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股长,您好,我叫卢向东。”上次听赵林说过,这位中年人就是干部调配股的正牌股长李东阳。
大学毕业生分配既是人事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炙手可热的权力。每年这个时候,托关系、递条子的人就如走马灯一样在人事局各个领导的面前出没。李东阳虽然是干部调配股的股长,但只从事具体工作,并没有最终决定权。当然了,作为具体经办者,夹蔵点私货也是可以的。因此,干部调配股股长的位置就相当重要,无论谁当人事局长,都会选用自己的亲信。
李东阳就是王局长的亲信,最初的分配方案也是他设计的,虽然也趁机安排了几个找到他门上的关系,但要将方方面面考虑周全,也确实费了他不少心思。结果方案第一天送到王局长那里,第二天就被打了回来,王局长还特地点到一个叫卢向东的大学生。
既然是王局长的亲信,李东阳自然能够很好地领会局长的意图。不过,行政编制即将冻结的事情,许多人都听说了,今年的争夺也就特别厉害,好几个位置都是县里甚至市里领导打了招呼的,这就让李东阳十分为难。
行政编制的岗位本就稀缺,能分配到行政编制的大学生,背后谁没有一到两个大人物?动哪个都不合适。但是王局长的暗示李东阳又不能视而不见。当然,如果他视而不见的话,这个分配方案就永远也通不过。最后,李东阳只得咬了咬牙,忍痛将环保局一个办事员的岗位给了卢向东。
环保局是个冷门单位,竞争并不激烈,那个岗位本来就是李东阳夹带的“私货”,安排的他一个内侄。现在,李东阳只好给他的内侄调整了一个事业编制,安排到了建工局下属的质检站。
虽然只是事业单位,但是任何建设项目如果没有质检的合格报告,都不能竣工,因此质检站的权力很大,这样的单位也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放在平时,李东阳要将自己的内侄安排进质检站,王局长还不一定会同意,这一次也就准了。作为内部人士,李东阳很清楚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之间的差别,今后要想由事业编制转为行政编制只怕难于登天,他心里自然不乐意,却也因此记住了卢向东的名字。
“哦,你就是卢向东。小伙子不错,不错。”李东阳放下笔记本,亲热地和卢向东握了握手,原本阴沉的脸上瞬间布满了笑容,让人如沐春风,“手续都准备好了,一会让小赵拿给你。以后多努力,王局长很看好你。”
李东阳曾经调看过卢向东的档案,他的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学老师,而且也没有听说过王局长在官庄有什么亲戚。刚才卢向东进来的时候,他还在翻看以前记的笔记,确实找不到王局长提醒妥善安排卢向东的暗示。不过,越是神秘就越让李东阳摸不着底,他也就越要表现得热情一点,免得这小子真和王局长有什么亲近关系,将来去传自己的小话。
“谢谢李股长,我到那边去等。”卢向东哪里知道里面还那么多复杂的故事,想到第一次来的时候赵林不冷不热的面孔,仍在暗自感慨,真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李东阳点点头,“恩”了一声,夹着笔记本离开了办公室。
…
过了五分钟,赵林拎着暖水壶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到卢向东便竖起大拇指做了个手势。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软。赵林既接受过卢向东的吃请,又拿过他一条香烟,自然是嘴也软手也软,满脸都堆着笑。
整件事的经过赵林最清楚,所有的表格都是他填写的,也是他指点卢向东去找的王局长。当然,王局长的交道并不好打,赵林也没想到卢向东第二天就能疏通好关节,因为这,他才朝卢向东竖起大拇指。这件事也给赵林留下一个印象,卢向东背后肯定也有人,否则王局长哪会那么好说话。
其实,赵林还是这件事的“受害者”。牵一发而动全身,卢向东由农修厂调整到了环保局,李东阳的内侄由环保局调整到了质检站,并不是说把原来准备分配到质检站的毕业生直接调整到农修厂就可以了。能够分配到质检站,背后肯定也有过硬的关系,所以就要调整到一个相对还不错的岗位。这样一来,整个分配方案便要动大手术,前前后后不知道修改了多少次,最终一个财会专业的大学生被分配到了农修厂。人事局没有配备电脑,所有表格都靠赵林手工填写,着实让他忙了一个多星期。
赵林清楚自己是整件事的始作俑者,再忙也不敢有怨言,更不能让李东阳知道。不过,一条红塔山相当于他半个多月的工资,忙一点也是值得的。因此,赵林对卢向东就格外客气:“向东,材料和介绍信都在档案袋里,你交给环保局人秘股的陆股长就行了,我已经打过电话了。”
“谢谢赵股长,有时间咱们再聚。”卢向东说的并不全是客气话。他在城里本来就不认识几个熟人,而赵林又比他大不了几岁,年轻人之间容易沟通,多来往几次就成朋友了。赵林虽然只是个小人物,但小人物有时也能派上大用场,这次分配其实就亏了赵林的点拨,卢向东也真心想再感谢他一次。
“行!下次我安排!”赵林这一次答应得非常爽快。他在人事部门呆了几年,深知人际关系的重要。卢向东和他不在一个单位,彼此之间没有升职、评优等方面的冲突,而且说不定将来还有事情会求到卢向东。另外,在赵林想来,卢向东也应该有一定背景,多交往交往也不是坏事。
卢向东当然不会让赵林请客:“您就别和我争了,等忙完了我给您打电话。”
赵林倒也从善如流:“行,那我听你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