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兵这时候才知道大家原来还没有吃午饭,怪不得他一坐下就听见周围叫过不停的“咕咕”声,他还以为是大家到乡下来吃不惯这里的东西闹肚子哩!
“真是让各位受罪了,这个时候还让大家没有吃上午饭!老王,你都做了些什么菜?要不就把菜都上到会议室来,我们边吃边聊!”
会议室里足足有十多个人,要是让师傅送到会议室来不但麻烦师傅,而且吃完收拾又得费功夫,所以没等乡政府食堂“大厨”王满昌回话,武惠良就先诙谐地说:“第一次到你们石圪节乡来,就舍不得让我们进食堂吃饭,看来我们不该空肚来此蹭饭啊!”
说完大家跟着笑了起来。
“那也好,我们就到食堂去开‘圆桌会议’去,老王去把厨房做了的都盛上,把我酿的高粱酒拿出来给大家尝尝。”张鸿兵还以为食堂做了菜,慷慨大方的要把他平时自品的高粱酒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张书记,可是我们没有做菜!”
“啊!”张鸿兵惊讶得目瞪口呆就从嘴里蹦出一个“啊”来。
“张书记,你有所不知,我们今天要吃的可是大杂烩面。”武惠良高兴地说,他倒是很期待今天中午的这碗大杂烩面。
张鸿兵回头看了一眼刘根民,有点不理解为什么这个时候没让来客吃上午饭,而且还要让大家吃一碗端的大杂烩面。
“你不要看刘乡长了,我们到这里来已经过了饭点,是我让厨房这么做的,过了今天我们可还吃不上这大杂烩面哩!”武惠良已经很多年没有吃过大杂烩面,所以对今天这顿纯手工的烩面,他很是期待。
张鸿兵心里还是过意不去,先跑着跟王王满昌到厨房里去了,他是想看看,还有没有什么现在就可以端上桌来的。
一行人急匆匆地往食堂涌来,就连武惠良现在也已经不再因为揭牌庆典上的突发事件而难过,而是回味着刚才会议上高虎和张鸿兵的发言,此时也感到肚子饿了。
众人走进石圪节乡的公共食堂,发现其实这就是一间能容下40人左右的屋子,里面放了两张大圆桌和一些高脚凳子,桌子上放有食盐、醋和大蒜瓣,其他的就什么也没有了。
这是石圪节乡唯一超标的办公设施,因为现在石圪节乡上上下下只有二十来名工作人员,但是这个食堂却是四十人的标准。
食堂之所以这样建,不但不是浪费,反而是出于节俭考虑,因为这个食堂不但是石圪节乡的食堂,也是乡上村民大会的会议室和石圪节乡政府的杂货间。而且食堂还为未来做了打算,将来乡政府的人员规模肯定会扩大,这个食堂是打算长久使用的,所以就直接建得比需要的大了一倍。
大家走进食堂不大一会儿,王满昌就把午饭盛了上来。但桌子上还有几碗凉拌的小菜——腌制的萝卜干,小洋葱瓣,还有一碗大家不容易吃上的凉拌蕨菜,这些都是张鸿兵先跑进厨房从厨房里搜出来的,蕨菜则是他让他婆姨山上时讨来自己做的,才做了没有几天,今天刚好可以吃,虽然还不是很入味,但也不影响这野菜的独特风味。
张鸿兵平时都喜欢喝上几口,所以他在食堂专门放了一壶酒,每天午饭都会倒上一二两。今天吃面食,加上几个凉菜,他还是给喝酒的同志个人倒了一杯,自己也倒了一些陪着各位再吃一顿。
饥饿和食欲就是最好的菜肴。
饭碗才端到手里,每个人就狼吞虎咽起来。伴随着狼吞虎咽的吃饭声的是食堂里的一片叫好声,这叫好声有给予厨师的,有给桌上摆在中央的那几碗凉菜的。
王满昌在大杂烩里放了土豆、白菜、豆腐、鸡蛋,还有一些西红柿,这面是货真价实的大杂烩,但其味道一点不输县城面馆里做出来的各种叫得上名的面食。
看见大家吃得满心欢喜,王满昌乐呵呵的站在他们的身后,提醒他们放开肚子吃,他准备了很多,吃完了还有,锅里剩下的王满昌用平时盛菜的大盆子盛了端到另一张桌子上来,见人吃完了就抢碗过去帮着添。
没有人拘谨,也没有人客气,今天不但肚子实在饿的厉害,而且人多吃饭就是香,由于面香贪嘴,他们似乎都忘记自己快要吃饱了,应该让王满昌少盛一些。
吃饭时,大家只顾往嘴里刨东西和赞赏这顿午饭,没有人再谈及石圪节的问题和发展。刚才提出要开“圆桌会议”的张鸿兵也觉得自己应该再吃一些,因为大家的吃相告诉他,今天的这锅面一定很好吃。他站起来确定自己也来一碗不会导致盆子被吃得空空再引起尴尬后就叫王满昌给他也来一碗。一开始的时候他可是说自己中午吃得很饱的。
