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6600000014

第14章 格鲁乌王牌特工(1)

1.“德国将向苏联发动攻击”

尚多尔·拉多1941年6月,瑞士,这个拥有永久中立的身份风光旖旎的小国,虽然躲过了二战的硝烟,但在平静的表面如常下,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在这块土地上的秘密间谍战正在进行。各路“神仙”都在暗地活动,瑞士俨然成了二战主要交战国的情报集散市场——当然是跳蚤市场。

德国纳粹在瑞士也建立了完整的无线电测向网络,无线电反间谍局监听站随时关注着在欧洲上空的道道电波。

在1941年6月16日至17日夜间,德国的克兰采监听员发现,一个不明身份的无线电信号两次以同一密码通信出现。克兰采监听员与布列斯特监听员通话后,判定出这个呼号为“钢琴家”的信号发送位置在日内瓦湖地区。纳粹德国译码局局长吉列将军、盖世太保头目米勒和帝国安全总局情报处长、党卫军将军瓦德尔·舍连别格都知道并确认:在日内瓦有一个苏联的谍报员在活动。当时的纳粹无法破译电报的内容,但他们不知道,这道电波正在向苏联传送足以震撼世界的重要信息:

“德国不日将向苏联发动攻击!”

这封密电,发自苏军情报系统——格鲁乌设在瑞士的情报站。情报站的负责人是个匈牙利人,他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红色特工尚多尔·拉多。

2.苏联总参情报部

要了解尚多尔·拉多,就不能不先了解格鲁乌。“格鲁乌”(GRU)是苏联总参谋部情报部的简称。它是一个神秘而强大的情报组织,有一个同样神秘而强大的间谍统帅——格里科夫。

提起苏联庞大的情报系统“克格勃”尽人皆知,但格鲁乌却鲜为人晓。这是苏联情报系统中最隐秘、埋藏最深的军事情报机构,即便是“克格勃”和苏联政权机构的一般官员,对格鲁乌也没有全面的了解。自1918年成立以来,作为庞大的苏联红军的耳目,格鲁乌在苏军参与的所有军事行动中均有不凡的表现。即便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联邦军队的情报收集依旧要依靠格鲁乌的余脉。

格鲁乌成立后,迅速发展起庞大的国外谍报网。这与当时的客观条件及所承担的任务密切相关。当时有利的客观条件是:十月革命后,仅苏联中央地区就有400多万外国人,分别来自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捷克、朝鲜、塞尔维亚等。这些人大多数是战俘和难民,其中有30多万人报名参加红军。更何况这些人本身就是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不需要招募和审查,军事情报部门只要对他们进行一些技术训练,就可以将他们派出,成为具有良好身份掩护的间谍。其次,十月革命后,上百万的旧沙俄移民分散到世界各地。他们的主要成分是沙俄的王公贵族、白俄军官、资本家、地主等,因为害怕苏联红色政权而逃往世界各地。这些移民中也有些人是因为对红色政权不了解,加之听信西方资本主义和一些敌对势力的反动宣传,随移民之风逃往国外。这些外逃移民也为格鲁乌的派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训练的间谍只需要伪装成前沙俄资本家的身份,就可以顺利地随着移民洪流进驻到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这些获得当地永久居留权的苏联侨民和外籍苏联人,后来也成为苏联谍报机关布设谍报网的依托条件。

除此之外,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形势对格鲁乌招募和发展间谍也极为有利:共产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获得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在西欧不少大学里,研究共产主义成为一种时尚,并把苏联看成新型社会制度的样板。格鲁乌抓住这一时机,成功地在西方一些国家中招募了一批间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30年代在英国剑桥大学招募的非尔比等四人,后来被人们称为“剑桥四杰”。其中,非尔比在英国情报机关官至处长,为苏联效力达30年之久,提供了大量军政机密情报。

格鲁乌的主要间谍学校,设在莫斯科人民军事大街上一座像博物馆的建筑内。这是一座用希腊柱装饰起来、隐藏在高大铁栅栏和浓密白桦林后面的楼房。这所学校同格鲁乌一样,也有代号:35575军事部。它对外的正式校名是“苏联军事外交学院”。

在苏联国力军力日益强大,逐渐傲视欧洲的时候,灾难突然降临。1937~1938年间,斯大林发动了大清洗,包括当时的格鲁乌首脑别尔津在内,大批优秀情报军官被杀。苏联红军情报机构几乎被整个摧毁。由于情报机构瘫痪,1939~1940年冬季苏联红军发动苏芬战争时,士气低下、人员松懈的格鲁乌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就连芬兰军队装备了冲锋枪这么简单的情报都没有弄到。苏军在冬季战役中受到严重挫折。

