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苏省委大门一侧坐着几十个人,杨思源也在其中,他们打着一条横幅,横幅上写着:呼吁重用李国强同志!
省老龄办公室秘书处处长刘建超陪同省****局的同志走过来。
刘建超走到杨思源面前介绍说:“杨总,这是省****局的章副局长!”
章副局长和杨思源握了握手,说道:“张省长约你一谈。请你安排上访的同志先回去!”
上访者一起叫嚷着:“我们要讨个说法!”
刘建超见此情景,忍不住吓道:“这简直是胡闹,又搞**********那一套!”
杨思源一听不乐意了:“小刘,你别乱扣帽子,****时,你还没出生呢!”
章副局长忙说道:“别讲这些了。杨总,请你安排上访同志撤回!”
上访群众七口八舌地叫起来:
“等杨总回来我们再撤!”
“李国强要回欢城做市长!”
“不重用李国强丧尽天良!”
……
刘建超生气地质问道:“这是谁的阴谋!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把李国强主任往火坑里推吗?”
杨思源听他这么一说,也生气道:“你太放肆了,你了解李国强吗?”
“没想到老年人也容易冲动!”
上访群众站起身,将刘建超围住,纷纷谴责他。
刘建超一急,正色道:“你们简直是帮倒忙!”
“你是不了解俺们的李书记,”其中一个人愤愤不平道,“他为俺们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他是个敢挑重担,能挑重担的好干部……”
“那你们要按法规,进行正常上访,”章副局长解释道,“不能在省委门前静坐!”
“我们不是在省委门前静坐,我们是在接待室外静坐,”杨思源道,“省委大门不是照样进进出出吗?”
“杨总,我再说一次,”章副局长见他们不听,便说道,“请你安排群众回去或离开,按时间等待张省长接待!”
杨思源见人们越来越愤怒,于是说道:“我做做大家的工作……”
闻听此事的记者们迅速赶来。
赵明问一名上访者:“你是接到通知来的?”
上访者警惕地问:“你是谁,为什么这么问?”
赵明说:“我是东苏日报记者赵明,所以问这个问题,你们是自发的还是由别人组织来的!”
上访者看了看他,突然兴奋地说:“我想起来了,你是当年到咱环山县采访山顶村搬迁的赵记者!”
“是呀!当年环山县有3000多户生活在缺水、无电,没有道路,全靠吃救济的山顶村,是李国强和他的同事们,将3000户山顶村人搬下山,结束了祖祖辈辈贫困的山顶生活,”赵明道,“我当时去采访,正值你们搬迁下山住进新房,你们家家燃放鞭炮!”
“是啊!李书记为了俺山顶村人搬下山,累得吐血,打着吊瓶指挥搬迁。是李书记使俺环山县率先在全市实现“四通”,俺环山人永远忘不了李书记,”上访者道,“听说他到省城任职,俺跟杨总到省城看他来了,听说李书记被委屈了,俺就想讨个说法……”
赵明暗吃一惊,问道:“听谁说的?”
上访群众摇着头说:“不知道!”
赵明又挤过去采访另一名上访者:“你也是来探望李主任的吗?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上访者说:“俺也是代表环山县的工人来看李书记的。李书记没来之前,俺环山县没有一个像样的工厂。李书记在环山这十几年,搞科技X县,搞科技型、外向型企业,俺环山县是闻名全国的科技先进县,新型外向型经济比重全市第一,成千上万的人进工厂成了工人,这要感谢李书记啊……”
赵明又问另一个:“你呢?”
“我是一个老师!”
“你随杨总来看望还是接到了电话?”
“我也是随杨总来探望的,不瞒你说,我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的,”老师说,“我自幼父母双亡,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去世后,俺就辍学了。李主任把我送到敬老院代为养育。是李书记资助我读完了大学……”
他说着泣不成声。
赵明也被感动了。
一名上访者主动走到赵明跟前,大声说:“我经常看你采写的新闻,你对我们环山县也十分关注。我是福庄村党支部书记孙有才,我来探望李国强,可以说是代表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
“我随中央新闻媒体采访团去福庄采访过,”赵明高兴地说,“久仰你的大名,福庄被一位中央领导称为改革的报春花!”
“我们福庄过去是个远近闻名的穷村子,多少年人们不称福庄而称穷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李国强书记来我们村蹲点后,那变化让外人都不敢相信。这些年来,我们300多户的村,光出大学生、研究生、博士就出了204名。来我们村外来打工的人口就达10万人!我们村有村办、民营外企200多家,仅各类驻村银行就有20多家,在SH,在芜湖,在BJ,都有我们福庄一条街,我们村是名副其实的农副产品加工运输的综合体,民营企业被称为“小温州”,商贸被称作“小广州”,金融被称作“小SH”,外向型被称作“小深圳”,精神文明建设被称为“福庄模式”……”孙有才说起来滔滔不绝,“所以,中央一位领导实地考察后,撰文称我们福庄是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的报春花!”
“是闻名全国的典型!”
