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2100000021

第21章 问学,解惑,顿悟(2)

庖丁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

文惠君说:“嘻,妙呀!技术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几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体的牛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优秀的庖丁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庖丁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乃至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虽然这样,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于是提着刀站在那儿,为此而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

在《庄子?内篇?养生主》中,庄子借庖丁之口,讲述了自己修养的造诣境界和处世的方法、原则。当庖丁到一般的杀牛匠那里去看时,看到杀牛匠的小心紧张与严谨的准备,自己便“怵然为戒”,顿生警觉,仿佛看到自己的榜样。庖丁的技术那么高明,可是在看技术差的人杀牛时,并没有看不起别人。

他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做人的标杆。学问到了最高境界,就是以最平凡、最肤浅的人做自己的老师,做自己的榜样。

不求一鸣惊人,只求循序渐进

一日,一个老道碰到一个拿着木棍的小叫花子,老道告诉小叫花子怎样画一个方框,并告诫他勤加练习,他日有缘,再相见时就可不必要饭了。老道走后,小叫花子闲来无事,便用木棍刻画那个方框,极尽方框之变化。

时隔不久,老道又碰到一个放牛的牧童,告诉他用那木棍从上到下拉那么一下,若能勤加练习,日后有缘,也就可以不用放牛了。于是牧童山间放牛闲散之余便用那木棍在地上或宽或窄、或疾或徐拉那一画。

四十年后,老道临终前,把这两个人叫到了一起,合写了一个“中”字。

这个“中”字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成就了书法史上两位传奇人物。

不管做任何事,想要获得成功,就需要下工夫。投机取巧的事是不会长久的,即使是巧门或捷径,也是功夫和经验积累达到熟能生巧的结果。

我们的学习贵在每天持之以恒的坚持之中,贵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勤勤恳恳地背诵之中。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急于求成、一鸣惊人不好做,但永远保持一股韧劲,认认真真完成每天该做的事,就会不断提高。

成功来源于诸多要素的几何叠加。比如,每天笑容多一点点,每天行动多一点点,每天创新多一点点,每天的效率高一点点……假以时日,我们的明天与昨天相比将会有天壤之别。

举一反三地“悟”才是真“悟”

一座高耸入云的山上有两座寺院——普济寺和光度寺。每日清晨,两个寺院都会分别派一个小和尚——明悟和明心,到山下的集市买菜,两人每天几乎同时出门,所以总能碰面,经常暗地比试彼此的悟性。

一天,明悟和明心又碰面了,明悟问:“你到哪里去?”明心答:“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明悟听他这样说,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站在那里默默无语。买完了菜,明悟回到寺院向师父请教,师父对他说:“下次你碰到他就用同样的话问他,如果他还是那样回答,你就说:‘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明悟听完点头称是,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早上,他又遇到明心,他满怀信心地问:“你到哪里去?”没想到这次,明心回答道:“风往哪里去,我往哪里去。”明悟没料到他换了答案,一时语塞,又败下阵来。明悟回到寺院,将对方的回答再次报告给师父听,师父哭笑不得,说:“那你可以反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嘛,这是一个道理啊。”明悟听了以后,暗暗下了决心,明天一定要胜过明心。

第三天,他又遇到明心,于是又问道:“你到哪里去?”明心笑了笑,说:“我到集市去。”明悟又一次无言以对。回到寺院,明悟的师父听了之后,感叹:“举一反三地‘悟’才是真的‘悟’啊。”

教育需要启发与激励,学习需要举一反三,教别人要讲究教育方法,学习也要讲究灵活的学习方法。

有人说做学问就像下棋,要有大眼界,只经营一小块地盘,容易失去大局。具备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将学术的“棋盘”连成一片。

举一反三、深入思考能够激发出智慧的火花。说到底,这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大脑思维活动的高级层次,是智慧的升华,是大脑智力发展的高级表现形态。如果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能够运用这样的思维联想方式,那么知识和财富的宝库将会在不经意间向我们打开。

大道至简,刹那间顿悟成佛

德山禅师二十岁出家,受具足戒。他精研律藏,对性相诸经颇有研究,经常向僧人们宣讲《金刚经》,因此被称为“周金刚”。他主张渐进,强调只有积累知识,才能游刃自如。对于南宗的顿悟之说,德山心不服口也不服,于是携带《金刚经·青龙疏钞》,到南方与南宗的人理论。

