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匈奴围攻蓟城的第五天。
辰时三刻,王秦刚刚锻炼完身体回到黄队营地,迎面走来一个相貌普通、身材矮小,属于放到人堆里都找不到他的那种人,走到王秦面前行了一个军礼:“百骑长!”
王秦很不习惯,但还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说道:“辛苦了兄弟。”
“不辛苦,嘿嘿,我看骑长满面愁容,可是有什么担忧之事?”
“唉···匈奴军一日不退,都城乃至全国的日子都不好过啊!”
“骑长,我有一计,可退匈奴大军?”
“你?有计谋?”王秦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开口问道。
“骑长,不瞒你说!我不是武生,是黄级的文生,奈何朝中没有门路,想着毕业后也不能入朝为官施展抱负,所以参加新军搏一搏前途!”
王秦眼睛一亮,太学的文生的习武不多,有也是为了强身健体。但王秦知道语言的杀伤力往往比拳头厉害!不禁问道:“什么退敌之计?”
“骑长,兵书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草对于一直军队的重要性,而匈奴这次千里偷袭,所以没有从自己国家携带粮草,他们这是以战养战,进入我国境内搜刮粮草囤积于某处。所以我们只要切断他们的粮草,匈奴必然大乱,撤军是迟早的事。”王秦听完他的一番话,眼睛更亮了,拉着他就往许三多的营帐跑。
“将军,黄队百骑长王秦求见。”
“叫他进来。“许三多暗自嘀咕:“这小子有什么事,一大早的。”
王秦急匆匆地带着一个未曾谋面的人进入军帐,许三多不禁开口问道:“王骑长,这么着急干什么?”
“将军,还是让他说吧!”王秦把面色普通的少年推到许三多近前。
“将军,小的是黄队的黄麦郎,兵法有云:‘以某制战,不战而胜’,所以小的有一计谋可退匈奴大军。”
“那你说说看你有什么计谋。”许三多很是不屑,不认为一个小毛孩子能有什么好计谋。
黄麦郎长话短说,把刚才对王秦说的话大致重复了一遍。许三多不愧是军中老将,等黄麦郎话毕后说道:“你这个计谋算是上策,分析的也很对,但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匈奴把粮草放在哪里了,而且就算我们知道也无法派兵过去啊!”
“将军,小的是兴隆人,家父是猎户,养了一只游隼,小的来太学时曾把它一路带来认路,方便与家里沟通。就在昨夜,游隼带来了家父的书信。家父在信中告诉我现在北方很乱,让我好好在都城呆着,在信的末尾家父提到兴隆城里驻扎了将近一万的匈奴人,而且压着大量的粮草。”
“竟有此事?你说的句句属实?”许三多虎着脸问道。
“国难当头!小人句句属实,不敢撒谎。”
“好!你二人先回去,我去一趟兵部,要是情况属实少不了你的奖励!对了,你的家书给我。”
黄麦郎上前两步,从怀中掏出家书递给许三多,许三多是个急躁性子,拿到黄麦郎的家书后马上大步流星的走出营帐,留下面面相觑的两人。
且说许三多来到账外,骑着战马就走,一路快马加鞭,半个时辰后来到了兵部所在地,翻身下马就往里冲。门口的侍卫拦住了他:“许将军,有什么事吗?”
“让开!我要见尚书,耽误军情你能承担的起吗!?”许三多在燕国军界有拼命三郎之称,当年带领五百余弟兄就敢跟敌人上千人甚至上万人硬磕。拼命三郎带领的‘夺命军’无数次令敌人闻风丧胆,最后由于一场突围战,夺命军除了许三多全部阵亡,可谓悲壮,许三多也因此一蹶不振,要不是这次匈奴兵临城下,燕皇没有大将可用,否则也不会启用他。
侍卫们知道这是个不好惹的主,也就放行了。许三多来到兵部尚书刘琦门口时方才变得静悄悄的,敲门问道:“老将军,罪将许三多得到重要情报,特来拜见。”
“是小许啊,进来吧。”
“末将遵命。”许三多推开门小心地走了进去。
“小许啊,怎么还自称罪将?以前你带兵打仗时大家都叫你拼命三郎,那是大家都服你、敬佩你,特别是你那些弟兄。谁要是在军中说你一句坏话,你那些弟兄都能跟谁拼命,你们一同出生入死那么多年,咱大燕哪个军人提起你们不都得竖起大拇指。所以啊,当年那场战斗你的兄弟们为了···算了不说了,你有什么军情?”刘琦缅怀过去的时候看见许三多表情不对,知道他还没从当年那件事过来,马上岔开话题。
许三多把黄麦郎的家书递给刘琦,并把刚才黄麦郎的计划说了一遍。刘琦捋着胡子,双眼微眯看着背后的地图,久久不语,在刘琦帐下待过一段时间的许三多知道,老将军这是在猜测并推演这次计划的真实性以及可行性。
良久,刘琦没有转身,开口问道:“小许,你也带了几天新军了,你感觉他们如何啊?”
“嗯···实力、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过都是都是新兵蛋子,组织性、纪律性差点,不过经过这几天的磨炼后好了不少。”
“那···如果我派他们参与这次行动,你感觉他们能胜任吗?”
“我带领他们有八成的把握!”
“你不能去!”
“老将军!为什么!?”
“小许啊,不是我不信任你,也不是你能力不行,我敢说在我们大燕年轻将领中无论是作战技巧、带兵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你都是最好的!但你脾气太火爆了,不适合这种作战,所以我打算派别人去。”
“老将军求你了!他们都是我的兵!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们了!您这次把我拉出来不就是为了这场战争吗!我不想再沉迷在酒色和痛苦中了!我是一名军人!我死也要死在战场上!我宁可敌人砍下我的脑袋当夜壶,也不肯在床上缅怀过去而死!老将军!您是了解我的,要不然也不会极力保我!求求您给我这次机会!”许三多跪在地上,很难以想象,一个在战场上中了多少箭都不吭一声、不掉一滴眼泪的铁汉子,为了一次报国的机会能哭成这样。
有道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