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7800000002

第2章 扬起信念的风帆(2)

一家出版公司这样评价李敖:他是顽童、是英雄、是善霸、是文化基督山、是社会罗宾汉、是侠骨柔情的大作家兼大坐牢家。

李敖的成名,在于他有不俗的主见;在于他有独辟蹊径的思想;在于他的特立独行;在于他超人的自信和无畏。

信仰的力量

人的意志来源于人的信念。人的信念相信能办成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办成。这是成功的秘诀之一。

意志的力量是惊人的。信念和信仰的力量也是惊人的。信念能把没有的事情变成“有”,也能把有的事情变成“无”。人一旦确立了一个信念,产生了一个信仰,就可以产生无坚不摧的力量。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困苦,他的信念和信仰都能引导他冲过难关,达到成功的彼岸。

你要成功吗?先问问自己,你相信什么?你的心里有没有成功者应该具备的信念和信仰?如果还没有这样的信念和信仰,赶快去树立这样的信念和信仰。这是成功的关键之一。你一旦有了这样的信念和信仰,无论怎样难,你都能把要做的事情坚持到底,取得成功。

下面这些例子,都是在一定的信念和信仰下出现的。它让我们看到,信念和信仰的力量有多么强大。白领丽人办农场

屈亚萍说:“强烈的相信构成信仰,并会主宰人的行动。”这话正是她自己行动的写照。

她大学毕业,学的是经济管理,毕业后进人机关,3年后不甘寂寞,下海经商,挣了一笔钱,即便此生不再做什么,也可衣食无忧。她患有心脏病,常常憋得透不过气来时,就吞服救心丸。

就是这样一个标准的白领丽人,她本该歇着,或者享受,她却去种地11996年秋,她到北京郊区顺义北务乡包了550亩地,投入自己的全部资金,办起一个私人农场。

没人理解她。亲戚、朋友,都说她精神不正常。有的还说,她疯了,等着哭吧。研究心理学的书说,人在强烈信仰某一思想而去行动时,如果这个行动不合习俗,它的外征表现就被认为精神不正常,或者“疯”了。屈亚萍就是这样一个人。

她怎么就迷上种地了呢?

小时候,她的家教很严。她住在北京西单一个四合院里,爷爷奶奶不准她出去,让她看那些线装古书。农民、农业的思想便一点一点渗透进她幼小的心灵。小小年纪,她便望着院子上方的天,幻想:什么时候也能像陶渊明那样,过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呀!

于是。她对田园生活及其相关的情况便特别敏感,一经接触或发现,就立刻会收掠到她的记忆之下。

《参考消息》报上登载的关于农业的文字,一般人不会注意,她却能记住,并把它抄写下来:中国人均土地只有1.2亩,每年新增1400多万人,减少土地5万公顷……

有家饭馆,立了一个广告牌: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重。一般的人也不会留意它,她却特意在牌下照了张像。

等到她学了经济管理以后,她说:“土地是金,农业是根本。到什么时候也不能不吃饭吧,发展空间太大了。干什么也不如干农业。”

她的思想从四合院里产生,又走出四合院,结合现代经济理论,日益成熟并强烈起来。待她挣够了钱,可以投资办一个农场的时候,就顾不上自己的女儿身、心脏病等,毅然务农去了。

白领丽人办农场,那么容易?困难多了。由于她意志坚定,都一关一关闯过来了。就她一个人干,没人帮她,需要人就去雇。她雇教授、专家给她讲课,给她出谋划策。她雇懂经营的给她管理。她雇农工给她干活。不合要求就换人。而实际上,大半时间是她自己在管理,大部分业务是她亲自跑。她总嫌雇的人笨,不理解她的意思,效率低,还不如自己跑。

几年来,她摸爬滚打,总算过来了,现在一切都上了正轨,她的农场也办出规模了。2002年的麦收,挣了24万,本回来了,下半年可以净挣。

她的理想,办成花园式、休闲式农场,实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夙愿。说也奇怪,她的心脏病没怎么犯。

抠门一生,攒钱助学

1998年12月11日,叶荫棠老师去世了,享年70岁。他是山东省成武县一中的英语老师,已执教20年。

叶荫棠节俭成癖,抠门至极,是出了名的。临终前,他上身穿的是50年前在广州海关工作时发的呢子制服,已分辨不出颜色,衣领和肩膀已破损,衣里已成一条一条的网状。下身穿的是30年前在济南当工人时发的劳动服。前门已缝死,为的是两面都能穿。内裤是在学校捡来的三条破围巾做成的,由粉、紫、灰三色组成。脚上穿的是学生扔的运动鞋,两只大小和颜色都不同,而且全是右脚的。鞋带是输液用的塑料管。