到了龙潭,他走进崇信的法堂,便高声喊道:“久闻龙潭大名,一旦来到此地,潭又不见,龙又不到。”

端坐在法堂禅座上的崇信只是欠了一下身子,冷冷地说了一句:“可你已亲自到了龙潭。”德山竟然被这一句简单的回答定住在那里。

既然已经到了龙潭,身在龙潭之中,即熟视无睹,还找个什么呢?这样,德山还有什么话好说呢?于是,他便住了下来,开始参习。

有一天晚上,德山向龙潭禅师请教,站在龙潭禅师座前迟迟不肯离去,龙潭禅师说道:“夜已很深,你为何还不下去?”德山道过晚安,告辞回去,走到门口又回来,说道:“外面实在太黑,学生初到,不知方向。”

龙潭禅师就点燃了一支蜡烛给他,正当德山伸手来接时,龙潭禅师就把蜡烛吹灭,外在的灯光熄了。德山忽然大悟,立刻跪下来,向龙潭禅师跪拜。

龙潭禅师问道:“你见到了什么?”德山禅师回答道:“从今以后,我对天下所有禅师的舌头,都不会再有所怀疑了。”

第二天,龙潭禅师升座,对众僧说:“你们中间有个汉子,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头。日后也将到孤峰顶上替我立道行法去!”

德山自知得到师父的心印,对于南禅从忌恨到心服,他把带来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堆在法堂前面,举着火炬一把烧了。

禅宗一向反对文字语言,提倡简单的顿悟。设想一下,如果龙潭禅师苦口婆心地说服学识渊博的德山,结果恐怕很难预料。因此,龙潭不和他辩,只是用很简单的方式(燃灯、吹灯的刹那交替)使德山在明暗的变换中,见到了自性。蜡烛虽熄灭了,德山的心性之灯却通明地照耀起来。

顿悟后的德山就说:“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玄。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意思是,把所有的玄理都弄通了,也只不过像一根毫发放置在太虚世界那样渺小;把所有的微妙都穷尽了,也只是像一滴水汇入浩瀚的大川那样微不足道。不在明心见性上下工夫,光靠研习经典是无济于事的。

身在俗世,心已出离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这时看到有一个青年在池塘里打水车,无相禅师就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

青年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说道:“禅师!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红尘,我肯定会跟您一样出家学道。不过,我出家后不会像您那样到处行脚、居无定所,我会找一个隐居的地方,好好参禅打坐,不再抛头露面。”

无相禅师含笑问道:“那你什么时候会看破红尘呢?”

青年答道:“这一带就数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质了,全村的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如果有人能接替我照顾水车,让我无牵无挂,我就可以出家,走自己的路了。”

无相禅师问道:“最了解水车的人,我问你,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怎样呢?”

青年答道:“车是靠下半部置于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转的原理来工作的。如果把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水车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急流冲走;同样的,水车若完全离开水面也不能车上水来。”

无相禅师说道:“车与水流的关系不正说明了个人与世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保不会被五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倘若全然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同样,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袖手旁观,也不投身粉碎。”

入世与出世不是截然分开的,出世是为了更好地入世。

佛教大师弘一法师说,佛法并不离于世间,佛教的本旨只是要洞悉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人求真求智,以断除生命中的愚痴与烦恼。修学佛法也并不一定都要离尘出家,在家之人同样可以用佛法来指导人生,利益世间。就大乘佛教来说,其菩萨道精神,更是充分体现着济物利人的人世悲怀。凡有志于修学佛法者,皆需发大菩提心,立四宏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欲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以此自励精进,无量世中,怀此宏大心愿,永不退失,只要是济世利人之事,都可摄入佛道之中,佛教哪里会是消极避世的宗教呢?

