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口中,生出莲花九品,铄金舌上,容它鹦鹉千言。”_____选自《小窗幽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娇娜给沛然的信(1)
沛然你好!
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你吧。这样称呼你,你一时可能还不习惯吧?
你要知道,早在高一,我见到你的第一眼,我已不仅把你当作我的恩师,而更把你当作我心上的恋人。更何况,我现在是在校的大学生,我俩是爱情中的两棵平等的橡树呀。
虽然现在,我人在大学校园,但我的心,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你。想着这个暑假,能够在你的家乡,在月圆之夜我们当面互诉衷情的情景。想着高中三年的一幕幕……
在高中的三年里,每一天清晨起来我梳妆打扮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我刻意的打扮着自己,希望当我出现在你面前时,能引起你的青睐。哪怕你特意地对我使一个喜爱的眼神,也会使我喜出望外。
然而在此刻,因为身边没有了你,我真是懒得刻意地打扮自己。
回想过去的三年里,我思想上的每一次进步,学习上的每一次提高,班委会工作上的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你的教诲和激励。
高中这三年奠定了我今后人生的基础。
我曾无数次默默庆幸,庆幸上苍让我遇到了你。由于有了你,我这三年的高中生活才感到有滋有味。每当夜晚来临时,躺在床上,我第一个想到的也是你,你的音容笑貌便浮现在我的眼前。
暗恋是苦涩的,但有时也是甜美的,因为在我的心灵深处有着许多的期盼,这期盼无时无刻不在编织着五彩斑斓的梦。
这种“美妙的梦”啊,有时觉得清晰,但更多的,则是那样的渺茫……
那时,我这有心之人,遇到当时无心之人的你,如月之倒映水中,虽然光耀如斯,我落得只是空劳牵挂,孤寂难捱。
自从这次我们互诉衷情之后,现在我三年来的期盼终于迎来了“美妙的梦”。
我再不是一厢情愿的暗恋。而是人分两地,却心心相印。
正可谓:“眼波才动被人猜,惟有心上人儿知”。
会心之语,会心之人,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滋味是何等的惬意!
沛然啊,我们之间,能达到现在这样,我们是付出代价的啊!
高考前因我的日记的暗恋话语和父亲的鲁莽言行,给你带来很大的麻烦。
这麻烦甚至影响了你的声誉和工作。其后果是严重的。
虽然领导给你平了反,正了名。
但人嘴两扇皮,反正都是理,乃至以后,也让你说也说不清。
每想到这些,我的心里就充满愧疚之情——岂止一句愧疚可以了得啊?
当你蒙羞之时,我还蒙在鼓里,你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一切。你暗自的祈祷着,担心我高考中如果为此分心,会毁了我的前途,你甚至祈祷让我一辈子也不知道此事,惟恐伤害了我的心灵。
当我在白老师家,听到白老师陈述你当时为我忧心忡忡的心境,看到你信中的这些话语时,我流下了泪水。
这泪水中的滋味只有我自己才知晓其中的内涵。这里有伤心,这里有愧疚,这里有对你的担心和心疼。这里更有对你的敬意——大难临头时,你没有考虑自己的荣辱,而在担心着我——这个给你招来麻烦的人。
这是怎样的一种胸怀呀?沛然呀,你知道吗?这泪水中还有一种欣喜呢,那就是:
为你苦苦暗恋三年,值了!我没有看错了你呀。
沛然呀,回想起来,在我们之间,最甜蜜最惬意的该是一个月前,在你的家乡——八月十五日那个月圆之夜了吧?
