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我就在512寝室里整理生活用品时,陆续迎来了其他三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姐妹。
紧随我其后而来的是选了我正对面床位的蒋丽丽。她跟我同省,但生活在二线城市。当我第一眼看到她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天下居然真有可以用“美”字来形容的女生。长长的秀发,白皙的皮肤,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有着小巧而红润的嘴唇。感觉什么“沉鱼落雁”“倾国倾城”都不足以刻画出她的美貌。
就连我这个自认为自己长得也不赖的女生都觉得她真的好美!但对于她这样的美,我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嫉妒。
蒋丽丽不仅美貌过人,而且也特别大方得体。我是后来才知道她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她跟她妈妈相依为命。当天也是她妈妈陪着她一起来的。感觉她们母女关系特别融洽,说是母女,但看上去更像是朋友。
随后而来的是选了我隔壁床铺的董蓉。董蓉来自京广市周边一个小县城。父母都是菜农,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在老家读初中。她个子不高,相貌平平,但身型看上去却凹凸有致,性感匀称,就感觉有点内向。
好在她父母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她才能顺利读书,并以高分直接上了京科大。
董蓉很客气地跟我们打了个招呼,就清理自己的床铺去了。看着她麻利娴熟的动作,就知道她在家里肯定是个特能吃苦,特孝顺的孩子。
最后一个达到寝室的室友,叫钱小玲。娇娇小小的个头,皮肤很白,留着秀枝头。虽然她有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但看上去并不算很漂亮。倒是她从头到脚的一身名牌和胸前挂着的大哥大特别抢眼。一看就知道家里非富即贵。
果然,后来她告诉我们。京广市大部分连锁超市都是她家里开的。而且她家还承包了学校里所有的便利店。
她来的那天,可谓是全家总动员。爸爸妈妈、奶奶、小姑等来了好几个人。大大小小的行李箱也带了好几个。
那一刻,我突然好羡慕钱小玲。她不仅生在本市,有家人的陪伴,还有这么多人疼爱。吃穿住行更有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沾她的光,也不知道是她家里的谁,一下就把我们512寝室给打扫得干干净净。
她家人走的时候还给我们一人分了一袋新鲜水果。无非也是想让我们多照应一下钱小玲。说是照应,像她们这种有钱的大户人家,到最后还不准谁照应谁呢!
估计是吃了人家嘴软,拿了人家手软的原因。我本来对钱小玲没什么好印象的。因为在我的认知感官中,像她这种富二代,就是个寄生虫。什么都靠父母,自身也没什么本事。然而就在我吃着她家送我的水果时,居然会很势利地认为她还蛮好的。
钱小玲可能从小就在京科大长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兵一卒了解得非常清楚。她家里人前脚刚走,她后脚便异常兴奋地提议带我们去吃宵夜。说着也不等我们答应,便很亲昵地推怂着我们,把我们带出了寝室。
因为学校刚刚开始报道,所以还有很多学生都还没有来。我们寝室算是人到得比较早,也比较齐的。尽管有很多学生还未到校,但校园却并不寂寞。到处可见三三两两成群结队的同学穿梭左右,校园情侣也随处可见。
我们四个从楼道走出来,便很自然地分成了两队。可能是受身高的影响,我跟蒋丽丽挽在了一起,钱小玲则一把勾搭上董蓉,便走在了我们前面。
想想今后能有她们三个不同性格,却看起来都非常友好的伙伴跟我一起生活四年,我不禁从心底透出了一份畅快。
钱小玲沿路都给我们介绍着京科大的繁华与热闹。哪儿是教室、哪儿是活动区、哪儿是图书馆、哪儿是教学楼;哪里的帅哥美女最多、哪个食堂的饭菜最好吃;当然,她也不忘告诉我们校区内她家开的便利店都在哪儿、哪一间店面的折扣最多……。
比起欧阳婧那中规中矩的介绍,我更欣赏钱小玲的解说。感觉京科大就像一座只属于咱们年轻人的大都市一般,应有尽有。让我们一下便爱上了这个陌生而又美好的大学。
从钱小玲的一言一行中,不难看出她是个活得非常洒脱而精明的人。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说话直率,但行事却很古怪。她几乎在我们每一个路过的报亭上都买了一份报纸,却不说为什么。难道她很爱看报吗?
一路上,我们基本都在听钱小玲的介绍。我和蒋丽丽会偶尔询问一两句。但董蓉却一句话都没有说。相比钱小玲的能言善道、活泼大方,董蓉则显得相当内向,感觉还没有完全放开。一直默默地当着最安静的倾听者。也任由着钱小玲对她左一个勾搭,右一个搂抱,也不吱声。
被钱小玲拉出门后,我就发现蒋丽丽是个十足的爱美之人。被我挽着手臂,还不忘从包里拿出小镜子,对着自己照了半天。走出楼道的时候,她还特意扯了扯裙摆,感觉立马要闪亮登场一般。
跟她的完美妆容比起来,我简直可以说是随意得不堪一击。幸好她是个真真正正的大美女,否则还真感觉有点做作呢!
只是我不明白的是,蒋丽丽本身都已经美得无可挑剔了,但为何还这么看重自己的妆容呢?问题的答案也只有在今后跟她一起学习生活时,再慢慢寻找了。
我们跟着钱小玲几乎穿越了整个人文学院的D区和E区,从学校的最南边一直走到了学校的中心广场。
“好了美女们,你们就在这个科技广场等我一下啊,我到前面的便利店买几瓶饮料去。”她一边说,一边还做了个喝水的动作。
“我陪你一起去吧!”董蓉总算是说了一句话。跟我们点头示意了下,便跟着钱小玲朝一个叫“可玲可莉”的便利店走去。一看这便利店名字,就知道跟钱小玲有关。不过就不知道这“可莉”是谁了。
想想我们也走了将近一个小时,一口水都没喝。我看着广场中心的大花坛还算干净,便一屁股坐了上去。瞬间感觉人都轻松了一大截。
“那边有石凳,干嘛坐这里啊?”蒋丽丽看了看花坛,并没有陪我一起坐下。
我朝石凳处看了看,离我们还有点距离,便解释说:“远水救不了近火,将就一下好了。”
蒋丽丽无奈地朝我笑笑,便站在了我的身边,却始终没有坐下来。
这时,我才发现,科技广场上的人还真多呢!