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1800000005

第5章 我爱问熊daddy(1)

09年秋天,有好心的同学怕我“自杀”

这同学,也已经毕业了,在幸福的道路上迈进……

关于其对我表示担心并关心的背景材料:当年(2009年),浙大引进了个涂博士,都是已经有小孩子的人了,然而,引进没几天却自杀了。浙大随即发布消息,把自己撇清,说还给提供了微波炉呢……

wow,好吧。可我没有微波炉哟……

先照登同学来信;然后是我的回信。

敦哥:

先祝您一切安好,身体健康工作顺心家庭幸福哈!

这一阵子一直在看关于浙大海归博士自杀的相关报道。从一开始的震惊、愤慨,到后来的更加客观冷静地对待网络上的报道和评论,到现在的冷静思考。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一直想到的跟涂博士的人生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个人,就是您——亲爱的敦哥哥,今年春天才从美国回来的博士,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不得不提的是,您现在也是讲师的职位(请允许我这样冒犯的写哈),作为您的学生,我们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或者是介意的地方,因为您是一个很好的老师,这就够了,其他都不重要。但是于您来说,您当初回国的原因,养活肉身应该算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吧(在我看来),对于一个有爱人和孩子的您来说——尽管我们对您的评价是您跟我们差不多的长相和一样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所以最初看到涂博士自杀的事件,第一反应就是您的内心想法,不过很快就释然了,想到您那样子的生活态度与生命哲学,是不可能会作出像涂博士那样的选择的(当然可能涂博士也是有苦衷的)。

我觉得您很喜欢韩寒的人生哲学,只是您不像他那样子“愤”,因为您有一颗足够宽广的心,可以去包容这个社会,还有您周遭的人和事。涂博士有爱人、有孩子、有岳父岳母,可最终还是选择一条不归路,让我们这些人唏嘘不已。尚且不论网上的人如何去猜测他的妻子、他的家庭给他的压力,单单是把幼年的孩子和相濡以沫的妻子抛弃在身后这点,就让我不能理解。有人在痛斥现时中国高校里的学术潜规则或者说是高校里的学术圈之黑暗,还有中国高校不合理的教学科研机制。我觉得这些是事实,但也不是会让我们绝望到要轻生的地步,毕竟生命中值得追求的不只是事业的成功,如果我们做不成历史英雄,也不必让自己成为历史的牺牲品,那样子才是真正可悲的事情。

敦哥,您说,对于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是不是当想要在自己的世界里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愿望都不能实现时,内心的防线真的会崩溃?这是一个唯一我能接受涂博士自杀的理由,而其他诸如职称评不上,家庭经济压力大,工资低、待遇过于卑贱,我想这不会是一个值得信服的轻生的借口。我想,您应该也能够理解,一个内心足以强大的人,一个有着自己坚定的人生哲学的人,是不会轻易选择死这种方式来逃避生活的。我一直觉得您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内心足够强大的人永远能够给自己积极向上的理由,永远不会缺少乐观生活的动力。这也让我想到了大文豪苏东坡(好吧,暂且不谈东坡居士强大的人生哲学吧,况且我也相信我们不会有他那样子坎坷的人生)。

敦哥,写了这么多,似乎都是在呢喃似的没有主题(发现我好像有点罗嗦)。或许您在国外时,总是会一心思念着祖国、思念着故土;可当再次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时,又会发现现实原来是那么的艰难、残酷,现实的推进已经背离了自己的初衷,甚至有时都让您难以接受。这里就要讲我发这封邮件的初衷了,就是想告诉您,如果您在涂博士的遭遇里找得到共鸣,如果您偶尔也会觉得生活中烦心事儿挺多,那么,请您大声地说出来,通过文字、言语等各种形式都可以的(当然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跟您的学生交流哦)。其实我自己心里很清楚,这封邮件其实有点多余,不过还是想跟您说出我的心里话,虽然会有些不恰当的,请您多谅解包涵,我只是有些琐碎的话语想念叨一下而已的。

想跟您请教一下,我想写关于当代小说里的人物形象与视觉文化研究相结合的论文,请问应该阅读哪些书目?可否指点一二?我也知道我说得太抽象了似乎比较难回答,不过因为我自己暂时处于探索期,没有确定到底写哪部小说里的什么人物,所以想请教一下您呢。关于视觉文化研究的书目,您可以给我推荐一二吗?

最后呢,祝可亲可敬的敦哥哥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事事如意,还有,希望您和您的家人永远幸福快乐!

