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4200000007

第7章 社交离不开口才艺术(7)

在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口才家。春秋时期,孔子教学曾开设过口才课。孔子在《论语·泰伯篇》中就提到君子修养的三个方面,其中之一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说话的时候,多考虑言辞和口气,就可以避免粗野和错误)。所以,在孔子的弟子中不乏擅长应对和论辩的人。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原来并不善口才,到秦国游说碰了钉子,回家后苦练论辩本领,终于说服六国合纵抗秦。《战国策》一书,也生动地记载了大量纵横家精辩之才的故事。但在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渐渐出现了"重写轻说"的局面,口才训练日渐疏落,不但士大夫们"钝于言而敏于文",在一般知识分子阶层中,也把毕生精力用来舞文弄墨,希冀在科举考试中以华章进入仕途。尽管在本世纪"五四"之后,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倡科学民主,大兴演讲之风,对口才的训练有了重视,但那延续二千多年重写轻说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变,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封建专制的统治思想钳制着人们的言论自由。所以,"祸从口出"、"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言多必失"之类的训喻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总之,人最好不要说话,不要发表意见,以免招致杀身之祸,更毋谈口才了。这样相沿成习,人们便把"不说话"当作美德,当作安身之道,甚至美誉为"老实人"。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陈腐的观念必须彻底革除了。随着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发展,人们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离群独处"已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信息的千变万化,迫使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更多、更广泛、更及时地与其他领域的人们交流意见、互通情报,演讲、协商、谈判、辩论、推销等都需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使别人乐于接受。有时,一个电话就能做成一笔大生意。把时间消耗在无谓的"磨牙"上,是完全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节奏的。

现代社会还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在民主与法制日益健全的形势下,人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义务。对社会上的一切利弊,应兴应革都应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那种"少说为佳"、"金人三缄其口"的陈腐作法,既放弃了公民的权利,也难尽到公民的义务。万一遇到自己应得的权利受到侵害,或是自己的行动被人误解时,如果不开口去声辩,去抗争,去解释,那又何"佳"之有呢?

所以,在现代社会中,不善辞令绝不是一种美德,而是知识不全面的表现,它与"老实人"风马牛不相及。既然"说"和"写"不过是表现思想的两种用途不同的形式,那么,我们就应当提倡把"能说会道"建立在尊重客观尊重科学规律的基础上,人人都争取做一个能说会道的老实人。

因此,要为"能说会道"正名。

认识自己的口才如何

一个人如果没有具备比较好的口才,一旦走上社会,走上了独立生活的道路,就很难在事业上、社交上以至在爱情上取得自己满意的效果。因为没有口才的人,在社会上很难受到别人的尊重,他们讲出的话,会使人感到索然无味,甚至有时会使人扫兴。

口才是一门艺术,一种技巧。我们一般人,虽然都多多少少懂得一点说话的技巧,但严格说来,都不能算是很会说话的人,都不能说已经掌握了语言艺术,有了良好的口才。

如果你有决心掌握口才艺术,那么,就请回想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说话的经验,然后同下面的几个问题对照一下,分析一下自己究竟在哪方面还存在问题:

(1)是不是见了陌生人就觉得好像无话可说,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2)是不是很难找到一个大家都有共同兴趣的谈话题材?

(3)是不是常常在无意中说些犯了别人禁忌的话?

(4)发觉自己的话使别人产生反感时,是不是不知该怎么解决才好?

(5)能不能以各种不同方式讲出自己所要讲的问题,来适应每一个不同的对象?

(6)是不是当别人不同意自己的意见时,只会再三重复自己已经说过的话,而不去换个角度加以解释?

(7)是不是喜欢在交谈中与别人发生争执?

(8)谈话中,对于比你年纪大或是地位较高的人,能不能给以适宜的尊敬?

(9)是不是与对方谈话,自己东一句西一句,没有条理且内容空洞?

(10)交谈中若发生不愉快,是不是能够很自然地改变谈话题材?

(11)知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结束自己的谈话?

