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的天津的李经迈在目送李鸿章离开后并没有回威海卫,而是在天津的大街上溜达。边走边想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卖报!天津《直报》”
一个十五六岁小孩卖报的声音吸引住了李经迈,遂转头问旁边的黄建勋,“天津,也有报纸?”
黄建勋也很是疑惑,“督帅,我只听说在上海和广州有咱们国人的报纸,天津街上大部分卖的都是洋人的报纸!”
“小兄弟!来份报纸!”李经迈此时来了兴致,特别向看到上面写了些什么。
“官,官老爷,这是报纸!”少年可能被李经迈一行人吓怕了,李经迈虽然只有18岁,却是兼管三省的总督了,身上官服甚是显眼,身后还跟着五个军官,七八个背枪的士兵。
“多少钱?”
“官老爷,不,不要钱!”
李经迈哈哈大笑,从怀里摸出一两碎银子,“不用怕我们,拿着,买东西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展开了报纸,“达凡……不,中,功,这写的什么啊!”
李经迈的声音虽小,但离他最近的翁守瑜却听到了,于是凑到报纸前一看,不禁满头黑线,“督帅,这是竖着念的……”
李经迈冷汗刷刷地往下流,真是没文化真可怕,古代文字都是竖着写,自右向左读的,李经迈又将现代的习惯带了出来,“玉如兄,你来帮我读吧,就这个头条!”
翁守瑜虽然疑惑,但还是接过报纸给李经迈读了起来,“《原强》,今之扼腕奋舌,而讲西学,谈洋务者,亦知五十年以来,西人所孜孜勤求,近之可以保身治生,远之可以利民经国之一大事乎?达尔文者,英国动植之学者也。承其家学,少之时,周历寰瀛。凡殊品诡质之草木禽鱼,裒集甚富。穷精眇虑,垂数十年而著一书,又名《物类宗衍》。自其书出,欧美二洲几于无人不读,而泰西之学术政教,为之一斐变焉……”
“这人倒是有思想,不知这达尔文花十年写的《物类宗衍》是怎样的一本书……”嗯?达尔文?李经迈大吃一惊,英国动植物学着?那个什么《物类宗衍》翻译过来不就是《物种起源》么?进化论已经传过来了?现在这样谈到《物种起源》必定会提到它的第一本中文译本《天演论》,提到《天演论》那必定会想到这本书的作者严复了,高中历史都学过的。
李经迈逐渐想起了严复的文章中的确有一篇名叫《原强》的,里面有一段论甲午战争和北洋海军的文字,便让翁守瑜继续读下去。
“呜呼,中国至于今日,其积弱不振之势,不待智者而后明矣。深耻大辱,有无可讳焉者。日本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翦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京戒严,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我海军根基之地……”
李经迈听到这里便知道严复并不了解大东沟海战和威海卫保卫战过多的资料并没有做过多的评价,比真实历史上言辞要好一些。
这段文字足足念了半个小时,翁守瑜读得是口干舌燥,但看到黄建勋的神态立刻放端正了姿态。李经迈正疑惑什么把翁守瑜吓成这样,往后一看,只见黄建勋带来的军官和士兵站的像树一样笔直。“你们站那么直干什么,你们是陪同我逛街放轻松些,不是像死人一样跟着!”
“黄建勋,你还记得你福州船政学堂的老同学严复么?”李经迈急切地问道。
“严复?黄军门的同学?”翁守瑜插嘴道。
“嗯,你的学长,和你黄军门一样,福州船政学堂一期学员,曾经与方伯谦、何心川、林永升、叶祖圭、萨镇冰一同考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你黄军门虽然考了试,但成绩却不合格与海军学院失之交臂。”
“督帅所言不假,建勋甚为惭愧,督帅是要见一见他么?”
“嗯,你知道他住在哪么?”
“督帅请跟我来!”
……
一行人来到一幢小楼前,院子不大,花草随意布置,简洁的建筑线条,以凝重的灰色为建筑色彩,充满了英式自然的风格。
“这就是严复的家?”
“督帅,就是这里了?”
轻轻扣动大门,吱呀一声正屋房门打开,一个老仆人走了过来,看到一群官员和大兵后吓了一跳,“请问各位军爷有何贵干呐?”
黄建勋走上前去到:“老人家,告诉你家严先生,就说老同学黄建勋来看他来了!”
走进别墅,老人安排众人到客厅的沙发上休息,说严先生正在写文章,一会儿便下来。
翁守瑜安排岗哨后走了进来,道:“这小洋楼真不错哎!”
黄建勋正要训他却被李经迈制止住,“的确,我都没有住过这样的别墅,当真舒适,宁静,大有隐于山间的感觉!”
