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9600000003

第3章 化解冲突,追求卓越(3)

照美国拉嘉斯大学调查统计,凡是应征者获接见时所碰到提问的问题,比较常见的不过是十几条左右,只要你能好好地准备一下,对你的面试必有很大的帮助。

这几条较笼统性的问题就是:

(1)给我们谈谈你个人的一些情况;

(2)在此之前,你在什么地方做过事?

(3)你为什么喜欢做我们这种工作,以前有做过这种工作的经验吗?

(4)为什么你离开以前的工作?

(5)你打算把这种职业做终身职业吗?

(6)除此之外,你还喜欢什么工作?

(7)在经济上你有什么要求?

(8)你能刻苦耐劳吗?

(9)除了你现在应征的工作之外,你还愿意做些其他零碎的事情么?

(10)你来工作,是为了赚薪水,还是学些经验?

(11)你有信心胜任这个工作吗?

(12)你对此处所经营的事业,过去有所认识么?

(13)你来应征前到别处应征过吗?

(14)你想找一份什么样的职位?

(15)你的弱点或者不足是什么?

(16)你知道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哪家公司吗?

(17)你认为自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吗?

(18)你内心对这家公司的印象如何?

(19)你喜欢这个环境吗?

要留意,凡是负责接见求职者的人,你要假定他们都有锐利的眼光、正确的判断,他们会一眼就看出你有没有交际的经验。大多数善于交际的人,都有掩饰其本身弱点的习惯,这并不为对方所喜,因为对方接见你,就是想了解你的真相,所以你说的话一定要让他们深信不疑。

面试时,大家都抱着很大的成功希望,害怕失败,这种心态会导致患得患失,斤斤计较。遇到不顺利或出现错误,就容易气馁或造成过度紧张,而不能发挥正常水平。最好的办法是不要过分有非得到不可的态度,这样遇事反而就容易坦然处之。

有这么一个笑谈:某公司招聘雇员,面试时,主试者问某应征者:“你初恋过多少次?”

应征者答:“二次”。

他答得很“可爱”,引得主试者哈哈大笑起来,因为初恋只能有一次。这就是应征者由于情绪紧张造成的。

除了上述笼统性的询问之外,你还要“应酬”其他的问题,包括有:关于你应征的公司或机构的事情,关于你的待遇和日常生活的事情,关于你的性格和健康的事情,关于你的思想和趣味的事情,关于结婚和家庭的事情,关于家庭和学业的事情等。

依照许多位主试者的见解,他们对于来应征的人谈到机构本身的事时“茫然不知”,心里极不愉快。

例如,某汽水厂招聘职员,一定问及“你以前有喝过我们的汽水吗?”之类的事情,答以“喝过”是不够的,因为他还会问你“觉得我们的汽水与别的汽水有什么不同之处”等等。

有入在问及待遇问题时,大都会答以“只求录用,薪金不论”,或者“金钱对于我不那么重要--机遇才是我最关注的”,这也不是最好的答复。金钱的重要不仅在于说明它如何来支配生活,而且在于表明这份工作和工作职位的重要。在事前你需要掂量一下“一般情况下,他们对这样的职位会付给多少”,你可根据这项工作的性质、难度和你本人的素质,提个不高不低的范围。提少了,对方怀疑你是否有真本事,要求太高,对方会认为你太挑剔太讲究。

记住,薪水的问题不是你提出多少他们就会给你多少的,他们或许在事前就已定了下来。只要是个有前途的职位,不必现在就计较得失。

在此基础上巧妙地表达出你的意愿,要注意说得实在。主试者一般不会对你产生误会的。因为活在这个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明白: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至少,你还可以这样表示:“最好能够有较佳的待遇”,或“希望录用之后,待遇会逐步提高。”这样才是真实而受到对方信任的讲法,因为人的本性是“往上爬”的。

有些主试者喜欢应征者和他有同一嗜好,比如他喜欢看文艺名著,他可能问你有没有看过某名家所写的新书。但要当心,如果你真的没有看过,你要坦白承认“还没有看过”,但可补充说,“在报纸上常常见到这本书的介绍文章”之类,也是一样叫他听了高兴的。

答复“你为什么离开以前的职业,外谋新职?”时,多数人答以“嫌薪水少,工作时间长”等都是不好的,对方听了会不舒服,因为总有一大你会以同样的理由嫌他的。

主试者十分注意考察你是否因为在工作中没有起色而被终止工作、免职或者辞退,更确切地说,面试人注重的是你与人相处的能力。对此,最好是如实回答,不过方式是不要损害到自己。

你可向面试人提供一个可以让人接受的完美解释。例如,你离职是由于公司不景气,没有发展潜力等等。

如果你被炒了鱿鱼,千万不要说:“我不能使上司满意。”而应这这样答:“我认为那份工作不能让我充分施展我的才能。”其实,最好的说法如何,应因人而异,我以前听见一个应征者答得较妥,他说:“我总觉得能来贵行工作比以前更好。”

