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3000000044

第44章 戏剧创作(一)(3)

而更显田汉本色的是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完美结合的《回春之曲》。该剧写爱国青年高维汉告别南洋学生梅娘回国参加抗战的故事。南洋教员高维汉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不顾个人生命安危,毅然回国,并在淞沪抗战中身负重伤。梅娘最终摆脱封建家庭阻挠,与好友洪思训、黄碧如一起回国参加救护工作。除夕之夜,梅娘穿起马来装,边弹边唱,终于唤醒了沉睡四年之久的高维汉。剧中高度赞扬了爱国青年的英勇抗战精神,歌颂了高维汉、梅娘生死不渝的爱情。作品浓郁、如诗如画的抒情意境,诗歌、音乐与爱情的完美结合,极富感染力,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此外,《月光曲》写帝国主义带给中华民族的战争灾难,揭示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的深仇大恨。《阿比西尼亚的母亲》写东非小国阿比西尼亚面对法西斯入侵时人民英勇抗敌,颂扬了母亲的爱国精神。四幕话剧《卢沟桥》是一曲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人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日的动人篇章。

第三类是表现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后期由迷茫到觉醒的主题,如五幕话剧《秋声赋》、21场话剧《丽人行》等。前者写徐子羽的家庭纠葛及其变化,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个人的理想因抗战而幻灭,终于走出个人小天地而坚强挺立的过程。《丽人行》是田汉在抗战后期的代表作,艺术成就较高,“从文学脚本到舞台演出,都追求着戏剧之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结合,追求着较高的戏剧艺术与大众审美趣味的统一”。此剧写刘金妹、梁若英、李新群三位女主人公因不同的生活遭遇终于走到一起,团结斗争的故事。抗战“惨胜”后的上海孤岛,女工刘金妹被日本兵侮辱,工厂倒闭,丈夫友生重病在床,她被迫沦落;知识女性梁若英则在丈夫到内地参战,两年未有音讯的情况下,做了银行家王仲原的“金丝雀”。王仲原整天“醉生梦死,全无心肝”,对梁若英与回到上海的丈夫章玉良的约见极为不满,在另有新欢后即将其遗弃。李新群是个有革命觉悟的新女性,主动热情地帮助处于困境中的刘金妹,对一直在革命与堕落间摇摆不定的梁若英加以适时悉心的引导。在现实生活中,三个女性最后走到了一起,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一条并肩作战,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之路。剧作塑造了以章玉良、李新群为代表的革命志士刚强、执著的高尚情操及其真实可信的形象。剧中除反映知识女性觉醒的主题外,还有侧面抨击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及对美日帝国主义暴行的控诉这一副线。主副线相结合,反映了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该剧由洪深执导公演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第三个时期是1949年至1968年。新中国成立后,田汉仍然老骥伏枥,笔耕不辍,先后创作了话剧《朝鲜风云》(1950)、《关汉卿》(1958)、《十三陵水库畅想曲》(1958)、《文成公主》(1960),京剧《西厢记》(1958)、《谢瑶环》(1961),改编戏曲《金鳞记》(1957),豫剧《对花枪》(1963)等。

