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吃了两个小时,待大家酒足饭饱,已经是午夜了。明诚让高一山唤来勤务兵,将长桌收拾干净了,换了火盆,众人知道,要谈正事了
“正好大家都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老规矩,自由发言”明诚率先说道。
“还是我先来讲一下后勤状况吧”费禹是副统领,虽然不是在场军衔最高的,但是他作为幕僚长官,主管后勤与行军参谋,一切可行的计划都要建立在后勤保障上,所以一般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都是他先发言“粮食没有任何问题,今年大丰收,士兵们从山央贵族手里收购了大批粮草,足够大军吃一年的。邺城龙旗军支援的医药品已经在路上了,但是没有兵马支援,不过有一个旅团的部队驻扎在邺国东部边境。曼西华在邺国边境集结了大军,龙旗军方面人手也很紧张。伤兵都得到了妥善的治疗,死亡人数已经很低了,再过个月左右,就会有大约一万伤兵回到部队,届时,我们将重新拥有十万兵力。武器铠甲缴获堆积如山,质量还过得去,所以,我军除了兵力,没有什么缺的,大致情况就是这样了。”
“我有一个问题,”老将军焦忠义说道“为什么山央国连年丰收,明明粮草充足,许多百姓却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这确实是一个大伙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之前的战斗中,山央民军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意志,视北征军士兵如同生死大敌,疯狂的攻击比山央国正规军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是悍不畏死。大伙从叛军被俘虏的士兵口中得知,虽然连年丰收,但是大部分粮食却被征收了,原因在于宗主国的要求?明诚还真是不能理解,帝国对北境三国的赋税粮草征集十几年来从来就没有增加过,何来帝国搜刮地皮这种说法?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这个问题,还是让我的幕僚长来说吧,他比较了解”高一山得到明诚同意后转身出去吩咐了一下,不久,一个文人摸样的中年人近了大帐
“卑职曹术书,拜见殿下,见过诸位将军”来人身着灰色长衫,手里拿着一个账簿,一只硬笔,微白的脸,蓄着短须,长长的头发随意扎在脑后,目光透露着精明,清晰的言语,标准的官话,气质儒雅沉稳,锋芒内敛,令明诚顿生好感。
“军中无需多礼,曹都尉听说你对山央国国情了解较多,你来说说吧”
“遵命,殿下,卑职随骑兵集群一起到的着山阳城下,一路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民间收购粮草,确实对山央国民情有一些了解,若有不当之处,还望诸位将军见谅”曹术书向大伙微微弯腰拜了一拜,才又说道“想必诸位将军都知道战场上山央民军对帝国军十分憎恶,原因是帝国在山央国横征暴敛。实际上,帝国十几年未曾在北境三国增加赋税了,所以,这种说法完全是子虚乌有!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事情还的从海外岛国西西里亚以及曼西华帝国说起。四年前至今,曼西华一直大旱,府库钱粮用于赈灾也所剩无几,饿殍遍野,政局动荡,越是往后,曼西华越难支撑;同时,海外西西里亚爆发了内战,两位皇子为了争夺皇位大开杀戒。这两个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粮食匮乏。恰好,北境三国却是连年丰收,堆积如山的粮食卖不完吃不掉,都要发霉了。于是三国地主贵族们违反禁令私下里向曼西华出售粮食,尤其是山央国和北海国,要知道,曼西华与帝国已经打了六年仗了,双方早已断绝了一切往来,这种事情是大逆不道的杀头之罪,而且粮食去处也需要个交代,这些都不难,只要买通官府,从北海走海上非常容易就可以把大量粮食贩卖曼西华,像是西西里亚不仅要粮食,还要武器装备。曼西华当时是真的走投无路了,其盟国德古兰与教皇国也连年歉收,不得已,曼西华开始从黑市以高于市价的价格购买山央国和北海国的粮食,到后来,巨大的价差使掌握大量粮食的大多数贵族们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粮食交易开始变得明目张胆。大概是同时,西西里亚也开始向北海国以及我们内陆购买粮食武器,大规模的购买一直持续了一年,一年后,曼西华依然干旱,对粮食的需求依然庞大,但是两国贵族手上的粮食储备已经基本消耗一空了,而且由于西西里亚的竞争(内陆的粮食转运到昌都再卖到西西里亚,由于长途运输,运费惊人,因此,大多数时候西西里亚都在山央国或者北海国购买粮食,在内陆购买武器),这时曼西华的粮食收购价格已经高于市价十倍了。北海国表示再多钱也没法子了,但是山央国的贵族们穷了一百年了,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暴利简单的挣钱方法,只要把粮食集中起来,运到北方港口,自然有大批的曼西华商人抢着高价收购,可是手上的粮食卖完了,怎么办呢?贵族们开始向治下的平民们收购粮食,然后告诉曼西华,粮食越来越难采购了,于是乎价格更高了。最终,百姓的余粮也卖完了,不愿意再出卖粮食,挣钱挣红了眼的贵族们不约而同的开始使用手中的特权,“战时领地粮食强制集中分配权”
