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只是不知这个朝代的寺庙是否也如此兴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这是莫隐来到山寺时想到的佛家金典,只是世俗之人无法超越,看破红尘出家之人苦苦修行,圆寂时刻,亦是达到此境界。“阿弥陀佛,天色已晚,几位施主可是来此借宿?”
“正是,不知大师可否行个方便?”
“阿弥陀佛,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施主请随贫僧去禅房,稍待片刻,为几位准备一些膳食,几位用过之后可先行休息。”
“好,有劳大师。”平日里吃住行,与人搭讪都是周桦代劳,东宫齐身为皇子,从小就养成了高高在上锦衣玉食的习惯。可是在于僧人的交谈时,却是事事亲力亲为,周桦很规矩的跟于身后。看的出来东宫齐相信神佛,而且深信不疑。
天子受命于天,古代君权神授的思想根深蒂固,出生皇室的人更崇敬神灵。
“阿弥陀佛,素食已备好,各位请慢用,贫僧告退。”莫隐等人刚洗漱完,就有小沙尼送来了饭菜。
“多谢!”
用完膳后,莫隐就从房屋中出来散步。夜凉如水,繁星点点,想着来到这个世界经历的所有事情,莫隐觉得年华虚度,年轻的身躯里有一颗沧桑的心,灵魂被桎梏,无法洒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哎!”
“施主因何叹气?
“在叹自己不知为何叹气。”
“施主可是担心如何在这里安生立命,找寻人生的真谛?”
“大师所言甚是。“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施主以为作何解?“
”平常心是道”,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莫隐还是知道一点的。
“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莫隐沉默了一会,突然道:“多谢大师点悟!”是啊,一切随心就好,又何必纠结。
“以施主的聪慧,想必已经明白,老衲最后送施主几句话:有缘而来,无缘而去;一切随缘,顺其自然。”
“大师高见,莫隐铭记。偶遇大师,是莫隐此生之幸。”
“施主又怎知贫僧与施主是偶遇了?“说完,未待莫隐回答,就大笑离去。
解开了心结,莫隐一身轻松的回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