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一派作为天下修道第一大派,蜚声在外,慕名前来求道者络绎不绝。
只要非鸡鸣狗盗、居心不良之辈,天山对求道者是来者不拒,因此弟子之数目远超其他各门派,为解决众人供给问题,天山形成了自耕自食的传统,但凡一般弟子,必分配有田地令其播种适宜谷物,收成后集中管理集中分配。这种学耕结合的修道氛围反倒令弟子们更易修心养性。
入得天山者,初期半年集中学习基础课,有农艺实践、礼仪、派史、门规、基本功法等,后半年学习提升课,有基础医学、内劲入门、对敌实践等,尔后再根据师父和徒弟双向选择最终确定拜师,入得师门后,后面的修行就由授艺师尊亲自指点。
资深的长老们当然是自己挑弟子,要想挑到优秀弟子,做师父的也需要一点好运气,毕竟师父的颜面,到最后都得靠门下弟子去撑起。
南天子的师尊收有三名弟子,大弟子南天子,二弟子逍遥山现为天山长空长老,执掌派内艺学及升迁,三弟子严明心现为天山长青长老,执掌门规刑罚。两位长老门下弟子比之南天子更为茂盛。
南天子三师兄弟均是几百年来天山难得一见的修道佼佼者,当年可是轰动一时。三人中,南天子秉性最中,二师弟醉心道学,三师弟心思较为旁杂。
月儿刚入天山时年纪尚小,突遭变故,安灵松不忍扔她一人与成人同班,故更多时候是带在身边,得空便按天山教程亲授课程。
掌门殿位于天山主殿正后方,是掌门及直系弟子日常生活作息的处所,平常弟子未经通报允许不得随意进入。
殿内尽是竹林,曲径碎石,假山小亭,不事装饰,倒也幽静怡人。
安灵松每日在天山主殿处理妥公务,如无外出,或在闭关室打坐静思,或在书房研读典籍,或前去检查徒儿功课。
藏书阁管事宏光送来安灵松待阅的书籍,安灵松取过翻阅几页,突然抬头问话,“宏光师兄,你打理藏书阁多年,博闻强记,不知对于修道成仙一事有何见解?”
“回掌门,弟子愚昧,不敢妄说,据先人所传,我辈欲求仙道,有几条途径可循,一曰服用外丹,二曰修炼内丹,三曰逢奇得化,四曰渡劫顿悟。但仙家一事,原本缥缈,道可道非常道。”
安灵松略一颔首,又低头翻书,手里所拿之书正是《仙道渡劫》,翻了几页,书中言及确实云里雾里不可直白,索性放下书本。想起检查徒儿功课,便离开了书房。
竹林深处有一空旷场地,月儿日常便在此练艺进修,安灵松有空便来抽查督导,甚至为徒儿示范演练。
月儿书房内,走过一浅褐色檀木玄关,正中摆着一矮腿书案,书案后面,月儿正盘坐在蒲团上埋首疾书。
书案上,不少抄好的宣纸叠成一小缧。月儿时不时咬咬笔头作思考状,遇到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就干脆放下笔墨,双手合拳抵着下巴皱眉头。
右手边书架上摆满各式书籍。安灵松对徒儿要求极高,不但要求月儿熟读天山派内相关经学,有时自己看完的各类先贤典籍也会随手扔给月儿,让月儿学习领悟。少时候月儿没少吃这方面的苦。
书案后的人站起来扭了扭身子,心动了一下,便从书案左边一大堆书里的最下面抽出一本有些发黄的剑谱——天宵九式。一边渡步一边翻书,扉页有言:
余酷爱剑道,经年用剑又有些许游历体会,深知剑道则人道,不缓不急不争不退因应外物守静得中,无凌厉之势贵在以柔克刚。承余剑谱之弟子,切不可恃强凌弱,若有此心性,终究自伤于剑气废道止修。
天宵九式,是南天子的毕生绝学,讲究以性养剑,以气带剑,以柔克刚,对敌时缓于对手发招却不失战机。安灵松得师父真传,剑术上颇为得意,平时对徒儿在剑术训练上也多有要求。当初把花月剑赠予徒儿,也是在无意中鞭笞徒儿更上一层楼。
月儿与师尊相处多年,怎会不知自家师父的期待和心思,故平时对待剑术也颇为投入,虽是年纪轻轻也略有小成。
看着天气晴好,月儿来了兴趣,从剑架上取下花月剑一路小跑,到了竹林深处空地,稍作调息,便抽出花月剑对照剑谱一招一式操练起来。
第一式,清风明月
第二式,花好月圆
第三式,漫天流星
第四式,七星伴月
第五式,北斗长明
第六式,蟾宫折桂
第七式,朗朗乾坤
第八式,帝星归位
第九式,天人合一
天宵九式招式看似简单,实则从容中千变万化。当年南天子就有“天宵一剑,一式归鞘”的威名,很多高手在南天子剑下走不到一招就败北认输。
风吹过竹林弹起的萧索声伴随着落叶纷飞,点缀着全神贯注挥剑之人曼妙的舞姿,在这种日常中,月儿剑法进步神速。
九式演毕最后一个旋转收剑敛气,月儿抬头瞥见自家师父正在前方观剑,嫣然一笑,走前施礼,“师父,您来了。”
“月儿,这‘北斗长明’双肩要与剑身平直,重心放在前脚掌。为师练一次给你看。”
……
“看清楚了吗?”
月儿依师父指导又演练一遍,安灵松近前调整了她的身姿,“握剑的手要紧,手腕要放松。”
安灵检抓着徒儿的手向上调高些,又扳平她的双肩,“吞气要稳,守住丹田。”
“明白了?”
“嗯,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