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3000000062

第62章 京派小说(2)

京派对美好人性的歌颂来源于他们特殊的文化立场,即对资本主义商业文明的警醒,对都市化过程中人性异化的憎恶和不满,他们以乡村中国的目光度量城市,向往古风犹存的自然、田园和乡村,怀恋其间淳朴的人情风俗,都市常作为与乡村世界的对立面出现。城乡的对峙也是两种文化形态、两种生活形态、两种生命样式的对峙。沈从文的都市小说几乎都是揭露都市“衣冠社会”的种种丑行,鞭挞他们生活的空虚堕落、人性的扭曲病态;萧乾小说中也隐现着城乡的对立结构,凌叔华、林徽因则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揭开城市家庭和人生虚假的帷幕。但与其平和宽厚的审美感情相一致,他们的揭露和批判都不露锋芒。京派都市小说多是富于寓意的世态讽刺和风俗讽刺小说,在左翼的社会讽刺和政治讽刺之外发展出新的讽刺样式。京派在对乡村中国的描绘和对现代都市的批判中寄托民族重造的希望,在已经逝去的生活形态中追寻新的民族性格,表现出对民族复兴和社会变革的积极态度,但这其中也包含了矛盾。他们脱离现实斗争,在“民族”和“人性”的范畴内观照历史和现实,使他们民族品德的重造理想流于幻想。但是,对乡村中国的审美在给京派带来文化判断的局限性的同时,也成就了他们充分个性化的、独特的文学风貌。

京派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和文体意识。他们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性的诗化小说。这既得自于京派作家对题材特殊的选择、处理方式,也与他们刻意在小说中营造意境有关。京派小说的选材多是普通人事,时代的风云甚少出现在他们笔下,即使写到这类题材也以淡泊平和的姿态处理,情绪和笔法都内敛、节制,与他们和谐恰当的审美理想相一致。京派小说有田园牧歌风味,京派作家对自然风光、乡俗民情和民间文化有特殊的审美敏感。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青山碧水,废名描绘的菱荡竹林,芦焚追忆的果园城,都是极为出色的景色描写,加之朴野的民俗和古老的传说,既是人物活动的背景也营造出特殊的文化氛围。写景抒情在京派小说中占有重要位置,甚至压倒了写人叙事,他们普遍走上了意境创造的道路。京派小说的诗意还来自于散文化的结构方式,他们对传统小说情节的淡化扩大了小说的文体功能。京派对中国小说文体实验的热情和他们对“五四”以后多种小说体式特别是抒情体小说和讽刺体小说的发展都值得肯定,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格局中也有特殊意义。

京派小说的语言简约、古朴、自然,在中国现代小说中成就突出。京派作家在遣词造句上都很努力,语言运用也达到相当纯熟的境界。他们吸收化用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废名的语言简练古奥,就是他在白话文基础上吸收某些文言成分、古典诗词的结果。沈从文、凌叔华、汪曾祺的语言同样有典雅纯正的特点。与京派作家丰厚的生活积累相联系,京派小说语言也有通俗、口语化的一面,显得清新活泼富于地方色彩。沈从文的小说最具代表性。

京派小说反映出京派作家面对中西方文化的独特态度。一方面,京派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受过西方文学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他们也在实践中运用过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段,如废名对意识流手法的转化,林徽因对蒙太奇手法的借鉴等等。对于西方文化他们并不保守,而是持一种开放的胸襟和眼光。但他们与传统文化之间又有着深刻的内在精神联系,他们创作了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化小说。京派作家在创作时融会传统绘画技法如讲构图、重白描和留空白等;常常出现在他们笔下的翠竹、水、月光也都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审美意象;并且在着力追求“和谐”、“节制”、“恰当”的审美意识,创作情感上也承袭了东方的传统美学精神,这一切都使京派小说呈现出含蓄蕴藉的美学特色。京派对资本主义商业文明的批判和审视,对乡土文明和传统文化价值的挖掘并不完全意味着他们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相反,他们一直都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实践自己对“纯正文学趣味”的追求。

