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林云离开,庭院中只剩下贾家的三名药客。
“大哥,怎么跟这小子这么客气。”除了贾真,剩下两人一胖一瘦,胖的那个叫纪川,瘦的的那个名唤纪三。这三人是堂兄弟,贾真本也姓纪,因为在贾府做了十多年的药客,其间立了几次功,被贾家赐姓,这几年主管山林采药事务。虽说在贾府,贾真不过是个仆从,可在外头,也是有些头面的人。即便是处事圆滑,也没必要对一个小伙子这么客气,所以纪三才有此一问。
“我们远来是客,何况别人还为我们挪了地方,客气一些也是应该。”对自家两个兄弟,贾真就随意的多了。
两人也并不在意,从小到大都是听贾真的,习惯了。此次进入山林的可远不止他们三人,有二十几支队伍,有的已经出发了,有的还在镇上准备。贾真的任务并不是要深入山林,而是要得到几样稀罕灵草灵药,若最后自己人没有找到,他还要寻找与他人交易的机会,所以比起其他人来说,要安全不少,更重要的是他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权利和资源。他自己发达了也没有忘了本家的兄弟,都带在身边,除了兄弟情谊之外,一些事情交给自己人做要放心不少,所以他倒是举贤不避亲,有什么好处也都带着这兄弟二人。久而久之,两人都是对他唯首是瞻。贾真熬了这些年,被赐了府姓,手下领着百来号兄弟,岂是好相与的,尤其是这几年,见过的世面多了,城府也越来越深。
午时在苦寂寺用过斋饭,兄弟三人一道出门而去。本来要去镇上唯一一座茶馆坐坐,但熬不过纪三一个劲的撒泼耍赖,便改去了酒肆。此事也怨不得纪三,这三人可都是无酒无肉不欢的主。就说昨晚,他们寻了一家猎户,买了一只鹿腿,寻了个野外草地就烤了起来,就着随身带的美酒,狠狠吃了一顿。药客都知山林危险,虽然每一队都有经验丰富的采药人带队,可每年还是会有几人折在这里。所以往往采药人的收入都不低,毕竟是要拼命的活计,所以他们也更加的会享受。谁知道明天会遇上什么,不如今天吃好喝好,不说对错,倒也洒脱。虽说贾真几人如今殒命山林的风险已经小了不少,可这十来年的习惯不是说改就改的。
之所以贾真几人要去苦寂寺中借住,是因为智仗禅师是鉴别灵药的高手,山林中的药材品种繁多,即使是最有经验的药客也不敢说能认全,倒是这禅师,即便不认识,也能大致推断出灵药大致的功效,几无差错。所以一些采药人找到了灵药,一般都会去拜托禅师鉴别一番,久而久之,苦寂寺倒成了珍稀灵药的集散地,若要交易好的灵药不失为一个好的去处,所以贾真才借住苦寂寺,以求近水楼台。在寺中用午饭是为了混个脸熟,也能借着在寺中用斋的理由,捐些香火钱。这两日住进了苦寂寺,午饭都是在寺中用些斋饭,纪三虽然心中不愿但也知道这是多年的规矩,没有犯浑。所以此刻说要出去喝酒,贾真也就允了,自己跟着,想来也出不了什么事。
说是酒肆,其实不过是户人家,在自家院子里卖些自酿的酒水度日。院中已有不少人,平时只两张桌子,此时硬生生塞下了七张,有些拥挤。不过是午后光景,正是劳作的时候,可已有五桌坐了人,几乎都是外来的药客。贾真三人在相对角落的一张桌子坐下,要了坛子酒和两斤熏肉。酒肆没有伙计,就老板一人,卖的吃食也简单,除了这酒和熏肉,另外只有几味下酒的小菜,所以倒也不显得如何忙碌。酒是自酿的谷子酒,熏肉是山猪后腿肉,价钱都是极公道,与镇上村民来光顾时一样,小菜都是随意吃,并不另外收钱。药客并不在意这些小钱,觉得老板不错,走时多留些银钱也是常有的事。即便利薄,但这每年一次的药客春潮,赚的银钱也够老板一家一年的用度了。
贾真小口喝着谷子酒,没什么滋味。当上了贾府药客管家之后,日子也过得愈发滋润。但他出身草莽,还是喜欢这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日子,他的两个兄弟也是如此。赶春潮的可不止他们,数千人都会在这个时节陆续进入山林,贾家不过是其中比较大的一支队伍。
“喂,听说了没?”
“听说什么?”
“绝品灵药啊!”
