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危机横扫世界
1929年至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重、影响程度最深的一次经济危机。时至今日,西方资产阶级提起“三十年代大危机”,依然谈虎色变。
这场危机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谈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交战国一片废墟,百废待兴,于是各国开足马力,加快生产,并运用新技术和新的管理经验,提高了生产效率。短短几年,经济繁荣起来。尤其是美国,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金融中心。
这种繁荣使得美国的经济学家们忘乎所以,有人甚至相信美国从此进入了一个永远根除贫困的新时代。
然而,在这种繁荣的背后,却潜伏着危机的因素。首先,经济的繁荣并未带来共同富裕,相反却加剧了贫富的差距。据统计,1929年,占人口5%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了全部个人收入的三分之一,而全年收入低于2000美元的贫困家庭占家庭总数的60%。南卡罗来纳州的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125美元左右。普通群众的购买力太弱,美国的经济严重依赖于富有阶级的个人消费和投资,必然造成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必然导致工厂裁员,工人失业;工人失业使社会购买力更加疲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同时,伴随着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出现的地产和股票的投机狂热,特别是后一种投机活动,使得股票市场价格狂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这种空前猖獗的金融投机活动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
总之,美国经济的繁荣是一种建立在不稳定基础上的繁荣。繁荣的背后,潜藏着各种危机的因素,一旦有了适当的条件,这座繁荣之塔必然会倒塌。
1929年10月24日,像往常一样,纽约证券交易所人头攒动,交易大厅挤满了投资者和经纪人。人们满怀信心地来到这里,他们希望20年代中期开始的美国经济繁荣所带来的股票上涨永不停步,许多人深信,纽约证券交易所就如那只传说中会下金蛋的鹅,将给他们每个人带来取之不尽的财富。
上午9时,交易大厅一声锣响,新的一天的疯狂交易又开始了。人们突然发现,今天很少有人购进股票,一些人在不计成本地抛售。恐慌的情绪立即传染给在场的每一个人,现在他们考虑的只有一件事,卖掉手中的股票。这一天华尔街股市暴跌,成交量达创纪录的1300万股,所有的上市公司都遭受重创。这一天是星期四,故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大资本家摩根担心美国证券市场会因此崩溃,邀请了一些大财团领袖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对策。他们决定,筹集数十亿美元来挽救股市。然而,这笔资金对于股市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10月29日,更为猛烈的股票抛售风潮横扫华尔街股市,这一天成交量高达1640万股,再创纽约证券交易所历史纪录,50种主要股票价格平均下降40档。在这次打击下,美国股市再也无法恢复元气,转入漫漫熊途。
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是美国经济内部的深刻矛盾促成的,它转而进一步加剧美国的内部矛盾。美国经济进入经济大危机时期。
到1932年底,华尔街工业类股票价值跌去83%,公用事业类股票跌去83%,铁路股票跌去85%,750亿美元资金从股市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相当于1932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倍半。无数小股东血本无归,他们痛不欲生,悲叹一生积蓄化为泡影。数以万计的大中型公司破产,许多资本家因无法偿还贷款被判入狱,一些人选择了自杀。
从1929年到1932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下降46%,商业交易下降48%,农业收入减少57%,进出口贸易减少72%。唯一上升的是失业率,从2.5%猛升至40%,失业人口高达1700万。美国经济遭到史无前例的重创,发展水平退回到20世纪初的水平。
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中心和支柱。一战以后,欧洲各国都欠美国的债,靠美国的贷款和投资实现复苏。现在美国经济发生困难,欧洲就失去了发动机。德国首当其冲,依赖美国资金的德国企业立即陷入困境,数以千计的企业倒闭,数百万工人失业。在这场大危机中,德国遭受的损失仅次于美国,国民总产值下降达40%,惶恐不安的德国人失去了对生活的最后一点信心。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及所有西欧国家,无一能在凶猛的经济危机打击下幸免,经济大幅度下降,千百万人民失业等问题困扰着这些国家的政府。
在美国西海岸的对面,岛国日本也在危机中苦苦挣扎。过去,日本工业产品严重地依赖欧美市场,现在,日本人发现,欧美市场的大门对他们关闭了,日本产品无人问津,进出口贸易锐减。日本迅速进入经济危机时期,无数小企业倒闭,三菱、三井、安田、住友等大公司也损失惨重。
