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2100000027

第27章 生活,现实,当下(2)

昙颖禅师回答说:“无中说有,如同眼见幻境,似有还无;太尉现在从有中生无,实在好笑。如果人眼前看到地狱,为什么心里看不见天堂呢?天堂与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太尉内心平静无忧虑,自然就没有疑惑了。”

太尉发问:“那么,内心如何无忧虑呢?”

昙颖禅师回答:“善恶都不思量。”

太尉又问:“不思量后,那心归何处啊?”

昙颖禅师说:“心无所归。”

太尉再问:“人如果死了,归到哪里呢?”

昙颖禅师问:“不知道生,怎么知道死啊?”

太尉说:“可是生我早已经知晓了的。”

昙颖禅师又问:“那么,你说说生从何来?”

太尉正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说:“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啊?”

太尉说:“是啊,只知道人生漫长,却没有发现岁月蹉跎。”

昙颖禅师说:“百年如同一场梦。”

百年如同一场大梦,人更应该珍惜现在,减少忧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天堂与地狱是死后的事情,还是先做好自己的梦吧。

只有放松了心情,才会徜徉在梦的奇妙幻境,达到更高远的境界。

人生每一个梦的实现,每一份由此而来的快乐,都是生命之歌的一个动听音节,都是人生旅程的一个美丽足印。我们应该使我们的心灵具有弹性,放松心情,享受现在。

顺应变化,生命操之在我

在《庄子·知北游》篇,庄子假托孔子和其弟子颜渊对话,阐释“外化内不化”的道理。

颜渊问孔子说:“我曾听先生说过:‘不要有所送,也不要有所迎。’请问先生,一个人应该怎样居处与闲游?”

孔子说:“古时候的人,外表适应环境变化,但内心世界却持守凝寂;现在的人,内心世界不能凝寂持守,而外表又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随外物变化的人,必定内心纯一凝寂而不离散游移,对于变化与不变化都能安然听任,安闲自得地跟外在环境相顺应,必定会与外物一道变化而不有所偏移。狶韦氏的苑囿,黄帝的果林,虞舜的宫室,商汤、周武王的房舍,都是他们养心任物的好处所。那些称作君子的人,像儒家、墨家之流,以是非好坏来相互诋毁,何况现时的人呢!圣人与外物相处却不损伤外物。不伤害外物的人,外物也不会伤害他。正因为无所伤害,因而能够与他人自然相送或相迎。山林,还是旷野呢?这都使我感到无限欢乐啊!可是欢乐还未消逝,悲哀又接着到来。悲哀与欢乐的到来,我无法阻挡;悲哀与欢乐的离去,我也不可能制止。可悲啊,世上的人们只不过是外物临时栖息的旅舍罢了。人们知道遇上了什么却不知道遇不上什么,能够做自身能力所及却不能做自身能力所不及的事。不知道与不能够,本来就是人们所不可回避的,一定要避开自己所不能避开的事,难道不可悲吗!最好的言论是什么也没说,最好的行动是什么也没做。要想把每个人所知道的各种认识全都等同起来,那就实在是浅陋了。”

《庄子·山木》中,庄子曾经对他的弟子说过这样的话:

假如能顺应自然而自由自在地游乐,也就不是这样。没有赞誉没有诋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偏滞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顺和作为度量,悠然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和劳累呢?这就是神农、黄帝的处世原则。

现代人身处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学会顺应万物的变化而变化,才能获得自由。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这个社会之中做到“外化而内不化”,就能体验到生命操之在我的快感了,也就能体验到真正的人生大自由。

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瞬息万变,我们的社会每天都在出现新情况、提出新规则,这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新的要求、新的考验。如果一个人食古不化,总是坚持自己的保守的、墨守成规的准则,就会陷入被动,在社会上没有立锥之地。因此,一个人应该学会顺应外界的变化,接受各种各样的新知识,同时又坚守自己的心灵,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在顺应外界和保持真我之间灵活应付,就能够达到“一龙一蛇,与时俱化”,就能体验到真正的人生大自由。

