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02900000011

第11章 10、忘年之交

第二天一早,霍去病再次赶到长安武库,他是专门来察看新造的六石蹶张弩的。

蹶张弩的所谓“蹶张”,意思就是用手臂无法拉开,需要坐在地上,用脚来蹬方能把弦张开。这种强弩显然比普通的臂张弩强大多了,今天霍去病亲自试了一下,六石蹶张弩的一箭射出,成功地穿透了位于一百三十丈外的木板!(注:当时的六石相当于现在的180公斤,一丈为现在的2.3米)这个威力几乎是普通弩的两倍了。

接待霍去病的那个武库官员心中一直在嘀咕着,因为他想不明白,眼前这个骑兵将领为何对蹶张弩如此感兴趣呢?蹶张弩明摆着是为步兵设计的嘛,对骑兵来说,坐在地上张弦显然不现实嘛!而且其他的骑兵将领,不都是一直使用臂张弩的嘛!

而霍去病早就已经考虑过了此节,只见他让一个亲兵上马,把弩递了过去,随即命令:“右脚脱蹬,在身体右侧用单腿张弦,试试看行不行?”

那个亲兵名叫赵永,生得孔武有力,在马上双手抓弦,右脚踩着弩臂用力一蹬,成功地把弦张好了,“没问题!”

“马跑起来呢?”霍去病又问,随即自己答道:“练呗!”

随后他自己也试了一番,体会着哪里可能有问题,过了一会儿,他对那个武库官员说道:“给我们配的蹶张弩需要做一点修改……”

一闻此言,那个官员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紧张警惕的神情,霍去病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不难,就是要在弩臂正中这里拴一个绳套,因为我们骑兵在马上颠簸,很难保证每次都能蹬到正中的位置,而如果有个绳套,直接蹬这个绳套就可以了……”

一听只是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改动,那个武库官员总算放松下来了,没想到霍去病却是一丝不苟,虽然只是一个绳套,他却从材质到尺寸列出了各种细节要求,听着听着,那个官员的脸色慢慢地又苦了起来。

离开武库之后,霍去病原本打算回营的,但是看看天色尚早,就决定先去找张骞了。

太中大夫张骞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十七年前,登基刚刚一年的刘彻得知匈奴人在西方有一个仇家,族名叫做月氏,月氏人原本在祁连山一带游牧,后来被匈奴人驱逐了,匈奴单于甚至割了月氏王的头颅,拿颅骨做成了酒杯。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刘彻有了联合月氏共击匈奴的构想,因此派张骞出使去寻找月氏人。那时的张骞年方二十五岁,不幸的是他出发不久,在经过河西走廊时就被控制此地的匈奴人扣留了,这一扣就是整整十年,张骞矢志不忘使命,最后终于设法逃脱,历尽艰险到达了月氏,只可惜月氏部族已经远迁,无意再与匈奴为敌。

张骞一去十三年,就在所有人都快把他忘记的时候,他回来了。虽然月氏无意与汉朝联手攻击匈奴,但张骞带回的大量信息却是弥足珍贵,而且了解到西域的各种情况,更给了刘彻很大的启发。

归国四年来,张骞的故事早已传遍朝野成为佳话,去年他更是被封为博望侯,这个封号自然是取“博广瞻望”之意。很多人都愿意来找他谈论,因为可以听到许多异域的风情。张骞的口才很好,不过在所有事情对所有人讲了一遍又一遍之后,他也就有些懒得多言了,但唯独对霍去病,他却从不敷衍。

霍去病喜欢找张骞,主要是因为对方滞留匈奴长达十年,对匈奴人的了解非常之多,这正是他最为关心的内容。他们两人尽管年纪相差了二十四岁,但却颇能互相欣赏,因为他们俩的性格颇有相似之处:张骞敢于远赴绝域去寻找大月氏,霍去病敢于只带八百人千里奔袭,他们都是极有胆色之人,惺惺相惜是很自然的。只不过张骞已经人到中年,早就历练得沉稳成熟了,而霍去病还在锋芒毕露的年纪而已。