在大危机中,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及欠发达国家也深受其害。欧美趁机向这些国家和地区倾销过剩商品,毁灭它们脆弱的民族工业。在国际市场上,欧美操纵的农产品与原料价格暴跌,更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雪上加霜。
当1929年10月美国股票市场突然崩溃时,美国总统胡佛还不相信这是经济危机,他认为这只是一种暂时现象,美国还会继续繁荣下去。这也难怪,西方国家的经济思想是鼓励自由竞争,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少越好。根据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理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自然会指导人们的经济行为。美国人认为他们的繁荣兴旺是自由竞争和个人奋斗的结果。
大危机当然不会自然消退,而是越来越严重。全国失业的人越来越多,流浪的人多达200万。失业和半失业造成了可怕的普遍贫困,人们无法付清房租,被赶出住宅,沦为流民。现在人们对总统胡佛先生越来越恼火。胡佛原本有“人道主义者”、“救济大师”的名号,现在人们听了这名字就来气。于是,人们把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起来的一片片临时住所叫做“胡佛村”;乞讨用的口袋叫“胡佛袋”;乡下的贫民把破汽车前部锯掉,车斗套上骨瘦如柴的骡子,叫做“胡佛车”……这不是有意恶心总统吗?
形势这般晦气,总统先生只好不再说经济危机已经过去,可是他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就这样,他好不容易挨到了任期结束。1932年底,胡佛在大选中一败涂地,让位于富兰克林·罗斯福。
罗斯福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他上任伊始,便大力推行干预经济的新政策,增加税收,推行福利政策,积极创造就业,史称“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激化的阶级矛盾,从某种程度上损害了一些大资本家的眼前利益,他们气愤地骂他是“红色资本家”,是“白宫中的苏联特务”,说他每天都在吃“烤百万富翁”。
在罗斯福当选总统时,正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经济危机的最严重时期,面对艰难局势,罗斯福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以一种乐观而又自信的态度迎接挑战,他的这种精神影响了美国人。在罗斯福的鼓舞下,美国开始进入了以新政为标志的这样一段时期。
罗斯福新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段从1933年3月到1935年初,尤其是在从1933年3月9日到6月16日的“百日”期间,新政采取了一系列的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措施。
在第一阶段,罗斯福指使国会通过大量的法令,对银行、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以图复兴美国。这些法令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失业人数从1933年的1500万人降到1936年的900万人;农场净收入从1933年的30亿美元增加到1935年的58.5亿美元;制造业的薪金和工资总额由1933年的62.5亿增加到1937年的130亿美元。
虽然新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却招来了大资本家的怨恨。一些右翼势力猛烈地抨击新政,甚至把罗斯福的一些法令称为“希特勒-墨索里尼方法”。1935年5月27日,最高法院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1936年1月,他们又宣布《农业调整法》违宪,而这两条法律在新政过程中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罗斯福新政受到挫折。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不满和批评,罗斯福没有退却,反而进一步深化改革,将新政推进到纵深发展的第二阶段。
在第二阶段中,罗斯福进一步扩大公共工程的建设规模以刺激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这一阶段中,罗斯福从长远出发,通过了像《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障法》等法律,进一步改善劳资关系,增加人民福利,缓和了激化的阶级矛盾。
罗斯福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1929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为美国经济的复兴作出了贡献。但是,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范围内对资本主义体制的某些弊病加以改革,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1929年经济大危机造成了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罢工、游行、集会和示威在西方各国此起彼伏,对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形成猛烈冲击。