无拘无束的生活弥足珍贵

戴晋生是个很有才学的人,魏王听说后,便把他请到王宫中面谈。谈话间,魏王见他气度不凡,是经国济世之才,于是要留戴晋生在宫中做官,赐给优厚的俸禄。

戴晋生却拒绝了,他说:“您见过那沼泽荒地中的野鸡吗?它没有人用现成的食物喂养,全靠自己辛勤觅食,总要走好几步才能啄到一口食,常常是用整天的劳动才能吃饱肚子。可是,它的羽毛却长得十分丰满,光泽闪亮,能和天上的日月相辉映;它展翅飞翔,引吭长鸣,那叫声弥漫在整个荒野和山陵。您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野鸡能按自己的意志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不停地活动,无拘无束地来往于广阔的天地之中。现在如果把它捉回家,喂养在粮仓里,使它不费力气就能吃得饱饱的,它必然会失去原来的朝气与活力,羽毛会失去原有的光润,精神衰退,垂头丧气,叫声也不雄壮了。

“您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是不是喂给它的食物不好呢?当然不是。只是因为它失去了往日的自由,禁锢了它的志趣,它怎么会有生气呢!”

自由是比任何物质的享受都要珍贵的,野鸡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人了。

《庄子·内篇·养生主》曰: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在庄子的眼中,野鸡为了生存,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一天到晚四处找食。虽然如此,但它觉得很快乐,因为野鸡没被关在笼子里。而那些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虽然不必四处觅食,可它们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自由是珍贵的,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无法挽回,这也是做人的道理。

生活在艺术中,有生在诗意

某父子俩一起耕作一片土地。一年一次,他们会把粮食、蔬菜装满那老旧的牛车,运到附近的镇上去卖。但父子两人相似的地方并不多。老人家认为凡事不必着急,年轻人则性子急躁、野心勃勃。

一天清晨,他们套上了牛车,载满了一车子的粮食、蔬菜,开始了旅程。儿子心想他们若走快些,当天傍晚便可到达市场。于是他用棍子不停地催赶牛车,要牲口走快些。

“放轻松点,儿子,”老人说,“这样你会活得久一些。”

“可是我们若比别人先到市场,我们便有机会卖个好价钱。”儿子反驳。

父亲不回答,只把帽子拉下来遮住双眼,在牛车上睡着了。年轻人很不高兴,愈发催促牛车走快些,固执地不愿放慢速度。他们在快到中午的时候,来到一间小屋前面,父亲醒来,微笑着说:“这是你叔叔的家,我们进去打声招呼。”

“可是我们已经慢了半个时辰了。”儿子着急地说。

“那么再慢一会儿也没关系。我弟弟跟我住得这么近,却很少有机会见面。”父亲慢慢地回答。

儿子生气地等待着,直到两位老人慢慢地聊足了半个时辰,才再次起程,这次轮到老人驾牛车。走到一个岔路口,父亲把牛车赶到右边的路上。

“左边的路近些。”儿子说。

“我晓得,”老人回答,“但这边路上的景色好多了。”

“你不在乎时间?”年轻人不耐烦地说。

“噢,我当然在乎,所以我喜欢看漂亮的风景,把时间都用来享受。”

蜿蜒的道路穿过美丽的牧草地、野花,经过一条清澈河流——这一切年轻人都视而不见,他心里翻腾不已,十分焦急,他甚至没有注意到当天的日落有多美。

他们最终没有在傍晚赶到。黄昏时分,他们来到一个宽广、美丽的大花园。老人呼吸着芳香的空气,聆听小河的流水声,把牛车停了下来。“我们在此过夜好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跟你做伴,”儿子生气地说,“你对看日落、闻花香比赚钱更有兴趣!”

“对了,这是你这么长时间以来所说的最好听的话。”父亲微笑着说。

几分钟后,父亲开始打呼噜,儿子则瞪着天上的星星。长夜漫漫,儿子好久都睡不着。天不亮,儿子便摇醒父亲。他们马上动身,大约走了一里路,遇到一个农民正在试图把牛车从沟里拉上来。

“我们去帮他一把。”老人低声说。

“你想浪费更多时间?”儿子有点生气了。

“放轻松些,孩子,有一天你也可能掉进沟里。我们要帮助有所需要的人——不要忘了。”

儿子生气地扭头看着一边。

等到另一辆牛车回到路上时,天已是大亮了。突然,天上闪出一道强光,接下来似乎是打雷的声音。群山后面的天空变得一片黑暗。

“看来城里在下大雨。”老人说。

“我们若是赶快些,现在大概已把货卖完了。”儿子大发牢骚。

“放轻松些……这样你会活得更久,你会更享受人生。”仁慈的老人劝告道。

到了下午,他们才走到俯视城镇的山上。站在那里,看了好长一段时间,两人都不发一言。

终于,年轻人把手搭在老人肩膀上说:“爸,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他把牛车掉头,离开了那从前叫做广岛的地方。