张骞两年多前第一次见到霍去病时,是卫青请他来给汉军诸将讲述匈奴见闻,那时的他,在大将军面前给这么多的成名将领“上课”,心里还是诚惶诚恐的,但对于敬陪末座的年轻的票姚校尉,一开始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不过他很快就发现,那些拗口的匈奴人名、匈奴地名,别的将领记不住,只有票姚校尉总是过耳不忘,而且票姚校尉问出来的问题也跟别人不同,比如若是说到某条河,一般人最多会问水有多深、水面有多宽,而他却会问“此河的水流速度有多快?”或者是“不同季节的水量差别有多大?”

有一次众人聊天时说起来,都认为从远处判断进山该走哪个山谷是个难题,因为进山最好沿着河水走,而远处是看不出一座山谷里有什么样的河流的。此时霍去病却说道:“虽然看不到有什么河,但谷口还是应该有明显印记的。因为河水夹带泥沙冲出山谷,在谷口外流速骤降,必然泥沙淤积,左边淤高则河水往右流,右边淤高则河水往左流,因此从远处看,这样的谷口大约能看到三角形的痕迹。常年有水的河流,三角形可能大些,否则三角形可能小些。”

张骞一听这话,不由得又惊又佩,因为他回想起来,当年自己在大漠戈壁上行路时,遥望远山,确实曾多次看到过类似景象(注:现代地理学名为洪积扇)。只是自己虽然亲眼见过,却从未留心思考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真不知道这位从没见过实景的人,究竟是怎么推想出来的。

还有一次,大家聊起了出兵季节,有的将领说,夏天有个不利条件,在草原上会被成团的蚊子叮咬,因此夜间不能露营。众人纷纷附和,没想到霍去病却说:“那是漠南草原,我料祁连山里的草原不会如此,夏天应无蚊虫。”

见众人诧异,他解释了一下,“祁连山里的河流,其水源与漠南草原不同,乃是来自附近的雪山融水,所以即使在盛夏水温也应该极低,接近于其他地方开春雪化时的水温,蚊虫定然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繁衍。”

张骞听了这番话,又是颇有五体投地之感,自己亲眼见过自然不足为奇,真不明白这个人根本未曾亲身去过,仅凭着一副头脑,却如何能推想得这般有理有据、细致入微。

今天霍去病一进门,张骞就喜出望外地笑道:“你来得正好!快来看看这个!”

霍去病顺着对方手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黑漆书案上铺着一张素色的绢帛,绢帛上面绘制着一幅地图,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列绵长的山脉,“祁连山”三个黑字分外醒目,他不由得问道:“这绘的就是河西吗?”

张骞点了点头,笑着叹道:“最近一年收集的信息全在上面了,费了不少力气,也算是一幅心血之作哪!”

霍去病知道,张骞名义上任职太中大夫,实际上圣上派给他的一个重要任务,却是负责搜集西边和北边的情报资料、地理信息,而张骞为了这个任务也甚是卖力,经常去找商队打听消息,眼前的地图应该就是他的成果了。

霍去病正在这幅地图之前反复流连,只听对方笑道:“不要心急,我给你留了一份副本,你可以带回去细看。”

他赶紧接过道谢,却听张骞又长叹了一声,“唉!这幅图还是太粗略了!估计舛误之处还有很多。河西被匈奴人控制着,所有的商队皆是分段转手贸易,根本没有能走完全程的,所有的地名地标、道路里程也都是口口相传的,第一手的资料还是太少了!”