所幸的是,格鲁乌情报系统的中下层——派遣内外的间谍躲过了大清洗。

随着德军进攻法国,日益严重的战争迫使苏联重新重视军事情报。

1940年6月,菲利普·格里科夫被任命为总参情报部部长。在格里科夫的领导下,格鲁乌奇迹般地复活起来,很快成为一支卓有成效的军事力量。在这位复兴干将的努力下,格鲁乌的国外谍报网重新启动,收集了大量很有价值的机密情报。

战争开始后,经斯大林批准,格里科夫以苏联军事代表团团长的身份率领大批军政要员去国外,恢复战争开始后被切断的秘密交通线和谍报网。他先后去了英国和美国,官方使命是采购武器装备。当然,作为高级特务,在公开身份之外,格里科夫利用这次访问,与在德国占领区的苏联间谍取得了联系,并布置了任务。

这个新的间谍网包括了几乎所有的德国占领和控制地区,其中包括:由格里科夫选中的谍报天才特雷帕尔一手组建的德国本土情报网,在1941年底特雷帕尔被捕后的“红色乐队”情报组织,以及在瑞士的“拉多”情报网。在这些谍网的分支中,“红色乐队”处于纳粹的重重围捕中,常常疲于奔命,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还是“拉多”情报网。

3.拉多情报网

尚多尔·拉多是匈牙利人,在二战爆发前,他就是匈牙利著名的地理和地图学家,精通德语、匈牙利语、俄语、英语和法语。

拉多是1918年匈牙利“秋玫瑰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并加入了匈牙利共产主义政党——匈牙利社会党,受雇于共产国际的情报部门。他多才多艺,谈到数理化便滔滔不绝,在做间谍的时候尤其擅长与别国的科学家、工程师交流,可以很快就和这些学者们找到共同语言。

由于瑞士是中立国,所以拉多情报网的组建较为顺利,也比较安全。而二战中瑞士与纳粹德国有着密切的经济、政治联系,因此对在瑞士的德国人进行渗透,也能获得极有价值的军情。

1938年,拉多开始负责建立格鲁乌在瑞士的情报组织。接手情报站之初,拉多就显示了不同寻常的魄力,他决心以瑞士为基地,将情报的触手伸向瑞士之外。拉多的情报员以瑞士公民身份,不断向柏林、巴黎、布鲁塞尔等地成功渗透,获得了数量极大的情报。

拉多具有的扎实理工科基础,在窃取科技情报的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他对前沿科技敏锐的感觉、对科研机构的熟悉,都使他在工作中如鱼得水。1942年中期,苏联发现美国、英国和德国都在进行核研究,而苏联对此了解甚少。于是,莫斯科指示格鲁乌的情报机构,迅速搞到铀问题的情报,并指示:“速查明:什么方法可实现铀元素链式反应……搞清楚物理学家海森堡在何处和博拉实验室物理学家的名字。”

一个月后,拉多给莫斯科回话:

“已查明,用中子攻击同位素铀235可使这种原子核爆炸,并发展3到4个中子……他们落在铀235新核子上,又会发生新的爆炸。这些连续爆炸被称为链式反应。”这是苏联获得的最早一份关于核爆炸原理的书面文字。此外,拉多还搞到了浓缩铀的相关情报,并在电文中提到:“德国人在利用铀同位素的密度差别,进行回旋加速器的试验。”

7月初,拉多再次向莫斯科通报:“莱比锡的物理学家海森堡已不再进行铀原子轰击试验,因为德国人已不信任他,并把他排挤到独立研究的大门外。这项工作已交给物理学家季赫茨。巴黎的乔利奥教授和其妻子正在夜以继日地研究原子分裂问题,苏黎世的海尔鲍教授也在致力于这项工作。”在正式的情报发送完毕后,拉多又自作主张地添了一句:“我估计,德国人不会有什么进展。”

真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原子计划参加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汉斯·贝特才得出与拉多类似的见解。汉斯·贝特评价说:“德国人想建核反应堆的计划,在1945年之前只能艰难地走过一半的路程。”因为要想制造出原子弹,一个可以运行并测量裂变数据的反应堆只是最初的一步,反应堆之后,还有五分之四的工作需要完成。纳粹德国直到二战结束都没有建成一个可运行、测量参数的反应堆(他们的反应堆材料、重水工厂在战中被盟军摧毁)。

拉多窃取纳粹德国科技情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德军尚未正式装备,拉多的助手就窃得了德国最新“虎”式坦克的情报,甚至包括其生产量和投入东线日期;查明了德国工厂生产用的毒剂型号,还搞到了毒剂配方。在德军一线部队还未装备STG44突击步枪的时候,拉多就已经将STG44的资料和步枪弹的样弹送到了苏联军事领导的办公桌上。