您的学生×××

Dear Rebecca:

谢谢。你是好人,而且说在点子上。(你的sensibility和 sense是强大的,值得我敬且谢。)

“在自己的世界里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是没有大困难的——现在不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校园和居室没有在炮火中燃烧。恕我冒昧:涂博士是一个令人同情的小肚鸡肠的理科生傻子——按照我的标准而言——虽然很多令人同情的小肚鸡肠的傻子是真诚地、义愤填膺地看不出来自己是个小肚鸡肠的傻子。让他们欲仙欲死的那点东西,对一个大少爷来说,是要加倍领取的。但加倍之前,就当是个笑话。

北京,除了北大和北师大、人大,我是不屑去的。既然没去成,我就要去上海和广州,与上面两个地方在一个水平上的学校。我的强大不是属于我自己。我的强大离不开家人的爱和支持,否则我不会幸福并强大着。

我的可爱的学生们,国家的希望在你们身上。如果你们救不了国,还有90后,00后和我一起混。我的心灵会一直比新青年还要年轻。

前几天刚刚评上了一个似乎该垂涎的项目。对如此的笑话,还得端庄起来才行。

你的写作意向“当代小说里的人物形象与视觉文化研究相结合”——可以写得很妙,又不难操作。《长恨歌》里面那个王琦瑶,其登场,其形象,其人生记忆,不就建立在程先生的“视觉艺术”之上吗?书单好办,本雅明对摄影有过说法。“表征”课上有相关章节。我这里还有李欧梵的《上海摩登》。别的,我们可以在写作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再添加。也请充分利用我的 office hours。

Rebecca, thanks really.

DW(王敦)

给“犹豫是否要献身学术”者的回信

老师,您好!

看到您在豆瓣上写的日志,颇有启发。窃认为您也可算做中文系最佳“学生之友”(没有之一)。因此冒昧向您请教两个困扰我许久的问题,希望老师能够指点迷津。拜谢!

说实话,我是一个热爱文学,并且有一定学术理想的中文系学生。可是,我也比较犹豫是否要献身学术。主要出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术外部的,一个是内部的。

学术外部的,就是当下的学术环境。我的家庭是小城市工薪阶层,供养我将来读博买房是个不小的负担。到了三十岁才能做一个小小讲师,自己绝不靠如此收入养家买房的可能。另外也听说很多关于学术路的吐槽,人穷志短,只怕将来难有大的作为,甚至可能为生计发愁。另外,学术环境本身的腐败,也是让我犹豫的很大的原因。如果学术只是争权夺利的硝烟战场,倒不如在商界拼杀呢。这是其一。

至于学术内部的,则是我更大的疑惑。小子只是区区本科生,对于学术本身没有太多实践或者体悟。但是就我本身的一些接触而言,我一直弄不明白一个问题,就是:学问何为?从来都说,学问乃天下公器。只是凭我这点粗浅阅历,还很难体会其中的涵义。开始的时候我单纯地热衷学术,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术的内在信仰与动力慢慢转化为怀疑。不知您是为何走上学术这条路的?学术又给您带来了什么?

谢谢老师百忙之中能抽空阅读我的这封不甚成熟的问题邮件。如能解答,小子不甚感激。拜谢!

不认识的同学:

谢谢来信。我愿意做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同学的“学生之友”。谢谢鼓励。春节休假,家事为上,迟复为歉。

我来试着回答你这个“热爱文学”、“有一定学术理想的中文系学生”的学术“外部”和“内部”两个问题。应该说,这两个问题,我常被问到。提问者都说,热爱文学,有学术理想——但临到该“献身”学术时,就开始“外部”和“内部”了。

你首先说到的这个“外部”问题,也真够丢中国和丢中国学界的面子。听起来真是糟透了。具体情况到底怎样,是每个人内心自己的判断,并不一定都示于人,但显然公开于网络和媒体上的种种吐槽,确实容易让年轻人知难而退。但,世间频率很高的一种情况是——“比这更糟的还有得是”。我听过一首牙买加说唱,里面两个人对话,一个不停地吐槽,什么飓风把房子刮走了,老婆跟别人跑了,等等。另一个人不干别的,只是在头一个人的每一段唱词的末尾,加上一句:“could be worse”。——还可以更糟。

很抱歉,你那么年轻,我却送不出两碗心灵“鸡汤”喝喝。但鸡汤到处都有,不必来我这儿。“商界拼杀”?谈何容易?——需要时代赋予的机遇和职业的时代性niubility发生契合,刚好配合在一起,才能达到这个振奋的效果。90年代中期,我大学毕业的时候,高校教师穷得丁当响。妈妈说,你看那读研究生的连女朋友都弄不到。对于正处于小伙子阶段的我来说,那个下场可不是我所愿意的,所以就去混社会了。与此同时,我们P大,比中文系更不好找工作的哲学系和历史系等毕业生,有200个外地男生,很不情愿地、骂骂咧咧地去了北京市各城区政府去工作。他们都是外地男生,在当时所谓“留京名额”之外的。当时可以说是无人愿意当公务员,也没有公务员考试。北京各城区提供额外的户口指标,这帮文史哲的毕业生还骂骂咧咧,“苦闷”,没两三年就辞职了一大半儿……二十年后的今天,你听起来,都如同笑话了,但都是真事。——当时不知道大学会扩招和产业化,“牛×”起来,也不知道公务员会“牛×”起来。