被问及“你喜欢怎样的上司?”时,你就应该清楚主试者这样问是看你是否爱顶撞上司,是否与本单位的上司合作得好。

如果该单位的主管大致是属不保守的一类,你可以说:“我喜欢那些有进取精神,有胆有识的领导者,这样的上司可以给我发挥才能的机会。”

如果他可能是不开明、不易相处的一类,你可以说:“只要我服从领导,而在他的领导下我又可以干好工作的,我都喜欢。”

谈到“你的不足是什么”时,试图回避或不提自己的缺点,不是一个好策略,既要做到有话可说,说得出来,又不必贬低自己。

可谈1到2项不足之处,谈时要把缺点、不足说得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危害,是一些易于弥补的缺点。

当对方要你谈谈个人的情况时,主试者最忌讳你像记“流水帐”一样无边无际,又忌你毫无根据地自夸和捏造事实。针对所求职位的性质特点,你应简洁、有用、重点地谈及你的文化程度、所受教育或培训情况、应聘前的工作经历、工作经验、专长、兴趣。

然后讲“正因为这些,促使我今天到这儿来谋职”,接着再谈一下为什么你适合这个职务。关于家庭方面的询问,也是应聘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家庭对个人的性格、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不健全的家庭可能会使人性情孤僻、行为放纵等。因此,主试者一旦知道你来自有问题的家庭,会对你是爽朗还是孤僻,是任性还是自制,是轻浮还是稳重等性格和行为习惯多加注视和考察,故你的言行举止都要注意,以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还有,许多大机构的主事者都私下表示不愿雇用家境太贫穷或太富有的人,这种见解虽然不一定合理,但事实如此,我们应该在回答时注意,即使不说谎,也不该对于家庭的贫富过分夸张。

养成尊重对方的习惯

相互尊重,是成大事者非常注重的人性习惯--显而易见,没有尊重的交往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只有相互尊重,才能相互认可,体验对方的心情,让对方乐于接受。对成大事者而言,他们的习惯方式是:先尊重别人!

身上具备唯我独尊这种弱点的人往往想当然地以为这种态度是那些伟大人物或领袖们所独有的,它是充满自信的表现。然而,叮悲的是,他们错了。那些真正的大人物或领袖之所以能蜚声海内上,获得众多人的尊敬和认可,并不是因为唯我独尊,而是在于他们从来不说太过自信的话,在于他们敢于不顾自己的身份而拿自己开玩笑。正是这种肯于和多数平凡人打成一片,而不是在他们中问显得高高在上,才使他们取得了真正的成大事。

富兰克林有一种很好的摆脱唯我独尊的方法,这使他在必要时可以改变化了的心思,他养成了一种习惯,在他表明他的意见时,用一种比较模糊灵活的言词,以致40年之中,没有一个人认为他说过任何武断的话。

这里有一条很好的交际原则:不要说太过自信的话。如果你能坚持这一条原则,则你将来发现你曾经说过的话有错误时,也不必收回你以前所说的话。你应该知道:你所表达的意思或信仰,毕竟还只是你个人的意见和信仰而已,而别人也还仍然保留着他自己的意见和信仰,并且拥有取舍的权利。做到了这一点,别人自然不会盯着你的错误不放,而你呢,也不用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坚持着错误,这样一来,自然就避免了陷入唯我独尊的可怕境地。

自尊心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无论他是高高在上的一国领袖,还是沿街乞讨的流浪者。然而,在待人处世方面,我们往往是过分地强调了自己的自尊心,而把别人的自尊心踩在了脚底下。

有一个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写作业,特别是数学,那些加、减、乘、除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障碍。这就难免会出问题,有一次数学测验他得了49分--全班就他一个人挂“红灯”,数学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怒气冲冲地当着办公室许多老师的面就把他狠批一顿:“你数学到底怎么学的?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及格,你还有指望吗?……”他那时还小,时老师说的许多词语并不十分明白,但他的小小的自尊心是明显地受到伤害了,而且印象很深,直到成年后还能回想起那个令人伤痛的场景,当着许多老师的面,被无情地数落……后来他就真的“没有了指望”,数学课经常无故缺课,他对那门课产生了厌倦,对教课的老师产生了反感,他讨厌她。幸亏父母发现及时,给他补了许多课,才使他期末考试“幸免于难”。后来过了一年后换了个数学老师,老师尽管在上课时极其严肃,对作业要求也很严格,但他从来不发脾气。知道这个孩子基础差,老师总是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捕捉住这个孩子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对他鼓励,这使他信心大增,他对数学逐渐产生兴趣,直到现在,他一直对那位有着一颗仁慈之心的老师心存感激。

故事说明着一个简单但又常常为人所忽视的道理:没有人愿意被别人伤及自尊,人们总是希望得到肯定和赞美。许多人看着不顺眼就想指责别人,别人一有失误就抓住“把柄”加以“发挥”,似乎这样才能使自己心情舒畅,但谁又能去考虑那些自尊心被深深伤害了的人的感受呢?