曹术书干咳了一下,喝了一口不知谁递过去的茶,润了润喉咙,又继续说道“要知道,我们国家的贵族一般都是荣誉称号,少有实际意义,但是北境三国不同,其中山央国最为特殊他们的政治制度属于贵族与地方官的双轨制,每一个州县的百姓都由大大小小的贵族管理,上缴赋税粮草也都是按规定缴纳给贵族,然后贵族留下自己的部分,按规定比例上缴给官府,战时召集人马出征,也都是由贵族负责,然后选派族中子弟担任领头的赶赴规定地点集结,因此,官府的作用在于监督贵族,保护百姓不受欺压,同时,又负责州县执法治安,打击违法犯罪,却没有民事权与财权、军权,与帝国地方官的巨大权力相比,当真是萤火虫与太阳的区别。贵族们有许多特权,其中一项便是“战士领地粮食集中分配权”,这项权利赋予贵族在特殊时期,比如举国大战、严重的天灾,在这种情况下,允许他们集中领地所有粮草,然后实行配给制,在将一部分富余粮草集中到中央政府。于是乎,贵族们以宗主国正与曼西华发生战争,处境艰难为由,强制集中了领地百姓所有余粮,不服从的,都遭受了各种打击,比如鞭笞、苦役甚至是直接杀人。但实际上,我们国家有缺过粮食吗?显然是没有的。粮食一集中,贵族们转手就卖给了曼西华帝国,每天只是给领地百姓分配最低限额的口粮,平民饥饿,于是拿出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到市集购买粮食,可是此时山央国内粮食同样昂贵,虽然远远低于曼西华的采购价格,但是却也高出原本价格许多,百姓购买粮食用尽了家中余财,甚至是最后一块遮羞布都拿出去典当了,依然买不到太多的粮食,仅仅能够维持最低限度地生存,甚至有饿死的。大量粮食在贵族的操纵下,流出山央国,导致了本国粮食缺乏,物价高涨,这大概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山央国连年丰收,百姓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原因。”
“曹都尉是说,一路以来,山央国名对我王师那种同仇敌忾之气,根源不是渴望摆脱宗主国自立,不是叛臣左阳未央的一己之私,而是那些贵族剥削百姓、嫁祸帝国造成的?”龙目统领房先有些疑惑,慢条斯理的问道“贵族们胡作非为,地方官不管么?山央国主口口声声吊民伐罪,难道就不知道贵族们的所作所为么?”
“呵呵,”曹术书微微一笑“最近赚钱最多的是贵族,这第二多的嘛,大概就是地方官员了!以山央北边边城河阳为例,该城位于西北狭长的沿海平原南端,是山央国防御曼西华帝国的第一线,作为边塞城市,河阳城十分艰苦,但是其粮食产量还是可以的。河阳城民政长官叫做李无极,前几年调到河阳城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打报告想要调走‘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除了小麦还有什么东西?’但是如今,无数官员争相请调,说什么‘卑职一片卫国之心,若能成为河阳民政官,一定富民强兵,让曼西华不敢南顾也!’说得好听,曼西华指着山央国粮食救命呢,白痴才会来招惹啊”曹术书又微微一笑,不说话了,那表情仿佛在说:想知道后面的事情吗?来问我呀来问我呀!我可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帝国都尉军官,错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这个店儿了。
帐篷里面一片寂静,火盆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火舌妖娆的跳着不知名的舞,将军们目光炯炯的望着站在长桌下首的都尉,一副快说啊,怎么不说了的求知若渴的神情,可就是没人说话,气氛颇为诡异尴尬。
“咳咳,”还是高一山假装咳了一声打破尴尬“幕僚长,你继续说”
“额咳咳咳,”高一山的幕僚长仿佛忽然得了风寒,咳嗽不止,端起桌上不知是哪位将军的茶杯,一饮而尽“其实原因很简单,山央出口曼西华的粮食一半都是在这里装船运出的,本地贵族为了方便,不停地给李无极塞红包,短短一两年,李无极从之前的两袖清风变得富甲一方,到底有多富有呢?光是小妾,李无极赴任河阳后,就娶了三个,在山阳城买了两个庄园,最神奇的是,破败的河阳市政厅,也翻修一新,要知道,没有哪个山央官员会在市政厅这种地方花钱的,哪怕是公家的钱,由此可见,这个李无极钱已经多到用不完了。贵族们究竟养肥了多少山央地方官无从统计,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山央百姓都一致认为是南方帝国的高压才导致了贵族们的搜刮,不论官方还是民间,所以我认为,山央国的贵族和官员早已经形成了默契,他们知道百姓的怒火需要宣泄,于是一致的‘祸水难引’,谎称十万帝国军就驻扎在两山平原,咳咳,这个与我军人数还挺契合的,嗯,他们谎称是因为我帝国的压榨、威胁,自己才不得不把粮食集中上缴的。”
“至于山央国王究竟知不知情,我就不是很了解了。”曹术书行了个文人礼“殿下,卑职了解到的就是这些信息了。”
“曹都尉辛苦,这些信息很重要,感谢你的贡献,高将军,你部给曹都尉记一份军功”前锋骑兵集群才来山阳城下不久,这个幕僚长官就能搜集到这么多的信息,而且是几乎都是关于山央民情、地方政治的重要信息,明诚暗自赞许,这个曹幕僚是个人才
“谢殿下,”曹术书面露喜色,像他这样的幕僚官,是比较难以获得军功的,这才讲了几句话,就拿到了一份额外军功,由不得他不高兴“若无其他事情,卑职告退”
“恩,你先下去吧”
曹术书又行了一礼,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