霍去病安慰他道:“我知道你心里着急,恨不得能像鸟一样飞起来看看。虽然今日我们无法前去,但我们华夏人的祖先却应该是去过的,《尚书》中有《禹贡》,《山海经》中也描绘过那些地方,必定不是无稽之谈。我在天禄阁和石渠阁翻书的时候,曾见目录里有《神农地形图》和《黄帝九州图》,只可惜仅存其名,未见其书。”

他所说的天禄阁、石渠阁,均位于未央宫内,都是皇家的藏书阁,国家的文史档案和重要典籍皆藏于那里。霍去病自幼出入宫廷,当然会经常去那里翻看,要不然深宫对他能有什么吸引力呢?实际上,能自幼出入皇家藏书阁,对他这种资质的人来说,实在是一桩极大的幸运之事。只可惜先秦的诗书典籍和诸子著作,先后经历了战国末年的战乱、秦始皇的焚书、项羽的火烧咸阳宫,屡遭劫难、损失重大,即便皇家藏书也多数都是残缺不全的,《神农地形图》与《黄帝九州图》的失传并不是什么特例。

听霍去病说到这里,张骞却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对了,你这一语倒提醒了我。我听说南山深处有一位隐者吕老夫子,此人学问极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特别是他那一门的传承极其古老不凡,这一类的问题也许可以向他请教一下。而且,说不定他们那里还会保存有一些地理方面的古籍。”

霍去病道:“既然他们是隐在深山里,那么确实可能保存有未焚之书。”

的确,本朝以来废除秦始皇定下的“挟书律”,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才陆续地征集和恢复了一批旧典,他们所期望的古代地理资料,也许只有在这类民间隐者那里,才可能还有些保存了。

忽然张骞又想起了什么,“对了,据说张子房就是出自他们这一门的。”

霍去病很有兴趣地问道:“张子房?真的吗?”

他们口中的张子房,其实就是张良。张良是本朝开国元勋,“汉初三杰”之一,高祖刘邦的主要谋臣,曾被高祖赞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此人德智兼备,进能建功立业、退可明哲保身,后世之人无不景仰,一提到他,自然引起了霍去病的注意。

“不是说张良的学问,是受自黄石公的太公兵法吗?”

张骞回答道:“不错,但是黄石公也有师门啊,此门至今还有传人也不足为奇嘛!”

霍去病笑道:“张子房的师门,我倒是真的很感兴趣,如果有机会,别忘了带我也去见识见识。”

张骞一口答应道:“那是自然。”

同类推荐
  • 天策上将军

    天策上将军

    天下第二行书字帖——《祭侄帖》里,祭奠的是他的同胞弟弟;文天祥的《正气歌》里传颂着他父亲的名字;他的叔父是当世最伟大的书法家,却更是爱国者;他只身一人,奔走千里,求回父亲遗骸,赎回亲友、父亲部下后代,救济三百余口人,却遗失女儿。他的家族满门忠烈,浑身傲骨,在安史之乱为国捐躯者超过三十人。如果没有他们家族的抗争,也许唐朝便会亡于安史之乱;从常山到平原,流不尽的是他们家族的鲜血;从平原到常山,说不完的是他们流芳千载的忠贞死节。他叫颜泉明,颜杲卿的长子,颜真卿的侄子。他从后世来,只为了大唐不唱响最后的挽歌。
  • 中国哈萨克

    中国哈萨克

    《中国哈萨克》这部书,通过介绍哈萨克民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情况,向我们展示了哈萨克族的历史沿革、地理分布、语言文字、文化传统、科学教育、医疗卫生、宗教习惯、风俗礼仪、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内容,是我们了解哈萨克民族的一个窗口。希望通过此书的出版,能在增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加强团结,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中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 木丁探案集

    木丁探案集

    木丁,笔名,报社刑事采编部的记者,经历过一些离奇案件,将其汇集成书,以飨读者。
  • 历史禁区

    历史禁区

    历史总是带给我们无限的回忆,又带给我们无限的神秘:秦始皇铸造12金人是何缘故?刘备为什么“换妻如换衣”?风光无限的四大美人背后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慈禧的“独身生活”到底幸福吗?热播的甄嬛究竟谁是她的真身……这一切的一切,我们真的无从知晓、无从考证。打开这门《历史禁区》,你将会了解到一些不一样的历史真相。本书对历史上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做了深入的挖掘,会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历史。
  • 热血钦差