建国后,田汉不但在话剧方面写出多个有分量的作品,同时也在戏曲改编上做出突出的贡献。1961年写成的新编历史京剧《谢瑶环》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谢瑶环》的创作思想发轫于地方戏西安的碗碗腔《女巡按》。为深入研究历史,更好地表现现实生活,田汉对《女巡按》进行了进一步的改编,创作出至今仍有深远意义的新编历史剧《谢瑶环》。谢瑶环是武则天时期尚仪院的司籍女官。其父去世后,她从中得知江南农村百姓因豪强兼并土地而流离失所,被迫逃亡他乡。面对难民逃荒,御史中丞来俊臣竭力主张发兵征剿。谢瑶环则站在人民立场上,力主“抚慰黎民社稷,制止豪强严法制”。武则天为其敢于“为民请命”的精神所动,赞同谢瑶环的主张,并把她升任为右御史台,巡抚江南。谢瑶环到江南后,化名为谢仲举,一路明察暗访,安抚百姓。但没想到的是,当她圆满完成朝廷交给她的使命时,却遭到了权臣武三思、来俊臣等人的迫害和暗算,被他们刑讯致死,酿成一出千古人间悲剧。剧作站在历史真实的高度,塑造了谢瑶环这一以身许国、为民请命而视死如归的封建女官形象。她在巡抚江南时,做了一系列为民做主的好事,如惩办恶棍蔡少炳,拯救民女肖慧娘,奖励志士袁行健;并派人到太湖,劝说农民回家耕种田地,下令地主豪绅归还侵占田亩。剧作除了刻画她为官清正、疾恶如仇的一面外,也写了她作为女人的柔情善良的一面,如她在花园里与袁行健的款款深情。作家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书写历史,塑造人物。对武则天这一颇有争议的女皇帝,田汉真实地再现历史,没有一味地否定,而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问题,分析问题,对她施行的系列安民改良政策予以充分肯定。当然对她作为封建王朝利益的代表,任用酷吏镇压人民的事实也没有回避。艺术上,则在角色行当、情节结构和表演技巧上匠心独运,有许多新的创造。这样,就使剧作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达到高度统一。作品在现实主义地揭示谢瑶环悲剧命运的同时,也表达了人民要求发展经济文化的良好愿望,对我国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某些社会问题作出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

练观田汉戏剧,其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

第一,“新浪漫主义”与时代相结合,即写意与写实相结合。

田汉早年留学日本,又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一起筹建“为艺术而艺术”的创造社,艺术上不免受此影响。但与任何有责任感的作家一样,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的田汉不能不关注时局,关注社会现实,从而让自己的“新浪漫主义”与时代紧密结合起来。他早年所学甚广,“既崇拜惠特曼、歌德和托尔斯泰,也醉心于王尔德、爱伦坡和波陀雷尔……既探讨俄罗斯文学思潮中的现实主义传统,也迷恋过风行于近代欧洲文坛的新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早年的《环珴琳与蔷薇》一剧叙写鼓书女艺人与琴师之间师生相恋的故事,剧中虽写爱情,却夹杂主人公的苦难身世,是一出新浪漫主义戏曲——一面让人沉浸于王尔德式的唯美主义境界,一面在美化人生的背后写出现实生活的残酷,可谓真正的写意与写实相结合。《南归》一剧写农家女春儿痴情地等待流浪者归来。可是流浪者归来后,却误以为春儿已被母亲许嫁给邻居李正明而失望离去。剧作精致的对白形成柔美、感伤的意境。流浪者两次流浪的背后是“四年前的一次恶战”及后来的家破人亡,虽是寥寥数语,却交代了流浪者一生漂泊的社会原因。我们在故事的背后看到了时代、现实的缩影。

由于田汉“新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形成其剧作独特的传奇性和神秘色彩。这种传奇既具有的“超现实”写法,又是符合生活的逻辑想象;既是“情”之所至,也是“理”之必然。《湖上的悲剧》中白薇的“死而复生”,杨梦梅与她在湖边的奇遇;《回春之曲》中高维汉战斗中脑部受震荡,记忆力丧失,后在众人呼唤下意外恢复;《丽人行》中刘金妹的几次绝处逢生;《文成公主》中文成公主用“日月宝镜”辟开“日月双峰”等,都是这一特点的具体体现。

第二,通过艺术来拯救社会,获得新生的理想表达。

田汉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对民间疾苦深有体察,加之少年时舅父易象被杀害,因而在创作时就必然地渗透着自己改造社会、拯救人生的理想和愿望。田汉创作时不断地摒弃唯美主义、颓废主义思想,逐渐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获虎之夜》有他为现代青年所唱的“苦闷的夜歌”和摆脱封建思想束缚的强烈愿望。《名优之死》有他对恶势力摧残艺术生命的带血的控诉。《乱钟》《卢沟桥》是田汉为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而敲的警钟,更是民族危急时刻发出的团结抗战的呼号。

