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国师王菩萨?早前听闻父皇曾言,楚州泗水城有一尊大德,镇压作乱水族护佑一方平安。没想到,就是尊驾。”李恪听到周登所言,看向老僧的目光略微有些惊奇。
“汉王过誉,老僧修得佛法慈悲普渡,尚无功绩岂能当得陛下大德之称。”老僧双手合十,言语间还是无尽的寂灭空灵之感。
李恪放下手中长枪,将金光揭谛的舍利子交到老僧手中。一个父皇都赞誉有加的大能,值得李恪尊敬。更何况国师王菩萨在楚州地界名声显赫,是泗水城百姓心目中的信仰。
“金光揭谛藐视人皇,勾结地方官吏企图谋害大儒。本王已经惩戒与他,今日就给国师王菩萨一个面子。这舍利子交还菩萨,望菩萨好生管教手下僧众。冒犯圣颜,触犯律法之事,切勿再做。”
国师王菩萨眉头一跳,手中佛光乍现。舍利子浮空而动,急射进金光揭谛的身体内。被暗夜贯穿的胸口在金光的照耀下,慢慢愈合。
金光揭谛发出一声闷哼,国师王菩萨背后正日光轮照耀。金光揭谛浑身焕发佛光,自光轮中缓步走出。
面色苍白头顶一“镇”字的金光揭谛,也不多言,直站到国师王菩萨身后。国师王菩萨,口诵佛号,蜂拥而至的佛光消磨掉李恪的官印镇封。
“金光,还不向汉王认错。”国师王菩萨背后的光轮黯淡了一点,解除一州大员的镇封,原本不至于让他这般。可李恪又不是普通的官吏,天子龙气加持之下,即便是他贵为菩萨之尊,也有些吃力。
金光揭谛死而复生之后,似乎有些勘破生死之境,再无骄横之态,对着李恪合十行礼。
“汉王,两界山濒临梁州。殿下都领梁州军务,应当小心为上。我佛曾言,不久之后将有取经人会度化两界山妖魔。所以金光揭谛才奉如来法旨,接管此地城隍土地之流,务必保证取经人平安走出东土之地。净土沙弥之事,贫僧已知,此事却是金光揭谛之过。殿下,看在贫僧薄面上,不要太过计较。老僧赠与陛下小般若丹一瓶,已助殿下突破炼气化神之境。”
李恪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知道这个老和尚手里有好东西,默而不言。
国师王菩萨依旧是古波不平的语气道。
“再加玉净羊脂液三滴,有清心辟邪之效。”
李恪依然不语。
“珈蓝圣果四枚,可勘破真仙屏障。不过,殿下要答应我教,在梁州传教。”
李恪摇头,身后的崔士元暗暗吞了口口水。珈蓝圣果这种可以勘破大境界的仙家灵果,可是五百年一开花五百年一结果的绝世珍宝。崔士元真仙巅峰修为,要是吃了一枚珈蓝圣果,突破天仙是稳稳地。而且突破之后,并不会有根基不稳之忧。圣果内的仙气,足够他稳固在天仙初期,甚至能让他更进一步。
“玉净羊脂液十滴,珈蓝圣果六枚。本王答应你在梁州传教,但是只能在汉中郡,并且不能强制民众信教,否则本王有权限解散僧众。”
国师王菩萨捏着佛珠的手微微一滞。
“玉净羊脂液可以给你十二滴,珈蓝圣果只有四枚。汉王殿下所提的条件,贫僧答应。”
李恪知道这是国师王菩萨的底线了,心中虽然暗自欣喜,但面上仍装作一副吃亏的样子。接过国师王菩萨递来的乾坤袋,放入腰间。
国师王菩萨知道这件事已经结束,虽然有种哑巴吃黄莲的感觉。但还是双手合十对着李恪行了一礼,转身带着金光揭谛消失在了郡府中。
李恪占了大便宜,心里高兴。看着殿中一群诚惶诚恐的官吏,也懒得再多过问。将李方明指出那些参与这件事的文臣武将统统下狱,至于其余不知情的众官,暂且官复原职,同时罚俸半年,以示惩戒。
一顿恩威并施之下,李恪抵达封地之后的第一天就这么惊险刺激的过去了。
=============================分隔线=============================
值日功曹眼看国师王菩萨都在李恪这吃了暗亏,心中对李恪的敬畏又多了一分。
