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了近半个小时,静娴终于分清了这复杂的褥衣,褥裤,中衣,中裤,外衫和罗裙,折腾出了一头的汗。还好是9月的天气,气温还比较热,居然就要穿这么多,要是到了冬季,真不知得穿多少层衣裳呢,哎,古代人真苦。
金兰见静娴走了出来,顿时眼前一亮,没想到洗去了灰尘,这女子居然这般美貌,比公子学堂里李夫子家的李玉娥不知美上多少。
走过去替静娴又擦了擦头发,见不再滴水了,才说“姑娘,头发还湿着,奴婢给您挽得简单的发髻吧,不然不容易干。”
“好。”静娴走到了梳妆台的铜镜面前坐下,由着金兰梳头。
等静娴和金兰走到前院花厅时,天色已暗了下来,花厅里刘员外,刘夫人仍在上座喝着茶,刘清平坐到了左首的第二张椅子上,与左手边第一张椅子上的男子说着话,两人面对面遮住了半张脸,静娴没认出是谁来。
“许姑娘来了。”刘夫人最先看到静娴,起身热情的招呼着。
其他几人一听有客人到,也纷纷站了起来。这时静娴才发现,这多出的一个男子,正是今日马车载了自己,还赠了钱袋的公子。当时自己没想到问他的姓名,还不知日后如何还他银子,没想到这么快两人就又见面了。
刘清平乐呵呵的为两人介绍“表兄,这位就是我们刚才谈到的,救了我性命的许静娴许姑娘。”
又对静娴介绍李兆蕃说“许姑娘,这位是我大舅父家的三表兄,姓李名兆蕃,家住京城,是来参加我婚礼的。”
没想到,这位李公子,居然是刘清平的表兄,正是太巧了。
李兆蕃拱了拱手,礼貌的对静娴说“许姑娘,真巧,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见面了。”
众人一听,奇怪的问“你们认识吗?”
“是的,我今日还是坐李公子的马车才来到研子镇的,临行前走得匆忙,竟忘记了问公子姓名,实在报歉。”静娴不好意思的说到。
“哦,原来如此。”众人明白了过来,原来他俩早就见过,大家都是熟人嘛,太好了。
“姑娘何须如此客气,今日姑娘又救了我的清平表弟,在下岂不是更要感谢许姑娘?”李兆蕃笑着摇摇头的问。
“唉,既然都是熟人,就不要感谢来感谢去的。”刘夫人出来打圆场说,“不早了,我们边用晚膳边叙话吧。”
刘员外也赞同“是,是,开晚膳吧。”
花厅的东侧,是一张长方形的朱红木餐桌,边上摆好了几张椅子,静娴依旧被他们安排在了右边最上座,连李兆蕃都被安排在了她的下手边,静娴心想估计除了主人座外,自己坐的是最尊贵的客人位了,刘家对待自己真是热情真诚至极。
再看看桌上的菜色也十分丰富,有五香仔鸽,糖醋排骨,葱爆牛柳,清蒸鲈鱼,麻婆豆腐,蜜汁山药,清炒时蔬,鲜香菇什锦汤,红枣红薯饼等,还有每人一碗南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