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9600000009

第9章 同声相应

鲁迅与茅盾,同为我国著名的作家。自20世纪20年代末期,他们二人就开始并肩战斗,共同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和社会斗争。比如1931年为抗议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发表了《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1932年2月,发表《上海文艺界告世界书》和《为日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同年5月,发起为日本革命作家小林多喜二遗族募捐,等等。后来人们提起他们,会说道:“这二位是同声相应的作家。”

同声相应,典出《易经·乾·文言》:“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王弼注疏:“同气相求者,若天欲雨,而柱础润是也。”《易经·乾》卦认为:声音相同的就相互响应,气味相投的就互相追求。这是一种天地、天人感应的说法,圣人有生养之德,众人有生养之情,前事之“兆”,为后事之“应”。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相同的声音可以互相呼应,相似的气味可以互相融合,比喻志趣相同的人便会结合在一起或应和别人的话。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自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同他做伙计,亦是理之当然。”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中说:“同明相照,同类相求。”这是从偶然与必然、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出发,叙述同类之间的关系。这个成语现泛指事物之间的聚结,也用于贬义。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客观来说,这个成语其实描述了物理声学中的共振现象。共振是指一个物理系统在其自然的振动频率(所谓的共振频率)下趋于从周围环境吸收更多能量的趋势。自然中有许多地方有共振的现象,比如乐器的音响共振、太阳系一些类木行星的卫星之间的轨道共振、动物耳中基底膜的共振、电路的共振等等。其中声学上的共振现象也称为“共鸣”。这是当两个物体发生振动时,它们的固有频率相同或具有简单的整数比时所产生的现象。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在弹奏弦乐器时会出现共振现象。世界上最早记录共振现象的文章载于《庄子》:“为之调瑟,废于一堂,废于一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意思是:于是为之调好了瑟,一张放在堂屋里,一张置于内室中,在一张瑟上奏宫音,另一瑟的宫弦应声,在一张瑟上奏角音,另一瑟的角弦应声,因为它们音律相同或者改调一弦,与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4、5)都不符合,弹奏它,则25根弦一齐振动。

这个实验发现了两种现象,一种是基音与基音之间的共振,另一种是基音与泛音之间的共振,后一种现象在一般情况下较难察觉。

后来《吕氏春秋》一书也对上述现象进行解释:“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鼓宫而宫动,鼓角而角动。”汉末学者高诱作注说:“鼓,击也。击大宫而小宫应,鼓大角而小角应,言类相感也。”高诱的解释既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内容。说定性,是他注意到声与声之间的作用;说定量,是“大宫”与“小宫”、“大角”与“小角”的作用应成比例,它们相隔八度,即频率比为1:2,这就是一种泛音现象。

唐段成式(?~860)在《酉阳杂俎》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共振的故事:“蜀将军皇甫直,别音律,击陶器能知时月。好弹琵琶,元和中,尝造一调,乘凉临水池弹之,本黄钟而声人蕤宾,因更弦再三奏之,声犹蕤宾也,直甚惑,不悦,自意为不祥。隔日,又奏于池上,声如故。试弹于他处,则黄钟也。直因调蕤宾,夜复鸣弹于池上,觉近岸波动,有物激水如鱼跃。及下弦则没矣。直遂集客,车水竭池,穷池索之数日,泥下丈余得铁一片,乃方响蕤宾铁也。”意思是:蜀将军皇甫直善于辨别音律,只需敲击几下陶器,就可以确定该陶器的制作年月。他喜欢弹琵琶,元和年间,他曾自己谱成一种曲调,在凉爽的水池边弹奏。这首曲子本来属于黄钟(今律名“f”)调,却走调成为蕤宾(今律名“b”)调,经多次调弦演奏还是蕤宾调。他极为迷惑,心中郁郁不悦,认为这是不祥之兆。隔了一天,他又在池边弹奏,其调仍为蕤宾。于是他试着到别处弹奏,则恢复到正常的黄钟调了。他于是干脆把琵琶弦音调成蕤宾,晚上再到池边弹奏,觉近岸处池中波浪随乐音旋律而跳动,似有东西在激水,就像跃鱼激水一般。当停止弹奏时,水面也归于平静。皇甫直就召集宾客,用水车排干池水,在池中四处搜索,这样在池中搜了好几天,终于在泥下3米多深的地方找到一块铁片,原来它正是方响蕤宾调的定音铁。

此外,古人记载最多的共振现象应属“自鸣”。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指出:“物之以类动者也,其动以声而无形,人不见其动之形,则谓之自鸣也。”董仲舒认为,同类的物体运动或振动会产生自鸣,由于它是以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不能直接看到它的成因。他以琴瑟的弦音为例,认为“五音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可见董仲舒注意到自鸣的数理关系,并借此说明“天人感应”的道理。