《风云儿女》是写于1934年的电影故事,后经夏衍改编为电影。作品写主人公辛白华由文弱诗人成长为战斗英雄的故事。大学生梁质夫、辛白华为纷乱的时局忧心,甘愿为国牺牲。梁质夫先是“弹炸奸商”,然后北上抗日。辛白华是个热情浪漫的国民诗人,当他获悉梁质夫在北古口战役中以身殉国时,毅然离开史夫人为他铺就的温柔乡,投笔从戎,走向战场。其中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表达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要求解放、民族独立、抗敌反帝的强烈的愿望。另外,辛、梁对阿凤的救助,对青年诗人的引导等都体现了田汉剧作中拯救社会的主题,并用充满着划破时代沉寂的声声呐喊,表达自己的艺术主旨。

第三,戏剧结构、语言的独特性。

田汉戏剧结构的独特性在于:多线条组合的行剧方式。他往往构思自由,剧式开放,不拘守戏剧“三一律”。《湖上的悲剧》,以杨梦梅、白薇的湖边偶遇为主线,副线则是白薇在西湖困苦、凄凉地蛰居三年的艰难历程。《丽人行》中同时穿插三条线索:一是刘金妹由受辱、醒悟到起来斗争;二是梁若英由革命到迷途终至悔悟,果断告别过去的过程;三是革命者李新群以教书为名干革命工作,并全力营救革命者章玉良的顽强、机智的斗争。《关汉卿》则一面写朱小兰屈词招供而受刑,一面写《窦娥冤》的创作演出及与权贵的誓死斗争。田汉剧作中多线索行剧,并非互不关联,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使作品构成一个几近完美的艺术整体;一、

田汉早年对爱伦坡、波陀雷尔(今译波德莱尔)浪漫主义诗歌的涉猎,又使其创作夹杂有相当的诗、音乐的韵律和美感。诗中有剧,剧中有诗,诗与剧达到高度的统一。《南归》中有流浪者对春儿深情的吟唱;《回春之曲》中有“梅娘曲”、“告别南洋”、“春回来了”等插曲;《风云儿女》的《义勇军进行曲》既是壮美的诗歌,更是有力的前进号角。有了诗、音乐的基垫,田汉后来更创作出《扬子江暴风雨》《白蛇传》《金鳞记》等多个戏曲作品。田汉就是这样通过诗歌、戏剧、音乐的完美结合来体现自己的艺术生命魅力的,使自己的剧作获得与众不同的戏剧美学形态,为中国现代话剧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洪深(1894—1955),字浅哉,号伯骏,学名洪达,中国电影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导演,江苏常州人。1922年冬,洪深创作了他的成名作九幕话剧《赵阎王》。作品结合当时社会现实,叙写赵大由一个普通士兵变成人人憎恶的“阎王”的经过。左翼戏剧运动时期,洪深创作了“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是他思想和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独幕剧《五奎桥》描写了在大旱之年,贫苦农民与乡绅地主面临五奎桥的存毁而产生的矛盾和斗争。以李全生为代表的农民,为了挽救生产,要求拆桥以引水浇地。而周乡绅则为了他家“风水”而设法阻止拆桥,并动用反动军警和所谓的法律来威胁农民。最终,李全生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赢得了斗争的胜利。全剧结构紧凑,条理明晰,语言朴素,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剧本反映了广大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斗争,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最早反映农民斗争的作品之一。三幕剧《香稻米》、四幕剧《青龙潭》和《五奎桥》一样,是洪深思想成熟,把目:光投向广阔农村的标志。洪深在这些作品的背后,深刻揭示了农民生活困苦的社会原因。

