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3800000088

第88章 扁鹊见齐桓侯(节自《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仓公列传》导读】

中国古代是把方伎视为”生生之具“的,它与天文、星占、卜算、占卦等均被视为雕虫小道。然而司马迁却跳出了这种思想窠臼,特地为扁鹊和仓公这两位医者立传,这是难能可贵的。不仅如此,此篇排在七十列传中的第四十五,列在吴王濞、司马相如以及众多儒生、将军列传前,位置比较突出。

本篇所记载的医学内容,几乎涉及古代医学的各个方面,仅仓公的传中,就有中医的脉象二十多种,并且首次记载了古代中医临诊医案记录的标准格式,其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籍贯、职务、病状、病名、治则、病史、方剂,还分析其病因病理,并提示其预后及实际治疗后果。它成为后世中医病案记录的标准模式,对于中医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司马迁还在篇中突出了高尚的医者所应具备的医疗美德,防患于未然预防疾病的思想,以及防微杜渐的朴素辩证思想。

篇中有关扁鹊传记的内容,主要掇取自先秦各种典籍,并经过作者相当彻底的改造。关于淳于意的材料,则是作者根据档案文件加以系统化、理论化的成果,是当时医疗水平的真实反映,是研究西汉医学史最可宝贵的原始材料。

【原文】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病在腠理[1],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曰,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

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

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2];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3];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4];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5]。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注释】[1]腠(còu)理:中医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2]汤熨:一种医疗方法,如热敷、按摩等。[3]针石:两种医疗方法的合称。针,即针灸;石,叫砭石,是古代攻病之术,今其术已绝。[4]酒醪(láo):一种有汁有渣的酒。[5]司命:主管寿命之神。

【译文】扁鹊路过齐国,齐桓侯用宾客之礼接待他。扁鹊进入朝廷,见了齐桓侯,说:”你有疾病在腠理,如不医治,就要严重的。“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出朝。齐桓侯对他的左右说:”行医的人,这样喜好利,想医治没病的人作为他的功劳。“过了五天,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你有疾病在血脉中,如不医治,恐怕要更加严重的。“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出朝。桓侯很不高兴。

又过了五天,扁鹊再去见桓侯,说:”你有疾病在肠胃里,如不医治,必将愈加严重。“桓侯听了,不答理扁鹊。扁鹊又只好走出朝。桓侯更加不高兴。

又过了五天,扁鹊再次去见桓侯,他一望见桓侯,就连忙掉头走了。桓侯派人去问扁鹊退走的原因。扁鹊说:”疾病在腠理的时候,用汤熨的疗法是可以医治的;在血脉的时候,用针石的疗法是可以医治的;在肠胃的时候,用酒醪还可医治;疾病在骨髓里了,就是主管寿命之神——司命,也没有办法对付了。而今,桓侯的疾病已经进入骨髓了。我所以不再请求给他医治了。“过了五天,桓侯的身体果然病了,派人去召见扁鹊,扁鹊已经逃走了。桓侯就死了。

【鉴赏】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学医于长桑君。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反对巫术治病。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在赵时为妇科,至周为五官科,入秦为儿科,医名甚著。后因诊治秦武王病,被秦太医令李醯妒忌杀害。本文通过扁鹊面见齐桓侯指出其病逐日加深,以及齐桓侯拒医而死的故事,表现了扁鹊高明的医术以及齐桓侯讳疾忌医,必将自食恶果的命运。

文章采用重迭复沓的手法,写扁鹊的医术与医德。第一次,入朝见齐桓侯,就指出”君有病在腠理,不治将深。“后五日,第二次见齐桓侯,又指出”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又后五日,第三次见齐桓侯,再指出”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再后五日,第四次见齐桓侯,立即”退走“。他已看出齐桓侯病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反反复复,正面写出了扁鹊见微知著,观色识病的高明医术。

另外,文章还写齐桓侯的不同反映,从侧面来映衬扁鹊的医术。第一次,齐桓侯说自己”无疾“,还认为扁鹊作为医生是”好利“。第二次,齐桓侯除说”无疾“外,还”不悦“。第三次,齐桓侯”不应“,不理睬扁鹊的忠告,仍”不悦“。第四次,齐桓侯见扁鹊”退走“,才使人问其故,当得知”疾在骨髓“时,亦不以为然,齐桓侯对扁鹊的反感步步加深,而他的病也就日日加重。最后又过五日,齐桓侯果然病了,再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只得”遂死“。在二十天的时间内,扁鹊四次警告齐桓侯,而齐桓侯四次拒医,最后不得不自食恶果。这既表现了扁鹊治病救人的精湛的医术,同时也展现了齐桓侯作为一方诸侯的傲慢与讳疾忌医的恶劣态度。

文章短小简明,但却令人深思:一个人决不能讳疾忌医,当别人抱着与人为善,治病救人的态度向你提出忠告时,决不能拒之门外,而应深思善思,以使自己保持健全的身体与健全的灵魂。

