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李耀扛了一把钢叉,陈飞扬则背了张油桃硬木制的小猎弓和一壶铁箭头的硬木箭,两人又各挎了个包袱,装的是各种日用品。李四林和李五常则各背了个大包袱,身上还带了铁铲、粗扁担等家什。
一行四人沿着一条小土坡路缓缓而行,李耀和陈飞扬看着什么都是好奇,一会的工夫就入了林,虽然还算是山脚下,但也算是进了大青山了。林子里的气温明显低了下来,身上有点凉飕飕的感觉,光线也差了很多。
山路难行,走了大概二十多里路,天色昏暗了起来,路上的坡度也有点陡了起来。路的尽头有座小石屋,小石屋的右边是一条潺潺而流的小溪,溪水看上去不深,却清冽的很,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着,更有蛙鸣不绝。
“石屋没人,这是山中猎户们的落脚公屋,今晚我们就宿在这里。”李四林和李五常将大包袱扛进小屋打开,把里面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拿了出来,在石屋里将兽皮垫褥、锅碗瓢盆、各种调味料包等等一一摆放起来。
东西摆设完毕,李五常道:“小耀和飞扬我带你们去溪口抓鱼,你四伯去采点蘑菇顺便看看能打到什么野味。”
溪口有个五米见方的小潭,远方深山的小涧奔流而下,在此地盘旋歇息,之后继续顺流而下,小溪差不多刚满过陈飞扬的小腿,但是水潭却是颇深,能没过李耀的头顶。小溪的石板下面都是成人手指大的小鱼,而水潭里面却有成人脚掌大的银鳞鱼。
李五常带着兴高采烈的李耀开始捕鱼,陈飞扬却打了个招呼走开了。对于李耀来说这次打猎不过是通过县学考核的外出游玩奖励,而陈飞扬则不同,他想来大青山很久了。
大山之中元气更为充沛,同样习练纳息术,效果会好于在城乡地带,这是陈飞扬到小石屋后的第一个感受。
深山之中尽是资源,各种植物生长繁茂,奇花异果随处可见,若是懂草药药性,在山上采药也远胜于陈家开的酒肆。而山林之中孕育了大量的动物,就是陈飞扬在小溪边上见到的白色林蛙,若有办法能抓一背箩,就值一个紫金钱。
不过这些都不是陈飞扬要来的目的,陈飞扬的目的很简单,其一就是是不是能获得更多关于大青山中元兽的信息,现在还不是来杀元兽的时候,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青山是陈飞扬知道有元兽最近的地方,先了解地形和元兽习性、特性,才能回去县学后有的放矢的研究制定计划来捕杀元兽。
其二就是跟着李五常看看能不能猎杀大型野兽,学习点打猎的经验与技巧。
陈飞扬拿着钢叉沿着奔流而下的涧水往上走了里许,又以此为半径绕了半圈,发现野兽出没不少,野兔、山鸡、松鼠之类就不提了,大型的黑影都有晃动,不过陈飞扬不敢上前仔细探查,一头野狼或者山野猪还能应付,若是成群结队,那是对自己小命的不负责任。
陈飞扬回到小石屋的时候,天色已经全黑了,好在身上带有萤石,却也不虞找不到回去的路。
小石屋里已经溢满了浓郁的香气,看到陈飞扬进来,李五常长舒了口气,天色全黑的山林可不是什么安全的所在,没有洞穴或者小屋,很有可能遭受野兽的侵袭。
“小扬,天黑不要在外面一个人乱走。”尽管陈飞扬安全回来,李五常还是叮嘱了下。
“知道了,五常叔,下次不会了。”陈飞扬虚心接受:“什么东西这么香。”