除了窃取德国科技情报,拉多情报站还担负着收集盟军科技成果的任务。

在二战时,出于反法西斯同盟的立场,英国和美国的军工厂和实验室的大门为苏联敞开着,从坦克、航空发动机到战列舰的火控系统,英美都表示愿意提供。但拉多想得到的不止这些。在公开身份的掩护下,拉多开始行动。拉多到底干了些什么,收集到哪些具体机密,至今仍没有完全解密。但苏联解体后逐渐散出的秘密资料显示,拉多通过在瑞士的欧洲物理研究中心、航空公司等机构,将目光瞄准了美国核物理研究、喷气式发动机的理论研究,以及大型航空母舰的技术。拉多从公开和秘密渠道双管齐下,与工厂经理、科学家、工程师们进行广泛的合法接触,讨论科技方面新的发明和先进工艺,从中获取了大量科技和工业情报。与此同时,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秘密窃取活动。

据美国情报专家估计,在1941~1945年期间,苏联派驻美国、瑞士的情报人员以及在当地招募的下线科技情报员达数百名。这些人窃取了大量美国先进技术,对苏联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尤其在原子科学方面,为苏联节省了巨额经费和数年时间。另据估计,这些科技情报员在二战期间和二战结束后,从美国获得的核武器机密包括:链式反应方程,反应堆基本布置图,浓缩铀工艺流程和设备图纸,枪式原子弹和内爆式原子弹的设计图。

在二战结束之前,由于人力、资源紧缺,苏联一直没有正式启动原子弹的研究工作。但从1946年到1949年,短短3年间,苏联就完成了从零开始到原子弹的设计和试验的过程,研制费用也比美国曼哈顿工程低一个数量级。如果苏联没有那些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窃取到的情报,自己摸索、重复曼哈顿工程的路子,会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才能达到美国在1947年的水平,但实际上,苏联在1949年就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其中,拉多情报站的情报系统功劳不小。

在盟军的军事情报收集方面,拉多情报网还利用种种特殊的手段,获悉了大量英美盟军的作战计划。

在1942年和1943年,苏德战场上,苏军出现了短暂的困难,被迫一再要求英美盟军出兵,提前开辟第二战场。而美国和英国此时对苏联的要求以外交辞令敷衍,声称将在1942年开始在欧洲本土登陆作战。此时,拉多的情报网准确获取了英国所谓“欧洲登陆战斗”的详细计划:实际上并非丘吉尔所说的开辟第二战场的大规模登陆,而只是一个加拿大步兵团和部分英国特种部队的试探性登陆(即后来的迪耶普登陆战斗)。苏联外交高层在获得这一消息后,立即在盟军峰会中对英美的敷衍态度进行了批评,从而取得了外交上的优势。此事件可看出,谍报工作不仅是针对敌人,对盟友的情报收集也至关重要。

1941年6月17日早晨,来自日内瓦一封的译电放在了情报部长格里科夫的办公桌上。拉多情报站向格鲁乌总部发报:“德国军队集团正向苏德边界增兵,并完成了从希腊向波兰的兵力投送。21日黎明时分,希特勒匪徒越过了苏联边界。苏联的无线电员和德国无线电反间分队的斗争早已拉开了帷幕。”

“红色三套车”成员在格鲁乌接收到情报的同时,设在瑞士的纳粹情报站也监听到了电波。而在更早的时候,这样类似的电波也屡屡出现。从瑞士——时而从苏黎世、时而从洛桑——最初是两人,尔后变为3个身份不明的无线电通信员。舍连别格将军深信,他们是在为莫斯科工作。他发誓,一定要消灭这个“红色三套车”。

的确,拉多手下有3个无线电员,一对瑞士大妇——爱德华和妻子奥莉加从日内瓦发报,一个英国人亚历山大·福特(吉姆)在洛桑工作。德国人入侵苏联之前,经验丰富的尚多尔·拉多已建立了两条与莫斯科联系的通信线路。他们的工作准确无误,畅通无阻。

战争一开始,拉多的侦察情报就源源不断地流向莫斯科。他亲自吸收一位22岁意大利姑娘玛格丽特·博利作为联络员和报务员,并指示日内瓦的无线电工程师兼无线器材店老板为姑娘组装一部电台。由于这个姑娘很漂亮,因而上级称其行动代号为罗扎(俄文意即玫瑰)。后来苏联总参谋部评价尚多尔·拉多情报组的工作时,几位专家甚至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瑞士赢得的。

同类推荐
  • 刘阿斗是怎样变成的

    刘阿斗是怎样变成的

    本文主人公因和三国时期的刘后主同名而十分烦恼,毕竟那刘后主在历史上给大众留下的印象就是智力低下,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主人公力图从书中为刘禅翻案,不巧的是一次车祸导致他从现实社会穿越回了三国时代,究竟他能否改变历史,他在古代又如何面对白帝托孤,平定南蛮,出师北伐,蜀国灭亡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呢?他是否最终会回到了现代社会的怀抱,经历了在古代社会的洗礼,主人公刘禅是否会变得成熟睿智,并在自己的人生中大展宏图呢?
  • 晚清旧事