我说这话的意思,是说中国变化最无规律,让人目瞪口呆,所以不要想太多,想太多也没用。况且,哪一个“界”,都不是容易混的。学界至少不用坐班,还有寒暑假,将来可以帮着在家带孩子,也很实惠的。每个人的职业规划,都是个高精尖很深课题,别人不能代劳。我个人觉得,兴趣很重要。人性是好逸恶劳的,若从事不喜欢的职业,就是百分百的折磨了。若与自己兴趣相投,则在战胜自己“内部”的懒惰、“外部”的官僚体制、繁文缛节与乏味之余,仍然能够享受几分乐趣。这已经是人生奢侈了。

再看你第二个“内部”问题:“我一直弄不明白一个问题,就是:学问何为?从来都说,学问乃天下公器。”面对这样一本正经地回答。我要忍不住对苦闷的你说:——离大尾巴狼远点儿,不吃亏,学问从来是为了自己的好奇心和给生活照镜子。也许你会进一步问:人为了自己好奇心而干的事有很多,为什么有的被称为学问,有的就不行?——好吧,那我回答,一切都在变化。现在无需想这些。学问的本质和学问的外壳是两码事。我说的是本质,不是外壳。

这些话,归成一句:跟着感觉走,就对啦。如果一个东西真喜欢,诱惑力足够,你就会自己给自己编出非此不可的理由的。

关于基督精神的通信

前面是我的回信,后面是一同学的来信。

×××:

你求索基督教(或任何一种伟大的宗教)的路子不太对。而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于是就南辕北辙了。

我在内心需要这里面的甘泉和食粮,所以觉得基督教(触类旁通,也包括一些其他的博大精深的宗教),适合我的心灵。而且,我之所以如此,其兴奋点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样。我当然也喜欢智慧和真理什么的了,也对一切宗教和思想好奇。但基督教给我的,主要是情感和谦卑。这些都和真理智慧、深刻渊博什么的无关。

其实不仅是基督教。我其实是在触类旁通地谈谈各种伟大宗教的精髓。但若一一谈起则过于驳杂了,一封信装不下,所以把论述仅限于基督教吧。

基督教本来就不是去寻求逻辑上和知识上的答案的。它的很多说法,本来就是打比方,像任何真正深深的、沉甸甸的东西那样,是无法一、二、三、四那样地讲的。打比方说,一个吃奶的孩子偏偏不睡觉让人心疼和着急,你怎么办?给他讲生理学上面说的婴儿不睡觉的巨大危害?他听不懂的。于是你可能需要吓唬他,哄来哄去,就睡着了。OK,关键是睡着了——搞定。在上帝那里我们就是吃奶的孩子,听不懂道理的,于是用旧约吓唬吓唬,再让耶稣来哄,使得我们获得心灵的安宁。上帝为什么又吓唬又哄我们呢?还不是出于爱,你说对不?孩子不睡,你就说再不听话,警察就来把他抓起来,就如同耶和华说你们以色列人要是再不听话就会有霹雳火把以色列彻底轰平一样。听众就是这水平,就只能如此对他说,才对其最好。——那吃奶的孩子不睡觉,多让人心疼……

基督教的核心是爱,旧约烘云托月了半天,到耶稣这里就出来了。他以人的身份出现,来示范爱。人爱他相信他,学习他,关键在于有这么个态度就OK了,从此就如同做了错事也不要紧的孩子。人从此又“懂事”了一些,也就是说具备了自省对错的可能,不再需要耶和华的原子弹核爆(《旧约》里面耶和华降下的一些灾难,真的如同核爆之后的场景……)来裁决对错了。

于是,爱,成为这个世界最核心的价值,所谓自由平等甚至民主皆是其体现和延伸。

爱的前提是不要自以为是,因为自以为是往往最后是以自己的能力和权威来做恶。

而爱确实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特别是若去体察耶稣对人之爱,则会如五雷轰顶一般;而我们很难做到同样去爱他。

而且我们的心中充满贪欲、嫉妒,及很多见不得人的东西。但这很正常,因为人就是这样,谁也hold不住。于是,最重要的,不是责备别人不完美,而是要承认自己的平凡、普通、不完美。想到耶稣爱如此不完美的我们,我们也就没有资格自命清高和打着指责别人的旗号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如此做的,也包括历史上和现实中形形色色的教会。人终归是人嘛,这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应该学会更理解别人,我们这个不完美的物种里面的同类。

