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02900000007

第7章 6、谁没读懂兵书

天子这次召见卫霍两人的目的,主要是要给霍去病扩充兵力,让他麾下的骑兵总数达到一万,按照统一的思路进行训练。刘彻用人一向是如此风格,一看霍去病这次尝试很成功,立刻增兵、不拘一格,当然具体安排还需要大将军卫青的统一提调。

年纪轻轻就已统御万人,委以重任的同时自然还需要勉励几句,于是在谈完正题之后,刘彻便顺势说道:“去病,别的书你可以不细读,但是孙吴这两家的兵法,你还是要细细地读一下的。”

他在“细细”二字上加重了语气,但总体上还是非常和颜悦色的,然后放松地目视着面前的年轻人。

先秦兵法孙吴并称,圣上这番话是没有错的,若是一般人听到了,赶紧应承着就是了,霍去病却道:“陛下,孙吴兵法,臣读是读过了,主要是领会其方略而已,不知陛下的‘细读’是何等读法?”

身为至尊,被顶了这么一下,刘彻反而毫不在意,竟还继续苦口婆心地劝了几句,“口气太大了吧,孙吴兵法都不在你眼里了!虽说你天分高,毕竟资历尚浅,前辈宿将多是武将世家出身,他们可都是自幼熟读兵书。”

刘彻如此地强调“细读”与“熟读”二词,也是因为霍去病总给他留下一种用功不够的感觉。可不是么,别说是在至尊面前了,就算是在一般的上级或者师长面前,绝大多数人也都会尽量地表现得比实际更为勤奋,所以身为天子的他确实不容易想到,竟还有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霍去病听到这里,略微扬了扬他的剑眉,从容而又认真地说道:“孙吴二子都是先贤,去病岂敢不敬。只是料敌治兵,古今之理虽同,但应变重点不同,先贤之书旨在大处着眼,并没有替后人划定招式,所以,看一个为将者是否真的读懂了兵书,就是看他能否据实战而变通,如果不知变通,兵书读得再熟再细也不是真懂。”

刘彻笑了笑,从头到脚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年轻人。这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算得上非常了解了,对方十七岁就能立功封侯,说实在的他并不感到多么吃惊,但对方能两个月不回长安城,还是颇有些令他意外的,他正想看看对方这段时间到底有了什么变化,闻听此言心中不禁一笑,“看来还是那样,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他当然也知道,这个年轻人虽然貌似不爱说话,但一旦真的辩论起来,却是可以滔滔不绝,是很难被驳倒的。所以,他也根本不打算与其正面辩论,而是含笑问道:“是吗?照你这么说,是谁没有读懂兵书啊?”

圣上这句话里当然藏有陷阱,卫青不由得看了外甥一眼,但他的外甥好像没有看到这个眼色,继续从容回答道:“执古御今,何其难也,古时乃是车战步战,今日之战乃是骑兵作战,如果谁把骑兵带成了马背上的步兵,谁就是没有读通兵书。”

卫青一听,这个回答虽然算是绕了弯子,但也已经颇为尖锐了,对面的刘彻则已经笑了起来,“你这是在说谁呢?”

霍去病却不肯进这个套,只是微微地笑了笑,“臣没有特指谁。”

刘彻哈哈大笑,“你别以为朕听不出来!”

霍去病没有再解释,安静地等着天子笑完了,却又说道:“陛下,兵法变通是臣分内的事,但还有一件事,要请陛下来做主。”

“什么事啊?”

“与喂马有关……”

刚说了这几个字,刘彻就打断了他,“朕就知道是马!你不要太心急,现在咱们不缺马。”

这句话是实情。汉初的时候国弱民贫,全国上下曾经极度缺少马匹,连天子都找不齐四匹白马来拉车,公卿贵族更是只能乘坐牛车。而没有马就谈不上骑兵,就抵御不了匈奴的侵扰,为此朝廷从汉初就开始设置专门的养马机构,甚至征收专门的赋税用于养马。经过几十年的经营,现在全国各处牧苑中的马,加起来已有三四十万匹,如今的长安城,一般人如果骑的是母马,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了。