如何使生命有意义,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庄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庄子·田子方》所说的: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换句话说,庄子提倡一种艺术化的生活,一个人,在短暂的人生路上,能够把生活当成一门艺术,就能把生活演绎得绚烂而多彩。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发现生活的美好

在《庄子·徐无鬼》中,徐无鬼经由女商的引荐得见魏武侯,一席话把魏武侯说得很高兴。女商就问他用什么方法让魏武侯高兴的,徐无鬼就说了这样一段话:“你没有听说过越地流亡人的故事吗?离开都城几天,见到故交旧友便十分高兴;离开都城十天整月,见到在国都中曾经见到过的人便大喜过望;等到过了一年,见到好像是同乡的人便欣喜若狂。不就是离开故人越久,思念故人的情意越深吗?逃向空旷原野的人,丛生的野草堵塞了黄鼠狼出入的路径,却能在杂草丛中的空隙里跌跌撞撞地生活,听到人的脚步声就高兴起来,更何况是兄弟亲戚在身边说笑呢?很久很久了,没有谁用真人纯朴的话语在国君身边说笑了啊!”

可见,让魏武侯高兴的关键就在于“真人纯朴”四个字,魏武侯一定很少听到真心话,所以听徐无鬼的话,就感觉是回家了一样。

同样的道理,现代人生活在都市之中,被种种人造之美所遮蔽,如果能够有机会领略自然天地的美景,一定也会如魏武侯听徐无鬼讲话一般轻松快乐。

追求恬淡的人,不会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他们没有强烈的物欲,邪恶也不会侵袭他们的身心。尽管庄子的“无欲”、“无誉”观有许多偏激之处,但当人们为金钱所诱惑、为官爵所累的时候,何不从庄子他老人家的训哲中发掘一点值得效法和借鉴的东西呢?

有一个富翁,为了教每天精神不振的孩子知福惜福,便让他到当地最贫穷的村落住了一个月。一个月后,孩子精神饱满地回家了,脸上并没有带着“下放”的不悦,这让富爸爸感到不可思议。爸爸想要知道孩子有何感悟,问儿子:“怎么样?现在你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们过得这么好吧?”

儿子说:“是的,他们过的日子比我们还好。因为,我们晚上只有灯,他们却有满天星空;我们必须花钱才能买得到食物,他们吃的却是自己的土地上栽种的免费粮食;我们只有一个小花园,对他们来说到处都是花园;我们听到的都是噪音,他们听到的都是自然音乐;我们工作时神经紧绷,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大声唱歌;我们要管理佣人、管理员工,他们只要管好自己;我们要关在房子里吹冷气,他们在树下乘凉;我们担心有人来偷钱,他们没什么好担心的;我们老是嫌菜不好,他们有东西吃就很开心;我们常常失眠,他们睡得好安稳。所以,谢谢你,爸爸。你让我知道,我们可以过得那么好。”

你还在抱怨你生活的世界没有给你美吗?庄子说得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到处都有,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通过万花筒看世界,美得变幻无穷;通过污秽的窗子看人生,到处都是泥泞。到底你的生命画布如何着色,要看你拥有一颗怎样看待世界的心。把天地装到你的心中,你就能看见自然的美。

生活处处美丽动人,人生处处皆是道场

一个对生活极度厌倦的绝望少女,打算以投湖的方式自杀。在湖边她遇到了一位正在写生的画家,画家正专心致志地画着一幅画。少女厌恶极了,她鄙薄地睨了画家一眼,心想:幼稚,那鬼一样狰狞的山有什么好画的!那坟场一样荒废的湖有什么好画的!

画家似乎注意到了少女的存在和情绪。他依然专心致志、神情怡然地画,过了一会儿,他说:“姑娘,来看看画吧。”

她走过去,傲慢地睨视着画家手里的画。

少女被吸引了,竟然将自杀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她真是没发现世界上还有那样美丽的画面——他将“坟场一样”的湖面画成了天上的宫殿,将“鬼一样狰狞”的山画成了美丽的、长着翅膀的女人,最后将这幅画命名为“生活”。

少女的身体在变轻,在飘浮,她感到自己就是那袅袅婀娜的云……

良久,画家突然挥笔在这幅美丽的画上点了一些麻乱的黑点,似污泥,又像蚊蝇。少女却惊喜地说:“星辰和花瓣!”