房间里,有一个炉子,锯掉了一半,为的是只装一块煤。一只铁锅用了20多年。一张竹床从广州带到济南又带到成武一中。最奢侈的是一台破旧的14时黑白电视机。整个家当不值100元。

他将自己的节俭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为“五论”。一是“捡菜有益论”。他捡学生扔的馒头,无论整个半个还是一小块,都捡,抠掉脏处后自己吃。还到菜市场捡菜叶。长年捡,省下不少菜钱。二是“平均磨损论”。裤子前后轮流着穿。鞋子左右调换着穿。三是“煮一三吃论”。一天煮一顿饭吃三顿,为的是省煤。四是“旧车放心论”。他一辆破自行车已骑了50年,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他说,没人偷,放心。五是“独身经济论”。不结婚既省钱,又省精力省时间。

叶荫棠说:“人的幸福不在于吃好吃孬,在于自己的吃法,在于怎么认识。当年我在广州海关工作时,朋友结婚,吃鱼翅跟粉条差不多。50年代末生活紧张,做梦吃地瓜,醒来还流口水。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还感到那天梦里吃地瓜最有滋味。人生短暂,去日无多;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一个人的欲望实在不能太多。”

这只是他的人生信仰。他还有一个更具体的信仰。年轻时代,他读了诺贝尔的传记,受到巨大震动。从此,为了向诺贝尔学习,他立了两条誓言,一是一生效仿诺贝尔,终生不娶,把精力全部献给事业;二是像诺贝尔那样将自己的遗产奖励科学创造。

第一条誓言,终生不娶,已被他70年的生命所证明。第二条誓言,有字据为证。在他填写的个人履历表上写着一段“特别声明”:“我立志学习诺贝尔,死后用遗产设立基金奖励科学创造,遗体作科学试验。”因1957年被划为右派,他无法寻找到挣大钱的门路,只好从自己的生活中往出挤,把能节省的钱都节省下来。他临终前的一个月,账本上记载,工资收入775元,支出1.5元水电费钱。他去世后,从他的鸡窝里找到的存款单上共计有13万多元,分存在逐年排列下来的70张存单上。这是他一生的全部积蓄。

叶荫棠为信仰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生命。

进山雕刻20年

山上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石壁上,工工整整地雕刻着汉字。有楷书、行书、草书、篆书;有阴刻,字迹呈沟槽状凹进去;也有阳刻,字迹像浮雕一样向外凸起。细细看来,每一笔每一刀都雕刻得一丝不苟。这些汉字总共有4万字。

除了汉字以外,还有50尊人物浮雕像,分布在各个石壁上。这些人物雕像大部分是全身像,身高1.5米左右,比真人略矮一些。人物神情庄重威严。有的三五个刻在一块石壁上,有的一块石壁只刻一人。

所有山上的这些字和雕像皆出自于一人之手。而且,这是他20年来雕成的全部作品。

到2000年,作者已经68岁。从雕刻第一个字起,他就不再下山回家。他离开妻子儿女,独自一人搬上山来,住在一个小破屋之中。从此,每天雕刻不止,20年从未停过。直到现在仍在雕刻之中。

他叫蒋济渭,是广西全州县枧塘乡珠塘村人。

20年来,他不与外人交流。有人问他,为什么雕刻这些字和像?他缄口不语。问得急了,他上下打量你一番,然后继续干他的活。那意思好像是说,那还有什么可问的,这些字和像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你难道自己不会思考吗?