霍去病却摇了摇头,“臣指的不是养马,而是以粟米喂马。陛下,这次奔袭前后,我部的每匹战马大约耗费了粟米二百斤,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二百斤粟米,就不会有我们此次的胜利。然而,这个经验若要推而广之,总量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就要靠陛下了。”

刘彻默默地盘算了一会儿,开口问道:“为何粟米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霍去病侃侃而谈,不过语言非常简洁严谨,“第一,作战之前喂粟可以提升马力;第二,奔袭路上喂粟可以节省时间;第三,冲锋对阵的每个间隙,我们还会喂粟,如此马匹可在战斗中更久地保持速度。”

刘彻已然大体听懂了,但还有个地方不太理解,“冲锋对阵的每个间隙?仓促之间又能喂多少呢?”

“不用多少。一旦传令喂粟,每个兵士抓紧时间,喂几把就可以了。”

“喂几把就可以了?”

见圣上感兴趣,霍去病自然要解说得详尽些,“我们最近做过一些尝试,一个冲锋距离通常是两三千步,就以这个距离为度,如果每次跑完之后喂上几把粟,马匹的速度可以保持到十几次之后。而如果不喂这几把粟,五六次之后差距就很明显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卫青,当听到“连续冲锋十几次”的时候,不由得心中一动,看向自己的外甥想问点什么,但看看场合不合适,又压了下来。天子刘彻当然听不出这几个字的弦外之音,但以卫青对骑兵战术和自己外甥的了解程度,单听这几个字,就已经猜到了对方一定是沿着“避免缠斗”的思路,创制了新的作战模式!

此刻霍去病说得有些兴奋,“这样,尽管我军是长途奔袭而来,然而在接敌的那一刻,我们的马却仍然能比敌方的马快出一点,反客为主的效果也就达到了!”

刘彻看着这个年轻人闪闪发亮的眼睛,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忽然又想起了什么,问道:“那么,匈奴人也知道这个做法吗?”

这次是卫青从旁答道:“陛下,匈奴人比我们更早知道。他们早就有跨越大漠的经验,经常就用这个办法,这应该算是我们向他们学习。”

刘彻冷冷一笑道:“当然,战争乃是性命相搏,谁都不可能心存丝毫怠慢,大家互相借鉴吧!匈奴人也不傻,他们学我们也学得快着呢!”

这也是一句实话,战争双方确实是互相学习借鉴的,谁都不敢固步自封。匈奴人更是对战争有一份天生的敏感,他们很注意从汉朝这边学习,比如过去大家都没有马镫,前几年汉军率先装备了马镫,然而没过一两年,就看到匈奴人也用上马镫了。还有些东西,比如铁质的铠甲,匈奴人自己没有什么生产能力,但是一旦掳掠到、或是从汉军这里缴获到,他们也会立刻给自己用上。

此时卫青说道:“不过,这次学到手之后,我们肯定能比他们用得更好。”

刘彻不由得问道:“哦,为什么?”

卫青答道:“因为即便匈奴人更早懂得这个诀窍,无奈他们出产不了粟米,也是不可能大规模应用的。”

这句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一下子点出了要害。刘彻按捺不住地站起身来,在地下踱了两步,“这正是我大汉的国力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好,这件事就交给朕。粟米,以后你们要多少有多少!”

“真的多谢陛下了,”霍去病兴奋地接口道:“马力是长途奔袭的最重要条件。陛下,这样的奔袭我们真的应该多搞才是,时不常地派一两千人,深入敌境搅扰他们一下,有何不可?匈奴人以小部落的状态游牧,这对他们是非常有杀伤力的做法。”

刘彻听到这里,却没有面露赞同之色,而是沉缓地说道:“寇可往吾亦可往,多少年来,朕岂不是不断地在说这句话!所以朕不是不认可奔袭这个战法,问题就是一将难求嘛……”

他的意思是,除了卫霍两人,目前还没有其他将领能够胜任奔袭这种战法,不是没有试过,都是给过机会的,但是都失败了。

霍去病接口说道:“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但是过去尝试的都是成名的将领,他们……”他停顿了一下,没有直接把不客气的话说出来,继续说道:“总之臣以为,现在军中有一批校尉这一级的,年纪都不是太大,也许可以放手让他们都去试一下,不试一下怎么知道?我相信十个里总会有一两个可用的。”

“试将哪有这么简单?你考虑问题还是太不成熟啊……”刘彻显然不想沿着这个建议多谈下去,把话题转开了,“好了,你跟朕说说吧,这次深入匈奴境内,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情啊?”