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苏泰兴人,中国现代著名喜剧作家、物理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由于出身理科,又受英法“世态喜剧”影响,他的创作以独特的思考和审美来反映生活,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描写人生,让人在“笑”的艺术中感受生活的情趣及隐藏在背后的“泪”和现实的无奈,表现对中国现实的反省和批判。处女作《一只马蜂》,写吉老太太为儿女张罗婚事的过程。吉老太太传统而封建,一心要为自己的表侄和女儿牵线搭桥,女儿却不同意。余小姐本是儿子的恋人,不知情的老太太却替侄子向她求婚。最后老太太撞见儿子正和余小姐亲热,当场的尴尬却被儿子在“一只马蜂”的说谎和戏谑中化解打破。剧作通过人物性格的刻画,揭示了传统社会父母包办婚姻的可笑,表达了对自由恋爱的主张和认同。

欧阳予倩(1889~1962),是另一位在话剧、戏曲、电影、舞蹈等诸多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艺术家。最能代表欧阳予倩艺术成就的则是创作于1947年的《桃花扇》。剧作源自清代孔尚任的同名传奇剧本,写秦淮名妓李香君与复社文人侯方域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作品初衷在于“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表达真挚强烈的民族思想和爱国主义情感。剧作痛斥了以阮大钺为代表的官僚的欺压横行及其祸国殃民的丑恶行径,反映南明弘光王朝政治上的昏庸腐败,并对李香君、柳敬亭、苏昆生、史可法等的爱国情操给予高度赞扬。这部剧作的主要成就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李香君是“玉山半峰雪,瑶池一枝莲”,却更是一个忠于爱情,有骨气,敢于冲破封建纲常,大胆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妇女形象。侯方域年貌才俊,重义情深,虽曾一时误入阮大钺等人的圈套,但毕竟还是为了国家而奋起抗争,投身兵戎,写得真实感人。此外,如为人正直、谈笑风生的郑妥娘,一身正气、壮烈殉国的史可法等,都写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使剧作增色不少。

洪深、丁西林、欧阳予倩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建树,风格各异。丁西林的喜剧艺术,欧阳予倩戏剧的民族化,洪深戏剧导演理论及其创作,都是中国戏剧运动史上的重要一页。他们的创作显示了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实绩,对中国戏剧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同类推荐
  •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书里没有我们熟悉的那种文学作品里的母亲形象——那个忍辱负重,只是付出,不求回报,光辉无私的母亲的形象,而是一个善良正直,但聪明自私、控制欲强、有血有肉的母亲,以为只有自己给对方的才是爱与关怀,以为只有自己才最宽容,却永远不知道,女儿从小就生活在母亲的光环和阴影之下,虽然爱母亲,但骨子里却想摆脱母亲的控制,因此毅然离去,到更广阔的世界里闯荡,希望能向母亲证明,没有她的庇护,自己也能很好地生活,能骄傲地生活。在母亲的最后半年里,女儿心力交瘁,但她一边苦恼,一边仍在尽孝,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陪伴在母亲身边,直到最后一天。。
  • 菜花黄时

    菜花黄时

    《菜花黄时》是著名作家王海椿的作品自选集,所收作品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清雅婉转,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选入作品集的多数文章是广受青少年喜爱的经典篇章,历久弥新。作品的题材涉及成长、情感、励志、传奇、世态,情节扑朔迷离,结局出人预料,在挑战读者想象力极限的同时,更能引发读者的心灵的震颤和久久的回昧。
  •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收录了《福清城里有座小楼》、《有用或无用的小说》、《散文的精髓是自由》、《中国的惰性》、《文学的作用》等散文、随笔作品。
  • 宿松

    宿松

    石一龙是“70后”诗人之一,其诗也具有很多70后是个的特色,诗歌意象大胆先锋,体现了70后比较丰富的学养和对历史的继承;另一方面在诗歌技巧探索、现实观照上又有与传统不同的地方,这是诗歌向前迈进的明证。
  •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茅盾的散文反映时代,同时也超越时代,他的早期散文大多篇幅短小,通过一个个小小的生活剪影象征时代的苦闷。他用文字对社会生活进行素描写生,对生活的体察细致入微。在他笔下,富于时代特征的社会生活场景丰富多样,跃然纸上。《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收录了茅盾的经典散文力作,既有战争年代的时代感怀,也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还有对人事的追忆,以及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有助于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茅盾的艺术风格、写作特色。
热门推荐
  • 月夜静思辰

