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正在享受生活的安逸时,往往忽视了周围的环境,这样,给罪恶的黑手留下了可乘之机。
生活骗术香烟也让你犯晕
做批发生意的李女士刚将店门打开,就进来一名40岁左右、穿着很普通的男子,他买了十几元钱的卫生纸。李女士接钱时,发现对方给的是两张折叠在一起的百元大钞。“俺做生意从来讲究诚信经营,绝对不会多收顾客的钱。”李女士说。当她将多收的100元钱还给那名男子时,那位男子却说他有张50元面额的,让她找零。
那名男子进店后抽了一根香烟,还不停地问这问那,而且离她很近。不久,李女士就感到头有些发晕,浑身轻飘飘的,只想闭眼睛,还感到肚子饿,双腿发软。
事后,李女士只记得,那男子对她讲,将她包里的钱给他就行了。等那男子不慌不忙地离开后,李女士才想到没给钱怎么就找了钱呢?想到是当天头一宗生意,李女士很难过,便出门去追,却不见那名男子的踪影。当她回到店内看手提包时,发现近几天的四五千元营业额没了,才知道自己上了当。
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李女士就忽略了这一点。现在社会上,骗子骗钱的手段真可谓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有的甚至玩一些“高科技”,的确让人防不胜防。
其实,骗子所谓的“高明”手段,也就是利用了我们一时的麻痹大意或者贪便宜心理。在你放松警惕的时候,就是骗子最容易得逞的时候。骗子的智商并不比我们高,只是我们的警惕性有时变低了。愿理智的人从自身或他人的被骗经历中,多长点儿记性吧!
路边的钱包你别捡
这种骗局一般由3个人组成,为了方便,我们称之为甲、乙、丙。甲通常在银行、储蓄所门前转悠,负责寻找合适的目标。你一旦被甲看中,乙便出场,他匆匆从你身旁而过(或骑自行车或走路),肯定会有一包东西掉在你前面的地上,隐隐约约露出里面的钱(实际是假钱或废纸)。
这时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你如果去拾,丙马上就会出现,提出要和你分钱,一会儿又说人太多别让人看到,不如少分我一点儿,把你身上的钱给我算了。你为了贪图那一包钱,往往会昏了头,把刚从银行取出的钱交给了人家,还以为自己占了个大便宜。等你匆匆赶到家或偏僻的角落,打开包一看,你就什么都明白了。
二、如果你没有去捡,丙就上前捡起钱,并求你不要告诉别人,许诺可以和你分钱。你贪图便宜跟他走到偏僻处,准备分钱时,乙会匆匆“如约”赶来,说丙拾了他的包,丙一定矢口否认,并跟你使个眼色,趁机把你的钱拿过来装在他的身上,并把拾的那包钱转给你。你自然不会说什么,因为你的钱虽然在丙身上,但你身上放着的是更多的那包“钱”。当丙和乙撕打着远去的时候,骗局结束了,你也已经上当了。
在某街某路,韦某看中了一骑自行车妇女颈上的金项链,遂叫陈某在这妇女面前丢下外封一张五十元票面人民币内为白纸的一捆“钱”。这时,韦某及时赶到并拾起来,对妇女打个不要声张的手势,并叫妇女停车与他分“钱”。正当他们要分钱时,陈某忽然返回对韦某说:“请把我的钱还我。”韦某矢口否认。陈某说前面有人看见韦某拾到他的钱了,并回去叫人来对质。趁这当儿,韦某把“钱”交给妇女,并对她说:“这钱你拿着,咱们来不及分了。这样吧,你就把你的金项链给我,这钱就全归你了,好几万啊!”妇女犹豫了一下,看看那一捆钱,迅速取下金项链交给韦。韦某一拿到价值4000多元的金项链后,迅速溜走。回到家后,该妇女方知上当。
此骗术的高明之处在行骗者巧妙地制造混乱局面,让对方短时间内无法辨别真伪,钱财宝贝就在你犹豫不决、心存侥幸之际,已经被骗走了。如果你遇到此类骗术:第一,千万不要去捡钱包;第二,应该迅速离开,免得无端被人拉住要分钱;第三,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四两怎能拨千“金”
某医院门前,一男子走下摩托车径直向一位中年妇女走去,并对她说:“大姐,我想找一个人煮饭,你能帮我找吗?”
中年妇女说:“好呀,我正要找份工做。”随后,该男子告诉中年妇女说他们10人住在附近,找人做午餐和晚餐,工钱是每月400元。
接着,该男子用摩托车将中年妇女带到××地方。
这时,迎面走来一位中年男子。
该男子马上招呼道:“队长,你去哪?”
