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43000000055

第55章 见清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独处坐禅。作是思惟。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作是念已。诣诸比丘。语诸比丘言。诸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见。令见清净

比丘答言。尊者。于六触入处集集.灭.患.离如实正知。比丘。作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见清净

是比丘闻彼比丘记说。心不欢喜。复诣余比丘所。问彼比丘言。诸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

彼比丘答言。于六界集.灭.味.患.离如实正知。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得见清净

时。比丘闻其记说。心亦不喜。复诣余比丘。作是问言。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

彼比丘答言。于五受阴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作如是知.如是见。得见清净

是比丘闻诸比丘记说。心亦不喜。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静思惟。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作是念已。诣诸比丘。三处所说。具白世尊。我闻彼说。心不欢喜。来诣世尊。故以此义请问世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

佛告比丘。过去世时。有一士夫。未曾见紧兽。往诣曾见紧兽者。问曾见紧兽。士夫言。汝知紧兽不。答言。知。复问。其状云何。答言。其色黑如火烧柱。当彼见时。紧兽黑色。如火烧柱

时。彼士夫闻紧兽黑色如火烧柱。不大欢喜。复更诣一曾见紧兽士夫。复问彼言。汝知紧兽不。彼答言。知。复问。其状云何。彼曾见紧兽士夫答言。其色赤而开敷。状似肉段。彼人见时。紧兽开敷。实似肉段

是士夫闻彼所说。犹复不喜。复更诣余曾见紧兽士夫。问。汝知紧兽不。答言。知。复问。其状云何。答言。毵毵下垂。如尸利沙果

是人闻已。心复不喜。复行问余知紧兽者。问。汝知紧兽不。彼答言。知。又问。其状云何。彼复答言。其叶青.其叶滑.其叶长广。如尼拘娄陀树。如彼士夫问其紧兽。闻则不喜。处处更求。而彼诸人见紧兽者。随时所见。而为记说。是故不同

如是。诸比丘。若于独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所因思惟法不起诸漏。心得解脱。随彼所见。而为记说。汝今复听我说譬。其智者以譬喻得解

譬如有边国王。善治城壁。门下坚固。交道平正。于四城门置四守护。悉皆聪慧。知其来去。当其城中。有四交道。安置床榻。城主坐上。若东方使来。问守门者。城主何在。彼即答言。主在城中四交道头。床上而坐。彼使闻已。往诣城主。受其教令。复道而还。南.西.北方远使来人。问守门者。城主何在。彼亦答言。在其城中四交道头。彼使闻已。悉诣城主。受其教令。各还本处

佛告比丘。我说斯譬。今当说义。所谓城者。以譬人身粗色。如箧毒蛇譬经说。善治城壁者。谓之正见。交道平正者。谓内六入处。四门者。谓四识住。四守门者。谓四念处。城主者。谓识受阴。使者。谓正观。如实言者。谓四真谛。复道还者。以八圣道

佛告比丘。若大师为弟子所作。我今已作。以哀愍故。如箧毒蛇譬经说

尔时。比丘闻佛说已。专精思惟。不放逸住。增修梵行。乃至不受后有。成阿罗汉

注解:

直接选用林崇安教授的文章:

一、前言

由于根性的不同,佛陀对不同的弟子教导出不同的修行法门。但是修行的目的地都是相同的,例如,到台北101大楼参观的人,来的方式有不同:有的开车、有的坐捷运、有的搭公车、有的走路;来的方向也有不同:有的从信义路来、有的从松智路来、有的从市府路来。佛陀的修行教导,详略也有所不同,但是都是「文有差别,义无差别」。详细的修行法门是先建立闻所成和思所成的「正见」,而后以「六触入处」、「六界」或「五取蕴」作为观察的对象。六触入处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又称「内六入处」;六界是指地、水、火、风、空、识;五取蕴是指色、受、想、行、识。此中的色、受、想、行称作「四识住」。为了使「识取蕴」清净,禅修者经由勤修「四念住」,获得「止观双运」,接着现观「四圣谛」,而后继续修习,生起「八圣道」,灭除所有的烦恼。有的禅修者就喜欢这种细腻的禅修过程。以下就以释尊时期的一个实际的个案作说明。

二、如何才能得到见清净?

