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1800000017

第17章 英美轰炸德国(1)

1.大西洋海战

1941年12月美国对日本宣战后,希特勒改变了避免公开对美国采取军事行动的政策。12月9日,德国海军作战部取消了关于有克制地对付美国船只的决定,不再限制针对美国商船和军舰的一切行动,允许潜艇在西经26°范围以外的大西洋任何海区、包括泛美安全区内搜索和攻击所有目标。从此,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交通线上开始了无限制的潜艇战。

德军统帅部认为,美国参战必然会大大增强同盟国的战争力量,然而,德国海军只要不断打击同盟国至关重要的大西洋海上运输线,就可削弱其战争力量。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的手段则是潜艇。基于这一认识,德军统帅部决定,1942年以后的海军作战,应不断加强潜艇进攻,消灭穿梭于大西洋上的同盟国护航运输队,制止盟军兵员与装备的增长。据此,德国海军进一步规定,潜艇舰队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吨位战”,尽可能利用潜艇作战的有利条件,在最短期间内使同盟国在船舶吨位上的损失超过其造船吨位,以达到削弱同盟国运输能力、瘫痪其海上运输的目的。德国潜艇舰队司令邓尼茨强调:“今天击沉比将来在1943年才击沉要有效得多。”

基于上述考虑,德军统帅部和德国海军计划扩大大西洋的作战区域。1941年12月12日,德国决定发动“击鼓”战役,派遣潜艇深入美国沿岸发动袭击。

德国潜艇指挥官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作战需要,德国进一步加紧潜艇的制造与部署。1942年1月,德国海军拥有266艘潜艇,其中参加作战的101艘潜艇中有约50艘集中在大西洋战场。到6月,德国海军潜艇总数增加到331艘,投入大西洋交通线上的潜艇近100艘。此时,德国每月可平均生产18.5艘潜艇,超过了月平均损失7.1艘的数量。德国海军计划年底将服役潜艇增加到400艘(实际上只有386艘)。同时,德国潜艇质量也不断提高,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瓦尔特”新型潜艇试验成功,水下时速可达23海里。潜艇还装备了TS式电动和自导鱼雷,射程可达594米,时速25海里。

1942年3月,德国开始使用被称为“乳牛”的大型输油潜艇,在海上为潜艇加油。这种输油潜艇载油430吨,可使12艘中型潜艇在海上逗留的时间增加4个星期,或使5艘大型潜艇的逗留时间增加8个星期。有了这种“乳牛”,德国潜艇可以深入大西洋的任何海区,作战能力和参战率均有较大增长。意大利在大西洋战区部署了90艘潜艇(包括训练艇)。德国也有一些大型水面舰艇部署在大西洋交通线上实施袭击作战。

大西洋海上交通线是同盟国的生命线。保证这条交通线的畅通,在同盟国的战略计划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英国的生存安危,也关系到在欧陆直接反击德国的进攻战役能否成功。但是,到1941年年底,这条运输线的状况非常糟糕。由于德国实施海上破交战,英国物资进口量由战前的5000万吨降至1940年的4240万吨,1941年则降至3050万吨。英国海军大臣达德利·庞德海军上将惊呼:“如果我们在海战中失利,我们就将输掉整个战争。”

1941年12月,美英召开阿卡迪亚会议,在“先欧后亚”战略的指导下,确定了1942年在大西洋和欧洲的战略计划,规定首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保证大西洋的海上交通。美英在阿卡迪亚会议后,及时调整了各自国内的体制和政策,加快了合作步伐。美国调整了国家军事指挥机构,成立了与英国参谋长委员会相对应的参谋长联席会议。

1942年2月6日,在华盛顿成立了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负责制定和指导美英联盟大战略,从而奠定了美英在大西洋战场联合作战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美国海军进行了改组,金海军上将接任海军作战部长;尼米兹海军上将接任太平洋舰队司令;英格索尔海军上将接任大西洋舰队司令。鉴于海军作战部长和美国舰队总司令职责分工混乱,1942年3月,罗斯福总统将两个职务归并,由金上将统一指挥。海军作战部把原属行政机构的海军军区,改组成作战指挥机构海疆司令部,指挥在各自管辖海区内的作战,设立了东部海疆司令部、墨西哥湾海疆司令部、加勒比海海疆司令部、巴拿马海疆司令部等。

此外,美英还将1942年保护海上交通的主要任务确定为消灭“空白点”,即对大西洋上未曾顾及的海区实施经常性巡逻,为此,调来了护航航空母舰。

为加强对德国潜艇的作战力量,美英两国的工业体系大规模转向制造用于反潜作战的舰艇和飞机。但由于生产周期所限,这些武器装备在1942年底以前尚不能大量投入战斗。因此,到1942年夏季,同盟国能用于大西洋反潜作战的兵力尚嫌不足,计有美国护航航空母舰1艘、舰队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183艘、猎潜艇33艘;英国舰队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205艘、护航舰91艘、猎潜艇200艘;美国潜艇39艘,英国潜艇61艘;英国岸基航空兵飞机540架,美国飞机100架。