以上十一个问题,能全部做好的人肯定不多。你可以逐个对照检查一下,看看能做好几个,然后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和提高。

一个人的良好口才不是天生的,它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锻炼而成的,而自觉地克服和纠正自己在说话中的不足,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你若想取得社交的成功,就应自觉地锻炼自己的口才。

改变传统的口才观

马雅可夫斯基说过:"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口才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目前我国人民的整体口才水平来看,可以说还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请看下面的例子:

1984年10月,三千名日本青年来华与我国青年进行友谊联欢。不论是公开场合的演讲,还是私下的交谈,人们都可看到日本青年总是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但相比之下,我国青年就显得过于拘谨、木讷,甚至有些人像韩愈说的那样,"足将进而趔趄,口将言而嗫嚅"。一些同志感慨至深地说:"在语言交际方面,同外国人相比,我们有很大差距。"

当然,我国人民不善辞令和交际,并非仅仅表现在对外交往方面。即使在同一机关、同一科室,甚至同一班组的同事,在公开场合讲话发言时,也往往是你让我先说,我让你先讲,推来搡去。小伙子变成了拘谨羞涩的大姑娘,而姑娘们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即使被点名发言,也多半是"三句半"、"对口词",简短得不能令人满意。

这是种族遗传吗?不是的。在历史上,我国的口才家、雄辩家如群星灿烂,不计其数。盘庚可算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演讲家,他就是用慷慨陈辞,说服臣民们拥护其迁都,挽救了政治危机。战国时代的苏秦凭雄辩之才,挂起六国相印;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机智善辩,舌战群儒;晏子使楚,名彪青史;解缙巧对,传为美谈。就是在近代,也曾涌现出像闻一多、鲁迅那样的口才大师。到了现代,更是产生了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雄辩家。显而易见,我们民族并非是先天注定口才低下的民族。我国人民口语表达能力不高,是有其社会历史原因的。

我国做为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先哲圣人、文人学士给后代子孙留下了许多有关处世之道、言行举止方面的名言警句和"经验"之谈。其中多数是积极的,但也有一些是封建糟粕。诸如"君子讷予言而敏于行。""话到嘴边留半句,未可全抛一片心,""言多必失","语多伤人","少说为佳"等等。这些陈腐的传统观念还像一根无形的绳索,约束着人们的言行。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些封建意识的派生物早该销声匿迹了。但不幸得很,由于存在"左"的倾向,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人们尝够了"祸从口出"的苦头,只能众口一词地唱赞歌,否则便张口有罪。因而,这些名言,更是被人们奉为处世为人的金科玉律。许多人都抱着一种"与人无争,与世无求,随遇而安"的态度,奉行着一种"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处世哲学。善讲的不愿讲,不善讲的不敢讲。人们失去了自由地交谈、论辩的条件,怎么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呢?加之某些领导者在用人标准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沉默寡言者,往往被称赞为"老实厚道",而能说会道者,则被认为"不稳重"、"不成熟"。那些老实听话、言语不多的人往往会受到某些领导的赏识,而那些敢于发表不同见解、锋芒毕露的人却往往很难得到重用。这种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严重地阻碍人才的正常成长和合理的使用。

人们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要确立新观念,再不能也不应该沿用过时的"老章程",作茧自缚,墨守成规了。全社会要造成一种以能盲善辩为荣,以不善言谈为羞的风气,鼓励人们大胆讲话,为每一个同志创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锻炼语言的环境。朋友们,勇敢些!冲破封建意识的罗网,向陈腐观念宣战,同习俗偏见抗争!彻底抛弃传统的口才观,在社会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争取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口才,在社交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

同类推荐
  • 品质的修养(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品质的修养(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阿克罗斯国王想让苏格拉底放弃在肮脏的雅典街头布道的生活与他回到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去住,但是苏格拉底却对国王说:“陛下,在雅典,半个便士就可以吃一顿饭,而水却一分钱也不用花!”在与一位富有的罗马人谈论有关财富的问题时,爱比克泰德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你的那些东西我根本不稀罕,而且,在你的周围有许多比我更穷的人。你有银制的器皿、豪华的别墅、华丽的衣着、精美的佩饰,但是你的理性、道义和愿望都是陶土制成的。我的大脑里装着丰富的思想,不像你那样整日无所事事,空有一个华丽的躯壳。你总认为你拥有的很少,而我拥有的对我来说却十分富足。你的欲望总是达不到,而我对一切事物的态度却十分乐观。”
  • 有一种境界叫舍得