《太平广记》中也有关于自鸣现象的记载:“永建时,殿上钟自鸣,帝甚忧之。公卿莫能解,乃问英。英曰:‘蜀岷山崩,母崩故子鸣,非圣朝灾也。’”“魏时,殿前钟忽大鸣,震骇。省署。华曰:‘此蜀铜山崩,故钟鸣应之也。’蜀寻上事,果云铜山崩,时日皆如华言。”钟不扣自鸣,古籍上的记载不胜枚举,仅《三冈识略》就有三次。

而最先提出“自鸣”这一术语的是宋代科学家沈括。一天,沈括在朋友家中看到一个共振现象,他记述并解释说:“予友人家有一琵琶,置之虚室,以管色奏双调,琵琶弦辄有声应之,奏他调则不应,宝之以为异物,殊不知此乃常理。二十八调但有声同者即应。”其中的“管色”就是“筚篥”,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双调”是古代燕乐的一个调名。沈括在友人家中看到的是一个琵琶的弦与管乐器发生共振的现象。为了进一步弄清原因,沈括设计了一个实验,即琴瑟的弦发生共振实验。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琴瑟弦皆有应声。宫弦则应少宫,商声则应少商,其余皆隔四相应。”其中宫、商相当于现代简谱中的“1”、“2”;少宫、少商则相当于高音“1”、高音“2”。琴瑟都是以五声音阶定弦的,第一弦隔二、三、四、五弦,同第六弦“隔四相应”,以此类推。

沈括还特地用纸人来演示其“相应”的情形:“今曲中有声者,须依此用之,欲知其应者,先调诸弦令声和,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他弦即不动。声律高下苟同,虽在他弦鼓之,应弦亦震,此之谓正声。”也就是说,为了要知道某一根弦的应弦,可以先将各条弦的音调准,然后剪纸人放在待测弦上,一弹与它相应的弦,纸人就会跳动,弹其他弦,纸人就不动。如果琴弦的声调高低都相同,即使在别的琴上弹,这张琴上的应弦同样也会振动,沈括把这叫做“正声”实验。沈括的实验是世界上第一个弦线共振实验。

宋末学者周密重复了五度的共振实验,他在《癸辛杂识》中写道:“琴间指以一与四,二与五,六、四与七为应。今凡动一弦,则第四弦自然而动。试以羽毛轻纤之物,果然,此气之自然相感动之妙。”周密所论述的都是弦长比为2:3的共振情况。

由此可见,沈括与周密的实验研究,分别发现了共振发生在振数比为1:2(宫与少宫,商与少商)、2:3(隔四相生)等处。同样的实验研究方法,意大利达·芬奇在15世纪进行,牛津诺布尔和皮戈特在17世纪进行。他们的研究比沈括(1031~1095)、周密(1232~1298)要晚几百年。

明末学者方以智对沈括的实验也做了补充。他在《物理小识》中写道:“今和琴瑟者,分门内外,外弹仙翁,则内弦也动。如定三弦子为梅花调,以小纸每弦贴之,旁吹笛中梅花调一字,此弦之纸亦动。”文中所说的“内外”是指琴瑟的内侧和外侧,“仙翁”是一种定弦的方法,“一字”是吹笛时六孔全闭的音。当笛子吹出“一字”的乐音时,“三弦子”上发“一字”音的弦也振动起来。方以智用小纸片演示了这时产生的共振现象。

同声相应,琴弦间跳动的不仅是音符,还有科学。

同类推荐
  • 智力闯关(智商总动员)

    智力闯关(智商总动员)

    《智商乐园》是智商总动员系列丛书,智商总动员系列丛书让你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益智,在益智中快乐,永远是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追求。本系列丛书是一片快乐的阅读天地,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它能让你开心一刻,思考一回。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益智,在益智中快乐,永远是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追求。翻开《智商总动员》——轻轻松松让你踏上寓学于乐的智慧之旅!
  • 大地的哭声(TATA侦探组)

    大地的哭声(TATA侦探组)

    罗文欧、谷笑笑、朱健康和孟李江南四个人不但是同学,更是探险的好搭档。他们有勇有谋,机智灵活,揭开了“会说话的骷髅”的奥秘,闯入了“死亡森林”,也在神秘的将军府发现宝藏,更中止了一场人类掠夺大自然的悲剧。校园、探案、冒险相结合,并在故事中穿插科普知识。
  •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本书主要介绍了百年图画书发展历史,百部经典传世图画书,百科全书式精准解读。生动易读的30多万文字、风格多样的近200种图画书实例和清晰精美的800多幅插图,引领读者走进图画书的世界,了解图画书的表现形式,发现图画书的奥妙趣味。
  •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德育修养常识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德育修养常识

    李超主编的《青少年不可不知的德育修养常识》涵盖了道德修养方面的 知识;作为青少年课外读物,与课本的枯燥单调相比,《青少年不可不知的德育修养常识》中的知识点言筒意赅、通俗易懂,易于被肯少年朋友们接受 。
  • 兽神·入世之初