尽管同盟国将大西洋作战列为1942年作战计划的重点,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美、英国内各自存在一些问题,双方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合作。

1942年,正值英国针对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美国参战的形势,调整和改组国家战时体制的转换阶段,制度上有待进一步完善;英国内部海军和空军为飞机的分配问题发生激烈的争论,国内“对空军的潜力估计过高”,导致把海防司令部所属轰炸机都调给空军,新飞机也全部分配给空军,海军航空兵为即将服役的31艘护航航母争取战斗机大费周折,明显地影响了海军在大西洋的作战。2月中旬,德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编队突破英吉利海峡的作战,“充分暴露了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突击力量的效率低下”。另外,美国为英国建造的新的快速护航舰只迟迟不到位,也导致了英国海上的护航舰只比较缺乏。

美国虽然参战,并且同意在大西洋战场投入海军主要兵力承担护航责任,但是珍珠港的灾难性打击,德国潜艇在美国海岸的威胁,牵制了美国海军主要力量,它不得不把护航舰艇和飞机集中到本国沿海地区。事实上,战争初期,美国国内并没有完成全面战争准备,战时体制刚刚建立,军队的统一指挥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海军对“先欧后亚”战略“不是全心全意地表示赞同”。海军指挥体制重叠,海军战略、战役指挥编制内均未设置反潜机构。在东部海疆区尚未组织好对潜防御,沿岸和商船没有实行灯火管制,配置在各海疆军区和基地的海军轻型兵力数量有限,没有进行保护海上交通线的演练。

总之,处于调整阶段的美英海军在大西洋战场并不占据优势,双方在战略相持条件下,围绕交通线上的制海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同盟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早在1941年12月9日,德国向美国宣战后,德国海军开始向美国沿海发动“击鼓”战役。1942年1月,德国5艘“王牌”潜艇(后又陆续增派到10艘)从比斯开湾出发,横渡大西洋,开始对美国哈特拉斯角至圣劳伦斯湾之间航运展开“重点打击”。企图瘫痪北美大西洋沿海的交通线,减少运往美国东海岸工业区的石油和其他原料,逐渐向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渗透,使同盟国的护航兵力达到最紧张的程度,消耗其商船吨位70万吨以上,以迫使同盟国妥协。

1月12日,德国潜艇“U—123”号在科德角以东300海里处用鱼雷击沉英国客轮“赛克皮洛斯”号。14日,德国潜艇在哈特拉斯角击沉巴拿马油船“诺内斯”号。15日,击沉英国油船“科因布腊”号。18日,击沉美国油船“阿兰·杰克逊”号。19日,击沉加拿大3艘商船。随后,德国又向美国海域派出3艘大型潜艇,从亚速尔群岛方向也抽派7艘潜艇前往作战。它们在纽芬兰、卡罗来纳角、布雷顿角等海域都实施了单艇机动作战。黄昏之前,潜艇一直潜伏在近海水域,黄昏之后,便半露于水面向目标接近,以鱼雷和炮火攻击目标。德国潜艇日益大胆的作战行动,严重破坏了同盟国的海上交通线,同盟国商船损失惨重。1月份,德国海军出动54艘次潜艇,先后击沉同盟国运输船23艘14万吨,2月份击沉10.3万吨,3月份击沉15.9万吨,而德国则没有1艘潜艇被击沉。美国海军自己也承认,1942年德国潜艇在大西洋沿岸给美国造成的损失,等于破坏了其6个大规模军事工厂。