有一个时期,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这时有某一位比丘独自静坐禅修,内心这样想着:「比丘要如何知、如何见,才能得到见清净呢?」这样想了以后,他就去看其他的比丘,告诉比丘们说:「各位尊者!比丘要如何知、如何见,才能得到见清净呢?」比丘答说:「尊者!对六触入处的集起、息灭、爱味、过患、出离,要如实正知。比丘能这样知、这样见,就能得到见清净。」这位比丘听闻那比丘的回答后,内心不喜,又去看其他的比丘,问那些比丘们说:「各位尊者!比丘要如何知、如何见,才能得到见清净呢?」那些比丘答说:「对六界的集起、息灭、爱味、过患、出离,要如实正知。比丘能这样知、这样见,就能得到见清净。」这位比丘听了他们的回答后,内心也不喜,又去看其他的比丘,问他们说:「比丘要如何知、如何见,才能得到见清净呢?」那些比丘答说:「对五取蕴,要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是无常、苦、空、非我;能这样知、这样见,就能得到见清净。」

这位比丘听了比丘们的回答后,内心仍然不喜,便去佛陀的地方,顶礼佛陀后,退坐一边,告诉佛陀说:「世尊!我独自静坐禅修,内心这样想着:比丘要如何知、如何见,才能得到见清净呢?这样想了以后,就去看其他的比丘们,三处比丘所回答的是观察六触入处、六界或五取蕴。我听了他们的回答,内心不欢喜,所以才来看世尊,同样以这个问题来问世尊:比丘要如何知、如何见,才能得到见清净呢?」

三、佛陀的会通

佛陀知道这位比丘对不同的答案有所疑惑,所以先说譬喻使他容易理解,佛陀告诉比丘说:

在过去世的时候,有一人未曾看见过紧兽树,于是去找曾经看见过紧兽树的人,就问曾见过紧兽树的人说:『您知道紧兽树吗?』那人答说:『知道。』又问:『它的样子怎样呢?』答说:『它的颜色黑得像火烧过的柱子。』因为那人当初看见的时候,紧兽树的颜色黑得像火烧过的柱子。当时,那人听说紧兽树的颜色黑得像火烧过的柱子,内心不喜,再去找一位曾经见过紧兽树的人,又问他说:『您知道紧兽树吗?』那人答说:『知道。』又问:『它的样子怎样呢?』那位曾经见过紧兽树的人答说:『它的颜色是红色而开敷,形状像肉段。』因为那人当初看见的时候,紧兽树的颜色是红色而开敷,形状像肉段。这人听完那人所说,还是内心不喜,又再去找其他曾经见过紧兽树的人,问说:『您知道紧兽树吗?』答说:『知道。』又问:『它的样子怎样呢?』答说:『毛茸茸地下垂,像尸利沙树的果实。』这人听了,内心还是不喜,又去问其他知道紧兽树的人,问说:『您知道紧兽树吗?』那人答说:『知道。』又问:『它的样子怎样呢?』那人答说:『它的叶是青色、叶面光滑、叶形长广,就像尼拘娄陀树。』这位问紧兽树的样子的人,对所听到的都不喜欢,再去各处找答案;而那些见过紧兽树的人,都是顺着当时各人所见到的样子,对这人回答,所以所说的有所不同。同样的道理,如果比丘们独自专心思惟,安住于不放逸,各经由不同方向去思惟佛法,最后不再生起烦恼,内心得到解脱。他们会随他们所体见的法义对别人回答。

四、得到见清净的详细过程

佛陀知道这位比丘喜欢详细的修法,而不喜欢其他扼要的法门,所以佛陀对他教导详细的获得见清净的过程。佛陀说:

现在你先听懂我下面所说的譬喻,聪明的人听了譬喻就可以了解法义。譬如,边地有位国王,善于修治城墙,四个城门坚固无缝,道路很平正。他在四个城门设置四位守门人,他们都很聪明,对进出的人看得很清楚。在城市中央的十字路口,安置床榻,城主就坐在上面。如果由东方远来的使者问守门人说:『城主在何处?』守门人就答说:『城主坐在城市中央十字路口的床榻上。』那使者听了,前往拜见城主,接受指示,然后顺着原路回去。

如果南方、西方、北方远来的使者问守门人说:『城主在何处?』守门人一样答说:『城主就坐在城市中央十字路口处。』那些使者听了,都去拜见城主,接受指示,然后顺着原路回去。

佛陀接着告诉比丘说:

我刚刚说的是譬喻,我现在要解说法义:

所说的『城堡』,是用来譬喻人的粗重色身,就如《箧毒蛇譬经》所说的:箧是譬喻人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风的四大所造成,是无常变坏的东西。四条毒蛇是譬喻人的四大,如果四大不调就会临近死亡。

『善于修治城墙』,是指正见。

『道路平正』,是指内六入处。

『四个城门』,是指四识住。

『四个守门人』,是指四念处。

『城主』,是指识取蕴。

『使者』,是指止观。

『使者的如实传言』,是指四圣谛。

『顺着原路回去』,是指八圣道。

佛陀最后告诉这位比丘说:

一位大师应为弟子所做的事,我现在都已经做了,这是因为哀悯你们的缘故,就像在《箧毒蛇譬经》中所说的一样。

那时,这位比丘听了佛陀所说的法后,专精思惟,安住于不放逸,增进修持梵行,……一直到能不再轮回后世,成为阿罗汉。

四、一些省思

(1)禅修者可以从简单的角度观察「六触入处」、「六界」或「五取蕴」之一门,最后所体证的都是一样的,因为这些对象不外是每人的身和心。

(2)整个禅修过程的详细讲解是从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到无学道。内含:闻、思所成的「正见」,而后以「六触入处」、「六界」或「五取蕴」作为观察的对象。为了使「识取蕴」清净,禅修者勤修「四念住」,获得「止观」双运,接着现观「四圣谛」,而后继续修习,生起「八圣道」,灭除所有的烦恼。

五、结语

佛法的方便虽有多门,但是目标是确定不移的,这目标就是获得「见清净」并超越生死轮回;所走的道路虽有不同,但都离不开止观。在这譬喻中,我们可以从远方而来的使者的眼光,来看整个使命的传达过程:他要先抵达正确的城(指正见),经过道路(内六入处),观察城门(四识住),接受守门人的检验和指引方向(四念处),而后面见城主(识取蕴),亲自听到指示(四圣谛),最后顺着原路回去(八圣道)。由此可以看出,使者所代表的「止观」,是整个修行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

(内观杂志62期2008)

同类推荐
  • 岐路

    岐路

    胡晓松,教育局的副局长,杜天图,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林雅琪,一名有着深遂而幽怨眼神的小学老师,在这三人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恩怨情怀呢?又会有一个什么样子的结局呢?
  • 阻劫者

    阻劫者

    你我不死,只是在凡尘中渐渐消逝……计划正在开始,让一切一发不可收拾……·我可以保证这作品跟你们从前读的所有诗歌都有所不同我要扭转,你们对诗者的印象我要将诗歌,从自杀者的手中解救出来!把它发表在这里,证明一下诗歌还没有死亡……而这首长诗,将是中国最长的现代诗新浪微博:http://www.*****.com/?54qinhaoshen中国诗歌网:http://www.*****.com/?c/2016-02-05/893152.shtml诗歌交流群:235492248
  • 初恋在异世界

    初恋在异世界

    当破顶之灾降临在未经世事的单身狗身上时、他将,用尽这最后的力气,拼命呐喊出、“兽人——”“啊,不对、”“魂淡,至少也让我谈次恋爱吧、”
  • 用诗记载当前的故事