“四伯抓了只野鸡,拿采来的白灵菇和马兰菜煮的汤,香吧。”李耀留着口水说道:“就等你来吃。”
“还有烤银鳞鱼,油炸小石板鱼,来,我们开饭。”李四林笑眯眯的说道。
山野鸡肉鲜嫩,蘑菇鲜香美味,煮出来的汤色泽乳白,入口只觉得唇齿生香,鸡肉和蘑菇都是入口即化。而银鳞鱼烤的外焦里嫩,肉质细嫩刺却不多,吃起来味道相当的鲜美。油炸小石板鱼酥脆咸香,也是一道美味。
李五常烧的一大锅白米饭,连着这三道菜都被扫了个精光,一大锅的汤连锅底都被李耀刮了个干净。
吃完之后,李耀开始躺尸,李家兄弟两收拾了东西后坐着聊天,而陈飞扬却来到石屋门口开始练功,一趟纳息术配合长拳,之后又是练起了崩山拳法。良久之后,陈飞扬收工回屋休息,李家父子和李四林早已熟睡,陈飞扬扣住了木门,靠墙坐在兽皮上打坐开始运转纳息术。
陈飞扬在半梦半醒之间将纳息术一边一边的运行,感觉三阶的瓶颈越来越松动,可是看着触手可及的门扉,就是推不开去,心里不免有几分焦躁。是不是纳息术这功法太低级了,应该有更好的元气吸纳运转功法吧,陈飞扬揣摩着,这普及大众的功法,总不会是什么高级货色,只不过自己目前层次还太低,这方面的知识相当缺乏。
天色慢慢的亮了起来,李家兄弟和李耀也陆续醒来,大山脉里的山林是鲜活的,生机勃勃,鸟鸣声、兽惊声、流水声甚至还有游鱼的拍水声,组合成大自然美妙的乐章。人类总是煞风景的那种,一大早李四林和李五常就出去找吃的了,在他们眼里,大青山就是最好的食材供应基地。
不多久,烤野兔肉和林蛙鲜菇汤就准备完毕,四人吃的嘴角发亮,接着就整理行李,继续往山中进发。
一个时辰过后,就来到了一片冷红杉林,松鼠在树枝上蹦跃着,地上有着厚厚的一层落叶,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音,几只小土豕和野兔奔来跑去,一行四人根本无意去捕捉。
走出冷红杉林,是一片乱石滩,怪石嶙峋前方一条小河奔流而下,小河的两边乃至中间都有陈飞扬不认识的植物生长,小河的远方是一道瀑布,“哗哗”的水声隔着那么远都清晰可辨。
越过小河,对面是一大片的厚苔藓地。李四林掏出了一个小铁铲:“看,石头上有红色的地衣,这是血地衣,鲜嫩可口,驯鹿和岩羊最喜欢吃。”
“这里还有旅鼠,不过太油,有骚味,不好吃。”李五常补充。
这时李四林已经挖了一大包的血地衣,李耀和陈飞扬则四处打望,兴致勃勃。
“今天我们就不在这里猎驯鹿了,继续往里面走,争取天黑之前到壶辛崖。”李四林边走边说。驯鹿惊警机敏,要有良好的耐心,李家兄弟带了两个半大孩子,自然觉得没法猎驯鹿。
李耀还在路上搞了很多松子,和陈飞扬分着吃,李五常也找了不少野果子,看着不起眼的野果,吃起来却汁甜肉脆、甘香可口。两个少年一路嘴巴没停过,最后连生黄精都找到一根,被李耀和陈飞扬分着吃了。黄精吃起来味甘微涩,但效果出奇的好,吃了之后陈飞扬感觉神清气爽。
一行人翻山越岭、走走停停,速度虽然不快,但在太阳快西下之前也来到了一片竹林海前。
竹林的远处一座悬崖,而前面则有三间小木屋连在一起的一排房子,房子的四周植被和乱石都被清理得非常干净,房子前面搭了个大竹棚子,砌有石头灶台和大水缸。
“这是猎户歇脚的聚点,再往前翻过壶辛崖,就是淡枫林了,淡枫林有大野兽出没,我们就不去了。”李四林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