巨大的损失震动了美国、英国和加拿大。3月,美国海军总司令部成立了防潜处,负责全面的防潜工作,加强对防潜人员的培训、防潜武器的研制。4月1日,东部海疆区建立起局部护航体系。4月18日,开始在沿海地区实行灯火管制。4月1日,在沿岸交通线上,以现有的护航兵力白天为运输队护航,夜晚在港口或隐蔽锚地进行警戒,以交接形式把运输队一站一站地护送到目的地。由于有了新建造的和退役后又重新启用的驱逐舰,以及从北大西洋护航队和大西洋舰队抽调的护航舰只,5月份,美国大西洋舰队司令英格索尔和东部海疆区司令安德鲁斯组建了一批实力较强的沿海护航队,沿岸19个机场300多架飞机也投入反潜作战。5月中旬,又成立了隶属海军总参谋长的护航航线处,在整个东海岸建立起完整的护航体系,并很快扩大为近海护航体系,对护航运输队实施空中掩护。从5月下旬起,美国海军基本上保障了关塔那摩—哈利法克斯、纽约—基韦斯特、纽约—哈利法克斯航线的安全。5月份,同盟国在北美东部航线上被击沉的船只,从4月的23艘降至5艘,6月份损失13艘,7月份仅损失3艘。于是,从5月开始,邓尼茨把潜艇游猎区转向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在这些海区,美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护航体制,5月份,被德国潜艇击沉41艘船只,共22万吨。1942年6月,德国潜艇在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及其接近路上击沉的船只比每月在北大西洋所有战区击沉的还要多。7月,美国海军把护航体系扩大到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域,并开辟了4条新航线。这样,德国一部分潜艇又转向巴拿马至里约热内卢海域袭击同盟国交通线。邓尼茨将第一批新型“乳牛”级1700吨的补给潜艇也投入这一海域,延长了潜艇在这些海域的作战时间。8月中旬,10艘德国潜艇进入巴西海域,“U—507”号潜艇在巴伊亚附近海域击沉5艘巴西货船,巴西政府遂于8月22日对德国宣战。这使得同盟国向南美海域扩展护航体系显得更为重要。于是美国对近海护航体系进行了重要改组,决定由南大西洋舰队组成护航兵力,建立起健全而灵活的分段护航体制。邓尼茨认识到德国潜艇在美洲海域的第二个“快乐时光”已经结束,下令潜艇重返北大西洋。

同盟国在大西洋的交通线分西段(纽约至西经49°)、中段(西经49°至西经22°)、冰岛段、东段(西经22°至北海峡)等4段护航。由于缺乏护航加油船和护航舰艇,护航舰只在整个航线上需要替换2~3次。而且,快速护航运输队和慢速护航运输队以及进行分段护航,需要78艘驱逐舰和156艘驱潜快艇,其他战场也需要大量护航舰只。但1942年同盟国造船业仍不能满足对护航舰艇的要求,因此,北大西洋航线上的运输队往往得不到充分的护航。

7月19日,邓尼茨下令把作战重点转移到北大西洋。在该海域,德国海军采取了不同于北、中美洲的潜艇战术。由于北、中美洲海域的作战距离较远,补充较难,靠近同盟国海岸,海区情况复杂,不宜集中使用大批潜艇,因而,德国海军采取的是单艇机动攻击战术。而北大西洋的海域辽阔,同盟国运输船队在海上滞留时间较长,便于德国潜艇集结隐蔽和发动连续的集团攻击,因此,德国海军在北大西洋作战中采取了所谓“狼群”战术,即在同盟国运输船队可能经过的海区,集结多艘潜艇设伏,发现目标即咬住不放,群起攻击,直至运输船队全军覆灭或进入同盟国反潜力量较强的区域为止。此时,德国已具有较大兵力实施这种战术。邓尼茨手中拥有300多艘潜艇。9月,德国在大西洋参战的潜艇第一次达到100艘,在作战海域的潜艇由原来的20~30艘增至40艘,组成艇群部署在北大西洋中部“黑色陷阱”的东西两端,建立起1~2道巡逻线,彼此相距50~100海里。担任侦察幕的各艇间距30~40海里,几乎等于潜艇发现护航运输队距离的2倍。一旦中央巡逻线发现目标,就可以迅速集中15~20艘潜艇,给同盟国护航运输队以沉重打击。

1942年9月,由10~12艘潜艇组成侦察幕和18~20艘潜艇组成突击幕在北大西洋活动。9月11日,侦察幕中的“U—133”号潜艇发现同盟国护航运输队,进行尾随跟踪,并通过岸上潜艇指挥部不断地把护航运输队的情报发给突击部。黄昏后,5~6艘潜艇迅速向护航运输队集中发起鱼雷攻击,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拂晓。如此,连续3个夜间进行了攻击,直到护航运输队进入英国沿岸的防潜区为止。

1942年8月~10月,同盟国被潜艇击沉的运输船平均每月在50万吨以上。

随着德国服役潜艇总数的增长,艇群袭击同盟国护航运输队的活动也更为频繁。它们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缺乏空中掩护的北大西洋中部,在冰岛与亚速尔群岛之间和冰岛与纽芬兰之间加强了突击艇群和侦察幕的协同作战。

1942年,同盟国共损失1664艘船只(779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1160艘(626.6万吨)。而在该年,同盟国仅有700万吨左右新船服役。

