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出现在众多宾客面前的时候,宾客们纷纷都惊愕了,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她居然会出现在这里。
而陶公子自然也是惊愕了,他甚至有些晃神,因为眼前人无她,她是公孙怡宁。
她是内门弟子,而且还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她最重要的身份是大周郡主——安宁郡主!她是大周天子的表妹,上古公孙氏族后人。
她也是大周的第一美人与第一歌姬,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传说其呱呱坠地时有天女散花,钟磬齐鸣,六岁便被送入玉清宗,经过多年修炼成就金丹。
公孙怡宁,艳名与修为皆震惊天下的传奇女子。
今夜,公孙怡宁从花楼上款款而来,携着一袭绿色罗裙,如同江南三月烟雨透柳,素手抚弄琵琶,三千青丝散落,偶有两条发丝贴住琵琶弦,端是美丽至极。弦震音清,黛眉微皱,面色清冷,朱唇合,皎月失色。
六宫粉黛无颜色!
整栋花楼似乎都因为她一人而璀璨,可是整栋花楼又如同因为她而失色,天花上精美的华灯再也不能够成为引人注目的美景,反而是沦为花枝招展的无用之物,只有那质朴,才能配得上花楼上人的清丽。
李淳风词穷,他不知道怎么去形容这个女子的美丽了,即便是驻颜有术的众多女修士们都纷纷黯然失色,这显然并不是因为修为的原因,而是彻头彻尾的天生丽质。
他看着陶多谦,此时的陶大公子早已嘴角淌涎,一脸猪哥相,盯着花楼上的丽人不放,李淳风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脸,反应过来后问道:“干嘛?”
“她是大周公主吧?”李淳风看着公孙怡宁美丽无双的脸,无比熟悉。
“不是不是,当然不是公主,公主哪有她漂亮,怡宁美人儿是天下的,我在天下内,所以怡宁美人儿是我的,嗷呜!!太漂亮了,要是能够娶回家那就是几世修炼的福分啊!美得冒泡!真想上她!”陶多谦狼吼了一声,在人群中随之有人迎合了两声。
“这……你哪能亵渎这样的一位美人呢?”李淳风听见他后面的形容,默默地擦了一把汗。
陶多谦鄙视地看了他一眼,道:“你懂个篮子!这才能够表达出一个男人对一个美女最真实的喜爱!”
陶多谦说得好有道理,李淳风无言以对。
琵琶声间歇,公孙怡宁扫视了众人一眼,道:“感谢诸位道友莅临千金阁,小女子今日特在此献丑,目的无多,实际上也是想要各位道友帮小女子一个小忙。”
她很坦然,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其他人亦是热情……甚至热情得有些可怕。
“放心吧公孙仙子,你让我们做啥就做啥!”
“是啊公孙仙子,你要天上的月亮我也给你摘下来!”
“别说月亮,就算你要宗主的佩剑我也肯定偷给你!内裤也一样!为了你我愿意赴汤蹈火!只求公孙仙子多看我一眼啊!”
最后哪位仁兄说完,周围的人都啪啪啪地献出了一阵热烈掌声,那人腼腆地笑了一下,旋即人群中便走出了两名身着黑衫的弟子,拍了拍他肩膀之后便押送着他走出门外,那两名弟子衣服背上大大的刑字分外耀眼。
闹剧过后,公孙怡宁才开口道:“诸位道友,你们也知道,在四个月之后,我宗便大开,诸位也要下山历练,同时,据小女子所知,我大周前代皇陵遗迹也没有关闭,所以我想,诸位道友到时候可否帮助小女子,一同进入遗迹?”
简单来说,公孙怡宁希望的就是组队。
而后,她又解释道:“诸位也知道,大周乃是小女子的宗国,而大秦那帮虎狼之辈,想必大家也是恼恨无比,所以小女子希望在遗迹的探索过程中,诸位能够精诚合作,共同对抗大秦!”
言罢,下面的人议论纷纷,公孙怡宁自然是不怕这里有大秦的国民的,毕竟玉清宗虽然距离大秦相对较近,但是上清宗才是大秦的护国之宗,上清宗与玉清宗向来是敌非友,故而玉清宗基本无大秦弟子。
她此时说出这番话,显然也是知道了大周被灭的消息,所以在说到对抗大秦的时候她的表情十分严肃,皱起的眉头出现了几分怒意。
可是修士们不是傻子,他们自然知道对抗大秦的修士需要的到底是多大的魄力。
大秦,不仅仅是国力第一,修士的培养也是第一。在大秦,土地肥沃,千里黄河滚滚东流,带来了无数的灵气,这一条河可谓是蕴宝丰厚,上古先民就从此处发育而其,众多仙人在中下游的大周国境发家后举族迁移到上游,灵气自然更多!
由此,无数的修仙者在化道之前都会将自己的传承封存在黄河上游,也就是秦国国境之内,留待有缘人,所以导致秦国后来大举开发仙人洞府,获得无数的宝藏,秦国也成了目前众多国家之中修仙者最多的国家。
因此,想让他们联合起来对抗大秦的修士,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游说或者说靠美貌就能够完成的。
“仙子,放心吧,我一定会在遗迹中保护好你的!”
“对啊!大秦那帮混蛋我早就看他们不爽了!我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
虽然修士们很多都精明,知道对抗大秦,实质上就是对抗上清宗,但还是有愿意帮助她的人,至于安的什么心便不得而知了。
李淳风没有说话,但是却默默下定了决心要去帮忙,在场的基本上没有任何人比他更加想要对付大秦的修士!李淳风知道自己想要灭了大秦基本上不可能,但是给他们制造麻烦,是绝对可以做到的。
而另外一边的陶多谦则默默地掏出了一个小记事本,在上面写了什么东西。
“那么小女子在此多谢诸位道友,遗迹事了,小女子必有厚报!”公孙怡宁向着众多修士抱拳,然后又道,“到时候等我们去到遗迹所在之处便可商量合作事宜,小女子对这遗迹也是有一番了解的。”
“那遗迹,实际上是上古文王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