“福庄也是环山县的缩影,”孙有才又道,“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福庄,没有李国强来福庄蹲点,也就没有福庄的今天!赵记者,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环山县由全国出名贫困县一跃而为全国百强县,所以有一位省领导说,李国强有省长之才!”
赵明点头称是,略加思考又问:“你认为李国强主任任省老龄办主任是大材小用吗?”
“我认为是!”
赵明听完他的话,脸上的表情更加凝重了。
这时,一阵警笛声由远而近,两辆警车转眼来到近前。
两车武警从警车上下来,开始驱赶上访群众及采访的记者。
正在此时,李国强驱车赶到。
上访群众将李国强团团围住,仿佛李国强受了委屈似的,纷纷问寒问暖。
李国强与上访群众一一握手,他们个个眼噙泪水。李国强激动地说:“父老乡亲们,你们一路辛苦来到省城,是为了我李国强,是为了我好!”
上访群众异口同声:“听说你受了委屈,我们来为你讨个公道……”
一个上访者道:“你自己不说话,俺要帮你说句公道话呀!”
“父老乡亲们对我的这份恩情我领了,我感谢大家!”李国强停了一下,又说,“可大家以这种方式为我晋升,别说要不来,就是要来了,我也会坚决谢绝的,这是我一贯的立场!”
上访群众相互看着,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
“父老乡亲们,你们这样做——”李国强说,“这样——弄不好我不但官升不上去,还有可能受到处分,甚至撤职法办!”
上访群众大惊失色,有人问:“那可怎么办啊?”
“大家听我的,离开这里……”
上访群众说:“那——我们等杨总从张省长那里回来!”
“不要等,杨总的安全绝对受到保证……”李国强道,“这里是省委办公的地方,我们不能干扰。请父老乡亲们随我走!”
李国强说完,转向离开省委门口,大家默默地一起跟着李国强。
一名警官握着李国强的手说:“谢谢你,李主任!”
“因为我,出现了群众上访……”李国强道,“给你们添了麻烦,我应当向你们道歉呢!”
警官道:“谢谢你,李主任!”
李国强看了看采访的记者,于是说道:“请各位记者也回去吧,需要采访,我们会请你们!”
李国强带领群众穿过一条马路来到一家大酒店前,这时,刘建超从大酒店里走出来,来到李国强面前说:“李主任,都安排好了!”
“好!”李国强转身面向上访群众说,“为了我,大家到现在还没吃饭,难得有机会,今天我请大家吃饭!”
上访群众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大家怎么外气了?”李国强道,“我在环山县工作16年,不管到哪村哪家,我不是有饭就吃吗?”
这时,孙有才从人群中走出来,说:“李书记,我知道你拿的那点工资,要掰八瓣使,负担重啊。你知道我们福庄,哪家不是上亿元,这客我代你请了!”
“我也知道,你虽然收入不少,但你这些年捐助很多,你是福庄的贫农。”李国强接着说,“再说了,我要尽地主之谊,父老乡亲们要给我这个报恩的机会!”
正在此时,杨梅驱车赶到,群众热情地和杨梅打着招呼。
李国强见是杨梅,先是一愣,接着对她笑了笑,杨梅也对他点了点头。她转过身,对人群说:“乡亲们,我来晚了!”
“你来得正是时候,”李有才抢上去说,“我和李书记正在争着要坐东呢,你来当个裁判吧!”
“依我看,我们来看望李主任,祝他荣任省老龄办主任,我是环山县老龄办主任,我也可以代表大家坐东,”杨梅道,“李主任要尽地主之谊,也可以坐东啊!”
大家都笑着说:“又多个竞争者!”
李国强见情势稍有转机,便说:“我离开环山县多年了,大家应当给我尽心的机会!”
大家一起鼓掌。
大酒店里坐满了人,大家相互举杯对饮。
酒过三巡,李国强举起酒杯,说:“刚才我们喝了三杯祝福酒,要达到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就是要做好老龄工作。我们省是老龄第一大省,现在中国5个老年人中,就有咱东苏省1个老年人,就是说咱们省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成为比计划生育工作还要难的社会问题。用句不恰当的话说,计划生育你可以用法律对待,在做思想工作无效的情况下,可以依照法规强行引产,结扎,放环;但老年人越来越多,我们不能像古代传说那样,60岁不死就活埋吧?老龄化给我们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牵扯到每个人,因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如果一个子女要养四个老人甚至更多,诸如养老这样的问题,搞不好将是一场灾难啊!在我省老龄化这样严峻的形势下,面临许多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省委省政府已将老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看作是整个大局和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样的形势下,组织考虑让我来挑重担,这是对我的最大信任和考验!”
大家听后频频点头。
被邀请来的记者们也对李国强的话赞许有加,赵明端着酒杯,来到李国强面前,说:“省委、省政府慧眼识才,安排你挑起这副重担,是对你的最大信任!这也是东苏省老年人的福气!我们祝你工作顺利,旗开得胜!”
“谢谢大家对我的信任与支持……”李国强说,“我还是担忧我的能力,能不能胜任这一艰巨工作。不过,我服从组织分配,相信在座的父老乡亲和记者们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我……我还恳请记者帮忙,不要将此事报道出去!”
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