王满昌把刚才拿回去的碗又拿了回来,盛了满满一碗面的大瓷碗才摆放到张鸿兵的面前,他就迫不及待地把筷子伸进碗里。
“嗯,今天的这面就是不一样,王厨,你加了什么额外的东西了,我之前可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面食。”说完他觉得一筷子一筷子的夹一点也不过瘾,就把碗端到嘴边用筷子扒起来。
“都是一样的做法啊,只是今天这面是大杂烩的而已。”
“不对,今天的这面加了我们肚子的呼声。”一个黄原电视台的记者插话说。
“谁说不是?想要让饭好吃就该在感到饿得不行的时候再吃饭,不是都说‘饿死鬼’吃饭都用抢的吗?我看我们吃饭这干劲就跟他们一样,但也只有这样吃饭才感觉得到香!”武惠良说。
“大锅饭那会儿就觉得公社的饭菜特别好吃,那会儿大家盛上一碗饭菜,往一个地方一圪蹴,‘稀里哗啦’地扒起来,那吃饭简直跟有人抢似的。现在分开单干了,大家吃饭不愁了,但是一家就那么几个人,有个时候还聚不到一起,每顿就做那么一点菜还得左夹右夹才能吃完,再怎么稀奇的菜吃着也觉得还不够入味。”刘根民说。
“这就是所谓的人多饭香!”王满昌在一旁说。
餐桌中央的那几碗凉菜很快就被横扫一空,每个人都吃得回味无穷巴不得把装凉菜的碗拿过来舔一舔。
“王厨,这些凉菜还有吗?有的话,再给大伙来一份,让大伙一次吃过够!”刘根民舔了一下嘴唇,余味无穷地问王满昌。
“刘乡长,大伙来得不是时候,今天才弄出这么一点来就是因为没有了!”
“那张书记拿来的蕨菜呢?全部上来,等改天我亲自去采一些回来还给他就是。”
“张书记拿来得时候您也看见了,现在这时节,蕨菜可还是稀罕物。您就说说而已,什么时候能让大家吃上你讨来的蕨菜那才叫好呢!”王满昌也不怕揭刘根民的丑遭他怨恨,就嬉皮笑脸地跟他说。
王满昌站在桌子一旁,一开始担心面食吃不完,但渐渐地他就开始担心别人说他这个大厨,说石圪节乡吝啬了。除了一个女记者,另一个女领导已经放下了碗筷,其余的人都好像吃不饱似的,还在跟刚端上碗时那样吃得全然不顾吃相,可是菜盆里的面已经不多了。
“王厨,面还多不多,再给我来一碗。”已经吃了三碗的刘根民一边说,一边把碗递给王满昌。
“还……还多着呢!”王满昌踮了一下脚尖,已经不像上面那会儿那样爽性了。
刘根民从王满昌的结巴里知道,盆里的面食不多了,就把手缩了回来,摸了一下肚子,打了一个嗝就把碗放下了。
大大咧咧的徐治功也已经吃了三碗,但他感觉跟才吃一点一样,这只算是打了一个底,但他也不知道盆子里还剩多少,就站起来要自己去盛,可他手里的碗还是被王满昌抢了过去,。王满昌又给他盛了满满一大碗来。这时候,面已经不烫了,温温的,吃起来正好,徐治功还是一个劲的往嘴里扒。
吃得稍微文雅一些的武惠良才吃了两碗,王满昌在一旁给他算着呢。武惠良肚子感觉已经差不多了,但嘴还不消停,觉得还想再吃些,王满昌没容他思考,也没等他回过神来,早已经把他的碗抢了去。
除了徐治功和武惠良每人又盛了一碗,黄原电视台的摄影记者小王也盛了一碗,他刚才一直在捣整摄像机,所以在大家都吃了一碗或者两碗后他才端上了碗,因为武书记说了吃了饭就要下乡去转转去,而他们这次下来主要就是陪着武书记转的,刚才在会议室发现摄影机有点小毛病,他就一直捣鼓,吃饭时也不管埋怨他的“咕咕”叫唤的肚子,直到把摄影机捣鼓好才不紧不慢地到食堂来。
其余人陆续放下了碗筷,但每个人都觉得没吃过瘾,虽然肚子已经感觉到撑了。
盆子里还剩下一碗的样子,现在只有武书记、徐治功、记者小王还在吃,很快他们也放下了碗筷,任凭王满昌怎么加给他们,他们也说加不下了。
刘根民还惦记着下一次再吃上这么好的面呢!在大家都谦虚说加不下后,他问已经后悔贪吃了两大碗的张书记还要不要再来一点,张书记摇了摇头,告诉他还是“见好就收”比较好,他就自己走到盆子边去,抬起来就往碗里倒,然后又站在原地几乎是把碗里的面倒进自己的胃里,这才觉得这顿饭是吃过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