京派小说是意蕴丰厚的文化小说,京派强调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商业的超然意识,但他们同样看重文学对社会人生的介入意识,只是这种介入是通过道德和美学的层面达到的。他们敢于探索,能在艺术实践中整合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雅与俗、田园与都市等各种因素,成就富于民族特色的小说样式。尤其是他们创作的抒情小说使由鲁迅、郁达夫开辟的现代抒情小说在20世纪30年代获得长足的发展。京派小说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格局中不是主流文学,他们所描绘的田园牧歌生活在客观上是与现代的工业化进程相悖的,现实感也较弱,因而在20世纪30年代救亡的文学语境中显得不合时宜。但京派所提供的文学图景对左翼文学和海派文学却是一种补充和修正,也丰富了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格局。而且他们对文学独立品格的坚持,对文学本体意义的强调和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

废名

废名(1901一1967),原名冯文炳,字蕴仲,1926年起笔名废名,湖北黄梅县人。1924年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参加过语丝社。1927年张作霖进京,改北京大学为京师大学,废名离校,后返校继续在英文系就读直至1929年毕业,后留校在国文系讲授散文习作和现代文艺,其间与冯至等人创办文学杂志《骆驼草》。抗战爆发离开北京大学回到故乡从事小学和中学教学工作。抗战胜利后重返北大。他从1922年开始以“冯文炳”的名字发表文学作品,多刊登在胡适主编的《努力周报》以及《语丝周刊》《晨报副刊》和《浅草》季刊上。《竹林的故事》(1925)为其最早的小说集。1927年后有小说集《桃园》(1928)、《枣》(1931)以及长篇小说《桥》《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废名曾钻研佛学,20世纪40年代著有《阿赖耶识论》一书,佛禅精神曾对废名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方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他还创作过一些新诗,并出版过理论著作《谈新诗》,剖析了“五四”到20世纪3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新诗人创作的得失,提出自己独特的新诗主张。废名后来转向学术研究。1952年调至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中文系任教直到逝世。

废名的小说多写平凡人事,在艺术上能把外国现代派技巧和中国古典诗词的表现方法融为一炉,创作具有探索性、实验性。文体简洁奇僻,能够营造“充满的是诗境,是画境,是禅趣”的艺术境界,艺术风格鲜明而又独特。

废名的小说创作起于1922年,终于1948年,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部小说集《竹林的故事》充满田园风味和乡土气息,多用清新冲淡的文笔展示封建宗法制乡村中翁媪和小儿女善良天真的灵魂和古朴纯洁的乡风。《竹林的故事》清新烂漫,极具诗意。作家细写竹林、菜园和竹林下的三姑娘,描绘出清朗的人生图景,笔到之处流露出温馨的青春气息。作者赋予自然景物以诗意和灵性,竹林和三姑娘物我合一,难分彼此,竹林见证了三姑娘成长历程中的喜与悲,而竹林的葱茏、挺拔和寂静又象征着三姑娘聪明朴素、淑静娴雅的性格特征。小说尤为人称道的是青年顾客向三姑娘买菜的场景,这段描写将人物美好的心灵外化为人物的语言和行为,用传神的笔触刻画出乡村少女的天真烂漫和纯洁无瑕。

废名也以不无忧伤的现实主义态度表现宁静、古老的宗法社会关系在现代面临着的瓦解趋势,关注和同情农民的命运。这在《浣衣母》中表现得尤为深刻。《浣衣母》中的李妈身世凄苦,丈夫和孩子或是亡故或是远走,但她却慈爱宽厚,她在自己的家门前给孩子们、城里的少年和姑娘以及来往的行人挑夫开辟出自由的乐土,即使是蛮横跋扈的士兵也被她感化。李妈因而成为“公共的母亲”。但李妈给予众人的关爱和温暖却不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教条,李妈后来收留的一个中年单身汉让她变成“城外的老虎”,中年汉子也因人言可畏而离去。小说营造了恬静的田园生活氛围,李妈苦涩辛酸的结局,隐含着作者对旧的伦理道德的批判,也使作家对古朴乡风的赞美化为深沉的哀伤。《河上柳》中陈老爹的遭际同样反映出颇具古风、自足自乐的田园生活形态在未来的命运,显示出作家清醒的现实主义眼光。废名的田园小说也在淡远之外增添了苦涩。

