了过来,原本一头枯白的发髻之中生出一丝黑色,布满皱纹污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红光。一道道祥光覆盖在袁天罡几近枯朽的身体上,行将朽木的袁天罡转瞬间恢复到了比原来更年轻的样子。
这也是袁天罡运气好,王朝初立,整个王朝出于新生蓬勃的状态。一众从龙大臣气运雄厚,再加上开国血腥镇压,这些大臣的气运之中无形带了一丝征伐之气。天人五衰,对仙神来说无疑与灭顶之灾。可正所谓祸福相倚,袁天罡本就修的是旁门,证道求仙渺茫。修行不到家未入仙录,不在天地仙籍之中,更兼仙体未成,所以受到的伤害并没有仙神那般致命。天人五衰,针对的是修成仙体,吐纳灵气的道德之士。心性坚韧者,度过此劫,荣登仙班。不过者,或兵解重入轮回,或魂飞魄散一身灵力重归于天地。这是天道法则对世界的一种保护,也是为了不致修士过多,过度汲取天地灵气。天道固然无情,但亦留一线生机。而袁天罡此刻就是抓住了这一线生机,有唐朝一国气运镇压,度过了对修士来说最难得一关,以后的修道之路可谓是一帆风顺。
发生在大殿内的事情李恪看在眼里,心里的惊骇更是宛如波涛一般阵阵袭来。
李恪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灰暗的记忆,那是无边无际的黑色中诞生的一股数据。巍峨耸立的乌黑色城墙上镌刻着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虽然不认得,但脑海中却清晰地出现了:酆都鬼城。
李恪仿佛一个透明人一般,游荡了整个酆都,破败、寂灭,李恪感觉整个人都不是那个自己了。一股股意识,仿佛数据流一般灌输到李恪的脑海中。杂乱且没有逻辑的意识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疯狂的拥进李恪的身体,李恪感觉自己被撑到几乎快要爆炸,意识中升腾起一股清气,随即陷入了无边的沉睡。
醒来的李恪,只记得自己三皇子的身份,却觉得周围一切都那么陌生。那个梦一般的记忆,时不时涌现,支离破碎的杂乱数据具现化在他的意识里。他觉得自己不是自己了,他呼吸这方世界令人作呕的空气,茫然的像一个局外人一般行走在记忆中。这种感觉很是奇妙,就仿佛跨越了空间的观光客。
他接受了另一个世界的意识,李恪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这是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对他来说,不知道是福是祸。
李恪被动的接受这这个世界的“善意”,数据中传达的意识,让李恪见识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大唐的人类文明。是的,没错在记忆里,文明、社会、数据这些词汇不停地浮现。
陌生世界仿佛一个格式化的硬盘,虽然没有失去其中的数据,但整个空间是无意识的、空寂的。
未央,李恪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看到了一道繁杂的纹路。和酆都鬼城一样,根本不认识的纹路仿佛带着一丝灵性,并不是透过认知来让人理解,而是通过一种未知的力量直接映射在灵魂上。这种感觉让李恪很不舒服,就像是裸露出自己的灵魂,让一个未知的东西印上印记。
就在李恪睁开沉重眼皮的瞬间,一道微不可察的灵光闪过他的眉间。
怀抱着李恪的杨妃揉了揉眼睛,看到微微呻吟的皇儿,也不再细想刚刚看到的东西。或许是错觉吧,杨妃心下暗暗宽慰自己。
李恪醒来的同时,跌足而坐的袁天罡也恢复了过来。一双带着星光的眸子悄无声息的看向了李恪。
“命格以定,王爵之势,贵胃尊封。”
袁天罡默默在心里念到,正待起身突然感觉通体一震。
长孙无忌和魏征相识一眼,惊骇的发现,袁天罡身上原本并不雄厚的官气暴增了一层还多。
李世民深深看了袁天罡一眼,李恪的变化在李世民眼中显并没有太大异常,只是感觉心头与李恪的联系更深的一份,与之相比袁天罡体内官气的暴增反倒显得奇特。
官气不同于其他,乃是王朝对出仕者的一种馈赠。
加持己身,为官者,理民齐身;为将者,征四夷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