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02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霍去病是华夏兵家的杰出代表,然而这样一个不凡的人物,史书上的记载却又非常简略,可能正是因为复原那段历史有难度,所以专门写他的历史小说并不太多。笔者自幼就喜爱这个英雄人物,夙愿就是让更多的人能深入理解这位华夏兵家,本书从酝酿到写作历时十余年,总的来说是在以下四个方面花费了比较多的力气。

(一)军事问题

写霍去病,军事肯定是第一个难点,他究竟是怎么打仗的?为什么他能够取得那么辉煌的胜利?《史记》中对此几乎没有记载,而《汉书》中的这一段又几乎是照抄《史记》的,所以军事部分是花力气最多的部分。

霍去病创建的阵法名叫“车悬阵”,但历史上仅存其名。一般见到“车”字,自然都知道指的是战车,但是不太容易想到的是,“车”字还有一个古老的意思,那就是旋转。此外,皋兰山下的古战场,至今仍叫“锯条山”,“旋转”和“锯条”合在一起,有了“旋刀”这个名字。见过车床的读者可以回忆一下车床,见过油锯的可以回忆一下油锯,就可以理解旋刀冲锋的厉害之处了。

旋刀纵队的两大法宝,第一个正是“用旋转来保证速度”,第二个则是“旋刀队列很薄,故两侧敌人均无法向我放箭,而我可以向他们放箭”。《史记》中记载霍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说明他们是深入敌阵的搅杀,而且他本人与一些“壮骑”是身处刀尖部位的。

《史记》中记载了漠北之战有武刚车,但只说了卫青是用连环阵,但霍去病的阵法就没有描述了。挖掘这个“悬”字,最后本书取了悬停之意,也就是以战车为节点,疏而不失地网住整个战场,因为这是全攻全守的打法,有鲜明的霍氏风格。

至于河西之战有没有用战车,《史记》里没有提到用战车,笔者也认为应该是没有用。首先车悬阵也需要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其次河西第二战明确记载了是在祁连山里打的,车战并不适合山区的地形,所以本书中写河西两战,只用了旋刀纵队。

其实这个纵队的“纵”字,还是从《史记》中找到的。所以有时候司马迁真是让人没法说,你说他完全没记载吧,他实际上也记了点,但就是惜墨如金,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去推敲。而且对于霍去病的作战,他都是直接引述天子诏书,报一下人名地名和数字而已,读起来完全是一副“反正是天子这么说啊,其他的我就呵呵了”的口气。引诏书就引诏书吧,还偏偏把诏书里最关键的一句话给省去了——那句话正是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评价,“可谓能舍服知成而止矣”,意思是“能宽大降服者,功成而知止”,如果不是班固在《汉书》中又把这句话给记上了,后人都不知道霍去病得到过这么高的评价。

所以若要评价司马迁笔下的霍去病写得怎么样,我只能说,似乎司马迁是煞费苦心、处心积虑地不好好写呢。由此也可以看出,卫霍当时并不怎么见容于官僚世家集团,司马迁也对卫霍有一定的偏见,这个题目已经有很多人论述过了,我就不再多说了。当然还是要感谢太史公的,毕竟人家还是写了,人家要是不写,我也不能把人家找出来扁一顿。我把《史记》中的卫霍列传附录于书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

关于战争的地点和路线,笔者先后五次实地考察,也参考了很多考据资料和研究文献,得到了很多当地人的指点,虽然只是本小说,但也尽量争取自圆其说吧!书中附有三份简要的地图,分别是河西第一战、河西第二战、漠北之战的路线示意图,以供有兴趣的读者参看。

军事这一部分,必须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自己的军事知识是很有限的。

(二)思想境界的揣摩

揣摩霍去病的思想境界,是本书花费力气第二多的地方。霍去病是华夏兵家的代表人物,他是在华夏文化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必须站在华夏文化和道统的角度来揣摩他的思想境界。

首先必须强调他许身于国、许身于使命的赤子之心,然后,以武止戈、协和万邦,正是历代华夏兵家的共同理想,并不是单纯的追求武功,更不可能为杀而杀。除此之外,他对人生中各种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也是要从当时的文化角度去揣摩的。

为了从道统的角度把这些思想讲清楚,笔者决定借助于《易经》,因为《易经》是华夏的群经之首,是华夏文化的元典,是诸子百家(当然也包括兵家)的活水源头。

所以结合故事情节,本书中一共谈到了六十四卦中的八个卦,其中六个是三对覆卦。“师”与“比”这一对覆卦,是讲用兵打仗与协和万邦的对立统一关系,以便于读者理解华夏兵家的境界。“咸”与“恒”这一对覆卦,是讲恋爱与结婚的关系,以便于读者理解古人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渐”与“归妹”这一对覆卦,则是为了说明正室与侧室的问题,因为这种情节,如果不把问题从原理上讲透彻的话,写起来就容易流于低俗了。此外还提到了“蒙”卦和“萃”卦。