“我正找你,我们那东西放哪好?”中年男子问道。
“那就放这位大姐家吧,大姐是我请来帮我们做饭的。”
“好的,那到时就给大姐2万元的保管费吧。”中年男子说道。
接着该男子告诉中年妇女说,他们是地质队的,探测到一古墓,并从400米深的地下挖出一批金银财宝,这古墓已无后人。由于这是阴间的东西,为确保平安大姐需准备1000元包好祭祀一下。
中年妇女借到了960元钱,并在家里搞起祭祀。该男子打开一张事先用米汤写好“平安”两字的纸让中年妇女点燃另一张纸来烤,于是这张纸上呈现出“平安”两字。该男子说就用这张纸包,
正在中年妇女包钱时,该男子说:“不是那样包的,
我来帮你包吧,你去拿香来。”中年妇女一去拿香,该男子当即用事先准备好的纸包调换包钱的纸包。把香拿来点燃后,中年妇女跪拜,该男子交待说“纸包到明天才能打开”,说完就不急不慢地跑了。
骗子用“贵重东西”诱惑你,这类骗术就是骗子在买方与卖方中间故意制造出一个差价,让你觉得有利可图,一转手就能够赚上一大笔。有的情况下,会有一个骗子充当“托儿”,愿意和你共同出钱买下这个“贵重东西”,骗子看你的情况而定要你出多少钱;或者找借口,说是要把东西押在你那儿,要你拿出一笔现金。总之,想方设法套出你的现钱,等你的钱一到他手,他们就伺机脱身了。你手里拿着所谓的“贵重东西”,其实就是不值钱的铁器铜器而已。利用人们善良的一面进行欺骗是骗子惯用的伎俩。
迷信加善良是这位中年妇女上当受骗的根源。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妨进行一下反思:既然是地质队的,既然是挖宝藏的,为什么没有个地方存放挖出来的东西?他们凭什么相信我?这些东西放着就放着,为什么还要用钱来祭拜?当我们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时候,骗子可能就溜之大吉了,因为你将识破他们的诡计。
有些英雄不能当
一天逛街,小王看见一个中年女人和一个妙龄女孩在纠缠,两个人都说对方抢了自己的包,围了许多人在看。可是,到底是谁抢谁的包?谁也没有看见。
女孩求哪位大哥大姐有手机,赶紧替她报个警。
中年女人气急败坏,一脚狠狠地踹在女孩身上,并趁势夺过了包。
小王挺身而出抓住那中年女人,并夺过包还给了女孩。
警察赶到后,大家异口同声叱骂中年女人抢包还行凶打人,女孩却不见了踪影。警察很快弄清了事实,真正的贼是那个妙龄女孩!
中年女人立即揪紧小王的衣服不松手,一口咬定小王是女孩的同谋,小王和中年女人一起被带回派出所。
经过详细询问,小王的“同谋”嫌疑被解除,但警察说,因为小王让人家蒙受了一定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得补偿一下。小王只好从兜里摸出仅有的200元给那位中年女人,并再三道歉。
往回走的时候,小王忽然看见前面不远处,那位中年女人正和妙龄女孩站在一起,满脸得意的笑。
这个骗局是一个明显的双簧戏,演双簧的角色采用苦肉计,让有正义感的人入套,最终达到谋取精神补偿之类的目的。社会上有正义感的人很多,当然这样演双簧的成功率就比较高,只有我们冷静看待,善于区分,才不会让真正的正义流失。
实物换现要思量
两名中年男子来到一家手机营业点,掏出了四张面值均为100元的手机充值卡,说:“这是我们单位发的福利,自己用不掉,想换成现金,但由于是发的,运营商不给退,就只好拿到您店里来换一下,希望老板可以通融一下。”
一开始,店主并不同意,但两人又说:“我们马上要离开这个地方了,到了外地不知道还能不能用,怕浪费了,您就通融一下给我们换了吧!”
店主看见两人衣着得体,也不像骗子,店面本身就狭小,两人在柜台前一站,其他顾客也就没法选购了。出于好心,店主收下了那两人的四张充值卡,给了他们400元现金。
在那两名男子走后没多久,有一名顾客来买充值卡,店主就将刚收的卡卖给了对方,可是对方在店里将新卡上的密码层刮掉后,竟然发现里面是空的,什么都没有。店主这下可着急了,连忙把其他三张都刮开,发现密码层里也是什么都没有,这才知道上当了。店主连忙追出门外,可哪里还有那两名男子的身影。
好心的店主却被无情的骗子耍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出于好心,毕竟这个社会好心人还是多。骗子就抓住了这一点,采用实物换现的方法进行诈骗。当然,这种骗子不是很多,或许真有没有办法要换现的人,我们就应该区别对待了。
有些外币不值钱
张某想转让房子,便在街头贴了一张“转让启事”,并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
一天中午,两男子经电话预约,来到张某住的地方看了看,并说买房的事需要他们“林总”亲自定夺。
张某应约来到某酒店,见到了“林总”。就在他们谈论买房一事时,一个“乡下人”进来询问这是不是××号房。“林总”与其几问几答后,“乡下人”开始吐苦水:他妹妹两年前跟一个大款跑了,最近他的朋友发现妹妹与那个大款住在该酒店的××号房,所以找到这里。