看一看他雕刻的内容,人们也许就找到了答案。他雕刻的4万字都是毛泽东、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语录。他雕刻的50多尊浮雕像是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白求恩、刘胡兰、雷锋,等等。

他要把它们雕刻在山上,让它们一千年、一万年也不消失,与日月同在,与天地共存。他只有小学3年级文化,而且从未雕刻过。

他撇家舍业,一个人住到山上,离开喧嚣世界的诱惑,一干就是20年。

支撑他的精神力量之巨大,可见一斑。

姐娘

赣西北九岭山下许家村,有个许真惠,在她14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母亲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说:“娘去了以后,你要带好三个弟妹呀。”

悲痛中的许真惠点了点头,牢牢记住了母亲的话。

从此,她14岁的肩上挑起了重担。她不得不离开心爱的校园,像成人那样下田耕作,上山砍柴,还要给弟妹们缝洗衣服,指点作业。

晚上,她累得腰酸腿疼,躺在床上暗自流泪。她看看熟睡的弟弟妹妹,想想妈妈的临终嘱托,咬咬牙,便安然地入睡了。

一天早晨,弟弟妹妹和平常一样,揣上几个红薯上学去了。二妹真敏半路又返回来换鞋。她跨进家门,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姐姐正在捡桌上的红薯皮吃。真敏扯着姐姐的衣襟泣不成声。许真惠把妹妹搂进自己的怀里,什么也没说。有妹妹这份爱,她就感到欣慰了。

许真惠长大了,秀丽端庄,提亲的人登上门。她说,我娘把弟妹们托付给我,不把他们抚养成人,不能结婚。

1990年,大弟真智不负姐姐一片苦心,考上中国科技大学。

真智走之前,力主23岁的姐姐成婚,并找来许多提婚的人,许真惠再三斟酌,怕影响弟妹之学习,拒绝了所有提亲的人。

过了三年,妹妹真敏考上了中山医科大学。此时,许真惠已26岁,早已过了九岭山一带的婚嫁年龄,想想妈妈的嘱托,她毫不后悔。

为了供弟弟妹妹上大学,她养了10多头猪,50多只鸡,100多只鸭。没钱买饲料,她就到周围去采。

一次真智从学校回来,在一个山坳里看到一个女人倒在路旁,身旁放着两大捆青饲料。他过去一看,竟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姐姐晕倒在那里。真智用泉水把姐姐灌醒,跪在地上说:“姐姐,我不念了,回来帮你干活。”姐姐哭了,伤心到极点,她说:“你要是不念,姐姐的苦都白吃了。”真智赶紧认错,下决心学出名堂来。

几年后,小弟真雄考上了四川大学,家里的缺口更大了。为了给弟弟凑足学费,她把家里能卖钱的都卖光了,把能借到钱的地方也都借遍了。最后仍差五百元没有着落,她就一连跑了几次县城献血,把学费凑足了。真雄手捧学费,泪珠滚滚而下。真惠摸摸他的头顶说:“只要姐姐还有一口气,也要让你把大学念完。”

姐姐的心血没有白费,三个弟妹,一个赴德国留学,成为博士;一个赴日本留学,成为硕士;另一个,姐姐提议留在中国,也成为硕士。

34岁仍然独身的姐姐终于自豪的对母亲的在天之灵说:“妈妈,我没有辜负您的嘱托。”两次人生选择

1960年,李华跟在母亲后面到处讨饭。那时,她还是个小姑娘。

她们从河南老家出来,一路奔波,这一天,来到潜江农场第十生产队。李华饿得晕了过去。炊事员陈大顺用两碗粥救了李华的命。她们留了下来。

5年后,李华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大姑娘,担任了团支部书记和赤脚医生。

陈大顺却因父亲在台湾而成另类,入团、当民兵、招工、提干,什么好事也轮不到他。二十六七了,对象也找不到。又因自杀未遂落下个“对现实不满”的罪名,处境更糟了。

就在这时,李华选择了陈大顺。陈大顺的誓言掷地有声:“我若对你有半点不好,天打五雷轰!”

美丽的妻子,给陈大顺带来了幸福和欢乐。

1969年,生产队出现一条反动标语,马上怀疑父亲在台湾的陈大顺。陈大顺被抓起来,屈打成招,被判处管制三年,强迫劳动。

亲朋劝李华离婚,以示划清界限,李华摇头拒绝了。她说:“陈大顺不会写反动标语,我知道他是冤枉的。我如果离婚,他如何承受得了?”