    热血钦差

    现代混混穿越大清后偶遇钦差被白莲教杀死,发现自己与其一摸一样,混混欣然接受了钦差的一切,在大清官场争权夺利,举兵起义,逍遥非常…
热门推荐
  • 异界之超级动漫庄园

    异界之超级动漫庄园

    恶魔果实,农场里随便种,皮卡丘在牧场中到处乱跑。斩魄刀,圣斗士圣衣都不是问题,炼金解决。什么骑兵之类的落伍了,看我的扎古部队!宅男主角带着主神空间整合现代动漫的超级系统,开始了争霸异位面的传奇故事。《异界之超级动漫庄园》每日更新,永不断更,书友群QQ:183283583
  • 盛世薄妆

    盛世薄妆

    步步惊情,步步惊心,也步步酸凉步步暖馨。当皇帝无情的手扼住她的咽喉时,她扬扬芊眉,唇畔绽出一抹温柔的笑意,依旧执着道:“我要与他一起走!”
  • 庶女崛起:农家娘子万万碎

    庶女崛起:农家娘子万万碎

    出身贫富老天决定,她没得挑。命运错落已成定局,她没得选。大婚当日净户出身,却是自家亲人手持利刀。重活一世已是不易,不求富贵只求平安,不争不抢安然处之。幸得良人紧握双手,为她撑起一片天空。他待她视若珍宝,她疼他命运不公。偶然得一灵泉,从此康庄大道任她跃。公婆上门要财,她冷然斜视:“不好意思,这些家产儿媳要留着与相公养老的。”爹娘上门打着她太年轻容易被骗为由想帮她管家,她不屑嗤笑:“聘礼以及分家的银子都用完了?”她就一点点小资本便能让这些极品趋之若鹜,那将来她门前岂不是连脚都下不了!冷哼一声,大不了来一个揍一个,来两个揍一双。
  • 此生不如相濡以沫

    此生不如相濡以沫

    放学的路上,她牵起他的手,说:“我们要这样永远牵着手走下去。”他宠溺的望着她,勾唇一笑:“好。”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公关策略术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公关策略术

    20几岁,初涉世事,没背景,没经验,没银子,没平台……如何成功?本书是一部求生、求胜的公关必备心法,是为你迎接辉煌30岁而准备的人际战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诡母阴妻

    诡母阴妻

    我出生在南方一个保留着生育崇拜的小山村里。可我偏偏十几年来某方面都不太顶事儿。父母急于帮我找媳妇,居然病急乱投医让村里办白事的神婆给我说合了一门亲事。意想不到的是,女方居然长得十分美丽,而我的身体好像也开始恢复了。可偏偏那女孩是个傻子,表情呆滞木讷,和她交往之后,我的身边,诡异的事情也接踵而来,我才知道,一切原没那么简单……
  • 作家文生

    作家文生

    我永远都会记得那天,我们离别的时候,你对我这么说:「你不是一个人。」我会永远记得你,因为你就在我的心底,不曾离去。
  • 魔术手鬼谷指

    魔术手鬼谷指

    华丽的魔术,让人分不清现实和虚幻,他放荡不羁,却引得无数美女飞蛾扑火,魔术手,是魔术还是魔法?无人能够看透他的真实实力。神秘的手术刀,能够起死回生,他品行端正,却性格古怪,鬼谷指,能从阎王手中抢人。
  • 寻找理想型

    寻找理想型

    或许每一个女孩都有自己幻想过的理想型——他会很温柔,有王子的风度;他会很霸气,带给你睥睨天下的气势;他会很可爱,时时戳中你的萌点;或许幽默,或许沉稳,每一种,都是年轻时不停追逐的幻想。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每一分现实的重压都把这种幻想挤出一分,到了最后,理想,被慢慢磨成了泡沫,一点一点消散在过往的回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