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左靖来看着这群年轻人在疯狂的欢庆的时候,他真的感觉自己与这个世界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尤其是他的修为进军天道之后,不论从他势力的扩张和财富的增长,似乎在他看来一切都是那么的渺小。
他清楚的知道他拥有什么样的力量。
对他们来说,他的力量是神秘的,是浩瀚的,是他们所有人加起来都不能企及的。
就好比身边的郑奇合来说吧,他清楚的感觉到他的骨骼健壮,气息悠长。很明显他也是修行过的人。
虽然由于后天的刻苦不足和一些琐事的掺杂,他才紧紧修行道第五阶初层。但对于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讲,这已经十分不易了,他毫不怀疑,对方是拥有强大的财力作为后盾,用无数的天材地宝强行健化身体本质,才能有这样的变化的。
但这又如何,三千大道皆可证道。
对方拥有这样的资源是他的造化,更是他的道。
这时,郑奇合似乎看出了左靖来并不醉心这些,就轻声在他耳边道:“左先生,不然我们去里面做做。”
左靖来闻言点了点头。
然后跟着郑奇合朝里面走去。
离开那热闹的大厅之后,虽然声音小了许多,但还是能隐约听到外面那嘈杂的音乐和众人的欢呼声。
只见这里出了他们两个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在。
这个人正是那天晚上郑奇合和韩智慧他们在一起聚会时那个坐在角落的青年,以他当时沉默寡语的性格,确实和今天的气氛不太融洽,所以他很自觉的就一个人来到了这里。
这时青年感觉有人到来,不由抬头看了过来。
他看到郑奇合的时候依然是面无表情,放佛他天生就是如此冷漠一般,但在看到他身边的左靖来的时候,青年的眼睛不自然的咪了一下,似乎要遮挡住那眼内爆发的精忙。
这时连郑奇合都感觉到青年的不同寻常之处,更何况是左靖来呢。
六层中阶。
想不到这群高官子弟之中竟然还有这样的少年高手存在。
左靖来看到青年之后也是仔细的打量了对方一番。
要知道五层进阶六层已经不是单单的靠一些药物和外力的积累就能达道的,不然的话以郑家的财力,郑奇合早就是六层的高手了。
六层,在他们的世界俗称天梯界,是登录天道的最后一道门槛,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不仅仅需要一些极好的滋补之物调和肉身,更是需要对力量的和速度的领悟达到一种极为高深的境界。
而且即使如此想要进阶六层也是极为困难的,因为单单靠自己的领悟闭门造车是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的,那必须经过无数次的实战与磨砺,这中间所需要的种种波折和感悟没有任何取巧之道,必须亲身经历,然后化为自己对道的领悟,并且结合自身的优缺点,扬长避短,走出自己的路,才能进阶道这一层。
而这些东西绝对不是这些富家公子能接触到的,他们这些人,天生富贵,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又有哪一个愿意去冒着生命危险这么刻苦修行呢。
所以左靖来可以肯定,这个年轻人一定有过一段非常的经历。
而这时青年也在细细的打量着左靖来。
眼前这个看上去很年轻的人,给了他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压迫感,虽然对方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还没有说,包括他的眼神都是那么的平静。
但他就是感到一种压迫,他纯粹是他自身内心深处的一种本能。
正当他在怀疑这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人是谁的时候。
在郑奇合的介绍下,他脑海中猛然一亮,想到了一个人。
“小松,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左先生。”
听到这里的小松瞬间明白,这个人定然是传说中的左手,没错,一定是他。
也只有他能带给自己这样的感觉了!
就在小松还在感慨的时候。
郑奇合就已经开始继续为左靖来介绍道:“左先生,这是小松,全名李墨松,李家乃是世代将门,忠武公之后,他的爷爷李兵汉老将军现在在国防部就职。”
原来如此!
左靖来恍然大悟,他终于知道这个年轻人为何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修为了,原来他竟然是忠武公李家的后人。
这忠武公也算是这半岛上的一代名臣了。
不管当年那场战争的历史真相究竟如何,但是他观看过的典籍中曾有记载,这位忠武公是这半岛地区历史上有数的几位七阶高手之一。
而且还是最顶层的那种。
作为这样的武学世家,又是将门出身,那么他这么年轻能有如此身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知道当年的忠武公那可是连东瀛的木下藤吉郎都曾击败过的狠人啊。
木下藤吉郎这个名字少有人知,但他的另一个名字在历史中也是吃茶风云之辈。
他的另一个名字那就是,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原名木下藤吉郎,是东瀛战国时代三英之首,后来他慢慢集权成为东瀛的实质统治者。
此人文治武功绝非等闲,不仅在政治上建树颇丰,实行的各种政策不仅巩固了当时的中央集权,又大力发展工商业,为东瀛的社会进步取得了划时代的意义。
而在武道一途更是天纵之资,年仅三十三岁的他就在修炼一途直奔天道,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本能寺之变。
成为了东瀛的实际掌控者。
但是在他晚年之时,却在鸣梁海战中惨遭以忠武公李舜臣率领的龟船舰队大败而归。
自此雄心不振,抑郁而终。
不然当时的丰臣秀吉虽然已经步入晚年,但以他天道境的修为,绝不会在那个年岁逝去。
而忠武公也因为此役元气大伤,最后伤重不治。
但这并不能说明忠武公在修为上低于对方。
而是丰臣秀吉比李舜臣率先踏入天道近二十年之久,而且那次的比试也并非是一对一的比武那么简单。
而是在有战争干预的情况下进行的。
尤其是当时的战事敌我力量比例悬殊巨大。
忠武公能有那样的战绩已经足以自傲了。
想到这里,左靖来不由朝着青年道:“原来是忠武公之后。”
“不敢!不孝子弟不敢贸然提及先祖名讳,只怕有损祖上英明,还请见谅。”
当下一番客套之后。
三人就围桌而坐,侃侃而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