与同一时期其他乡土小说家看取故土和乡村的角度不同,废名着眼的并不是旧农村凋敝、萧索、贫富悬殊的社会现状和农民灵魂的创伤,他赞美宗法制农村古风犹存的乡间生活,比之其他乡土小说中沉郁荒凉的悲剧氛围,废名的田园诗是清新、朴拙而略带感伤的。

《竹林的故事》之后,废名的艺术趣味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社会原因、师承渊源有关,当然也是作家独特的艺术追求所致。1925年后,国家政治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国事日非的社会状况深刻地影响着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文学观念和治学方向。但废名却与汹涌的时代思潮保持了一定距离,以一种宁静和隐逸的姿态面对时代。他到西山隐居,“终是逃避现实,对历史上屈原、杜甫的传统都不见了,我最后躲起来写小说乃很像古代陶潜、李商隐写诗”。这时,废名的创作关注现实趋淡而渐渐转向对自然、宇宙、时空和人生的静观与参悟。艺术情趣,也由平实和清朗而变得愈来愈奇僻晦涩。这一阶段的创作淡化故事情节,在写实中有象征,玄想中有禅趣,“隐逸性似乎很是占了势力”。废名的蜕变没能给当时的文坛提供战斗者的文学,却也是现代小说发展由单一到丰富的一个表征。而且,“近来创作不大讲究文章,也是新文学的一个缺陷”,废名以其对“文章”的讲究对新文学的不足有所弥补。当然,这种蜕变也是他融合中西文学,有意识地革新传统叙事模式,探索小说艺术表现手段的结果。长篇小说《桥》尤其典型地体现了这一艺术倾向。

1925年,废名开始精心写作《桥》。它的创作延续了十余年,上下两篇共43章。上篇共18章,写主人公程小林少时与史琴子的相遇和缔婚;下篇的25章已是十年后,写程小林回乡的生活和感悟。整部小说没有连贯统一的故事情节,每一章都是一个带有标题、自成一境的独立场景,《桥》就由这些片断性的场景连缀而成。内在的诗意和散文化的结构使其无愧于“诗化小说”的称谓。当时就有论者指出《桥》逸出了传统小说创作的成规,“诗的成分多于小说的成分”。

《桥》建构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乌托邦。这里充满东方传统礼俗社会的古风古德,流溢着恬淡自守的田园诗意。史家奶奶慈祥宽厚,三哑叔勤敏知恩,小林和琴子、细竹能“发乎情,止乎理”,各自自然适意。他们依照自然和传统的礼俗行事,平时敬老敬祖,清明时节上坟,春天打杨柳,牡丹花开看牡丹,美好的人事与乡间的修竹碧水相映成趣。而那些“送路灯”、“送牛”的古雅民俗更将《桥》中的世界诗化成和谐、宁静的世外桃源。这里寄托着作者在乱世之中对安宁、美好人间的向往,并成为和谐恬淡的传统中国的象征。正像沈从文指出的,废名“作品所写及的一切,算起来,要成为不应当忘去而已经忘去的中国典型生活的作品”。

同类推荐
  • 李叔同精品选

    李叔同精品选

    李叔同,人称“弘一法师”,是我国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我国话剧开拓者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创作透露着“情”与“佛”相互交融的真性情。他的诗词通过艺术手法表达人们在相同境遇中大都会发生的思想情绪,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他的联语具有极高鉴赏和创作水平,表现出他的奇思妙想和深厚艺术功底,是警示后人的宝贵文化艺术财富。
  • 世界屋脊之书

    世界屋脊之书

    散文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尤为密切,它是个人生活情感思想和行踪最真实的记录,它是最纪实的文体。《世界屋脊之书》就是作者在世界屋脊生活和旅行的片段,是作者在那高海拔群山中行走时留在记忆中的点滴之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很少想起这些群山,正如法国作家克莱齐奥所说,遥远的美人不能触摸,如夜空中的星辰或如晨曦,它到达了路的尽头,越过了有限世界的门槛,进入不可逾越的区域。
  • 名人佳作:精美卷首语