朝闻道,夕死可矣

久远劫前一位善根深厚的太子,名叫昙摩钳,他好乐善法,派人四处寻觅懂得佛法的善知识,却苦无所获。忉利天王知道他的愿心,想试验他的愿心是否坚固,于是化作凡人优塞来到王宫,表示能解佛法。太子得知立刻出迎,顶礼奉为上座。

“我这法世间稀有难得,恐怕太子您不愿意付出代价!”优塞为难地说。太子立即表示不惜倾所有一切,只愿听闻佛法,解除烦恼痛苦。优塞要求说:“那么请太子挖一大火坑,投身供养法宝,便能传授。”昙摩钳毫不犹豫地命令侍卫,挖掘深坑,并燃火于坑中。国王臣民们,见太子为了听闻佛法牺牲身躯,便向他哀求:“请看在国家前途上不要牺牲自己,我们愿意做奴仆供优塞差遣。”而太子却坚定地说道:“我累劫以来历经无数生死投转,以这色身在人道造贪瞋痴恶业,在畜生道受人鞭打负重、为人所食,在地狱一日间丧身无数,痛彻心髓,苦无间断。从未发心为法布施,今日此造业之身能供养法,实在是因缘殊胜,希望大众成就我上求佛道的愿心!”

优塞于是升座说法道:“常行于慈心,除去恚害想;大悲悯众生,矜伤为雨泪;修行大喜心,同己所得法;救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太子闻后便奋身跃入火坑,但炽热的火坑却刹那间化成清凉的莲池,太子端坐于清净芬芳的莲台上。昙摩钳了达祸福无常、流转为苦的道理,为求真理为法忘躯,真是精进无畏的大菩萨!

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太子昙摩钳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愿意为了求得佛法而放弃自己的生命,是因为他深深地明白,要想求得真正的智慧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一定要懂得珍惜。也正是因为真理的可贵,才使得很多人在真理面前都发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人生感叹。

古语有云:“山重水复疑无路。”寻求真理的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充满艰难险阻并布满荆棘的,有的时候甚至要为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正因为如此,真理更是难能可贵,才会有无数的人不畏艰难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真理,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的确,一个洞悉了人生百态,达到智慧圆融境界的人又怎么会在乎追求真理之路的艰辛或者自身的安危呢?对于他们而言,真理和智慧的价值远远高于生命本身。而一个掌握了真理的人必将是一个快乐、生命充实而丰盛的人。

同类推荐
  • 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宁夏吴忠地区宗教与社会关系研究

    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宁夏吴忠地区宗教与社会关系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吴忠地区宗教文化的形成、解放后吴忠宗教的状况、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吴忠宗教与管理、人本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效果、宗教文化生态下的政府责任。
  •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独尊于西汉武帝之时。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学成为了我国的显学,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对中华文化的熔铸、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儒学,本书编者编著了《儒学基本常识》以供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或参考。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半路出家

    半路出家

    一个作家、网络红人、编剧、广告策划人、丈夫和父亲,在人生的转弯处遇见佛法,使他有所领悟,决定凿开尘世混沌,放弃一切,剃度出家。本书将分为四个部分来讲述,出家、修行、学佛、感悟人生。为我们开拓出一条探究生命的道路,同时也试图帮助修行者在生活和学修中,让自己的行为来符合佛法,而不是用佛法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为所有尘世中“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为纷乱世界里,想要回归一颗清贫之心的人,尝试传递一种力量,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悟性的心灵小品。
热门推荐
  • 荒宇乱世

    荒宇乱世

    荒宇悠悠,年年乱世。传奇并起,谁主千秋……
  • 成林正传

    成林正传

    无下限的泡妞历程?搞笑到无厘头星爷也hold不住的无节操生活?多情到连小孩子都不放过的节奏?元芳,一起来看看这本教科书可好?元芳答:啊?你确定这是教科书?不是在误导人民群众?不不不,里面很多的知识可以学习好吧,再说写什么超能力,神的也没多少用处,我这是一本拿过来就能用的实用本。接下来,将是一个颠覆你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刻,准备好你的防爆眼镜了吗?一起去探索,就是这么有趣!
  • 谁是谁的命中注定

