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生的精心照顾下,静好的伤势很快痊愈,这个年长十岁的大哥哥对她疼爱有加,还不住的央求师傅收她为徒。道士思前想后,自先祖郭璞创始风水术以来,一直潜心研究其中奥妙,饱读史书典故,兼容百家思想,为的就是造福一方百姓,无奈被奸人所害。后辈们为了躲避仇家的追杀,又拜师抱朴子门下,隐居广东罗浮山,一心炼丹修道,不问世事。
五胡乱华后,中原四分五裂、战火连绵不绝,自己又隐居在此。虽然回避现实、远离政治,但亦不希望祖、师辛苦创立的学术就此失传,更心系苍生,希望天下百姓能远离战火纷扰,过上安宁祥和的生活。
道士虽是自己的入室大弟子,但自小智力有缺陷,恐难担此大任。那女孩天资聪颖,才貌双全,如果由她来继承祖业,兴许会将风水一学发扬光大,造福一方百姓,也算了了先祖的遗愿。
想到这里,他叫来静好和道生。静好听闻仙人愿收她为徒,扑通跪倒在地,向师傅磕头。
“静好,为师既已同意收你为徒,你就要谨记祖训,将祖、师毕生所做的学术发扬光大,为的就是造福一方百姓,切记用它助纣为虐、祸国殃民。”
“是师傅,徒儿谨记师傅教诲”
“从今日起为师要闭关炼丹一个月。道生,你就先教静好认千家字。为师闭关期间,你们两人一律不住外出下山,如有书信就放在书房中。切记,不能离开庭院方圆一里,照顾好静好。期间如有事情发生,切勿擅做主张,一切等为师出关以后再做决断。”
“是师傅,”
师傅入关后,道生便拉着静好四处溜达。“静好,快来呀!看我种的地,”静好生病期间几乎没怎么出过房间,此时也像久释笼子的鸟儿一样,兴致勃勃。看见庭院后面的空地上种着卷心菜、西红柿、南瓜、樱桃等,不由得一阵欣喜。
“静好,要吃吗?”道生说着顺手在树上摘了几株樱桃,在衣襟上搽了搽。
“师兄,这些都是你和师傅种的吗?”
“是呀?我就喜欢种地和做饭,呵呵。尝尝,好吃吗?”
“嗯,真甜,师兄也吃一些吧。”
“嗯,好勒。”道生从树枝上摘下几株樱桃,直接就送进了嘴里。
“静好,你喜欢吃什么蔬菜和水果?以后我都给你种。”道生看着吃的开心的静好道。
“不用啦,我就喜欢吃你种的这些,呵呵!”
“哦,”道生悻悻道。“那边有一片竹林,要不要过去看看?”
“好呀,我们走。”
两人又拉手来到那片葱葱郁郁的竹林间,午后的阳光透过竹叶,散散地洒下来,那叶子青翠欲滴、那竹竿亭亭玉立。
“师兄,种这些竹子干什么?”
“当然是吃竹笋了”
“用得着这么多吗?”静好一脸疑惑。
“哈哈,骗你的,这里是用来弹琴的。”
“你是说,师傅在这里弹琴?”
“是呀,你不知道,师傅弹琴可好听了。每次他弹琴,都要盥手焚香,那琴音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每次他一抚琴,我就发现天上的风也不吹了,云也不飘了,就连鸟儿都不叫唤了,太神奇了。”
“哇,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那师傅弹的是什么曲子?”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只知道是师傅的师傅传授给他的。等他出关后,如果下次抚琴的话,我就偷偷带你来听。”
“好呀!”
“你在这等一下我,我待会就回来了。”道生像忽然想起了什么事情。
“师兄你干嘛去?”
“过一会你就知道了。”
没过一会,道生就取来一把斧头,见他要砍竹子,静好忙问道:“师兄,你这是做什么?”
“给你捉鱼吃,”
“哪里有鱼?师傅说过不让我们外出的。”
“谁说要外出的,庭院的东南角不就有一处湖泊,我不是给你说过么,”道生便砍竹子便解释道。
“哦,”
“快点走啦,”说着抱起劈成小截的竹子朝那边跑了过去。
“师兄,等等我。”
庭院东南角的湖泊虽不是很大,但湖水清澈见底,微风吹拂蔚蓝色的湖面,水波荡起阵阵涟漪,令人心旷神怡!
“好美呀,师兄,简直像人间仙境。”
“那当然,山脚下的百姓都说师傅是神仙,”
“师傅经常下山吗?”
“不是呀,每当有灾难或瘟疫发生时,他才会下山去解救当地百姓,帮他们化解危机或免于疾病的折磨。”道生说着已经挽起裤腿、拿着竹竿下水扎鱼了。
“哦,师傅真了不起。师兄,你小心点。”
“没事,趁师傅不在,我都偷偷抓了好几次鱼了。这湖里的鱼味道可鲜美了,待会我们烤熟吃。”
“哦。”
虽然天气已步入初夏,但是位于山顶,湖泊的水还是有点凉,但好在道生也算是老手,不一会就捉住了一条鱼。
“静好,你看,我捉住他了,哈哈。”道生远远地举起竹签。
“快上来吧,手里有点凉。”
“没事,本来差点捉条大的,不过让它给跑了。”
道生上岸后,静好已经用火折子和竹子生起了火,她让道生坐在火旁取暖,自己把鱼洗干净后,和道生并排坐在岸边靠鱼。鲜美的味道诱的两人直流哈喇子,道生不住的咽口水。
“师兄,你很喜欢吃鱼吗?”
