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乔挂断电话,扔掉手里没抽完的烟,扶着墓碑站了起来。
腿脚早已麻得没了知觉,她踉跄着跺了几下,才站直身子。
墓碑前没喝完的白酒被她不小心打翻,流了一地。
“怎么,您也想喝醉吗?”姜乔对着墓碑上的黑白照片问。
“也行,那您接着喝,我先走了,陪了半天,也没问过您愿不愿意我陪。”
“不管您愿不愿意,这么多年也就这一次,就当我任性,忍忍吧。”
“妈,我去看看爸,看一眼我就走,您说好不好?”
-
出了墓园,姜乔直接拦了一辆出租车往目的地开去。
那个地址她太熟悉不过,那是她整整生活了十五年的地方,而且,离她现在所在的墓地,并不远。
-
车子开到客栈门口的时候,姜乔坐在车里没动。
司机师傅等了几秒,见人没有反应,开口提醒:“姑娘,你说的小渡客栈到了,是这里吧?”
姜乔愣愣地抬头,“哦”了一声,正想从包里翻钱包,一只手臂已经从车窗外伸了进来,手上还拿着一张纸币。
姜乔抬头,是姜从安。
“昨晚没睡好么,眼睛肿得跟熊猫似的。”
姜乔开门下车,完全没有发现他话里的漏洞。
早上他们还碰到过,他知道她的眼睛本来是什么样子的。
姜乔望着青砖砌成的仿古小楼,颜色暗淡了几分,这么多年没回来过,它也已经老了。
那他呢,也老了吗?
“进去吧,不是还没吃中饭么,大家都等着你呢。”姜从安拽着她的胳膊就要把人往里带。
姜乔脚步不挪,半晌才说:“要不,要不换个地方吧。”
真是好笑,她做了那么天理不容的事,他都不曾打过她一下,她到底在怕什么。
姜从安看她:“换地方?”然后偏头笑了一下,“可我就这一个家呀。”
姜乔没听明白,“嗯?”了一声。
“嗯什么嗯,走走走,赶紧进去,一会儿菜凉了。”
姜乔这回是被姜从安强拖硬拽进去的。
刚跨进大门,姜乔就惊慌失措地在大厅里四下张望,饭点已过,客人只有寥寥的几桌,但是,并没有看到店家。
也就是,她父亲。
姜从安故意不看她,好像他真的什么也不知道一样,嘀嘀咕咕地一边抱怨她来晚了一边拉她上楼。
生拉硬拽到二楼,包间门一开,姜乔看着这个自己取的名字的房间里,大圆桌上只堪堪坐着三个人,她松了一口气,又难掩失落。
李苏兰见到来人,热情地迎上来:“你就是小乔吧,听我们家从安说了,你也姓姜,挺有缘分的!”
姜乔对自来熟毫无抵抗,尴尬点头,又跟孙淳中和老邱打过招呼,才找了个空位坐下。
姜从安也在她旁边落座。
李苏兰欣喜地看着自己的宝贝儿子,终于肯往家带姑娘了。
菜品接连上桌,大多都是本地的特色菜,色泽鲜香,摆盘精美。
大家都夸赞味道很好,尤其老邱最为欢喜,这算是他们此次M市之行吃得最像样的一顿了。
“姜连长是独子吗?”老邱举起杯中酒和姜从安碰了一下,问道。
“我还有个弟弟,刚满九岁。”姜从安说,又扭头看向母亲,“小涛是不是又跟人去湖心玩儿了?”
李苏兰笑着点头:“可不是,一到周末就拉帮结伙地去那岛上玩儿,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玩儿的。”
姜乔咀嚼的动作顿了顿,又重新动了起来。
那里,曾经也是她的天国。
老邱唏嘘:“哎哟,那你们兄弟岁数差得远了,怎么生这么迟啊?”
李苏兰看了看儿子,眼神有些尴尬,又对老邱笑道:“也没为什么,就是想生了。”
老邱又问:“那孩子父亲呢?”进来起就没见着,他开玩笑说,“不会在后厨掌勺吧?”
姜从安没说话,李苏兰看了眼儿子,叹了口气,说:“已经过世好几年了。”
“哦……”老邱唏嘘不已。
“以前也没过问过,你们娘仨倒也不容易。”旁边的孙淳中说了一句。
姜从安看了眼身边的人,她只是埋头吃菜,好像并不关心大家聊了什么。
“还好,从安那会儿已经长大了。”李苏兰说,眼底有泪光闪烁。
桌上气氛变得有些凝重,老邱有点自责,于是主动转移了话题,问起姜从安读书时候的事情,拿了什么奖,做过什么淘气事,姜从安讲到好玩处,大家都哈哈笑起来,桌上的氛围也逐渐好转。
只有一个人不捧场。
李苏兰以为姜乔本来就性格内向,偶尔会碰碰自己儿子,示意他跟旁边的姑娘多说说话,但姜从安装傻,只当看不懂母亲的眼色。
孙淳中早就发现了姜乔的不对劲,但她平时本就不是聒噪八卦的类型,又一直在埋头吃东西,估计大伙儿都以为她是饿了,也没觉得异样。
但他刚才明明看到有一滴液体从她眼里滴落,掉进了骨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