    用诗记载当前的故事

    也没多少爱好,偶尔写几首小诗,想找几个读者。听读者的故事,用诗记录下来。
  • 清水心得

    清水心得

    一些人生感悟,随心想,随心得,随心写。崇尚理性科学,不盲从权威。虽然青春年少,但是我敢于超越爱因斯坦,ChangeMyMind,ChangeTheWorld。为成为一个被人们所认可的科学家而奋斗!身强则志坚,志坚则人强!----------------------------------------
热门推荐
  • 通告女王

    通告女王

    一句话可以说明:娱乐圈,很复杂;真的很复杂。这里曾经是把苏漪缦捧上神坛的地方,也是让苏漪缦摔得粉身碎骨的地方。一段绯闻,一个谣言,足以让一个艺人的事业就此止步。若不是她选择离开,她可能发现不了真相。然而五年后,知道真相的她选择回去面对,她要当着众人的面,转向幕后一点一点撕开那个善于伪装的面孔。
  • 双生花:姊妹契约

    双生花:姊妹契约

    一目双瞳的少女,是它们最美味的食物。为了可以享用她,它们制造出灵异事件。它们不以她为食,究竟是谁在控制它们!它们背后的那人,你准备好接受挑战否?
  • 美人传之冷晴

    美人传之冷晴

    她乐善好施,虽是大家之千金,依旧深明大义,以善美闻名天下。他淡泊名利,虽贵为当朝皇子,却无骄奢之气,颇得帝王的喜爱。原本看似毫无交集之人,却在命运的齿轮下,意外相遇。心狠手辣的齐妃,利欲熏心的郦妃,心善温婉的洛妃,心性大变的蓝儿……一切相遇似乎都意味着未来的艰险。深宫中祸福难料,他们将何去何从?纵然天下人皆爱金钱与名利,世间总有人将至善至美之情感奉为人生高位。
  • 花千骨之情重回恋

    花千骨之情重回恋

    花千骨,重生琳,他失去了记忆,她还未有,她还愿意做他的,曾经的,小徒弟吗,愿意和他在一起吗,当东方彧卿和杀阡陌做出了抉择,会怎样?一切都是未知的谜.........
  • 次元人生

    次元人生

    降临在幻想之地的少年,带着一个神秘的系统,在不同的世界里留下足迹,到底是他选择了人生,还是人生选择了他?这是一个少年通往更强之路的故事。
  • 最牛快递员

    最牛快递员

    俗话说少壮不努力,长大送快递。成为一名光荣的时空快递员后,吴昊深感古人诚不欺我。这行真不是人干的啊!但是,谁说送快递的就注定吊丝一辈子?不!送快递的也可以家财万贯,送快递的也可以开豪车住别墅,送快递的也可以美女成群!要做,就做全宇宙最牛的快递员!
  • 废材逆天小王妃

    废材逆天小王妃

    她,一代名医,却不幸惨遭毒手,得知自己是仙N代,得仙祖保佑,竟有重生之机缘,却时空错乱,重生在古代,竟变成了无法修炼的废材!成为整个帝都的笑话!谁知,废材竟是超级天才!废材重新崛起,她发誓,一定要让那些侮辱过她的人,全都付出代价!惩渣男,除恶女,却不小心惹到了妖孽王爷。某男邪恶的说:“小妖精,哪里逃!”
  • 幸福达人养成计划

    幸福达人养成计划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将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帮助读者认真地思考人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挖掘自身的积极力量,乐观地面对生活,从而实现幸福达人的完美计划。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真实之章

    真实之章

    天不为,人不为。以真实生活录谱写身边小事;这是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或者流逝的小事,致给:终有一日将会老去的我们,可会回忆起灿烂亦或单调的初中。真实生活。
  • 圣盟之天王后记

    圣盟之天王后记

    一个饱受争议的战神,将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