20年后,世界变了样。1988年,陈大顺的父亲从香港回来探亲。他已是千万富翁,在台湾、香港均有产业。这次回来,洽谈在内地投资问题。农场领导热情异常。

老人家听说儿媳的美德,很受感动。拿出50万元给儿子儿媳盖房安排生活。还在农场投资办起了高级餐巾纸厂。儿子、儿媳都安排在厂里上班。

陈大顺里外穿上名牌,人就变了样。渐渐地,上班时间少了,喝酒、打牌、逛舞厅多了。有一次嫖娼被拘留,罚款5000元。他还和几个吸毒的人混在一起。

李华苦口婆心地劝说,没有效果,就给他父母写了信。陈大顺知道后,暴跳如雷,破口大骂:“看不惯你就滚,我现在有的是钱,18岁的姑娘我也能找到。”

李华的心凉了。三个孩子都已参加工作,已无牵挂。她放弃了财产,走出新盖不久的豪华住宅,毅然同他离了婚。

临走时,她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过去,你虽然贫困,甚至坐牢,但你是清白的;如今,你有了钱,但也有了自私、冷酷、纵欲、贪婪等恶习,我不寒而栗。我宁肯和一个清白的穷人吃糠咽菜,也不愿和一个无耻的富翁灯红酒绿……”

李华为了捍卫自己的生活理念,不惜两次逆潮流而动。

不要失去进取心

有一个人对进取心做了如下的说明:

进取心就是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仅次于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的,就是当有人告诉你怎么做时,立刻去做。

“更次等的人,只在被人从后面踢时,才会去做他应该做的事。这种人大半辈子都在辛苦工作,却又抱怨运气不佳。

“最后还有更糟的一种人,这种人根本不会去做他应该做的事,即使有人跑过来向他示范怎样做,并留下来陪着他做,他也不会去做。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失业中,因此,易遭人轻视,除非他有位有钱的老爸。但如果是这个情形,命运之神会拿着一根大木棍躲在街头拐角处,耐心地等待着。”

这里,把进取心是什么及其对一个人命运的影响,已经说得十分清楚。

当一个人的进取心达到不可遏止的时候,他的成功会具有必然性。

拿破仑·希尔认为,进取心是一个成功人士首先必须具备的品质。

当一个人失去进取心时,他周围的一切,都将失去光泽。

拒绝“旱涝保收”

冷春燕很怪,1991年中专毕业分配到武汉市农科院,这么好的单位她却不去。理由:不想“旱涝保收”。

周围的人没有能理解的。母亲气得头发都白了许多,找来亲戚说服她,她就是不“投降”。一个亲戚苦口婆心也说不服她,最后生气地说:“你一个20岁的丫头片子,洗脸盆扎猛子,怎么就不知深浅呢,你不听老人言,就等着吃苦吧。”

别看冷春燕只有20岁,她的想法不能说不对,而且透着老到和远见。她因强烈的进取心而拒绝“旱涝保收”。她的心头有一个律师梦,什么也不能改变她的这个梦想。是的,她没有马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她跑遍了武汉的律师事务所,没有一家肯接受她。沮丧之余,还要生存,她去报亭卖报了。

这更证实了母亲和那位亲戚的话,埋怨她的话,什么“自作自受”、“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等等,每天都在她的耳边回响。你说你的,她不予理睬,尽管在卖着报纸,也还是坚定地要实现律师梦。

同类推荐
  • 大师的忠告

    大师的忠告

    本书从修身、交流、财富、创业、经营、竞争、生活、说话、习惯、心态等10个方面入手,引领你走向大师们成功的阶梯。
  • 幸福:365天的心灵鸡汤

    幸福:365天的心灵鸡汤

    本书提炼出卓越管理者的26个智慧,深刻剖析了大量成功案例,以独特见解涵盖了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 幸运背后的心理秘密

    幸运背后的心理秘密

    一个人只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过着没有任何奇迹的生活方式,一种是过着一切都是奇迹的生活方式。幸运只会降临在相信幸运的人身上,不幸只会发生在相信不幸的人身上。幸运和不幸都是人们进行的解释,解释会塑造经历。你的人生会根据你的期望扩张或萎缩,假如把思想比作一个杯子,那么你的人生就是空气,不管你拿出多么大的杯子,都会被填满,所以要拿一个大杯子。
  • 智慧选择改变人生

    智慧选择改变人生

    每个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连串的选择。不管你的选择是什么,都不要只求目的,不择手段。得到满意的结果固然重要。享受过程也是一种快乐。做智慧的选择,过无悔的人生。学会选择是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只有量力而行的睿智选择才会拥有更辉煌的成功。快乐人生,智慧选择:在安定中选择改变;在逆境中选择突破;在争议中选择面对;在批评中选择幽默;在打击中选择宽容;在沟通中选择灵活;在自信中选择智慧;在得失中选择释怀。本书就是通过一个个富含哲理的小故事说明人生在各个不同阶段必须面对不同选择,追求成功过程中理应面对的种种挑战,以及生存交往中应该掌握的一些处世技巧。
  • 糊涂经