“大人,要是喜欢的话便可在这里多住几日,不过我的老同学可是要睡地板了……”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从二楼楼梯走了下来。
“又陵?好久不见啊!听说你不在天津水师学堂了,这几年都是赋闲在家么?”黄建勋一激动,便忘了旁边的李经迈。
而严复又好像故意似的接着黄建勋的话道:“水师学堂?不提它了,甲午之后就一直呆在天津,看看书,写写文章什么的,多年不见,菊人你也老了很多啊!”
“是啊,当年船政学堂,留学英法,北洋初建,你我还是翩翩少年,现在你我已过不惑之年。”
“这次相聚不易,我有好多事情要讨教于你,大东沟和威海卫是怎么打的,能细说一下么?”
这时候黄建勋意识到自己和严复把那么多人撇开了,脸上一阵发红,“又凌,快来见过督……”
“这位小兄弟想必就是,接连挫败两次日本联合舰队的李季皋吧!”
李经迈此时正在津津有味地听着他们的谈话,并没有想到严复话题转变的这么快,脸上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向严复伸出了右手,“你好,北洋水师提督李经迈!”
李经迈这一个动作令严复很是讶异,他什么都像到了,却没有想到这样一种情况,作为一品大员被一个小小候选道(光绪十六年,严复获得候选道的官衔)无视,那可是要发大脾气的。可这位却做出了一个西方握手的礼节。想了这么多,严复不觉莞尔,他对面的只是一个孩子而已……
严复也伸出了右手,“提督大人你好啊!”
旁边的黄建勋却听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一个一品总督和一个候选道握手还互相问好,但鉴于李经迈在场,黄建勋没有发言权……
“听闻严先生学识渊博,特此来拜访!”
“拜访?大人怕是来求贤的吧!”
李经迈露出了一个及其难看的表情,的却李经迈在知道有严复这个人时就立刻有了招揽的心思,北洋什么都不缺,就缺人。自来到这个时空,李经迈在上位待习惯了,自然而然就有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以为身居高位,王八之气一散,众小弟纳头便拜,实在是蠢到家了。
“严先生非要这样说,那亦无不可!”李经迈开始耍无赖了。
严复一看李经迈的样子,就知道这货毫无城府,一看就是孩子心思,真不知打他是怎么把日本联合舰队打败的。
“既然大人是来求贤的,那就得摆正姿态,我虽不比诸葛,你也不用三顾茅庐,但至少你能说服我!”
李经迈一听便知道没戏了,严复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也是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推动者。被康有为称为“精通西学第一人”。他的《天演论》一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概括出了达尔文进化论的精髓。要和严复辩论,虽然难如登天,但也要抱着希望试一试。
李经迈自然不能拿你能活多少岁,哪年死来和严复辨,虽然这是历史事实但说出来自己都不相信,说不定这个时代明天严复喝凉水就被呛死了……额,罪过罪过。李经迈也不能用银子砸他,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先找一个论点和他辨上一两句,摸摸底。
于是,李经迈拿起手中的报纸认真地看了起来,寻找突破点。
看到李经迈认真的样子,严复不禁哈哈大笑,“大人是要拿报纸上这篇《原强》与我一辨么?”
“是啊!”李经迈皱着眉头看了看严复,“先生在文中这样提到,‘所谓争自存者,谓民物之于世也,樊然并生,同享天地自然之利。与接为构,民民物物,各争有以自存,其始也,种与种争,及其成群成国,则群与群争,国与国争。而弱者当为强肉,愚者当为智役焉。’请问先生国若该怎样自强?”
严复并没有在意李经迈的反问,答道:“生民之大要者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性仁义之强。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之高下。未有三者不备而生民不忧,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振也。”
李经迈并没有严复的口才,只能从后世般现成的话来反驳,“我认为先生错在两处,‘血气体力之强’民强而国弱,不可取。国家经济落后,政治制度落后,总是依靠他人发展,永远无法变强。”
严复一听,起了兴趣,“哦?有些道理,那其二呢?”
“‘德性仁义之强’,请问先生,仁义道德能当饭吃么?每一个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还在承担国家的赋税,受着地主的压榨,谁能接受仁义道德?国家间的斗争不存在仁义道德,只有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严复此时并没有因为李经迈言辞激烈而生气,接着问道:“那你为什么同意第二条呢?”
“先生的‘聪明智虑之强’我可以理解为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
严复转而问;“你对李中堂的洋务之法,怎么看?”
“我爹?洋务运动?方向是对的,可惜却没有意识到根基早已不稳了。”
“根基?”
“所谓根基就是国家的根本和依靠,就像今天的朝廷,他的经济根基就是农民,政治上就是官僚,文化上就是儒学。可是你看,农民起义,官僚腐败,儒学越来越没有用,所以才有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完全不搭边,这是失败的根源了”
这句话听的严复目瞪口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额……”这是高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怎么和他将呢,“这样和你解释,上层建筑就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
“额,大致明白一些……”严复也是一头的汗,怎么都听不懂啊。“这样把,诸位不嫌弃的话,就在这里和外面一众北洋水师兄弟用个便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