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到三十岁左右时,学问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地步,他要把自己的主张公诸于世,于是,他开辟了一条私人讲学的道路。他所教的科目包括礼、乐、射、御、书、数;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德行,陶冶性情,以便担负起济世的重任;在教学方法上,他坚持“不愤不启”、“有教无类”的宗旨。最终形成了一个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孔子在鲁国感到没有从政治国的机会,所以,就在公元前517年(三十四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了。在齐国他向齐景公谈了著名的正名思想,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齐国,他与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并且深入学习《韶乐》,竟然入迷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孔子在齐国最终也未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只好离开齐国回到了鲁国,专门从事教育事业。
一、杏坛初开
经过了充足的准备,孔子已经具备了开堂授课的条件。一天早上,孔子来到仲孙大夫的府中,对他说明了自己的意愿,提出了辞官开堂讲授周礼六艺的打算。仲孙大夫对孔子突然的决定十分奇怪,又不舍得孔子辞官,于是问道:“你在任期间,各项工作都做得很好,大王更有意要提升你的官职,为什么要突然离开呢?”
孔子恭敬答道:“官务处理得再好,也只能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却没办法解决他们内心的痛苦和疑惑,如今天下周礼几乎失传,君王贵族的子弟又只顾吃喝玩乐,不愿学礼,反而是人民想学到知识,却找不到好老师。我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才决定辞官办学,广泛推广周礼六艺之道的!”
仲孙大夫听了,又说:“孔先生所办的私塾,打算对所有人的开放吗?”
“是的。”孔子点头,又道,“天下的富贵贫贱,本来就不是固定的,多少开国先君,或者是他们的祖先后代,在从前又何尝不是从普通的人努力奋斗而得到成就,每个人一出生,都应该有平等受到教导的机会,从前先母也曾对我再三言醒,所以我讲课授艺的时候,人人都可以前来听讲,只要礼节周全,每个人都可以拜我为师。”
仲孙大夫由衷地佩服孔子的志向和学问,于是答应了孔子的请求,并承诺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经过大家的努力,孔子办学授课的事进行得十分顺利。讲坛选定在孔子从前的故宅茅屋旁,大家同心协力从林边运回了一块块巨石,在茅屋前不远的空地围筑成一个方圆的石坛,层层石阶围绕而上,最高处就是孔子讲课的地方。牧童和农民们听到消息,都赶来帮忙,有的给大家挑来了解渴的水,有的从家里拿来了铲给地面除草,还有一个人把家里唯一的一棵杏树连根移栽了过来,说天气炎热,要给孔夫子讲课时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