    月夜静思辰

    他,是华夏足球的骄傲,却突然隐退失踪。他,是几年努力就成就华夏首富,却将资产全部捐献。他,是一个平凡的巨人。他是一个传说
  • 大业杂记

    大业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透视对手

    透视对手

    本书从职场的角度出发,通过古今中外的大量具体的案例,阐述了重视对手、透视对手、剖析对手到超越对手的过程。
  • 霸道皇后别想逃

    霸道皇后别想逃

    凝梦,一个受过情伤的女人,为了完成仙帝布置的任务,穿越到一个架空的朝代,只为完成任务好早日回到仙界。在遗梦大陆里,她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出色的美男,他们中有人能否让她忘掉过去,学会如何爱人吗?在任务完成时,她会如何选择?作品链接地址为:http://www.*****.com/?partlist/340324.html
  • exo的可爱小妹

    exo的可爱小妹

    金珉硕:雪儿,大哥一定不会让你受到任何的伤害。鹿晗:雪儿,我不知道自己对你到底是妹妹的情感,还是爱人。吴亦凡:小雪,三哥永远会保护你的。金俊勉:雪儿,四哥会像妈妈一样照顾你,疼爱你。张艺兴:小雪,五哥永远也不会离开你,五哥会一直在你身边。边伯贤:雪儿,只要你有不开心的时候,都可以来找六哥。金钟大:雪儿,我可以向任何人补刀,唯独你,我不忍心。朴灿烈:雪儿,如果你有困难,可以来找八哥。都暻秀:雪儿,九哥永远给你做好吃的。黄子韬:小雪,十哥可以交你武术保护自己。金钟仁:雪儿,十一哥会永远在你身边,不分开。吴世勋:雪儿,你不开心的时候,十二哥可以给你买奶茶喝。杨梦雪:哥哥们,谢谢你们。(原创,勿抄袭)
  • 管好公司三件事:会用人会执行会沟通

    管好公司三件事:会用人会执行会沟通

    本书详述了领导者识人、用人、管人的艺术,领导者制定、执行制度的艺术,领导者讲话沟通的艺术等内容。全书语言朴实凝练、贴近实际、通俗易懂。认真阅读本书,每一个想让自己的公司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领导者都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 王牌校草的绝对甜心

    王牌校草的绝对甜心

    幕紫蝶与闺蜜白妙惜、田玥、姜雅一起进入了圣雅斯学院。原本以为隐瞒了身份就可以平平静静地在学院里学习,不料因为幕紫蝶的哥哥慕容明,认识了五位王子。然而,阴谋也在此诞生······
  • 心无城府

    心无城府

    她说:不是每一次的等待都能换来一个人,一座城。执一方繁华却换不来小城烟花,华灯初夏坠落一地芳华。落花成泥终不得相遇,匆匆擦肩本就不会交集。她说:故事若不曲折怎叫人成长,可惜故事太长只余风听我讲。嘴角的一丝苦笑绚丽如斯,不过刹那,夜里眼泪横冲直撞,独自嚎啕大哭很是狼狈被人发现后更是狼狈不堪。纵使立于高处,侧头时才蓦然发现昔人已不知在何方,就像续上的弦,再无法弹奏出以前的乐章。曾经骄傲的她还似曾经的骄傲,那桀骜的眼神一如既往的桀骜,只是多了一份岁月蒙上的灰……
  • 听石头说话,等星星开花

    听石头说话,等星星开花

    女主希望他喜欢的星星开花,更加瑰丽;男主希望沉默的石头有一天会说话,诉说自己的经历。萌萌的女主拥有一颗顽强善良的心,酷酷的男主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幼稚的梦想,以及一颗细腻的心。因为梦想都是相同的幼稚,两条平行线相交。后来,又因为一些事,他们分开了,多年后,他们不再稚嫩,敢于承认自己的感情,原来,无论经过多少弯弯绕绕,命运总会让我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