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已经成不同人口里听过这段传闻,今日才得原原本本知道了经过。心中对那第三个人神往不已。
其他俱位也是听得荡气回肠,心想这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武功,这样的高手,可为何从来没他的传说在江湖上流传呢?
“这个人你们一定都听说过他的名字,‘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他就是洪门军师,天地会舵主陈近南。”清虚说道。
“这不可能,陈近南还是两百年前的人物,他确实是个传奇。但即使他修为再高,怎么可能活到今天?”冷从峰说道。
“郑王爷死后,陈近南就是洪门第一人,成了反清复明的一面旗帜。他足智多谋,武功盖世,振臂一呼,便天下莫不追随。影响力已经深入人心。一直是朝廷最为忌惮的一个人物。洪门为了不让这面旗帜倒下,等陈近南死后,以后的每一位军师武艺学成,智慧圆满。便都叫做陈近南。”清虚解释。
“这洪门的军师不是随便当的,洪门每年都会去全国各地挑选颇有慧根的小孩,然后从小暗中培养,教他文韬武略,稍大便让他跟着上一代的军师学习军事,经济,政治,并随他在江湖上历练。还要学习洪门三十六种不同武功和独家内功心法。这洪门武功十分庞杂,在帮内只有两人可以学全,也只许两人学全。一个是总舵主,一个就是军师。而且即使让你有机会学了,真的有天赋学全这三十六种武功的人才又更是少之又少。
如此经过甄别挑选,考验磨练。最后只有能真的练成洪门心法,学全三十六种武功,且有智慧能力驾驭洪门这么大个松散帮派的人中人凤,才能当上下一代军师。所以要能称上陈近南这个名字,并不容易,自然都是万里挑一,凤毛麟角的稀世之才!洪门自己更是声称,每一代陈近南都是第一代的陈近南灵魂转世而来。”
众人无不咂舌,钱石等哥老会成员更是汗颜,各自暗想自己只得秦老四教的洪门一门武功,几十年修为,却还不能练的炉火纯青,如果要学三十六种更高深的武功,只怕是头发白了也难有作为。心想这陈近南该是何等天赋异禀的天才。只怕真的是灵魂转世的神灵。
说道这里,清虚道长望着谭嗣同:“我刚才见你对敌,身手心法已经有了当年那陈近南的二三分功底,你无人指点,短短时间能有如此造诣,也是不可多得的武学奇才呀!”
谭嗣同对武功并不痴迷,从小只想做的是救国为民的大事情。所以对自己武功如何并不在意。但听清虚说洪门只有总舵主和军师才有资格学习全部洪门武学,心中却是大惊。那夜在黄河之上,张宗禹把海底付托给自己时,明明白白说自己可以修学洪门所有武功心学。当时自己只是以为那是张宗禹为了报答自己护送海底之恩,如此想来难道张宗禹不知道洪门规律,或者还另有深意?
想到此处,心中无故闪出那算命先生身影。孽镜台上自己想起五岁得救,三江客栈那算命先生无故出现,对那三个日本人出身武学了如指掌。琉璃庙他竟然知道那把凤矩剑的秘密,指点自己如何利用打败了板桓。其中蹊跷自己一直不得其解,难道他就是陈近南?自己与他有何瓜葛?那张宗禹与他又有何关联?不但告诉自己所有洪门秘密,为何还无故叫自己一个陌生人习练所有洪门武功?