我们也不必过于自卑过于自责hold不住。——天上的父早就预先原谅所有的孩子了。对他来说,最头疼的不是那些犯了错的孩子,而是那些个自命不凡认为自己不可能犯错的。这状况,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才是最危险的。基督教里面最大的罪,就是自命不凡吧,而其结果,就如同一个小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会,反而招致最大的危险一样。他可能觉得自己真如同小鸟一样会“飞”,而从高楼跳下,也可能像亚当的儿子该隐那样杀死亲弟弟亚伯,也可能像以色列人那样自以为正义凛然地钉死了耶稣。“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OK,体验的东西,就说到这里。我只说体验。你目前当然不能说已经有足够体验了。

下面是诗篇里的一段和一篇主祷文。若能触动你,那说明是基督精神的效用。若触动不了,则说明你内心还没有基督精神的呼应。

这就算是我的回答吧。

同类推荐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歌德之勺

    歌德之勺

    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张炜散文精选集《歌德之勺/张炜少年书系》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歌德之勺》分为“绿色遥思”“默默挺立”“人和芳草”“歌德之勺”“稷下之梦”“让我寻找”等六辑,以友情、爱情、成长、哲思、旅游等角度,收录张炜不同时期代表散文六十余篇。张炜把激情融入大地和海洋,播下许多思想的种子,他的散文极富思想性,让你增多许多悟性。《歌德之勺》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作者简介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5年发表诗,1980年发表小说。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专业作家。发表作品一千余万字,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瑞典等多种文字。。
  • 丁玲自述

    丁玲自述

    该书中所选编的,都是丁玲记述自己生活与文学创作经历的文章,其中的一些怀人之作,记叙了与她有过密切关系、对她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也留下了丁玲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侧影,有助于读者对她的了解和理解。
  •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最是元曲销魂

    最是元曲销魂

    这个王朝的曲调比横跨欧亚的辽阔疆域更有绵长的生命力。随口吟来,莫不令人销魂,但最销魂不是心头最美的那抹朱砂,而是万缕情丝,夜深漏静,不经意辗转缠绕,便是三更无眠。曲中漫及人生感怀,世事悟道,塞北西风虽烈,却不乏江南小巷柔情。
热门推荐
  • 不灭的微笑

    不灭的微笑

    五月,多彩的日子,有你,更美好了。你已匆匆离去,怎么抓也抓不住,你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我还历历在目。可是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你已离我而去,我的心已碎,忘不了你那融化了一切冰雪的微笑,你的笑容就如同这个五月一般美丽,我将永远记住那浅浅的一笑,即使魂飞魄散。
  •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男人都想有她这样素淡如莲的知音,女人希望像她那样和有情人做快乐事。为什么要读林徽因?她是让三大才子魂牵梦绕的奇女子,民国学者眼中学识渊博的林先生,文学与建筑的双料才女,事业与婚姻美满无暇的女神。最真实的林徽因,温雅如玉,民国气质,美到极致,纵然岁月流转,未曾输给时光。
  • 听风诉说他是王俊凯

    听风诉说他是王俊凯

    他是她的青梅竹马,她因为一件事离开了他到了韩国,也因此变得不爱说话了,当他们再次相见时还认识对方吗?他们之间的约定能兑现吗?
  • 权志龙,你还爱我吗

    权志龙,你还爱我吗

    “志龙欧巴,好久不见。”从意大利回来的初夏,不怎么来公司的权志龙,第一天就碰到了。“嗯。”权志龙绕过初夏“我比你大,进公司早,记得叫前辈。”权志龙停下,与初夏背对背说。“是,GD前辈。”初夏也没转过来,她说完鞠躬,听到脚步声越来越远,他们真的回不去了吗?
  • 修道补仙录

    修道补仙录

    在寻道的路上,诸多劫难纷至而来!不断崩塌的道路,催促着他不断前进!待他停下之时,四方寰宇之内皆无敌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樱花树下的秘密

    樱花树下的秘密

    她为了父亲,无奈背叛了好伙伴,黑道的秘密在她心中无法隐藏,在她说出来的的那一刻,她流下了眼泪。
  • 我的总裁妻

    我的总裁妻

    出身贫寒的陈思远大学毕业突如其来的婚恋,面对感性的叶苇,理性的邹利敏,小女人的小温馨......他该如何做出选择,是一味的躲避还是面对,不安分在平静的生活中跳动........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九眼传奇

    九眼传奇

    九眼天生,传奇自成智计的碰撞,实力的对决西方玄幻与东方宫廷的结合新人新作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