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叔!你一定要挺住!一定要挺住啊!”叶云梵心急如焚,背着白展飞一路串进武梅镇,但是每家每户的医馆,看见叶云梵与白展飞二人鲜血淋漓,一身打扮一看就是江湖中人,便不敢多管闲事,纷纷避如瘟疫。
“白大叔,您一定要顶住!”叶云梵见镇内无人愿意出手,只能运功封住白展飞的伤口,避免伤口继续流血,叶云梵火急火燎的向着武梅山山顶跑,希望能得到自己家老爷子介绍的那位好友的帮助,不禁马不停蹄的向着上面疯狂跑去。
武梅山虽称一座山,但是他却号称天下第一峰,因山高路陡而得名,凡夫俗子别说上山,光只是到山脚下便只能望而却步,甚至于一些修为不高的武林中人,不知天高地厚而在此丧命,可能你会问我武梅山这么陡峭高耸入云,为什么还叫做山呢。
因为传说在凡人界与修真界没有分割开的时候,武梅山上有一龙宫,曾是梅山龙王的居所,而且这座山也是由其命名,所以武梅山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呼!呼!”叶云梵喘这粗气,但是脚步却一刻也没停过,随着其越来越接近山顶,白展飞也从昏迷中醒来,虽然说是说醒了,其实他仍旧感觉头晕目眩,看东西模糊。
“少年郎放下我,你走吧,别管我了~”白展飞在叶云梵的背上有气无力的道,随后拍了拍叶云梵的后背。
“不行!白大叔您若说这话就是要置我于不义了!”叶云梵反驳了白展飞一句,而后依旧没头没脑的跑着。
随着叶云梵跑过的石板楼梯后,一个悬崖出现在面前,叶云梵不禁犹豫下来,不禁想起对策,“这里是登天涯,只有借助藤条和石壁力量,才能到达山顶,这也是最大的一个考验,只有通过这里的才能称的上江湖好手,不少不自量力之人就是丧命于此,你放我下来吧。”白展飞默默的对叶云梵解释道,叶云梵无奈,只好将其放下,因为从这过去如果带上白展飞的话,叶云梵完全没有信心,不知道能不能带他到达山顶。
“少年郎,你叫什么名字?”白展飞盘坐于地上,而后苍白的脸上露出笑容道,“大叔,我叫叶云梵”叶云梵沉声对着白展飞道。
“呵呵,不要闷着个脸,生老病死这是常事,如果连这个都看不透,那还习什么武?那还不如回去种地。”白展飞一脸轻松道。
“咳咳咳,这次我可能也撑不了多久了。”白展飞一边咳嗽,而后一边伸手打开身上的包袱,随即拿出一个古朴的盒子,随手将其交到叶云梵面前,“云梵虽然我们刚见面不久,但打从你说出那句话开始”
“大叔就认为你这孩子心性极佳,这次大叔求你个事,也希望你能答应”白展飞欣慰的望了眼叶云梵,眼中透着一股睿智,但是又闪过一丝冷意。
“这盒子里放着我族镇族宝剑,与墨家剑法精要和我刚刚所使用的大儒丹青印。”白展飞双目凝视着叶云梵,而后将木制宝盒递给叶云梵,而后右掌在身后隐晦的运气。
“不行!大叔,小子绝对不能要,否则怎能称为正道中人怎了图报,而且这次也是大叔您救了我。”叶云梵连连摆手,拒绝道。
“收下吧,这是一份传承,我不能让我白家重现辉煌,但是也不能绝后。”白展飞眼中划过一丝欣慰与惭愧,而后说着说着语气越来越沉重。
而背后已经蓄力的手掌随即散功因为,在那一刻白展飞有想倘若叶云梵是一个有恩图报之人,那么绝对毙其于掌下,并且将手中的木盒丢去峡谷。
“不会的!大叔您放心,这次不论如何您一定没事的,我……”叶云梵着急的说着,殊不知刚刚自己悄然在鬼门关走了一趟。
而白展飞强行打断了叶云梵,一脸坚定的将盒子交到叶云梵面前,而后不管其他,一掌击在叶云梵身上。
“不!!!大叔!!!”叶云梵没想到白展飞这么倔强与决然,白展飞居然强行传功。
在江湖上基本人人都会灌顶功,但是一般这种功法都是只有在使用者自愿的情况下才能灌输功力给对方。
所以这种功法大部分只有在江湖家族当中使用的比较广泛,一般都是由族中将死的长辈才会传功给后辈。
然后在传功成功后,这名传功者身陨,而被传功者,会得到传功者一半的功力。
而且被传功者在被,传功者传功时是不能动的。
所以此时的叶云梵只能干着急,却又无可奈何。
“别动了,被传功后,强行打断你我都会受伤,所以安安静静的接受传功,这也是我丹田内没有流逝的功力。”
白展飞坚定的望着叶云梵道,“大叔!你……”此时叶云梵不觉鼻子一酸。
而后强忍住,此时望着白展飞英俊的脸,在传功后,变得慢慢苍老,不禁一阵心疼。
从未尝过父爱的叶云梵在这一刻,内心里闪过了那一丝暖意。
随着时间推移,叶云梵感觉自己的丹田开始传来鼓胀,随后只能抱元守一,随即只见叶云梵周身真气涌动,只见功力迅速提升。
炼脉三重门,四重门,五重门,六重门,一直暴涨到化气镜第七重才停下来。
“吼!”随后叶云梵一下站起,一声怒吼,此时他感觉自己控制不住,从丹田之内直冲大脑,随即声大吼。
一股真气从周身炸开,轰!轰!轰!四周的地面同事爆炸。
“抱守丹田,阴阳调节,心静如水。”随即一边传来一声苍老的声音,本来已经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叶云梵,瞬间平静了下来。
而后望向一边的白展飞,却发现白展飞已经负手站在崖边,满头白发,眼角带着一丝皱纹。
“云梵,你是个好孩子,记住将来不管自己到了何种境界,有了多大的地位。”
“但是你一定要记住本心,坚守人之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