(三)关键情节,为何杀人

众所周知只要写霍去病,绕不过去的一个点就是他杀了李敢。杀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认为此事绝不简单,而是一个重大关节。李敢击伤了卫青,霍去病第一时间不可能不知情,气头上他并没有出手,就说明不需要他出手。而到元狩五年的甘泉宫春猎时,已经又过了一段时间,已经不在气头上了。若说他是处心积虑地设计好了在那会儿下手,我个人是完全不信的,李敢曾是他的手下,他们曾在漠北共同出生入死,试问他下得了手吗?我认为,他只能是在情绪激动以及无可选择的状态下、为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才不得不出手的,而且这是一次风险非常高的仓促出手。

这时候我就注意到李敢的叔父,丞相李蔡的死正好就是在三月,时间点上吻合于春猎,而且他是被汉武帝以一个非常牵强的罪名“侵占陵园土地”逼得自杀的,这个罪名不是很大,《汉书》中说这会“下狱”,而他却自杀了,也就是说其实是汉武帝起了要他死的心,他也就只能死了。

何况,司马迁在《史记》里明确地说了李蔡的人品差,原文是“蔡为人在下中”。司马迁和李家的关系众所周知,就连他受腐刑也是为了帮李陵说话,所以司马迁若说李蔡人品差,那肯定是真的差了。但司马迁又没写任何事情来证明其人品差。若李蔡是弄权枉法、贪污腐败,他完全可以记录,之所以不记,说不定李蔡做的正是一件不能记录的、隐秘不宣的事情,在这件事败露后,李蔡被汉武帝迅速找借口除掉。而他的侄子李敢,则很可能是这个事件的牺牲品,李敢的死正是这件事情的转折点。

那么这件事情究竟应该是什么?我觉得应该与夺嫡有关,因为,除非是太子受到直接的威胁,霍去病为了任何别的理由,都犯不上直接出手去杀李敢,何况还是风险如此之高的仓促出手。

而《史记》里的三个“不写”,则构成了我的“证据链”。首先《史记》没有写李蔡到底是做了什么才得到如此差评。其次《史记》没有写李蔡之死的时间,要看《汉书》你才知道原来是“李敢死后一个月”如此敏感的一个时间点。第三司马迁记载汉景帝的十四个儿子时,都记下了他们的母亲是谁,包括位分较低称“姬”的,但是写到汉武帝这里,却提都没提皇三子和皇四子的母亲是谁,直到《汉书》,班固才记录了他们的生母是李姬。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史书里不写什么,往往比写什么更耐人寻味。这三条很像是司马迁故意不写的,说明其中可能有隐情。在跟李家有关的事情上,太史公多少有点特殊对待,这也是很多人都有的看法。所以,这个李姬很可能来自陇西李氏,而李蔡集团暗中有夺嫡的动作,最后因李敢被拔掉而阴谋破灭,李蔡迅速被汉武帝除掉,之后知情人也就缄默不言了。

以上是把我的推想过程交待给大家,至于读者能不能够接受,那肯定是因人而异了。霍去病扶保太子的态度是史有明载的,他带头请立三位皇子为王的奏疏就载于《史记》,不难看出,在阴谋者谋夺东宫的计划已经破灭之后,太子一方以这一手作为收尾是非常漂亮的,也非常符合霍去病不留后患的战场风格。

还有,除了《史记》里明确说了人品不行的李蔡,其他有名有姓的我没有写第二个坏人。因为我从史书里没有找到他是坏人的证据,我觉得自己不能硬把人家写坏。当然写小说也可以虚构一个坏人来推动情节发展,可是我想,只要情节的逻辑能够自洽,也不是非得有这么一个角色不可的。

(四)素材选择

本书在材料选择上的原则是:《史记》和《汉书》是不敢违背的;《史记》与《汉书》之间若有差异的,以有利于卫霍为准;《资治通鉴》及其他史书中若有与前两者相冲突的地方,均以前两者为准;史书以外的其他材料选择,以有助于把故事讲圆为准。

关于《史记》和《汉书》的不同之处,在汉武帝这一朝,还是值得好好分析一下的。因为司马迁是这一朝的当事人之一,有他的局限性,比如他笔下的汉武帝,神神道道、不务正业,与班固写的汉武帝完全就是两个人!而卫霍的传记,《汉书》基本是照抄《史记》的,在这种大前提下,凡是二者有不同之处,正说明这是班固认为必须要改、不改不行的!而且仔细考察这些差异,《汉书》的说法都对卫霍更有利,所以本书在两者不一致的时候都取《汉书》,书末也专门附录了这些不同之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史书以外的材料选择,比如倒看北斗、酒泉御酒、柏梁联诗、神君现形、琴歌、霍去病名字来历,历来都有人说只是传说而已,我觉得作为小说,作者可以自由选择用还是不用。举个例子,柏梁台联诗,一般说法是柏梁台落成的时候霍去病已经去世,所以他不可能参加那次联诗,但是这种说法无法解释诗里面的“大司马”是谁,明明是一人一句诗,难道让卫青一个人联两句吗,根本不合理啊。