清虚似乎不知道他心中忽然升起了许多疑虑,只顾继续说那三个人在恭王府的经历。
众人虽然不知道清虚为何把大家都唤过来听他说那三个与自己豪不相干的旧事,但见他讲的故事精彩,都听得津津有味,也都愿意继续洗耳恭听。
恭亲王自从见了这三个人的身手,心想自己是捡到了宝贝。从此引为心腹。事事都要和这三人商量。也不再担心什么暗杀,被人下黑手。
到了那年七月,咸丰还是不愿回京。恭亲王想派人送些消暑的物品给他哥哥。从咸丰离京,两兄弟一直没有见面,其间恭亲王代表他哥哥和外国人签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许多丧权辱国的耻辱条款。更是把大片的东北土地割让给了俄国人。虽然命令是咸丰下的,可字据大多是自己签的。奕欣生怕日后那哥哥皇帝找自己秋后算账,让自己背黑锅。所以还是只想讨好自己那位皇帝兄长。
送东西本来是件小事,京城离河北也不远。奕欣只安排了几个下人去办。可那董海川不知道怎么知道了消息,争着要去。只说自己从来没见过皇帝,想见识下天子威仪。
奕欣听了好笑,可也不忍拂心腹之意,又想他是个太监,惹不出事来,便答应了他。
董海川是七月二十去的承德,八月十六回到北京。十七那日就有内卫快马加鞭赶回京城送来了噩耗,咸丰帝驾崩。
奕欣开始听了消息并没有联想其他,哥哥死了,自己心中又悲又忧,或许还有一丝窃喜。只是急忙就准备披麻戴孝赶去河北吊孝。
不想一道旨意过来,是八个顾命大臣代表哥哥儿子载淳发来的。说京城紧要,如今旧皇驾崩,新皇尚未登基,只能依托特别可靠的人据守都城,稳定人心。所以要奕欣不要去奔丧了。在家里守孝便可。
恭亲王如何不明白这旨意的含义,还是猜忌自己,生怕自己觊觎皇位,对那未继位的侄儿不利。要一开始就把自己排挤出权力中心。
心里又惊又气,却毕竟不敢逆旨,只是坐在王府里生闷气。
这时陈近南过来了,和恭亲王到密室商量了半日。然后奕欣派他快马加鞭,偷偷去了河北找那两宫太后。
那两宫太后一个是皇后钮钴禄氏,一个是载淳生母懿贵妃叶赫拉氏。皇帝一死,这两个女人一个是前皇后,一个是未登基的皇帝的生母,自然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后了
咸丰死前为了让儿子顺利继位,给他安排了八个顾命大臣,都是宗人府的王族子弟和当朝握有实权的忠心臣子。其中一个叫肃顺的手腕见识更是高于常人。可这些人的能力学识和奕欣一比,还是差了很多。可八个大臣里偏偏就没有他的名字。
陈近南告诉奕欣,这八个人其实不堪一击,这新皇帝年纪还小,根本不懂得识别人心,他对谁都不会信任,唯一相信的人只有他的母亲,因为世间同理,不管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或是禽兽,都有与生俱来的舔犊情深的天性。而为人父母,一定尽心尽力会保护自己的儿女幸福平安。所以陈近南要奕欣去找那两个女人。
权力在一个人手里可以随心所欲,分到了八个人手中便会互相猜忌争夺。而新皇才六岁年纪,这些人根本不会有所顾忌,并不会拿皇帝当一回事,而那两个女人却知道关节厉害,一定想护自己儿子周全,不会任人摆布。只是女流之辈外无兵马,内无权势,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受人欺负。奕欣只要此时向她们施以援手,她们抓住救命稻草,必会与奕欣结盟。
当然陈近南还是算错了一事,有时候母子也会相残,父子也会反目,前有玄武门兵变,后有烛光斧影。在权势面前,人性,天性,也会扭曲变形。当然这是后话。
事情依这陈近南设计发展,奕欣和两宫太后结了盟,顺利的摆平了八大顾命大臣。载淳登基做了同治皇帝。奕欣当了军机大臣,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其实那一人只是个几岁的傀儡,奕欣心中根本不当他回事。
他踌躇满志,春风得意。被哥哥欺压多年的一口怨气终于一朝得出。心中想这天下终于是我的了。
不料那日陈近南告诉了他一个秘密。陈近南说咸丰帝是董海川杀死的,而董海川是他恭亲王的心腹,这世人皆知。而董海川正是他派去给咸丰送东西的。这在避暑山庄也是人人得见。
这个晴天霹雳砸的奕欣差点晕了。弑君大罪一旦坐实,自己十个脑袋也不够砍。他想杀陈近南灭口,可只怕满园家丁也打不过他一个人。想升官加爵堵住他的嘴,可这人平时一不爱财,二不贪色,图谋显然不在此处。