同类推荐
  • 兰芳之庭

    兰芳之庭

    被奴役的命运降临时,人们会如何应对?兰人妥协了,芳人还在战斗。不起眼的亡国之人,究竟如建立自己的家园,使它成为人们愿意为之效忠之国?孩童们开始传唱起了一首童谣:“兰芳之庭”,无数亡国之人都在默默倾听。兰人和芳人会互相谅解吗?他们会融为崭新的兰芳之人,最后建立起兰人和芳人的祖国吗?兰芳,愿这个国家浴血而生!
  • 明末之铁血辽东

    明末之铁血辽东

    茫茫黑土地,漫漫大辽河,数不尽的英雄人物,道不尽的悲欢离合,婉如一首长鸣歌。萨尔浒一战,大明王朝十几万大军因何惨败给人马不足八万的的后金;努尔哈赤是亡于炮伤还是死于顽疾;洪承畴是贪生怕死还是慧眼识人屈膝降清;这一切的一切尽在明亡清兴之三大战役。
  • 唐宋八大家(第十卷)

    唐宋八大家(第十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开天智圣

    开天智圣

    盘古逝,天地殇;人间乱,民心丧;星魔犯,山河颤。诸葛再生,备战星魔;整饬天地,重塑人间。风雷引造化,洪炉化新身;智领洪荒五域,武开人世星天!
  • 维新大将军

    维新大将军

    17岁军迷大佬杨林穿越在1863年倒幕运动前夕的日本,化身维新军官胜宗秀,一步步升官发财,却不知道他的到来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热门推荐
  • 修真者联盟

    修真者联盟

    科学、魔法、仙界三界联盟,共同迎来了地球人类与外星人的第一次接触。
  • 邪王毒妃夫君不乖

    邪王毒妃夫君不乖

    神偷失手丧命,穿越异世,既来之则安之,调戏美男,挑衅夫君才是生活!寇挽言“夫君,你在家相夫教子,我在外调戏美男如何?”纳兰翊“本王觉得夫人在家相夫教子,本王在外调戏美女较好‘’某女一脸怒容”纳兰翊,你竟然敢调戏美女!“某无辜王爷‘’……”明明是夫人想调戏美男!
  • 至尊超能

    至尊超能

    世人诩贵,草木皆卑。可普天之下,芸芸众生,无数人还是如那草芥一般,随风而动,随遇而安。大道胜行,亦有超凡之众,自滚滚红尘而来,追寻那虚无缥缈的超能之力。超能之力,纵横寰宇,四海皆下,唯我独尊。但真正的大道超能难道仅是超凡至胜的神通之力吗?文中的少年自僻远山村而来,揣一颗逐梦的心,以亘古不变之志,勇敢的踏上了人类至臻大道的路,开创了一段古今未有的征程!
  • 英雄联盟剑圣异界逍遥

    英雄联盟剑圣异界逍遥

    王尘穿越异界,武魂竟然是英雄联盟中的无极剑圣!人族武魂弱?一剑之下,大地裂,瀚海分!
  • 迷离月

    迷离月

    原本只是校园里的女学生,却被被卷入另“一个世界”。他看着她,一汪深情如潭水,夹杂着化不开的悲伤。生命的轮回,力量的觉醒,迷离月光将你再次带回我的身边;家族的守护者,生命之树下的誓言,请你忆起过往的一切......
  • 二嫁:首席特工皇妃

    二嫁:首席特工皇妃

    “老娘早就知道,当特工就没有好下场!”当被潜伏在身边的同事干掉的时候,她是这么想的。“苏如是,老娘是首席特工,竟然穿越在这么个懦弱的身子上,天啊!这么丑!”当穿越的特工对着镜子的时候,发出一声惊呼!“温润如玉,清冷孤僻,这不就是老娘心中的标准古代男神吗?”当苏如是看到九皇叔的时候,在心里打了满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傲世天雷

    傲世天雷

    没有龙族、没有精灵、不再是以往的玄幻类小说,新的世界,新的道路,新的开始!这里有我们共同开垦!让我们一起傲世天雷吧
  • 一念情深:老婆余生请指教

    一念情深:老婆余生请指教

    明朝明慧帝朱允炆被叔父燕王篡位,为了躲避朱棣谋杀给朱允炆争取时间,皇后马恩慧在后宫自焚,朱允炆逃到庙中,知道马恩慧的自杀的消息后,他已经不在乎皇位,只想与爱人重聚。机缘下拜托圣僧与随从重生到马恩慧转世的现代。朱允炆变为聂浩炆接管EH公司,熟悉现代系统后,整治一个公司比整治一个国家容易太多,渐渐地聂浩炆在强大自己的同时暗中寻找皇后,渐渐感动她,让她想起前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乱尘剑雪

    乱尘剑雪

    神州大陆,浩瀚无垠,乱世降临,红尘过客,谁也无法独善其身……少年重生,不得不提起手中剑,杀一条血路,踏出一条大道,这是剑与剑纷争的时代,唯有握紧手中剑,才能问鼎九霄!
  • 骨荼经

    骨荼经

    她很清楚,他的’两不相欠,永不相见‘,总有一个要死,她还是不忍心死的人是他,而她不是梅华,不是重甜甜,只是重无,以她的生,以她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