    谁是谁的命中注定

    幸福的生活需要幸福的人只是那个人在哪里找的到吗?找到了他喜欢你吗?谁才是谁的命中注定?也许只是上天开的一个玩笑....此文已完结^.^
  • 千江水有千江月

    千江水有千江月

    叶卿自己觉得匪夷所思,穿了个越成了个上神。每天不是被天宫的计谋烧脑而担忧就是被各种仙君仙女魑魅魍魉吓唬。沧海桑田,九州风云,叶卿甚至对自己是不是现代人都怀疑。终于,在万年载后,叶卿终于知道了一些撼动她“穿越”以来千万年岁月的真相。(真相绝对不是狗血的)
  • 文房四谱

    文房四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生命救赎

    星生命救赎

    雄性对决即将引爆,男儿之战一触即发!!征服欲望四处蔓延……
  • 宠妻逆袭

    宠妻逆袭

    容少,退回了第108个保姆了。原因是?长相不好!气质不好!品味不好!仪态不好!牙齿不好!指甲颜色不好!更有几位理由更甚内衣扣子少扣了一环内裤居然是肉色的说话喜欢翘脚趾!.......................................这是选美,还是选美,还是选美?薛小婉不服,敢砸她家牌子,找保姆还挑剔这么多!!---------------------------------------------------------本来薛小婉这辈子已经认命了,从不在乎自己的外表,在她的意识世界里,大灰狼配大灰狼,小白兔配小白兔,丑女配丑男,靓模配富二代。但是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个人,容浩。她相信爱情了。那种被雷劈一样的感觉,是从发小唐玄身上从没找到过的。总之,在那一刹,她认定了容浩。尽管她知道,他们之间的距离,就像是南极洲板块与亚欧版块那样,隔着千重山,万重水,甚至是来几场地震,海啸,全世界的火山爆发引起地壳强烈变动,都未必能把两个版块送到一块去。听起来,是一个十分悲催,绝望,完全不可能的故事。可是薛小婉就这么认定了。她说,或许有一天全世界会覆灭,或许有一天时空会扭曲,或许有一天神助鬼帮,总之,她要容浩。而她追求荣浩的过程,像极了蚂蚁上树,龟兔赛跑!--------------------------------------------------------------------------------------容浩抱着薛小婉,一双如古井般幽深的双眸里,绽放出肆意而邪异的笑容,他紧贴着她的身体,一双手扣住她的腰身。薛小婉忽然就觉得全身紧绷,肌肉僵硬,她深吸一口气,右手挡在胸前:“容少,我是你的保姆。”容浩轻蔑的一笑,眼神讳莫如深,“薛小婉,这时候知道是我保姆了。偷看我洗澡的时候,假装穿睡衣被我撞见的时候,故意跌进我怀里的时候,还有半夜装梦游爬到我床上的时候,那时候记得你是我保姆吗?”
  • 梦中的樱花路

    梦中的樱花路

    都说老天是公平的,我也开始相信老天的确是公平的。我提前得到的一切,我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遇见幸福,再用余下三分之二的时候来偿还这笔债。幸福来得太快,来得太浓烈,所以才让我迷失了方向,分不清是梦是醒。
  • 捡来的孩子养大的狼

    捡来的孩子养大的狼

    本以为被男朋友劈腿已经很倒霉,可熬个夜喝个小酒tm就穿到书里了是怎么回事?!行!穿越不算啥,可为什么一穿过来就被人追杀?!MyGod!!!被这个妖怪满地跑,怪力乱神之像吓破了小胆的任小泉同学迈着两条抖若筛糠的腿准备撒丫子跑路时-------谁能告诉我,我身边为什么有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任小泉:????这是一个被自己带大的狼崽子故事。任小泉用血淋淋的例子告诉各位:何为养虎为患......
  • 青春都市风云再起

    青春都市风云再起

    都市异能练功升级的小说很多,笔者个人喜欢像热血漫画一样主角一步一步的走上巅峰,而不是上来就秒天秒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同时笔者偏向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细节的刻画,希望观众们能喜欢,另外这将是超长篇的故事,也欢迎接受笔者文风的客官养肥了看。高三学生雨辰从小被一拾荒老人收养,过着普通人平凡的生活,和别的学生一样运动、游戏、看校花。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生活的世界并不单纯,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修仙者的他是偶然还是必然?一边练功升级,一边美女云集,同时调查心中事件的真相,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看似平淡的都市生活必将再次掀起一番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