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象像薄雾一样被风吹得散了开来,我还是站在那个枯败的院子里,对面是那间灯光昏黄的堂屋。虽然心情很沉重,但我不能忘记来这里的目的。推开堂屋那扇虚掩的门,却看见下午看见过的老人面向着男子画像跪在蒲团上,双眼睛闭,双掌合十,口里念念有词的说着什么,一幅虔诚的样子。
“婆婆?”我试探着喊道。
老人没有应我,依然念着词,细细听来,原来是佛经。我在她的周围结了界,正准备去找藏在那幅画里的东西,老人却开口了。她道:“薇娘已经走了。”
我回过身来,看见老人颤颤巍巍的想要站起来,便连忙上去扶了一把,她说:“傍晚的时候,过来了一位小伙子,他把薇娘带走了。”
薇娘?小伙子?这两人究竟是谁?
“婆婆,薇娘是谁啊?”我扶她坐到一旁的太师椅上,问道。
“薇娘啊,就是你看见过的那幅画上的女人。”老人微微一笑,“姑娘愿不愿意听听薇娘的故事?”
我看着老人的笑脸,红光满脸,全然没有了之前见到的病态,心里暗暗一酸,看来是回光返照了。于是我点点头,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老人开心的笑着,语速缓缓的开始讲诉一个故事……
4、
康熙八年,苏州这一带是主要的绣品产地,而唐家锦绣坊便是杭州城里最有名的绣坊,朝廷也有大批的订单下在锦绣坊。这年的雨季,朝廷又下了令,让各绣坊绣出一幅墨绣来献给太后做寿礼。由于会墨绣的人不多,便许下了奖赏,将来年一半绣品的订单都给绣出墨绣来的绣坊。这道消息一传出,苏杭大小绣坊都砸开了锅。一来,这墨绣传言是用头发绣成的,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墨绣几乎已经绝迹,大家都没有见过。二来,这紫禁城的一半绣品的订单实在是诱人。于是各家都开始研究起墨绣来,一边研究墨绣的绣法,一边四处寻找会墨绣的能人。锦绣坊也不例外,唐家公子天天窝在绣坊里和绣娘们研究针法,可惜,毫无头绪。这天,唐公子拿着一缕头发对着绣架发呆的时候,突然看见管事的绣娘领着一女子从门外走了进来。
“公子,这位是应征的绣娘。”
唐公子看了看,那女子细眉细眼,很是秀气,一身鹅黄的衣裙上绣着金黄的小雏菊,针脚平滑,栩栩如生。唐公子不由得微微一笑。道:“姑娘这衣裳是自己绣的么?”
女子全然没有想到老板会这样问,一时之间,有点慌乱,“啊”的一声便出了口,随即觉得失态,便规规矩矩的答道:“是。”
唐公子失了笑,哈哈的笑了老久才道:“姑娘的手很巧,虽然是一朵小小的雏菊,却绣得让人觉得是在清风中摇摆的雏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