画家满意地笑了:“是啊,美丽的生活是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去发现的呀!”

庄子提醒我们:“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自己迷失在物质世界中,如果把自己的真性情流失到世俗之中,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本末倒置的人,就无法获得心灵的自由。

因此,一个人要真正获得自由的逍遥境界,必须看破执著于物、迷失于世俗的虚妄。生活的美丑也是世俗加给我们的变色镜,人必须摘下这个变色镜,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才能发现世界的美。懂得用心体会生活,就会发现,生活处处都美丽动人,心也能获得逍遥的境界。

同类推荐
  •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以升真元化洞天享誉于世。武夷山道教文化不仅渊源久远,积淀深厚;当代又有发展,不断传扬。2012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合作,广泛搜集相关史志文献记载,开展田野调研,首次对武夷山道教文化之历史、现状、神仙、人物、宫观、科仪、音乐,及其旅游价值等,做了比较完整的阐论,并附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资料。此文集可资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借鉴,也为学术界进一步发掘武夷山道教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线索。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

    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宽容》讲述的就是“宽容”,以佛学与国学中涉及的饶恕、包容、谦让、忍耐为基础,告诉读者一个获得淡定、幸福人生最简单的诀窍: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知交遍天下,朋友之间不必事事计较;因为宽容,我们才能步步登高,胸怀的宽广决定了人生舞台的大小;因为宽容,我们才能家和万事兴,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可被私欲沾染;因为宽容,我们才能优雅行事,息事宁人总好过无事生非;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笑口常开,放下执念,收获的是一整片蓝天!
热门推荐
  • 青春荒凉有你安好

    青春荒凉有你安好

    荒凉青春,有你一路安好,青涩的纯动,不知你还记得到,我们的校园……
  • 古市的超能王座

    古市的超能王座

    自从天降神柱之后,原本正常的世界秩序,就被突如其来的魔物们给打破了。然后故事就这样从,生于光明纪元的古市,在无意当中成为了,一名超能者学院的学生开始了。
  • 修罗殿下求放过

    修罗殿下求放过

    他,从小接受残酷的训练,在冰冷的环境下,使他变得嗜血,无情她,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去,孤独的成长造就了她坚强的性格。他和她的相遇,使命运的齿轮重新转动了起来,她们的命运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 系统之回归

    系统之回归

    为了一个莫名的呼唤,他从现实世界来到天灵大陆,陌生的世界里,他仅有一个充满神秘的系统,他将如何生存。爱情也曾经离他那么近,但是他却一心挂念回家之路,他和她的前路究竟在何方,还是就此终结?
  • 无极剑圣之战魂

    无极剑圣之战魂

    地球上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领域,此地驾于九霄之上,古色古香,故名仙云国。这里的人们没有高科技,结成各种派流,全凭体内积蓄的战魂,来争夺强者之位!生于慕容贵族家庭的公子慕容潇,为了报杀害双亲之仇,也为了振兴慕容家族,他拜师学艺,游荡江湖,结拜义友。这位少年剑侠客(自封)仅凭自己和手中的剑走上了通往巅峰的道路,成为了威震四方的无极剑圣!
  • TF之原来我喜欢你

    TF之原来我喜欢你

    这是我的处女作。哪里写的不好,你们可以提出来。希望你们多给我点建议。
  • 固气还神九转琼丹论

    固气还神九转琼丹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柳废

    柳废

    人族、魔族、神族、精灵族、矮人族、地精族、侏儒族、鳞妖族、龙族、冥族、十世界,等等等等。当这些种族汇合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摩擦?而异世界的游魂,又会引起怎样的轰动?【书群号:546619024,进群的小伙伴画手会免费赠送一个头像,可选择指绘or手绘。群内定期放人设,各个种族的都有,节假日皆有福利】
  • 异域霸世

    异域霸世

    一场宿醉,青轩不明不白的附身到了异域青宇帝国皇帝青轩的身上。带着前世的记忆,满怀愁闷的心情走进了异域。且看青轩如何在异域躲过一场又一场生死大战,看他如何发现这个异域的奥秘,称霸整个异域。
  • 天将门神

    天将门神

    星宫四方二十八星宿,民间两界八百万神明。拥有上位神明力量的钟擎甘做小小门神,竟然只是因为每年都有贡品。女娲后人、上古神兽、二十八星宿、八百万神明都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钟擎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