那一天,圆月离地面很低很低,仿佛抬手就可触摸到她。
她是我们第一次缠绵的见证人啊,陪伴我们的还有那棵为我们遮风的枝叶繁茂的大松树。可惜我们那天没有带着相机把圆月和松树一起收入景中。
虽然转天,我们在那棵大松树下合影留念,可惜却少了那一轮圆月呀。
相片我们各自一张。你经常看这张照片吗?我可经常独自偷偷看呀。
你曾问我:为什么那天晚上回到家洗漱后,紧闭房门不愿见我,转天一直到离开蓟县,又一直搬到葛丽那挤着住,不回来。
我还要问你呢:
为什么我们缠绵到……你却收住了……不再……羞死我了……
沛然啊,你的这种肢体语言已经再清楚不过的告诉我。你存在顾虑:
在我们的爱情之路的旅途中,你还没有迈过世俗偏见这道即愚蠢又顽固的伪道德家的坎!
你,作为我所崇拜的语文老师,你曾声情并茂的为我们诵读: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然而这“情”一旦放在你的身上,你便困惑了。当我的挚友——直爽仗义的葛丽,当众为我问你“您和班长今后打算咋样时”,你支吾了。
什么“你给我出了一道难题”呀。
什么“我们不是活在真空里”呀。
什么“社会人们的非议”呀。
沛然啊,难道这些我没有想过吗!我曾站在你的角度涉身处地的为你想过:
你刚刚撤掉免职的决定。虽然王世荫已不在学校任职。但是旧的观念依然存在。
在你送我赴京求学的车站站台上,当我们就要分别时,你曾经跟我说过:
“娇娜呀,我不是鲁迅,你也不是许广平。我们如果走下去,你有过思想准备没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
我现在已不是那个十六七岁,扭扭捏捏暗恋着你的,对爱情还处于懵懂状态的小娇娜了,我一下子经历了太多的事:
家庭中父母离婚的风波深深刺伤了我,至今我还忍着伤痛呻吟;
学校中我的日记事件,将我的隐私暴露于众。
当我走在学校里,当我处在知情的人群场合,他们刚才还和我笑脸相迎,转脸便窃窃私语对我说三道四,至今我都难脱非议的重压;
你这个有才华的青年语文教学的新秀,是因为我而被免职。不仅教育界尽人皆知,通过学生家长的口,早已在社会上被传得满城风雨,我们即使有千万张嘴也难辨真伪;
最后的班会,我挥泪的陈述告白,更是震动着某些人的神经,并被传得沸沸扬扬,其中有褒也有贬;
我和父母一起到区局留笔录,辨事实。
这一切使我过早地走上依法自卫人身权益的战场。
这是为维护尊严的殊死的搏斗呀。
我短短的几个月的人生经历。在一些人来说,可能要历经十年也未必遇到。
在你的家乡,文博科长传来的好消息,是我们努力抗争的结果,也是“古槐三杰”多年来赢得人心的胜利。
然而。在我们这个曾有着世界最长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度,在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思想还并不十分开放的今日。我们的爱情之路充满着泥泞,布满着荆棘……
每想到这些,忧愁便自然而然地,又占据了我的心田。
正所谓:“锁骨口中,生出莲花九品,铄金舌上,容它鹦鹉千言。”
至于舌灿莲花,鹦鹉学舌就由它去吧!
只要我们真心相爱,风言风语何所惧!
为了我们的爱,让我们踏着泥泞走,迎着风口行吧!
现在我在京城上大学,不能天天看见你了。闲来时我独自在京华园的近春园流连,这里的假山、瀑布、草坪、鱼池景致虽好,但少了你在我身边,却是那样索然无味。
我在“临漪榭”扶栏默默地凝视那碧绿的秋水,但在涟漪中:
我分明看到的又是你送我离G城来京华上学,我们俩情依依,难舍难离,挥泪分别的情景。
我脑海里分明浮现的还是,随着那火车汽笛的一声长鸣,在站台上,你频频向我挥手的面容。
我想到的是,在你的家乡,那圆月之下,松树荫下,我们俩缠绵的情景。
寂寞难捱,思情幽幽。
于是即兴填词《捣练子》已寄思念之情:
书院静,榭台空,凭栏凝望碧水清。此心已飞月圆夜,青松碧草缠绵情。
学校的熄灯铃响起了,我匆匆写到这里,就此收笔吧。多保重。
思念你的娇娜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