    有一种境界叫舍得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舍得是一种境界;有把自己放在最低处的勇气;人生在世有舍才有得;舍弃是一种明智的抉择等。
  • 最让你坚强勤奋的励志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最让你坚强勤奋的励志故事(智慧背囊16本)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人生的道路上,任何人都希望生命迸发出最绚丽的色彩,生活奏响最强劲的回音。为激励广大读者朋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编者精心汇编了这本《最让你坚强勤奋的励志故事》。本书汇集了古今中外几百个励志故事,从努力进取、坚强勤奋、积极奋斗等方面切入,用浅显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确到位的励志箴言来进行点拨,帮助广大读者扬起理想的风帆,更加坚强、乐观、勤奋、勇敢地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 做人三忌

    做人三忌

    一忌凡事难立;一个人不能浑浑噩噩地活着,要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有自己的事业基础,这样身处社会才能站得住,走得稳。看看周围那些能够为人所尊重的所谓成功人士,大多是熟念“立”字诀,通过立身,立业,立已,立言活出人生气概的大号人。二忌该做不做:生存的第一要务就是不断做事,大事、小事、工作事、家里事、人活一生可以说事事不断。三忌只加不减:放弃是一种大智慧,为自己算账,人们都喜欢用加法:职位的提高、财富的增加,经验与知识的积累等等,因为汲取和获得更容易让人有满足感。
  • 因为迷茫,所以叫青春

    因为迷茫,所以叫青春

    《因为迷茫,所以叫青春》讲述了一路青春,一路迷茫;一路高歌,一路追梦。当偶尔迷失方向时,有人将纵横的道路当作迷宫,与上天玩起了智力游戏;当偶尔经受苦难时,有人将万般的困阻当作礼物,以解道路上的沉闷无聊;当偶尔体力不支时,有人将梦想与纯真当作食物,尽享汗水与荷尔蒙的盛宴……也许,我们都应该成为这样的人:即使受伤,也要面带微笑;即使迷茫,也要勇敢上路!
热门推荐
  • 仙海浮沉录

    仙海浮沉录

    仙道一途,既有凡间悲欢离合,又有仙界的光怪陆离。辅之以不可思议的奇花异草、难以揣测的利器神兵、玄妙无比的灵丹妙药、神秘莫测的修仙种族……更有艰苦卓绝的通天之路、仙道途中的正邪之辩……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仙侠奇缘之凤舞

    仙侠奇缘之凤舞

    "告诉我,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你非要这么做?"“对不起,我有不能说的苦衷,这也是我来到这个世界所要完成的使命。“花沐晨闭着双眼哭道。”使命?狗屁的使命,我不管,我不要,我不要你离开……“听着慕容墨嘶哑的吼声,闭眼的花沐晨心痛的摇头不语,因为此刻的她已不能说话,体内的那股力量正在驱使的她,她感到自己的双眼正在燃烧,只见她慢慢的起身,缓慢的扭头看向了远方,就在她缓慢的睁开双眼的一瞬,一股炙热的火焰弥漫了她的全身……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羯耻那衣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羯耻那衣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古真元诀

    太古真元诀

    少年沐真,偶得《太古真元诀》,从此踏上一条无上强者之路,铁拳粉碎山河,长剑血染乾坤,以绝世之姿,败尽天下强者。“我要让这诸天万界,在我的脚下颤抖!”
  • 菜鸟与翠花的日常网游

    菜鸟与翠花的日常网游

    一只名为菜鸟的男性玩家碰上名似翠花的女性玩家会产生什么样的日常呢(或许是伪日常呢,谁说的准笑)ps:逻辑紊乱的作者或许能正常更新吧
  • 我的鬼劫

    我的鬼劫

    我是鬼命,我有鬼劫!我奉师命下山寻找一个屁股上有痣的女孩帮我渡劫!不料人没找到却背上一个偷窥淫贼的名头……
  •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和《黄石公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在宋代,与《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宋神宗举办“武学”,培养军队的高级将领,即以“武经七书”作为军事教科书。《六韬》和《黄石公三略》从此成为军事将领的必读书,流传很广。对当代和后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形容兵家谋略,往往以精通“六韬三略”归之,或经称谋略为“韬略”,揆其本源,即出于此。
  • 英雄联盟之种族歧视

    英雄联盟之种族歧视

    一个穿越平行大陆的故事,一场热血电竞的故事,一名老将服冀志在千里的故事是继续默默无闻还是一战成名?
  • 神隐默示录

    神隐默示录

    如果结局无法避免,又怎样抒写过往?神灵低吟地浅唱,将自身的罪孽播洒向了人间。又有什么逃得过毁灭的结局?终焉的彼方你究竟看到了些什么?少年啊,不要迷茫,现在脚下的是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