同类推荐
  • 叔本华的智慧

    叔本华的智慧

    读其书而知其人,明其义而囿其辞,叔本华的思想也是一种令人迷惑的哲学。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叔本华个人的偏见,文中不少地方感情用事,用语欠妥。在此,敬请读者在阅读时予以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管怎样,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开创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提出的“意志”、“本能”、“直觉”、“痛苦”、“死亡”有广泛的价值,叔本华的哲学实际上开创了近代西方人生哲学的先河。
  • 活学曾国藩 活用胡雪岩

    活学曾国藩 活用胡雪岩

    本书介绍了曾国藩和胡雪岩在稳慎、磨砺、融通、用人、圆世、谋划、泰然等方面的人生哲学。
  • 修身·齐家·治企

    修身·齐家·治企

    学习本书的体会:钱是永远赚不尽的,只有工作进展才能让你有满足感!不希望去改变别人,只是不断地调整自己!用德去经营企业,不要透支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商业天规:和气生财。商人要懂政治,不去玩政治。
  • 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

    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

    “你是不是太在意别人的议论,压抑了自己内心的渴望?你是不是把大量的时光都耗费在了不喜欢的人和事情上?你是不是一直都在用自己的生命构筑别人的梦想?……如果你对此茫然,不知所措,那么,就应该警醒:你的人生已经不再属于你自己了。要想活出真实的自己,就必须呈现内心。将内心呈现出来,它将拯救你;如若不然,它将摧毁你。”
  • 美文小品篇(名人佳作)

    美文小品篇(名人佳作)

    本书收入散文近百篇,分甜美的体验、寂寞的感觉、秋天的况味、快乐的真谛、我要笑遍世界五辑。
热门推荐
  • 腹黑帝艾财如命

    腹黑帝艾财如命

    你见过摸屁股穿越的么?你见过被猪鄙视的人么?你见过想念鼻屎的人么?你听说过花魁是男人么?
  • 夜色下的梧桐

    夜色下的梧桐

    一个少年的成长之旅,一段心灵涅槃的史诗。杨尘小学毕业,和姐姐杨洁从农村来到景阳上中学。他们寄宿在阿姨家,面对不苟言笑的姨父和强势霸道的“小主人”表弟,从此开始了他的炼心之旅。懵懂少年开始蜕变,是寄人篱下的痛苦,还是青春萌动的迷茫?
  • 校草们的恋爱战争

    校草们的恋爱战争

    三位校草因喜爱同一位女生所以展开了激烈的战争
  • 乱天心

    乱天心

    两千年前,两片大陆奇迹般的融合在了一起,并且伴随着上天的一座大殿的出现,发生了太多的故事和传奇。每隔一百年两片大陆就会一次分合,在时光的河流中,两片大陆的分分合合,留下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在大陆即将再次融合之际,两篇大陆上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和结局呢?
  • 末世皇花开

    末世皇花开

    不详人的李代桃僵成为亡国公主,三朝为妃却难受封,当凤袍加身永冠六宫之时,因血统不纯而被贬为奴她..历经三朝却终难受封为妃,每一次受封都注定是一场为争夺她而来的战争,那些痴爱她的男子无一不愿用江山来换,性命来求。她曾与杀人狂徒两情相悦,却亲手将他送去黄泉,染血的双指几时能休。她助酚皇成就帝业,愿与他生死不离,命运却让她们背道而驰。她被江皇的痴爱感动,为她两度废后,满朝为敌,她却剥夺他的江山。她利用灵皇的爱,执至高无上的权利统摄六宫,自毁容颜也令他深爱不移,终在他的保护之下选择死亡。
  • 倾君一顾百媚生

    倾君一顾百媚生

    澜月夕在人界混得风生水起,却被阎君一纸诏书召到了北冥神境。于是她很认命地去找孟婆要汤,却被阎君把碗摔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澜月夕怒瞪阎君。阎君无辜道:“本君找你来是治病的,你阳寿未尽。”“你有什么病?”澜月夕怀疑的看了他一眼。阎君一本正经地说:“心病,你要负责。”被赖上了!澜月夕一咬牙,混不了人界,混混冥界也不错。“传说中的七味名药,我已有六味,你去替我寻来第七味,就当付了诊金。”澜月夕嚣张地对阎君说。阎君一脸宠溺:“第七味?冥神心么?早给你了。”
  • 万古天穹

    万古天穹

    一位天赋绝佳的少年,满腔热血,为家族崛起而奋斗,却最终被家族所放弃!……天地为局,一出生便入局!想要出局,只有两条路,一条死路,一条生路!死路为死,灰飞烟灭,不在局中!生路超脱,超脱天地,为局外人!不胜既死!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万千道法尽在其中,孰强孰弱尚不能定!若能超脱,置身局外,便是最好!
  • 玉谷传奇

    玉谷传奇

    古代有个种玉谷。最好的玉是种出来的。浸润这美玉的沃土,是人们的血汗、油脂、骨殖……今天的种玉谷,成了贪婪之徒舐舔正义之剑的硝烟战场。作者在丰赡的文史底蕴,娓娓讲述古今故事,从容不迫之中,道出人世间至真之理。
  • 可怜之人可恨之处

    可怜之人可恨之处

    我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撒下弥天大谎。用一句话来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小仙爱疯癫

    小仙爱疯癫

    都道凡人求道仙,你来逆天,他又封天,小仙只爱疯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