右翼法西斯势力在大危机中应运而生。德国进入危机后,希特勒在一家报纸上公然声称:“我一生之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些日子这么舒坦,内心感到这么满意过。”纳粹党借大危机上台,德国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开始扩军备战,对外侵略,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在远东的日本,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危机,纵容军国主义势力。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对中国东北的进攻,继而又将战火燃向华东、华北,妄图侵占整个中国。
大萧条改变了20世纪历史的进程,改变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关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创造了条件。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1883—194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开创者之一。1929年西方爆发了经济危机后,凯恩斯感觉到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已经不符合现实,必须加以突破,于是写出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被认为是欧洲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典经济学理论。
希特勒在德国上台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受到了战胜国的压制,丧失了大片的领土,还要付出巨额的赔款;在军事方面,还有苛刻的限制,这给法西斯的上台提供了借口。希特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上了德国权力的巅峰。
早在1923年,命运多舛的德国又遭到新的不幸。这一年年初,法国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由,出兵占领鲁尔,给德国脆弱的经济致命一击。国内出现了疯狂的通货膨胀,到这一年年底,美元与马克的比价已从战后初期的1∶4变成1∶4200,德国经济已经崩溃。
鲁尔危机严重损害了德国政府的地位,给各种反政府势力带来了机会。德国政治暗流涌动,各种阴谋层出不穷。一个名叫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右翼小党迅速登上政治舞台,并开始引起人们注意。
这个党的前身是1919年初建立的德国工人党。同年,希特勒加入,并凭借他的如簧巧舌,很快成为领袖。他将党名改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这个词是其德文缩写的音译。
最初,纳粹党和希特勒企图通过政变的形式推翻当时的政权——魏玛共和国,这就是著名的啤酒馆暴动。但政变很快被警察的炮火镇压下去,希特勒也被捕入狱。当1924年希特勒从监狱中出来时,他决心采用新的策略。
希特勒意识到武装起义是无意义的,他和他的党徒决定通过投票箱的合法方式取得政权,一旦成功,就抛弃这一使他们成功的工具。
1929年后,纳粹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原因是它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希特勒吸引那些感到被社会疏远、担心社会主义革命的人。越来越多的人谴责年轻的德国民主制是德国遭遇不幸的根源:屈辱的和平条约《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担战争罪责并向协约国支付赔款,20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毁掉了中产阶级的存款,大萧条带来的苦难,德国各主要政党之间无休止的、痛苦的内讧。阿道夫·希特勒承诺通过为德国建立一个新秩序来结束所有的不幸。通过强调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主义,纳粹党人曲解了这种意识形态。尽管纳粹党人面向社会所有阶层征募新成员,但是国家社会主义主要还是吸引了中下层:破产的店主和工匠、贫穷的农场主、被解雇的白领工人和幻想破灭的学生。
面对大萧条,执政的民主党和自由党派拿不出办法,民众对无效和腐败的议会体系失去了信心,选民变得很激进。1930年—1932年间,纳粹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兴登堡总统决定让希特勒组阁。
1933年1月30日,年迈体衰的兴登堡总统任命纳粹首领阿道夫·希特勒为德国新总理,这标志着德国进入纳粹时代。
纳粹政权建立之初,在内阁和国会中都处于少数地位。希特勒知道,对这个政权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共产党和民主力量。于是纳粹党徒制造国会纵火案,嫁祸德国共产党人。希特勒利用这一事件,宣布在全国实行紧急状态,取消宪法中保护人民基本权利条款,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和左翼民主人士。不久,希特勒下令解散除纳粹党之外的一切政党。现在,纳粹成为德国唯一合法政党,开始统治着德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934年夏,兴登堡总统病死,政府宣布,由希特勒接任总统,并把总理职位与总统职位合并,不再单设总统职位。从此,希特勒名正言顺地成为第三帝国的元首。
第三帝国的统治,建立在赤裸裸的恐怖基础上。纳粹政权粗暴地践踏法律,设立“人民法庭”,审理政治案件,纳粹党徒把持下的这个法庭,撇开一切正常法律程序,肆意对共产党人和反法西斯人士定罪。纳粹在德国各地广建集中营,大量关押和残酷迫害政治犯,并建立由冲锋队、党卫军和盖世太保(音译,即秘密警察)组成的恐怖网,严密监视德国人民的日常言行,防止反纳粹政治力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