回到天庭,也不敢隐瞒此事,如实禀报给了玉帝。像他这等小神仙,就是典型出力不讨好的角色,那边都得罪不起。玉帝对李恪感到十分好奇,胆敢杀佛教佛陀的凡人,自上古之后李恪算是第一个。
至于李恪上表之事,玉帝并没有过多考虑就答应了下来。区区一个下界凡俗的夜游神之职,倒还不值得他堂堂玉帝斤斤计较。为了显示天庭神威,玉帝还特意赐下了甲胃神兵,同时调拨了给了游方一队阴神。
游方有了天庭的册封,才算脱离了孤魂野鬼的境界,在李恪的推广下名正言顺的成为了汉中郡官方唯一承认的正神。
至于汉中郡原本的城隍、土地,在李恪的要求下,纷纷被周登调拨到其他州府。似这等郡都之地,留着一批不忠诚的神邸无异于给自己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处理完汉中神灵方面的事务,留下一小批没有修为的僧众,李恪言而有信,从自己的小金库中拨款建造了一处规模不小的寺院。毕竟占了人家国师王菩萨好大便宜,些许小事上李恪倒也是不拘小节。另一边奉命请回大儒的果毅都尉彦炳,也在一小队执金吾的安全护送下,带着一众儒生返回了郡城。
黑风崖的封印,并没有什么异常。
至于先前鬼潮涌动的现象,则是金光揭谛借由两界山,天庭和佛教交接之际,引动封印震动黑风崖。放出了一小批孤魂野鬼,以方便净土沙弥传教和支开儒生所为。现在金光揭谛被国师王菩萨带走,没了他在其中作祟,自然也就没了什么异常。
汉中郡一共有六位大儒,门下儒生多如牛毛,正可谓是桃李满天下。稍微有些儒道修为的更是达到了上百人之多,这些人对李恪来说就是梁州未来的官吏。
梁州一众官吏下狱的下狱,降职的降职,大批官职空缺,正需要人才补了这些空缺。
李恪刚来汉中便解决了这么大的一件事,还了梁州汉中一地的安宁。六位大儒虽早已致仕,但和朝中诸多大臣的联系却没有断。再加上当朝最著名的两位大儒,太傅太师对李恪喜爱有加的传闻,早就传入各州郡大儒耳中。
六位大儒一到郡城便慕名而来,一番交谈之下,对汉王治理地方的想法和改革府兵的建议倍加推崇,更兼李恪谦逊礼让,风范学识具是上品。
推杯换盏之间,六位大儒对李恪的欣赏愈加强烈。
三皇子李恪刚到地方便侦破一宗大案,维护了汉中乃至梁州的稳定。
唐皇大喜,恰巧收到了梁州本地六名大儒的联名举荐,建议唐皇以梁州为基石改革地方杂乱不堪的官制。
而一众言官谏臣,更是早就对地方官制、府兵制不满。借此机会一个个大肆赞扬汉王幼龄贤德,又有如此功绩,纷纷上书要求封赏汉王,以梁州一州之地,实行变革。
长孙无忌等一众太子党大臣虽然不甘李恪做大,但太子在这个时候不知道发了什么疯,朝廷之上公然支持李恪。太子都出声支持汉王了,太子党只能保持沉默。
一时间,朝堂上下,再次因为三皇子李恪热闹了起来。
他说应该赏,我说不应该。
众说纷纭之下,没有了太子党重臣支持的闲散朝官,最终还是没有阻止唐皇实施地方改革。
以梁州濒临两界山、黑风崖险地为由。李世民不仅调拨了一批强劲军械给李恪,更是给予了李恪便宜行事的最高权力,让李恪有权利分封六品以下官职,并且认可了李恪以梁州一州之地举办的文武科举。
同时,李世民开始为李恪铺路。梁州郡府之内的官吏,无论文武统统换了个干干净净,担任汉中府尹、梁州长史、折冲都尉这些重要官职的人,更是从地方官吏变成了京城直接派遣的空降大员。
隐隐间,李世民将李恪的权利抬到了一个顶峰。
东宫太子府,李承乾端起一杯湛蓝美酒,遥望着梁州方向露出一丝微笑。
“皇弟,既然你放弃了继承皇位的机会。那就替为兄多挡些豺狼虎豹,也不枉为兄送你三件异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