    名人佳作:精美卷首语

    本书收入散文百余篇,分青春的呼唤、伟大的渴望、生命的追问、美丽的错误、教训与启示五辑。
  • 万水千山总是情

    万水千山总是情

    这是我省知名媒体人汤江峰创作出版的又一部散文作品集,收录了他近几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随笔、新闻作品等,分为湖南九章、观古鉴今、大医精诚、记者手记共四辑,并摘录了部分好友对其作品的精彩点评。正如自序标题“找准人生的坐标”所总结的那样,作者从农村娃到大学生,从医生转行当编辑记者,也是一路风雨一路歌,那种拼搏精神值得借鉴和学习。
  • 行读的快乐

    行读的快乐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企业任职时期在国内外游历的40余篇散文,如秦淮河、成吉思汗陵、香格里拉、湘西边城、独秀山、美国、俄罗斯、罗马、荷兰、法国等国家和旅游目的地,文字大多以记事抒怀咏物为主,也不乏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遗迹的评价,能够从侧面反映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趣向,对读者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遥见初心

    遥见初心

    时间冲淡了年华,改变了容颜,却改变不了初见那个人的执念!
  • 逆命孤月

    逆命孤月

    “这便是死么?也不可怕嘛!”钟爱一人,孤独一世,这生无可恋的世间,也只有那份不甘,伴随他默默飘零。若能再来一次,他会如何选择,是继续重来,将心头的难堪一甩而尽,还是如以往般只为默默注视她一眼?待到苦尽甘来之时,他到底能否得偿所愿.......
  • 造化会元仙

    造化会元仙

    何为造化?仙缘之源?何为会元?亿万之年?
  • 贞爱虐情

    贞爱虐情

    《贞爱》是青年作家杨子义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行文流畅,笔触细腻,作者以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激情讲述了正值豆蔻年华的时代骄子在追逐梦想、理想和美好爱情的过程中,一路发生的情感认知、人生顿悟和心灵蜕变。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取材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读来众多鲜活人物犹在眼前,令人感同身受,回味无穷。
  • 剑极天下

    剑极天下

    一世人,一把剑,仗剑走天下。资质平庸的方天南,自三年前来到青云镇,就开始了他的漫漫武道生涯。
  • 吞神灭魔

    吞神灭魔

    考古队从珠穆朗玛峰上发现的神秘冰洞,牵扯出一段被人生生抹去的历史——天崩之时,仙人灭世
  • 诸神的葬礼

    诸神的葬礼

    喜欢《爵迹》的书友,可以一起来关注本书啦。《爵迹》小说的再现!但不是同人!空涯因为体内生来就有一个奇怪的封印,有人说他成不了奥术师。所以家人就让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幻境之中,把所有关于奥术师的秘密都隐藏起来。直到有一天,空涯在后山的神秘空间内发现了奥术师的秘密,后来也有人告诉他,那个封印正是强大的奥术师的象征……
  • 日暮下的海兰

    日暮下的海兰

    一个对生活已失去一切欲望,貌似已到崩溃边缘的大学毕业生-杜驰拓,选择了一个美丽的小镇海兰作为自己结束一切的地方。但当跳入蓝海时却被一个莫名其妙但自称自己是海兰神的女孩所救,女孩利用法力将他复活,但当女孩向他索要钱财来恢复自己法力的时候却发现他只是个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毕业生。由于杜驰拓是被海兰所复活,所以在海兰恢复法力之前他无法离开这个小镇。无奈之下,只得滞留在这里,想方设法凑集所有的报酬。但是渐渐地他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同时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11女女,他们与杜驰拓,海兰之间也是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 我的绝色女校长老婆

    我的绝色女校长老婆

    超级兵王李青回归都市,成为大学校医,惨遭绝美校长霸占,成为软饭男友!给校花做人工呼吸,她居然要以身相许?宁折不弯的脊梁,用铁拳打破黑暗,用臂膀拥抱美女,这是属于李青的故事。一代兵王,回归都市,笑看风云,用热血和正义撑起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