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关于柏梁台位置的研究文章,其中提到了柏梁台就位于昆明池边,是在开凿昆明池的时候堆土而成的。我觉得这个讲法很有说服力,确实完全可以先堆山,再慢慢地盖上面的建筑(即那些著名的承露金人之类)。史有明载,昆明池是在元狩四年挖好的,那么土山应该也是那时候堆起来的,所以我就这么写了。其实,柏梁联诗的每一句,细品也都很有味,的确都扣着每个人的身份,从中能揣摩出不少东西,这也不像是伪作能有的高度。

再举个例子,封狼居胥之后的《琴歌》也有说是后人托名伪作,不是霍去病写的,但是我细品这诗的每一句,不折不扣是华夏兵家的情怀,伪作能有这个高度吗?还有人认为霍去病不见得有这个文采,我的想法是正好相反,霍去病太可能有这个文采了,因为华夏兵家历来强调的就是文武双全,《吴子兵法》论将,上来就说:“总文武者,军之将也”,从写兵法的孙武、吴起、尉缭、李靖,再到留下著名诗词的辛弃疾、岳飞、戚继光,华夏历代兵家有文采的多得是!再说《琴歌》其实也不是有多好的文采,受过《诗经》熏陶的西汉文化人,写出那样的辞句很正常,何况是接受过贵族教育的霍去病。

以上主要是向各位读者汇报一下我写本书时的一些想法。欢迎您的批评指正,非常感谢!

觉明堂主

同类推荐
  • 无名少年

    无名少年

    天仓山,天仓山,云吞雾吐不见边。巴山为老大,我为老三。米香滔滔送东家,穷人只沾边。只有景致拿不去,是公产,是公产。河对岸山名为五峰山,山腰有个最穷的人住在岩洞,人称陈三麻子。从来穷人多富人少,穷人养富人。土财主呢?如山中的菌子,哪儿不长几朵?
  • 吴大帝本纪

    吴大帝本纪

    东吴的一统三国路
  • 医武大唐

    医武大唐

    二十一世纪的精英军医李俊峰,在海外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机缘巧合,转世重生在了大唐初叶一个可怜的小叫花子身上。从此,大唐的历史,就因他而变的更加精彩!交趾,永远只能是华夏大家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大中华的航海时代,在公元八世纪正式拉开序幕,短短几十年就达到高潮!巍巍大唐,就是全球第一个领土遍及五洲四洋的日不落帝国!
  • 莱特湾大海战

    莱特湾大海战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
  • 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

    菩提无树,明镜非台。惠能以白丁之身,彻悟万法皆空。承继禅宗衣钵,开枝散叶,独创南禅法门,又锐意革新,将佛禅义理撷其精要,去其冗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使这一外来宗教彻底中国化和平民化。《六祖坛经》曾被列入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十本哲学著作之中,而惠能本人被称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与孔子、老子并列为东方三圣。
热门推荐
  • 仙路称雄

    仙路称雄

    在这个灵力早已消耗殆尽的大陆上,杨尘一直为不能修炼心法而感到遗憾。在展开追杀与被追杀时无意间通往另一个世界从此踏上修真路,传说那里曾是仙人居住的世界。只是,到底有没有仙?在问仙之路上他又能舞出怎样的风采?
  • 阴冥鬼探

    阴冥鬼探

    小五只是个宅男兼小小的私家侦探,没有任何名气,却被人找来破这种奇怪的案子。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普通的他变得这么受欢迎呢?陈小五也不得而知,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 四界门

    四界门

    内心的绝望,比起命运中的绝望,还是前者比较可怕。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控神天地

    控神天地

    张磊:我怎么来到这里了?劳资居然重生了我的武力呢?我去了另一个世界……
  • 冷血王子的贫穷未婚妻

    冷血王子的贫穷未婚妻

    身为‘东宫皇城’少董的东宫凌从高中时代就是一个性格孤僻、古怪、冷漠的天才少年,面对指腹为婚的未婚妻被人凌辱,置若罔闻。之后又抛下未婚妻出国了,而他的未婚妻也解除婚约消失了……六年后,他们在一家酒吧再次邂逅了……他冷酷冰凉,辗转之后,却对她渐渐萌生出若有似无的情愫;而她心藏他人,已不再是昔日那个对他惟命是从柔弱少女,对于这份感情,她又将何去何从?***新坑《痴心恋人》接着这个坑下面继续更。一次酒吧邂逅,她成了他一夜情人,从此也开始了两人爱恨纠缠的感情历程……为保住家族企业,她有求于他,缠绵之后,便再也无法挣脱他的桎梏。当他口口声声说爱她时,却上了她妹妹的床,可是当他答应和她妹妹的婚事时,却又在结婚前夜强行占有了她……
  •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兴冥大陆

    兴冥大陆

    天骄?奇才?霸主?抱歉,在我面前这些和都渣渣是等号。我既然穿越到了这个大陆,那么就一定要成为最强者,碾压一切!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飘渺的仙道

    飘渺的仙道

    林空不甘为奴,为了成为一个自由的平凡人默默努力着。可是在人性私欲、时潮更替、命运洪流下他就像一根随风飘飞的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