    糊涂经

    《糊涂经》为郑板桥将人生与修养、处世与社交精华集于一体的著作。本书精选原书精采片断,内容包括:难得是糊涂、装糊涂策略、糊涂进与退、名利如浮云、一笑泯恩仇等。每篇都包括原典、释义、阐述和谈古论今。
热门推荐
  • 梦碎三国

    梦碎三国

    历史常年不见其上篇,亦难窥其中篇,徒留其结尾使后人独自怅然。虽有知我,罪我,惟春秋耳!但终不过是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我者谓我何忧。恰如满纸荒唐言,请问谁知其中味?
  • 雪夜揽情

    雪夜揽情

    相遇相恋相爱认识接触爱情青春的年华经历了梦一般的旋律一次偶然的爬山游玩使他们穿越到了一个古代习武之地新型创新的穿越小说爱情措意连绵生死演奏了一部伤感之曲
  • 男神老公来自神经外科

    男神老公来自神经外科

    "都说女追男隔层纱,骗子!舒畅追了方安辰那么久,用尽了手段,终于领了证了,可是方安辰竟然在新婚的第二天去做了无国界医生;四年后,再次相见,爆红的小花旦舒畅得知自己脑子里长了瘤子,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事实在医院大闹,碰到了归国而来的方安辰。舒畅说,“柏拉图式的夫妻还有感情呢,咱们呢?你对我有感情吗?”“方安辰,离婚吧。”面对提出离婚的舒畅,方安辰化身为狼,夜夜困住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逍遥神农

    逍遥神农

    感情事业双双受挫的林雷,回乡散心偶得神农塔,从此逆天改命。神农塔不仅可以提升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还能缩短生长周期。他以农致富,打破常规,成就逍遥神农。神农塔还可以提升人的体质,他以农问道,突破极限,铸造辉煌传奇!他用事实证明:小农民也能有大作为!
  • 一个男人的离婚日记:跟老婆干杯

    一个男人的离婚日记:跟老婆干杯

    你要的是白头偕老?还是永结同心?在我们的身边,总是不乏如此让人艳羡的幸福家庭:事业小成的老公,温柔贤惠的妻子,可爱天使般的女儿……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六年恋爱七年婚姻,十几年的蹉跎早已把老吴和张梅的生活打磨的如白开水一般无味。为了找回久违的浪漫激情,老吴和张梅绞尽脑汁,他们一起喝咖啡、看电影……但一次次努力换回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直到两人精疲力竭心灰意冷……
  • 金玉良缘之玉貔貅

    金玉良缘之玉貔貅

    为了姐姐的幸福,为了晓萱的幸福,就算是死,她也心甘情愿,却被柳大管家看上了。
  • 天王盖世

    天王盖世

    武学妖孽楚傲莫名其妙穿越到武道昌盛的异世……让他无语的是,穿越便算了,他却穿越到一个傻子身上……在这样一个武道大世,且看悟性逆天的楚傲如何逆袭。
  • 陌上今宵寒

    陌上今宵寒

    ”这一次换我等你,你不来,我不走。“”就算他们都离你而去,我不会走,我会一直陪你......等你,回头。因为这是我们的约定。“经年之约,你是否还记得?三年之痛,我们的成长。陌上今宵寒。
  • 捡了个女友

    捡了个女友

    张扬,在遭遇前女友分手痛不欲生,却在一次偶遇中遇到了所谓的“恶魔”,从此颠覆了他本来的人生。
  • 幻世邪灵

    幻世邪灵

    “只要你想,那我双眼就让你睥睨天下!”“只要你想,那我双手就帮你尸山血海!”“只要能让你开心,……我愿为你毁天灭地……!”“世人唾骂,万劫不复,就算魂飞魄散!”“只要能看到你的笑颜,这些又算什么呢?”“邪魔也好!……魔女也罢!……在我眼中,……你就是我的女神!!!……对现实社会充满了无奈的林墨,一次意外到了异世,却背负了让林墨没理由拒绝的使命,艰辛的一步一步走向巅峰!(求收藏!!...求推荐!!...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