这个“乡下人”着急地说,他父亲得了心脏病,现急需钱用,并称家里有亲戚在加拿大,汇了一些加拿大币过来,想找到他妹妹将其换成人民币为父亲治病,没想到妹妹却找不到。
“林总”看他可怜,表示愿意帮他兑换。
“乡下人”拿出9张“加拿大币”,并称这些钱可兑换人民币45000元。但“林总”只有两万余元,他假装很为难地向张某借钱。
听了“乡下人”述说,张某也觉得“乡下人”挺可怜,不假思索地去银行把存折上的两万元人民币全取出来交给了“林总”。
“林总”将那些“加拿大币”全部交给张某。
因为“乡下人”急着要回去为父亲治病,张某就替他拦了一辆出租车,并付了15元钱的路费。
然而,等张某回到酒店时,发现房间里空无一人。张某发觉不对劲,赶紧拿着钱到银行鉴定,这才发现这些钱原来不是加拿大币,而是秘鲁币。
这种骗局的道具是外币。为了增加骗局的真实性,他们所用的一般是真正的外币,最常见的是秘鲁币,即使厚厚的一叠也不值几个钱。情况一般是这样:一个焦急的外地人跑到你的面前,告诉你他家里出了事,急需用钱,而手中只有外币,需要兑换成人民币,并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兑换。正说话间,第二个人出场了,他会亮出工作证,说在金融系统工作,知道这种币值的汇率远远高于刚才那个人所说的,一个巨大的利润诱惑便产生了。你如果被金钱迷乱了眼睛,就会稀里糊涂地上了他们的贼船。
别看到外币就眼睛直了,要弄清楚究竟是哪种外币,而且银行有兑换外币的业务,因此用外币来和你换人民币的,一定是骗局无疑,一概不要理会。
问路引来的麻烦
宋婆婆经过某宾馆门口的时候,一个男子操着外地口音向她问路。男子自称是浙江来的,到这里来送一批货,以前他们的业务伙伴地址在××地方,但当他找过去的时候对方已经不在了,听说搬到了这附近,他怎么找也找不到。
宋婆婆说她不知道。这时,一男子经过两人身边,外地人又赶紧向那人问路。宋婆婆看他很着急,便帮他说:“看嘛,这个人是外地来这里送货的,结果对方公司找不到了,看你知道不?”
外地人又详细介绍了情况:他来送的是一批通信器材,每个仪器要卖200元,这批货总价值40万元。
那名男子一听就说:“我是检察院的,那家公司因倒卖电视机遭政府取缔了。”外地人一听就很着急:“那你能不能帮我把货处理了?”宋婆婆也帮忙说好话。“检察院”的于是答应帮忙,掏出手机就联系起来,并说一个“铁关系”答应帮忙,在单位对面的马路边见。挂上电话,“检察院”的说他是公务员,不方便,就让宋婆婆带外地人过去,就说是他爱人的阿姨。
宋婆婆称有事去不了,外地人把她拉住了,请她帮忙帮到底。就这样,宋婆婆和他们来到了某某单位门前,果然看到从这家单位出来一个老总模样的人,说他们出48万元,不过需要对方账户上有96000元他们才能把货款打过来。外地人很无奈,说公司不准这样做。
这时,“检察院”的出现了。“检察院”的把宋婆婆拉到一边,说不如他们两个来凑这96000元,凑了就可以吃8万元差价,宋婆婆想,自己只要答应了,不仅帮了别人,还可以赚一笔,于是答应出2万元。
接下来,宋婆婆取了2万元钱,“检察院”的也从银行走出来,就近找了个宾馆,一起把钱交给了“老总”。“老总”于是走了,外地人取货去了。一会儿,“老总”打电话来,让宋婆婆拿着身份证和他一起去银行开户。等到宋婆婆赶到时,哪里有人等她,另外两人的电话也打不通了。
当别人遇到困难,我们理应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像故事中的宋婆婆,帮忙找人引路是非常善良的做法。对于马路上刚认识的人,我们只能做分内事,不宜帮人过深,如果你在这时候把握不住尺度,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对方精心设计好的圈套,而且还要记住一点,发财事没那么容易遇上你!
熟人也会坑熟人
段某是易先生多年前的同事,前些年两人各奔东西后,彼此没什么联系。在前段时间,两人在路上偶然碰面后互留了名片,段某称自己开了一家职业介绍所。
一天,段某给易先生打电话说他在某酒店请人吃饭,这个人想买辆车,请做汽车销售的易先生过来作陪,好做成这笔生意。易先生马上带着资料赶到该酒店,段某说请的人还没来,让易先生在餐桌边稍等。两人等了一会儿,段某说自己身上没带现金,让易先生借200元给他买烟招待。
段某借钱后,到酒店服务台拿了两条香烟,然后就不见了。等易先生感觉不对劲要离开酒店时,酒店工作人员将其拦住,要求其支付300元烟钱。易先生认为自己也是受害者,烟也不是自己拿的,不应承担酒店的损失,双方为此发生纠纷。直到民警赶到现场做了调解,易先生付了250元给酒店后才离开。
易先生事后再打电话找段某时,怎么也打不通了,而名片上的那家所谓的职业介绍所也根本不存在。易先生这才大呼熟人骗熟人真卑鄙。
一位自称是在某处工作的胡某找曾经和他一起工作过的李某,并让李某把曾和他在一起工作过的另一些同事都叫来聚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