一群草莽之人自然不会安安静静的寡喝酒,不是谈天说地就是吹牛打屁,这时有人起头,说起了灵药的事。
“这你都不知道,听说前阵子有绝品灵药出世。”一个瘦小男子故意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说道。
“切……”“哪年没几条这种消息……”“这种消息你也好意思说……”“小子你是第一次来山林吧……”
嘘声四起,众人哈哈大笑,不忘嘲笑那瘦小男子。
其实那男子确实是跟着家中长辈第一次来赶春潮,趁着还没进山林,瞒着叔父偷偷跑出来喝酒,哪经得住这般嘲笑。此时几碗酒下肚,叔父的交代都不知道丢哪儿去了。只见他涨红了脸,仿佛受到了莫大的屈辱,一下子跳了起来:“真的,我叔父说镇上的人亲眼所见,去年入冬时候,有一夜金光大作,整片天空都被染成了金黄色,而后一天又是冬雷暴雨,定是绝品灵药出世!”年轻男子一股脑儿的将叔父们的谈话抖了出来。
“金光大作这事我倒是也有听说。”“什么?”“仔细说说。”
贾真三人坐在角落,也不吵闹。
“哥,你说真有这事儿?”贾川问道
“不知道,不过看那小家伙的样儿,可能什么金光啊冬雷什么的确有其事,不过就算是真的,也不能说明就是绝品灵药,毕竟咱们谁都没见过。”贾真倒是极为淡定。
“如果真有这事儿,白老头为什么昨天没说?”纪三大口干了一碗酒,随意说道。
然后三人沉默了,贾真若有所思,与院子中的气氛格格不入。
傍晚时分,兄弟三人去了镇中的一间民宅。这是一间四合院,老宅子了,许多年前贾家便买了下来,常年有人看守,是贾家药客在小林镇的聚集地。去山林之前的准备和回来之后交货都是在这里。
贾真吩咐厨房准备晚饭之后,直接进了中间的屋子。除了他两个兄弟,另唤了一人来,此人名叫白莽,也就是纪三口中的白老头。白莽是贾家的老药客,年纪大了之后不再进出山林,就负责在小林镇上看着这间屋子,每个月有例钱银子,生活过得倒也惬意。
“老白,坐。你在小林镇待了有五六年了吧?”
白莽在贾真对面坐下,掏出土制的烟杆,装着烟丝。
“今年是第七个年头了。”多年的平静生活让这个老药客失了雄心锐气,愈发的像小林镇中颐养天年的普通农户。
“阿川阿三,你们到门外去守着,我和你们白老哥说几句话。”
兄弟两人不明所以,但也没多问,起身离去。
等两人出去,贾真压低声音,说道,“老白,可能有个大买卖,有没有兴趣?”
白莽点燃烟丝,砸吧了两口,不紧不慢说道,“贾总管,我都已经这把年纪,老胳膊老腿了,你有什么买卖能看得上我。”
贾真凑近了些,用更加低沉的嗓音说道:“能换延年丹的买卖。”
震惊、兴奋、贪婪、迟疑,多少种情绪糅杂在白莽的脸上,其实只是一瞬,却是百转心思,最终归于平静。
“贾总管莫要玩笑,换延年丹,那至少也要用顶上品的灵药换。你不会是听了镇上的懒汉说了什么金光冬雷的事吧,这些市井泼皮信口雌黄,你也信?我干了二十年都没见过什么绝品灵药,他们能知道个啥?再说了,若真有这样的买卖,你贾总管手下多得是,何用得着来找我这个糟老头。”
到了白莽这个年纪,金钱地位权力都不再重要,唯有这寿命,才是能让他为之疯狂的唯一缘由。对于药客,贾府从不吝啬,一般都是按散收药材的价格结算,另外不出任务的时候也是有例钱银子拿,若是能找到上品甚至绝品的灵药,除了钱财,还会赐予一些绝好的东西,其中便有延年丹这一项。延年丹,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延长寿命的丹药,即便是将死之人服下一粒,都能凭白添上十年寿元,运气好的,二十年都有可能,是贾府给出的最高奖赏。
这样巨大的诱惑面前,能这么快恢复理智,足可见白莽的心性,贾真见了也是暗暗点头。这件事情可大可小,他当然是希望越小越好,这样分好处的人也越少。其实在寻上白莽之前,贾真也颇有些迟疑,本想靠着自己和两个兄弟把事办了。可这事有两件难处,一是他虽然经常来小林镇,但说到熟悉,当然比不上在这儿住了七年的白莽,此事要做到悄无声息,少不得要托他帮忙,但以白莽二十年药客的眼力,未必就不能发现此事,若是事情败露走了风声就得不偿失了;这第二呢,自己两个兄弟虽然可靠,但办事还是有些马虎,更有好酒的劣习,谨慎起见,总要寻个策应之人,而此人不能有自己的势力,白莽已经脱离贾家药客的身份七年,又一把年纪,贾真不怕他反水。他倒是也没想做那过河拆桥的事,一株绝品灵药可是能换五颗延年丹,到时候分白莽一颗,自家兄弟两颗,他还能剩下两颗,已经是天大的收益。本来延年丹这种逆天的东西,只有第一颗有用,再服用就基本没有效果了,所以想来几人也不会有异议。
“老白,十来年的交情,我是怎样的人你也清楚,没事来诓骗你这糟老头做什么?”
“此话当真?”虽然白莽说了那些反驳的话,但是从内心深处,他还是渴望这个消息是真的。
“只是有可能,你也不必太过兴奋,总要查探过之后才能知道。”
“具体说说?”
“附耳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