这句话的语气是霍去病自幼就非常熟悉的,也就是长辈对小辈使用的那种启发式的语气,他的心中不由得一阵温暖。

然而他并没有以轻松的语气答话,而是垂头思索了片刻,然后正色说道:“陛下,臣这次最难以忘怀的,是在籍若侯产部,看到了一些从我汉境掳去的妇女……”

刘彻和卫青的面色都在瞬间凝重了下来,只听霍去病继续说道:“她们的父兄都早已被残杀,自身更是饱受蹂躏,有的……已经为匈奴人生下了孩子,甚至……甚至都无法回来了,也有的……抛下孩子也要跟着我们回来……”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已经沙哑了。

卫青默默听着,脸上也是惨然变色,自从“白登之围”以来,像这样的人间惨剧,七十多年来已经发生过不知多少次了,他也曾经不止一次地亲眼目睹过,此刻他再次感觉到了那种深入骨髓的仇恨,眼睛里已经有泪光闪烁。

而刘彻则严肃地端坐在那里,双手紧紧按着大腿,脸颊微微抽动着,嘴角向下垂着,眼中如烈火如冰霜,牙关紧咬、神色冷峻、久久无言。

开国之初的六十余年,汉廷曾长期对匈奴执行屈辱的和亲修好之策,但是,尽管汉廷一次又一次地遣嫁公主、一次又一次地馈赠礼物,匈奴人却一次又一次地践踏和约、一次又一次地入境劫掠……所以在十年前,刘彻毅然废除了和亲国策,正式对匈开战!

自古以来的华夏天子,无不认为爱育黎首、臣服戎羌是自己的当然责任,此刻耳闻边关子民的痛苦遭遇,巨大的愤怒与屈辱感,当然是立刻充满了这位天子的心胸。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他在心中默念着。

他是个感情强烈的人,制怒对三十三岁的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此他好久没有开口,而是暗自强迫自己默念起了另外一段话:“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这番话出自《左传》,是他从十几岁时就常常默诵的,他常常告诫自己:国家多难,未必不祥,关键是自己要做那个能够“固其国、启其疆土”的君王。

默念了好几遍之后,他深长地透出了一口气,已是控制住了自己,便开口说道:“去病两个多月没有进宫来,还要去后面见见皇后吧,你们这就去吧。”

同类推荐
  • 桑濮

    桑濮

    奇珍异宝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它们大多成了富贵人家的稀奇摆设,但也有一些,是民间的爱物。有人说它价值连城?但有些人心里,这些东西,比不上桑间濮上那真挚的感情,与动人的爱恋。
  • 窑变之郎红与祭红的故事

    窑变之郎红与祭红的故事

    人生如瓷,瓷如人生!窑变,它是失败中的奇迹,祭红这种人生信仰绝对要避免!窑变,不要过于追求,就如郎红。顺其自然便好!
  • 龙翔大唐

    龙翔大唐

    一梦千年,华夏第一特种兵“破晓”魂穿大唐,成了房家老二。于是,房遗爱开始了自己梦幻的一生。最强装逼的房家老二!隐藏大唐数十年的纨绔有朝一日忽然刷新了人们的三观!这才是低调的生活,高调的档次!黑龙旗,缥缈山河,壮丽巍峨,且看房家老二波澜壮阔的一生!
  • 乱炎

    乱炎

    这是一个歌舞升平的繁华与乱世割裂的交织点。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多位主角演绎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英雄之路与故事!乱世英雄不只是男人的专利。她们以不同的身份、魅力与才华影响着所发生的一切!乱世因英雄而起,又因英雄而落幕。他是一个出生十分离奇的人,他是故事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位博学的僧侣,他是故事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个前朝王族的后裔,他是故事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位出身高贵的士族子弟,他是事故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个一心想要完成先祖梦想的人,他为他的族群带来了荣耀与辉煌!他点燃了乱世的熊熊烈火!他!还有他!还有许许多多的他和属于他们的故事!
  • 南明悲歌