好在那陈近南告诉了他此事后,却从无要挟之举。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
恭亲王自然知道没有如此简单,每日惶惶不可终日。对朝政也开始疏于管理。任由那孤儿寡母在朝廷上折腾,只想着要如何才能除了身边三个祸害。自己竟然成了他们谋杀皇帝的棋子。自己却杀不了他们,又不敢赶他们走,如此下去,只怕终归会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
他其实错怪了一人,就是杨露禅。他只是个武痴,并没有参与到此事里来。不过三人惺惺相惜,早已经成为了好朋友,奕欣自然怀疑他也是同党。
好在不等奕欣想出办法,那三人却自己都离开了王府。奕欣虽然担心他们泄露了这个惊天秘密,但想到这三人就是主谋,应该不会自找麻烦,到处乱说,毕竟弑君的大罪是要灭九族的。所以慢慢就放下心来。
陈近南这个局其实已经筹谋了十多年。他在中原各地寻找有识之士,让他们成立自己的帮派,组织力量,以待时机。自己更是成立了天地会,亲自培养教导,好形成一股最可靠的军事力量。如此多年,他在中原各地都埋下了火种。但一直差一个天生神勇,众人服从的领导人。
从在广西遇见萧朝贵时,他便有了具体的计划。当时萧朝贵还只是个在山上烧炭讨生活的毛头小子,但他胆识过人,为人豪爽,已经在工人里很有号召力。陈近南见他孺子可教,便着手培养他。
当时洪秀全在广东假借上帝会传教,自称是上帝的儿子,世人皆信。陈近南便教萧朝贵利用洪秀全的名声广收信徒,还把自己天地会的弟子交给他起兵。果然星星之火,最后燎原。
陈近南虽然智慧武功都异于常人,自己却毫无野心,一生所做都是为了洪门那个最核心的宗旨,就是推翻清朝,驱逐满人。这是洪门从小就灌输给他的信念和理想。他让萧朝贵全权指挥自己的手下,自己却退居幕后。
萧朝贵得陈近南相助,带领天地会成员,立洪秀全为王,已‘天下一家,共享太平’为口号,成立了太平军,开始起兵造反。
一路南征北战,果然立下了赫赫战功。从南到北,竟然打下了满人半壁江山。硬是把洪秀全一个江湖骗子推上了天王宝座。
本来事情一直朝陈近南的设想发展。可惜天不遂人愿。萧朝贵三十二岁那年在长沙攻城时竟然被流弹击中,不治身亡。那一战天地会精锐也折损过半,如此陈近南对那太平天国就失去了控制。
如果太平军一直往北京发展,一心把满人赶回关外,那陈近南也算遂意。可那洪秀全偏偏是个丧心病狂却毫无斗志的人。得了南京城就再无斗志,只是贪图享乐,清除异己。他杀了东王杨秀清,又杀北王韦昌辉。还欲清除军事能力最强的翼王石达开。
如此一折腾,太平军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北上。被曾国潘八面包围,千秋大业,眼看就要功败垂成。
洪秀全是死是活陈近南毫不关心,推翻满清的事业失败却让他难以接受。他毕生信念和理想就是为这个目标奋斗。如今几十万兵马将太平军据守的南京城已经团团围住,陈近南并无兵马解围,便想到了这个计策,刺杀满清皇帝。
他想皇帝一死,群龙无首,到时候自然可以浑水摸鱼。所以便派了太平军里武功最好的董海川来执行这个计划。
董海川少年在家乡行侠仗义时犯了人命,当时他武功还平常,被官府追捕,走投无路。后来被陈近南所救,才逃得一命。便入了天地会,又受陈近南指点,武学从此突飞猛进。终于成一代宗师。
后来陈近南要他投了太平军帮萧朝贵。从此他在太平军里广教弟子,帮萧朝贵攻城拔寨,也是立下无数战功。
当听了陈近南给了他这个灭九族的任务,陈近南对他有再造之恩,他当然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下来,为了任务万无一失,能接近那皇帝近身刺杀,他还狠心挥刀自宫,把自己变成了太监,以求能顺利入宫。
两人密谋,毕竟刺杀皇帝这事干系太大,一旦失败,须有周全安排,不能连累他人,也不能让反清大业后继无人。所以董海川把自己两个成名的弟子都无故逐出师门。这完全是要保全这两人,可惜当时焦氏兄弟自然不会知道自己师傅的一番苦心。
两人还决定挑选几个最有能力的弟子出来委以重任,这样两人一旦出事,这几个人便可以继续担起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