1943年初,英国海军增加护航舰艇数量,油船开始随运输队航行,随时给护航舰加油。1月下旬,德国海军攻击“NX—224”号护航运输队和“SC—118”号慢速护航运输队,都取得成功。但整个1月份,同盟国被潜艇击沉的运输船吨位下降到20万吨。2月下旬,德国潜艇群对“ONS—166”号运输队进行了一次潜艇战,击沉运输船14艘,所以2月份潜艇击沉的吨位又开始上升(近36万吨)。3月份,潜艇击沉的吨位上升到62.7万吨。3月中旬的一次潜艇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当时,德国海军集中了38艘潜艇,协同攻击了两支凑巧驶在一起的返航护航运输队“HX—229”和“SC—122”号,在英国海军恢复空中掩护之前,总共击沉其中21艘船只(14.1万吨),而德国海军仅损失1艘潜艇,从而形成了大西洋海战的高潮。

同类推荐
  • 混在梁山当皇帝

    混在梁山当皇帝

    理工男穿越到了北宋末年,成了柴大官人。我靠,这可不是个好时代啊,奸佞横行社稷动荡,朝堂上有蔡京高俅一大帮奸臣胡作非为,江湖上有方腊田虎一干人等呼风唤雨。在乱世要想活下来,那可是要凭本事的。看柴大官人聚拢一帮兄弟,在梁山混得如鱼得水,吊打蔡京,狂虐高俅。还有那个谁谁谁,你也不要走……不要看,说的就是你,给劳资站住……
  • 他是秦始皇

    他是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位皇帝,历来褒贬不一,有人骂他,有人夸他,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你说呢?
  • 数据三国

    数据三国

    刚结束高考的南烨被汉末三仙召唤到三国时代平定战乱。身处乱世,他所能依凭的只有被三部天书改造后的游戏手柄、手机、U盘、钱包……
  • 帝国湾中的潜伏

    帝国湾中的潜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宣告人类走向短暂的历史和平与空前发展,时光荏苒,流年几度,新的发展已然掠进了世界新纪元的门槛。韦德虽然是个二战英雄,但是随着战争结束也惨遭失业,1929年纽约股票市场价格在一天之内下跌12.8%,经济危机由此开始席卷全球。紧接着就是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但是,一个危险而又熟悉的组织2K(黑手党)突然占据世界冰山一角!大发战争横财!其中安德烈家族权势盛气凌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主角韦德与约翰·埃德加·胡佛(1895年—1972年美国联邦调查局第一任局长,任职长达48年)秘密访谈,一个艰难的抉择,成为卧底警察?还是成为黑手党界的“教父”缔造一段传奇......
  • 历史典故(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历史典故(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每一则历史典故都是寓意深长的教育篇章,从历史典故中你能知道如何做事,你能知道如何做人,你能知道很多你必须知道的知识,特别是从那千锤百炼中反映出来的诗人作家、有识之士的高风亮节、学子们的刻苦学习精神等。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童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童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冷情天帝追妻记

    冷情天帝追妻记

    千玺作为凰族三万年来唯一而出的女凰,且因出生时有瑞鸟携橄榄枝祝贺,因此被天帝看重,让千玺与其孙子,下届天帝渊桦成亲。千玺身为上神,渊桦又是下一任天帝,本来是板上钉钉的大好姻缘却被九天之上天帝的孙子渊桦退了亲。原因只为那个人爱上了凡间的女子。退婚也罢,她大他整整两万岁,他若是爱年轻女子的温柔多娇也是人之常情,她便允了。可是,再次见面时,他为何又纠缠不休,难道要她与那人类女子共侍一夫不成。放肆!
  • 愚人之书

    愚人之书

    “若天要愚人,会是如何?”……“天要愚人,便是这般。”……那本书无声息的翻动,书页合上,封面上古朴的暗金色的字迹浮现而出,它写道——愚人之书
  • 深知凯者才久居他心

    深知凯者才久居他心

    柳亦梦:你就是一颗星星,你也许不是最亮的星星,却一样会点缀整个夜空,而那个夜空,正是我的心窝。王俊凯:在遇到你之后,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牵挂,什么是痴痴恋恋,什么是同节奏的心跳。爱,是一场雨,也时常湿了我干净的衣衫。喜欢雨里飘渺温馨的感觉,哪怕会湿了我干净的衣衫。而这段感情,却因为一个谎言而破裂……柳亦梦:绝望掩埋了欢笑,失望掩饰了一切,我该做的就是学会忘记,寂寞与不安之间徘徊,如果不坚强软弱给谁看。
  • A Question of Latitude

    A Question of Latitu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

    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

    当我们翻开书,去努力寻找时,才恍然发现,那些常识性的知识,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常识是最基础的、最朴素的,但同时也是最丰富、最深刻的。《每天学一点常识》书系立意于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本书《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就是《每天学一点常识》书系之一。它通过知识+故事的形式,让你轻松悦读,并掌握文学常识。
  • 桔梗们的成长

    桔梗们的成长

    生命本就是一个故事,而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串接了一个个起伏跌岩的细节,当华美的故事落幕,生命的脉络历历可见。年轻,可以回首,却很难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