    南明悲歌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崇祯皇帝终究算不上个坏皇帝,但是却是个无能的皇帝。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曾经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城中所有的荣耀,在此刻烟消云散,崇祯在此刻也选择上吊自杀。可怜的天下,可悲的社稷,迅速土崩瓦解。此刻分崩离析的中国,还有另外一个王朝南明,那么它到底在发生这什么?
热门推荐
  • 剑临天下

    剑临天下

    那一天,在峰之巅。绝世秘笈,惊天之战!那把剑,种进体内,而他,被抛下万丈悬崖!时间流逝,剑在沉眠!那一天,突如其来的恶战,唤醒了那把剑,也唤醒了他脑海深处的记忆!曾经的梦境竟是真实,深沉的哀伤化成仇恨的种子!那是谁?想要魔戮众生?那是谁?想要君临天下?
  • 宠无上限:逆天邪妃风华倾

    宠无上限:逆天邪妃风华倾

    上古情缘,蛮荒记忆,四国封印……当这大陆风起云涌,当你成了倾天之凰,当所有人对你趋之若鹜但是我知道,只有我可以,和你携手碧落黄泉问:当你的娘子是个扮猪吃老虎的狠角色咋办?答:当然是吃干抹净再委屈地掉两滴眼泪说,人家不管啦!人家被你吃干抹净了你就要负责!一个是表面丑女无敌实则容颜冠世的绝世神医一个是经常高冷却经常装傻卖萌的绝世好相公好像有什么不对?不管啦!总之这是两只妖孽因为乱七八糟的原因而乱七八糟纠缠的故事女强哟!1v1哟!欢迎入坑
  • 日月为瞳

    日月为瞳

    一个身体流淌蛮族血液的杂种,一个左臂不通的废物,不拜天地,不跪帝王,以山河为躯,日月为瞳,天河淮水交织血脉,苍生命轮主宰苍生。
  • 瀛寰:逍遥一脉

    瀛寰:逍遥一脉

    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离开家门,才知道天地之大,我们之小。走遍世界,才知道我们之大,天地之小。
  • 踏灭仙穹

    踏灭仙穹

    一场海难后王浩嗨翻天了,先是与神秘强者兔爷狗血相遇,又是小未婚妻带着闺蜜前来,好运和麻烦不断的王浩周旋于敌人和爱人之间好不快乐。偷偷的告诉大家一个秘密,“王浩家的鸡都会下灵石呢”。。。。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被诅咒的人

    被诅咒的人

    高手,将被我们才在脚下。神话,那算什么?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创造。什么?传说?我们就是。且看我们猪脚的争霸史,又连绵爱意,也有兄弟情深,更有阴谋诡计,好戏正在开始.....
  • 智霖通让我重得希望

    智霖通让我重得希望

    人生有起有落,在我心情最低落的时候,智霖通帮了我一把。人都有失败,失败能够站起来,就有成功的一天。不是只有努力才能成功,重要还要有机遇。
  • 富家女的无敌保镖

    富家女的无敌保镖

    兵王回归,护花无罪。被人背叛,曾经的杀手界神话,各国大佬的噩梦般的人物回归都市。为了寻找陷害他兄弟们的黑手,他成了富家女的贴身保镖,游走于黑暗之中,却总能引起美女的青睐。清纯校花、泼辣警花、甜美歌星......而当艳福接连到来之际,暗潮也随之汹涌而来。
  • TFBOYS之若溪未央

    TFBOYS之若溪未央

    他和她,从小青梅竹马,却无奈分开,然而命运使他们再次交际,他们能否相认,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媒人

    媒人

    因为电视曾被称作“最富魅力的大众传播媒体”,这部描写电视人的小说就叫了“媒人”,“拉郎配”也好、“诱嫁”也好,已经不是婚介场所独霸的买卖了。中国电视剧草创初期,呈现出日后必将大大发达的迹象。作为文化圈人,作者以荒诞小说为载体,以离奇夸张的故事来讽刺现实,将娱乐界的丑陋一面集中放大,揭示了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之下,电视媒体人苦海沉浮、追逐名利的众生相,以此讽刺现实,以警醒世人,促使社会人和圈内人都反思,呼唤他们回归理性和人生的终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