“还行啦,我就想着给你吃,你身体刚恢复,需要好好进补,只可惜师傅不让杀生,要不然……”
“我没事,你看我现在都好了,身强力壮的。”说着静好就要证明给他看。
“好啦好啦,快点吃鱼了,给,小心刺。”
“好香呀,师兄一起吃吧。”
“哦,不了,我中午吃的可饱了,这会不饿,吃不下。”道生边说边咽口水。
“师兄不吃,静好也不吃。”静好把鱼又架到了火苗上。
“你吃吧,你刚生完病,再说这鱼太小了,我怕不够你吃。”
“我有那么大的肚子吗?要不咱两都甭吃了,把他扔回河里。”说着就要站起来。
“不要,别浪费呀!我吃,吃还不行吗?可千万别浪费,本来平时就见不到一点荤腥,你先吃,剩下的给我。”
静好莞尔一笑,自己吃完后,看着师兄像馋猫一样,狼吞虎咽,恨不得把整条鱼浑吞进去。赶紧开口道:
“师兄,慢点吃,小心有刺。”
“没事,这鱼刺少,我看着呢。”
“师兄谢谢你,”
“谢我什么。”道生边吃边说。
“你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爹娘以外对我最好的人了。”静好想起了家,想起自己的爹爹娘亲,难免伤感起来。
“呵呵,这算什么呀!以后谁敢欺负你,你就尽管告诉我,我保证把他打得屁滚尿流、满地找牙。”
“这里人烟罕至,怎么会有人欺负我呢。对了,师兄,我怎么没听你说过你的爹爹娘亲呢?”
“他们?也许死了吧!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姓字名谁,家在何方?更别说父母了。师傅说我是他从狼窝捡的,6岁之前一直和狼生活在一起,是他老人家可怜我,将我带了回来,教我用筷子吃饭,穿衣和写字。开始我还想打听我的身世,结果都是一无所获,现在也不想知道我的父母是谁?我觉得我现在过得挺快乐的。”青年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忧伤,随手捡起路旁的一个小石头扔进了湖里。
“师兄,你还有我和师傅,我们以后都会陪着你的。”静好拍了拍他的胳膊。静好本以为她很不幸,可是没想到在这样的乱世,不幸的人比她多的多。
“算了不说这些了,哦对了,师傅还让我教你千家字,一个月时间!不是吧。他当初教我,用了二年时间。”道生憋嘴摇摇头,静好笑而不语。
“嗯师兄,我们回去,你教我认字吧。”
回去的路上刚好路过师傅的书房,见房门是半开的,道生便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小声喊了师傅几声,见无人答应,确定师傅不在里面,便明目张胆的走了进去。
“静好,进来呀!”道生招手道。
静好走进去,只见古朴洁净的书房内摆满了各种藏书,有上至昆仑时期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下止魏晋南北朝的《典论》《搜神记》《晋书》《抱朴子》《藏经》《洛阳伽蓝记》《文赋》等。桌前摆着笔墨纸砚,墙上挂着伏羲八卦方位图。
“静好我给你说,这本《抱朴子》是师傅的师傅写的,《藏经》是师傅的先祖所著。”说着从书架上抽出那两本书。
“哦,”静好抚娑着这两本书,轻轻地翻了开来。
“这里面讲的是什么呀?”静好问道。
“应该是风水吧,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反正师傅没让我读。”
“那他让你读书么?”
“《四书五经》,提起读书,我都快要烦死了。”道生冲静好扮着鬼脸。
“过来,我带你看样东西。”静好匆忙把书放回了原位。
屏风的后面的桌子上,放着一架古琴,道生手指拨动间,便有丝丝韵律飘荡开来,但更吸引人眼球的是一个朱红色的檀木柜子。柜子上面一共有九个抽屉,而且那抽屉外面好像装有机关,里面不知放了什么机密宝贝。再往旁边是一些自酿的药酒瓶,里面泡着各种珍贵的动植物。古琴的右手边则放着一些采摘来的中草药,分别装在货架上的瓶瓶罐罐中。
“静好,好听吗?”
“不好听,但也不难听,”静好笑道。
“你,好吧,我不弹了。”
“师兄,这里装的是什么?”静好指着檀木柜子。见静好指着那抽屉,道生立马警觉起来,
“静好,不要乱动,那上面都有机关,万一不小心按错了,里面的卦可就毁了。”
“卦,什么卦?”
“嗯…那个…就是…,哎呀!反正就是一些卦象了,说了你又不懂。”
“好吧,我本来什么都不懂。”静好垂头丧气,见静好沉默不语,道生知道说错话了。
“好吧,好吧,我就告诉你得了,但是你可不要告诉别人哦!”说着凑到静好的耳旁喃喃细语。
静好听后大吃一惊,她万万没想到,那九个抽屉里竟然装的是八个国家的兴衰和福祸的卦象。那么到底是哪八个国家呢?
“北魏、刘宋、后秦、北燕、胡夏,不对呀,只有五个呀!”静好数道。
“笨蛋,还有柔然、北凉、吐谷浑呀!你这下再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