    晚清旧事

    本书属于黑色童话,以晚清基督教传教为背景,讲述了一位中法混血小女孩被世人当作妖魔对待的故事。
  • 带着命运系统到明末

    带着命运系统到明末

    宅男赵天意外得到一个命运系统,为了改变国家的命运选择穿越到明末拯救大明王朝。崇祯皇帝封其为楚国公,次女坤兴公主嫁给了她。赵天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
  • 天王洪秀全

    天王洪秀全

    高三文科生洪仁空,意外成为百十年前的洪秀全,他通解太平天国历史,且为之扼腕叹息,决心改变历史,让那个曾经造成了人民哀鸿遍野,易子相食的结果的运动,真正的成为民族的骄傲!有诗曰:天国流影照神州,可怜苍生祸未休。心系穷苦为大众,逆史反清太平留。
  • 大司马

    大司马

    他们是被命运选中的人,他们也是被命运抛弃的人...他剑隐韬光、厚积薄发,利用自己异于常人的忍耐以待时机;他坚韧不拔、金戈铁马,利用自己铁腕镇国的强硬排除异己;他临危受命、剑指西垂,利用自己高瞻远瞩的战略大盘灭国;他任贤用能、傲视河山,利用自己志在天下的野心开辟帝国...他们是终结乱世的存在,他们也是开启乱世的钥匙。他们是推动时代轨迹的车轮。最后...他们也不过是被掩埋于滚滚历史浪潮的普通名字。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姓氏:司马...而这个漫长而又神秘的故事,首先就要从源头开始说起...
热门推荐
  • 书穿女配的改造之路

    书穿女配的改造之路

    【楚昭vs禹重华】――楚昭不得不承认,被系统找上是一件非常尴尬(爽)的事情。《倾世王妃》一文错漏百出,文笔超烂,文章巨水,全盘皆崩……楚昭被系统绑定,要求(拨乱反正)提高小说档次,却发现小说里描述的只是冰山一角,各大人物接连登场。“反正任务完成也回不去了,不如让我谈个恋爱?!”――楚昭“管你是何方神圣,我的!”――禹重华“切,我没有弟弟,只有弟妹。懂?”――禹重泉“阿泉,我喜欢你好久……好久了。”――繁奈
  • 断仙剑

    断仙剑

    成仙路的背后是仙界吗?不,那依然还在路上
  • 神剑阿青

    神剑阿青

    阿青不是为了剑而生的,因为剑是为了阿青而生的。
  • 博弈学(历代经典文丛)

    博弈学(历代经典文丛)

    对博弈论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囚徒困境”这个名词,这是博弈论中一个基本的模型,也是“非合作性博弈”的典型模式。简言之,这一模式代表了处于相同困境状态下,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几种选择,最后必将背叛其他人,作出最利于自己的选择的一种情况。
  • 九灵幻

    九灵幻

    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少年毅然走向毁灭与重生的边缘。心中那份执着让少年一往无前,打倒前方无数巍峨身影,只为追赶“她”的脚步。终有一日,他驻足四顾,已茫茫不见敌手。巍峨绝峰,尽在脚下,蓦然回首,才发现眼前所拥有的一切不及“你”的嫣然一笑。
  •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5?12”汶川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但在抗震救灾的艰辛过程中,我在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陇南、甘南地震灾区采访时所经历的、听到的、看到的感人情景,仍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感动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 魅歌雨城

    魅歌雨城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在雨城的他们,梦想成为偶像歌星……欢迎来到雨城,聆听他们的歌声……【此文已弃】
  • 宠妻99度

    宠妻99度

    她:你拥有的太多了,必须死!她**:就算死,我也要拿回我所拥有的一切!狂笑:来生吧!点火!重生。她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体。苏幕遮,M市的神,她想要回自己的一切,必须有他的帮助。于是,通过特殊考核,一步步,她认识了苏幕遮。靠近才知道,总裁太冷冽!他姬妻成群,她算第几个?不要管第几个,我只给你想要的,小蛇精。
  • 神王劫废柴逆天六皇子

    神王劫废柴逆天六皇子

    她,杀手界的“王”,重多杀手眼红她的地位,甚至连和她一起度过无数腥风血雨的搭档,都背叛了她!死后,她的神秘血统让她灵魂穿越,借尸还魂。附在了星翼国软弱无能的六皇子身体里。再次睁开眼,眸子冷光四射,不似六皇子的窝囊!天下乱,神王降!神渡劫,天悲凉!
  • 神将之聚宝盆

    神将之聚宝盆

    荒元历745年,荒原大陆门派林立,仙魔共舞。赵杰从一个学子慢慢搅动的逆天风云的序幕缓缓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