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为幻无净欢呼的时候,善无非开始写起了自己的经文。
梦幻观源于《圆觉经》,具体经文,善无非根本没能记住。但大意他却没有忘记。
梦幻观有一个核心观点,那就是幻。身亦幻,心亦幻。而在佛教,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身心亦幻,用另一句话来解释,那就是‘四大皆空,六根清净’。
四大皆空,是指人的身体由地水火风组成,所以是空,而六根亦由四大合成,所以亦是空。
身相的四大,地是指皮肉筯骨,牙齿毛发等物,水则是指眼泪血液,小便鼻涕等,火是暖气温度,风则是运转过程。
这四大,由四元素论而来,指世界由地水火风组成,而人体也不过是这四元素组成。
但在这个世界,遵循的却是原子论,科学的发展,许多与地球相近,原子论也早已被提出并被证实。
所以说四大皆空,应该换成人体由原子组成,或者说,不过是炭水化合物,因缘和合,所以是空。六根六尘,亦是如此。
虽然忘了原经文,但只要把大义与这世界的语言重新组合,那就是新的经文。
广场外围,周可仁与善可法相邻站立,维持着佛阵的运转。
看到善无非临阵写字,周可仁不由失声而笑:“哈,可法,你儿子实在不太靠谱。”
善可法轻笑道:“只要坚守佛意,他一定能有所成就。”
周可仁不屑笑道:“坚守佛意?像你一样,清修一世,也不过是个佛徒,入不了轮回,往生不了净土,更不用说成佛。五百岁光阴,尽是蹉跎,有什么意义?不如像我这般,放下了生死,不必求成佛,快快乐乐,逍遥一世,哪怕只有两百岁,也不辜负美好光阴,那才是为人之道。”
善可法:“清贫未必不快乐,多财未必开笑颜。可仁,你赚再多的钱,享尽人间富贵,到头来,也不免要变成一捧青灰。何苦为后代积累恶业,换来后代世世恶报?”
周可仁:“哈,我死了之后,后代与我便没关系了,何需理会?再说了,只要他们秉持我的理念,赚大大的钱,恶报也能买消。无去今日能成为居士,便是一个明证。”
善可法:“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
周可仁冷哼道:“我倒想看看,你儿子供养几块玻璃,能得到什么福报。”
幻无净此时已洗礼完毕,肌肤变得晶莹如雪,孤身站立,翩翩身影,脸上满布圣洁,被众人称赞。
幻无净结束,默默看了眼善无非,便走出了佛阵,佛阵中便只剩善无非一人。
外围开始有人离开,对于剩下的善无非,丝毫没有看下去的想法。其他人也绝大多数不看好,只是出于礼貌继续留下。
善无非自尊自强,根本没有理会他人。睁目坐于玻璃镜阵之中,心里依梦幻观观想,看着自己镜阵中的种种镜相,只把他们当作是幻相。
梦幻观,一是幻,二是观。要把这影像当幻,还要如幻观行,甚至把这幻观也当作是幻,这种思想境界,并不容易达到,但善无非并不需要达到,只要表现出这种观法,接受供养的菩萨,境界达到了,自然能够理解。
“南无意极乐佛。今我善无非,愿以此财法,供养佛菩萨,及诸大罗汉。愿得法祝福,成就居士境,依佛意修行,终生不退转。”
供养偈出,七彩佛光照,照了又瞬间消失,之后是意极乐佛的两大弟子,也是一照闪过,第三个,则是净琉璃菩萨,奉行慈悲济世的入世修行法门的大菩萨。
五色宝光现,场外没有人在意,因为没有人认为净琉璃菩萨会接受善无非的供养。
只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五色宝光却是将供养的物品吸收一空,包括学校准备的鲜花灵果法灯,还有善无非供养的镜子与现写的经文。
场外,无数人惊呆了,没有注意的人,看到身边人惊呆了,不由发问道:“你们怎么了?”
被问到的人,以结巴的语气结巴道:“你,你,你自己看,净,净,净琉璃菩萨。他,他……”
“净琉璃菩萨尊贵无比,功德无量,这我知道。因为我每天都称赞她的功德。但你想说什么?”
问话的人,顺着众人的目光,投向了广场,立时也惊呆了,结巴道:“净,净,净琉璃菩萨,竟然接受了供养?”
接受供养,便意味承认存在,说明善无非最少有成为菩萨的潜力。更何况,这可是排名第三的菩萨,若以后能获得她的赐法,甚至请她分身下凡住处,功德可就真的无量了。
幻无净目光复杂,没想到,这个自己向来没好感的同学,竟然能获得净琉璃菩萨的认可,这让她有些小受挫折,但同时,修佛的信心也更加坚定。
周无去整个人都不好看了,“怎么可能,竟然是净琉璃菩萨!不可能,一定不可能的!”
周可仁脸上的冷笑也再无法保持,心内惊惧,竟然能得到净琉璃菩萨的认可,若是成长起来,那岂不是妥妥的菩萨?对自己来说,可不是好事。
万法生也是满脸悲剧,悔得肠子都青了。自己干了什么事?自己竟然把一个被净琉璃菩萨认可的学生排在了最外围,而且还是在这学生考了满分的情况下。只这一事,若被追究,校长之位便难保。
应居士也在发呆,心中悔恨不已:自己为何不能坚守正义?佛的旨意一直都在,修行的路也已被指出。自己为何就要害怕路上的荆棘与挫折?
“这不应该是我的佛道。我的心,应该跟随佛意走,坚持原则,坚守正义,如此,才能晋升,才能不负自己老师一职。”
这般低声说着,应居士捏紧的拳头由紧而松,由松而紧,以内的煎熬,却迫使他的心做出了选择,驱除不正,最终只留下正义,让自己的佛心变得晶莹如玉。
佛心得到洗礼,应居士的脸上也变得从容,以后的修行路,也许会走得更加坎坷,但却会更加坚定。
与这些人的悔恨交加不同,善可法与郁可真则是无比欢喜。九成九在场的居士佛徒,也只会欣喜,为佛门力量再加一分而欣喜,也为同道再添一个而欣喜。
便是普通民众,也尽是欢喜,羡慕忌妒或许会有一些,但更多的人,还是由衷的欢喜,为佛门的强盛,也为自己能够亲眼见证一个拥有成为菩萨潜力的居士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