    兽神·入世之初

    异位面伦达大陆,众神征战;兽人诸神中的监督和审判之神忽而特陨落,神性流落凡间。出生于道格族犬人部落的道格拉斯获得了一丝神性。因早产而先天孱弱的道格拉斯,在冥冥中受到神性的指引,为了变得强壮起来而走出部落。道格拉斯想要加入兽人大军,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人类商队的一员。在半兽荒原中,商队与半兽人起了冲突。在生死存亡之际,道格拉斯意外激活体内的远古血脉和神性而幸免于难。刚刚逃过一劫,道格拉斯又遭遇了可怕而强大的黑暗魔法师……
热门推荐
  • 特别女生杨等等

    特别女生杨等等

    她又看着窗外。她们的教师在四楼,窗外的梧桐树,正好长到四楼窗户这么高。风吹着树哗啦啦作响,好像在树叶隐藏着整整一个乐队,反反复复地吟唱一首听不懂歌词的歌儿……
  • 碑冥

    碑冥

    平静的小城市里,隐藏着光怪陆离的世界,不为人知的神秘事件,很多人发现了什么,但是没有人知道真相,这其中有大恐怖!
  • 歧黄丹圣

    歧黄丹圣

    数千年前天北大陆第一宗门歧黄宗突然神秘消失,数千年后陆尘偶得岐黄秘术传承,为了解宗门数千年秘辛而踏上修真界,一步步寻找到九幽秘境,继而揭开了歧黄宗数千年前突然消失的修真界最大秘辛,面对整个最终得到的事实陆尘将何去何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婚情薄   总裁的虐妻

    婚情薄 总裁的虐妻

    【他说冉颜,肉体上的欢愉,精神上的活寡,才彻骨铭心】冉颜从来不知道,一次偶然的救助,换来的是一场婚姻。嫁给一个素未相识的人,很显然她是不愿意的。但是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无能为力的事情,叫做“钱”所以她嫁了。那个叫做顾墨白的男人,听闻刚刚回国。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冉颜万万没想到的,她知道自己的不愿意,但当看到顾墨白才知道他也无意。那样一个骄傲不羁,深不可测的男人在看旁边的人儿时透入着深深的宠。那天,他腥红着眼说,冉颜,嫁了我,等着守活寡。冉颜煞白的脸,紧握的手,嘴角却挂着牵强的笑,没关系,冉颜,你不爱他,守活寡又如何。结婚三年,顾墨白向她证明了他当时的那句诺言。冉颜告诫自己,冉颜,你要守的不是活寡,是自己的心,冉颜,你懂吗?一纸离婚协议,终究塌了她的心城。却不料,他们的婚姻才是真正的殇。结婚前,冉颜说,没关系,我不爱他。结婚后,冉颜说,冉颜,你要守的不是寡,是心。离婚前,冉颜说,顾墨白,这场戏,一直只有我一个人在演。伤到极致,她说,顾墨白,谢谢你们毁了我。后来的后来顾墨白说,冉颜,天堂地狱,即使是毁得彻底,你也只能呆在我身边。
  • 帝极九天

    帝极九天

    九天大陆强者林立,在这个尊崇武道的世界里,那位从小生长在一座村镇家族里的少爷逐渐在这片天地中挣脱而出。且看张成如何踏上那条众星闪耀的强者之路,帝临九天(第一次写书,见谅哈)
  • 心碎彼岸

    心碎彼岸

    “对不起,对不起……”隐约穿来几个男生的声音。一个紫发彩眸的女生在一片茫茫的云海中行走。一直走啊走啊,走啊……不知走了多久,又传来声音:“姐,姐。”少女的双眼突然变得血红,变得血腥。她发了疯似的乱跑,为什么,为什么!她为什么一直走不出去?她跌坐在地上,紫发散了一地。“妹妹,妹妹。”又是一阵呼喊声,她抱着头,眼泪止也止不住。为什么,为什么这些呼喊声这么熟悉?可她却记不起来。可,她的脑子里,却一片血腥。不她记起来了!她……弟弟,哥哥,朋友们。是她,囚禁了朋友们,是她,没能保护好弟弟,是她,没能阻止哥哥的牺牲!不!……
  • 莫悲伤

    莫悲伤

    我知道,也许这是最后一次见你了,原谅我不敢告诉你我的存在,原谅我一直让你生活在悔恨中。
  • 海员之海域幽深

    海员之海域幽深

    即使科技发展到今天,这个世界仍有许多我们人类不曾到达的地方,亦有许多不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破解。占据地球四分之三的海洋,更是充满了许多的未知和神奇。美人鱼和挪威海怪真的只是存在于传说中吗?百慕大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台湾海域发现的古城又有怎样的故事.......徐福东渡,海底沉船。海盗宝藏,南洋历险。太平洋的惊涛怪浪,大西洋的狂风暴雨。这是一本关于海洋历险的书,这是一个关于海员传奇的故事。
  • 太古神帝

    太古神帝

    少年问天深受焱火之毒噬体多年,于千年寒冰之上打坐祛除邪火,带着焱火之气的冰水滋养龙族所化的冰蚕,当他的生命受到威胁之时,冰蚕出手帮忙,二者融合为一体。自此,开启一段天才少年与臭屁龙的奇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